□ 倪 浩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高度开展对人类社会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的,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了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然方向。当年,在《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一章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因此,恩格斯曾经说过,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马克思的全部学说,那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这一问题从来都是十分重视和强调的。
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及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人的因素和作用,把努力满足人的需求和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放到了突出的地位。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世间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并要求青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突出强调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这里面虽然包含了促进人的发展的内容,但还没有明确、具体地提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2002年10月,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此后的20余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提升。包括坚持人民至上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等思想,都贯穿和体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向。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做了全面阐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从本质上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重要论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应该有这样三点认识:(1)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境界。这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核心思想。(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价值目标。追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3)追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重要思想和崇高任务。那么,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呢?笔者以为,应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并涉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就其内涵来讲,可以理解为在社会物质与文化水平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人的需求不断满足,人的认知渐进深化,人的素养日益提升,人的技能全面展现,人的潜力充分发挥。也可以理解为,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社会环境中,人的需求不断满足和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而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又应该包括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或者说应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
至于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我们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的论述,从大的社会系统来看,主要应该从四个方面做出努力:(1)要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就是要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继续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发展与提升。(2)要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条件。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合理、有序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3)要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条件。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4)要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生态条件。就是要努力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使人们在美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工作与生活。
当然,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仅仅是指单个的自然人的全面发展,更多的是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他设想的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指“此岸”的现实,而是指“彼岸”的一种理想状态,一种对未来崇高境界的追求,一种相伴人类社会发展的无止境的过程。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远的目标,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需要分阶段地提升与积累。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的发展,以及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互相作用的。一方面,人越是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另一方面,物质文化条件创造得越充分,越能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又会进一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通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来逐步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老龄事业和老年教育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和大幅提升,各项老龄工作和老年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面对日趋严重的社会老龄化形势,我国的老年教育任重道远,还存在着不少短板与问题。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推动全国的老年教育高质、持续、蓬勃发展。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党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对于做好新时期的老年教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它启发了我们对老年教育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的思考。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尽管担负着千头万绪、繁重而艰巨的办学任务,但就其本质而言,是在做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工作。其根本任务应是满足老年学员的需求、提高老年学员的素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位与生命质量,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老年教育要克服就事论事,甚至违反人的发展规律的偏差,始终把做人的工作放在首位,把促进老年学员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老年教育工作者要更多地学会关爱人、尊重人、提升人、激励人,使自己真正成为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的神圣使者。
第二,它全方位地提升了我们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境界与目标。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老年教育工作者,既要站高望远,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健康、持续、蓬勃发展。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觉地将老年教育置于党和国家改革发展以及老龄事业的大局之中,并始终把它作为终身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筹划与推进。因为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人的终身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而老年教育正是终身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报告也明确指出,终身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大支柱。因此,老年教育应该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并要千方百计努力做好这篇大文章。
第三,它为新时代的老年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这就是要求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和广大老年教育工作者,在积极从事各项老年教育办学工作,努力完成部门和岗位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老年学员的全面发展,更加主动配合各级党政组织,多做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的工作。包括学习平台的更好搭建、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积极引导、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满足、校园人文环境的积极营造和改善,以及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为积极性的充分发挥,等等。从而努力提升广大老年学员的获得感、满足感与幸福指数,促使他们在人生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前行。
国内外实践充分证明,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努力促进各级各类老年大学、老年教育机构持续、优质发展,正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全民学习与终身教育体系,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加速和大力发展我国的老年教育,使其真正成为亿万老年人全面发展的助推器与加油站。新时代老年教育在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大有可为,任重道远。
要主动适应全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实施老年教育示范校优质工程,不断提高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与现代化水平,切实为广大学员搭建好“知识学习、素质提升、思想引领、社交结友、交流展示、康乐养老”六大平台。在不断扩大老年教育办学规模的同时,要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彰显各地各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课程结构的优化,拓展课程体系的宽度,架设课程体系的梯度,提升老年教育赋能与增能的功能。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建设。
从政治上、思想上关心、爱护老年学员,不断提高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觉悟,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要在广大老年学员中,坚持不懈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以此引导他们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同时,要尊重与维护老年学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充分发挥他们在老年大学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还要通过各种形式与载体,大力总结与宣传老年学员中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与先进典型。
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满足广大老年学员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各地老年教育机构要从这个认识高度出发,积极搭建各种校园文化的交流展示平台,组织广大老年人参加生动活泼的学习团队和课余文体活动,实现学习、文化、娱乐与健身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在活动组织中,要坚持“重在参与,立足普及”的原则,充分体现活动的群众性。同时,也要努力提高活动的创新性与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广大的老年人参加,并取得良好活动成效。
按照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要求,老年教育要坚持面向全社会开放办学,把老有所学同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与老有所为结合起来,持续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校内外互通相连的办学机制。要让老年学员经常带着学习心得与收获走向街头与社区,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经验与优势,继续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作贡献。包括参与社会管理、专业培训与咨询服务等方面工作,开展敬老服务、志愿演出、科技普及等活动。老年学员通过参与社会,也可以学习提高,完善自我,分享成果,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智能化产品与服务的广泛应用,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同时也给广大老年学员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因此,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要通过讲座培训、专业课程、专人辅导、实训操作和互帮互学等各种渠道与方法,切实解决老年学员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热情帮助他们逐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跨越“数字鸿沟”,顺利搭上智能技术发展的快车,共享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