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作物土壤固碳效应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23-02-14 06:55王从孙会峰张继宁张鲜鲜周胜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碳库土壤有机农田

王从,孙会峰,张继宁,张鲜鲜,周胜*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上海 201403;2.农业农村部东南沿海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403;3.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403)

有研究表明,陆地生态系统0~30 cm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储量约为6.8×1011t[1],而0~100 cm的SOC含量则高达1.5×1012t[2],是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质碳库的2~4倍、大气碳库总储量的2倍以上[3-4]。因此,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库含量的轻微变化,也会对全球大气碳浓度产生巨大影响。作为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深刻的一类生态系统,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碳库,也是一类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适度调节的碳库。利用适当的农业、农艺措施,通过提高农田土壤碳库储量实现“藏碳于地”,是目前农业领域碳减排、碳中和最可行的实现方案。

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的估算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土壤0~100 cm的碳库储量约为85~95 Pg[5]。近30年来,我国农田土壤表层SOC含量总体上在不断增加,其中农田30 cm深度的土壤年固碳量在11.0~36.5 Tg,单位面积农田的年固碳速率为85~281 kg·ha-1[6]。据估算,通过合理的农业农艺措施,我国到2050年农田土壤的总体固碳潜力可以达到20亿~25亿t,固碳速率可达3 680万t·a-1[7]。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农田土壤碳增汇潜力,实现农业生产碳中和,对于我国农业未来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覆盖作物(cover crop)是一类种植于主要经济作物耕种间隙,用以降低农田土壤侵蚀、保持土壤墒情、控制农田杂草或害虫的一类功能性农作物的统称[8]。从世界农耕发展史来看,现代意义上的覆盖作物概念最早则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9],而早期的农业绿肥(green manure)和填闲作物,均与现代覆盖作物的概念存在一定交叉。伴随着大量的田间研究,覆盖作物在减少农田土壤侵蚀、减缓土壤肥力衰减等方面,均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10-12]。近年来,覆盖作物凭借绿色、低投入、低消耗的特点,在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技术领域,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农田覆盖作物种植技术,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NbS)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在农田生态系统碳汇中的积极作用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13]。基于20世纪90年代Fisher等[14]在美国南部开展的牧草固碳功能研究,覆盖作物在农田土壤固碳领域的应用随即获得了广泛关注,关于覆盖作物碳汇效应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增多[15]。未来20~30年,农田土壤固碳潜力挖掘和碳汇提升,在我国农业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上将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对于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实现农田土壤碳增汇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基于覆盖作物种植的农田土壤固碳技术,阐明其固碳机制及调控因素,对于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系统总结了覆盖作物在国内外农田生态系统固碳领域的研究案例,综述了不同覆盖作物应用情境下的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变化,整理与分析了可能影响覆盖作物固碳效果的农业、农艺因素,为我国未来农业固碳减排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提供新思路。

1 覆盖作物实现农田土壤固碳的途径

1.1 增加农田土壤有机碳输入

覆盖作物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其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固定为植株生物量碳,进而通过光合产物向地下部的运输,或通过植株残体分解等形式,将有机碳输入农田土壤,进而改变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累积特征,从而实现农田土壤固碳[16-17]。其中,覆盖作物光合产物通过根系分泌物的形式向根际土壤输入有机碳,是覆盖作物固碳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农田作物光合产物碳源分配的研究表明,约20%~30%的植株光合产物碳源经植株的物质转运作用进入地下部,其中约一半的光合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于作物根系中,其余碳除去部分呼吸消耗以外,均以有机碳的形式固定于农田根际土壤中[18]。Schmitt等[19]的研究表明,豆科(苜蓿)与非豆科(黑麦草)覆盖作物,其光合产物碳在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分配比例相近,同时两者的光合产物碳向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中的分配比例也基本相同。考虑到不同类群覆盖作物在植株生物量上的差异,可以认为具有更高生物量的覆盖作物类群,其在根系碳分泌物输入途径上的固碳潜力往往也会更高。

覆盖作物有机碳向土壤输入的另一途径是以覆盖作物残茬、秸秆或全株还田的形式,将覆盖作物固定的大量有机碳源直接输入土壤的过程。在覆盖作物生物量还田过程中,输入农田土壤的新鲜有机碳,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矿化和同化作用,最终以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等形式固定于土壤有机碳库,从而实现农田土壤碳汇提升[20]。大量研究均表明,作物生物量还田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效应上来看,都是增加农田土壤有机碳的最直接,同时也是最有效途径[21-22]。Huang等[23]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DLEMAg模型估算结果表明,在免耕条件下,夏季玉米和冬季覆盖作物轮作农田生态系统中,表层土壤固碳量与冬季覆盖作物和夏季玉米秸秆的生物量碳输入量呈高度正相关。Leomo等[24]研究表明,在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仅以覆盖作物牛筋草(Eleusineindica)、距瓣豆(Centrosemapubescens)和毛蔓豆(Calopogoniummucunoides)植株生物量还田,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从最初的0.07 g·kg-1分别增加到了0.36、0.36和0.40 g·kg-1。可见从覆盖作物固碳的实现途径来看,覆盖作物生物量还田是农田土壤固碳应用层面上最为直接且行之有效的途径。

除覆盖作物生物量直接还田以外,也有研究认为覆盖作物对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生产力的促进,是实现农田土壤固碳的另一间接作用机制。现有研究表明,不同覆盖作物类型对于主要农作物生产力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其中豆科覆盖作物对于主要农作物生产力在总体上是具有促进作用的[25]。而非豆科覆盖作物对于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力的影响效果,往往更易受田间实际农事管理模式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的作物生产力响应[25-27]。针对玉米田的研究表明,二月兰和冬油菜作为覆盖作物种植,可提高玉米植株对于养分的吸收,并显著增加玉米秸秆生物量和籽粒产量[28]。但也有研究表明,覆盖作物种植可显著增加农田土壤有机质,但土壤有机碳库提升的主要贡献者是覆盖作物,而非农田系统中的主要作物[25,29]。Odland等[30]通过长期田间试验研究发现,玉米农田中黑麦作为覆盖作物轮作种植,能够提高后续玉米的籽粒和秸秆产量。然而,也有研究认为,休耕期间种植覆盖作物,对农田主要农作物产量没有显著影响[31],甚至在部分情况下覆盖作物种植可能会导致主要作物出现减产的情况[25]。但Mohamed等[25]的研究也表明,通过改变覆盖作物的种植类群,能够避免覆盖作物种植对主要农作物生产力造成负面影响,并实现主要经济作物产量从减产4%提升至增产13%。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覆盖作物类群的选择可能是影响农田主要作物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因素,在合理的主要农作物和覆盖作物种植模式下,覆盖作物种植可通过促进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力进而间接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固碳潜力,但不合理的覆盖作物匹配模式不但不利于主要经济作物生产,还可能对农田土壤的固碳进程产生不利影响。

1.2 减少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损失

覆盖作物最初的种植目的,即是旨在缓解农田裸土的水蚀、风蚀和养分淋溶等问题[32]。而在土壤被侵蚀流失的过程中,土壤表层有机碳库也会因土壤有机养分的流失而急剧下降[33-34]。对于农田生态系统,因各种侵蚀作用而损失的农田土壤,其有机碳含量是经侵蚀后的剩余农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1.3~5.0倍[35]。因此,覆盖作物种植对农田土壤固碳的积极作用,首先就是通过降低农田土壤侵蚀而导致的土壤有机碳损失来实现的[17]。Beale等[36]研究表明,与长期单一玉米种植相比,野豌豆(vetch)和黑麦(rye)混播作为冬季轮作覆盖作物,可使玉米田土壤流失从8.4 t·hm-2大幅降低至3.5 t·hm-2。在一个大豆(soybean)农田冬季覆盖作物轮作的研究案例中,与常规冬季休耕模式相比,冬季覆盖作物轮作可大幅度降低77.5%的农田表层土壤流失量[37]。而与常规翻耕农田相比,覆盖作物在免耕农田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明显,Zhu等[12]对免耕条件下的大豆田覆盖作物土壤侵蚀防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休闲季无覆盖作物相比,鸡尾草(chickweed)、加拿大早熟禾(Canada bluegrass)和早雀麦(downy brome)作为覆盖作物轮作,可有效削减82.6%、92.7%和90.8%的耕层土壤流失量。Mutchler等[38]对于棉花种植农田的研究结果表明,野豌豆(vetch)作为覆盖作物种植,可显著降低棉田土壤流失达88.5%。Salter 等[39]研究了美国冬季覆盖作物对土壤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30年种植历史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从玉米单作农田的净损失3.12%,提高到覆盖作物种植耕地的净增1.36%。

从覆盖作物对土壤抗侵蚀性的提升作用机制来看,除了覆盖作物植株本身在宏观结构上的物理遮蔽和根系固持作用外,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提升也是减少农田土壤有机碳损失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在土壤结构保持、入渗性和防侵蚀性能方面均有极为重要影响[40]。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土壤有机碳水平和状态密切相关,并且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也能够增加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物理保护作用,促进土壤有机碳的有效固定,同时降低因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壤碳库损失[41]。Blanco-Canqui等[16]研究也表明,农田土壤有机碳水平的提高与土壤团聚体状态息息相关,通过细粒与粗粒土壤团聚体的融合,增强土壤颗粒间的结合力,可提高土壤大团聚体的比例和稳定性。Zhang等[42]研究表明,豆科覆盖作物配合长期氮肥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农田土壤中大团聚体(>5 mm)的比例,改善土壤有机质稳定性。Bruce等[43]研究表明,绛三叶作为覆盖作物纳入高粱农田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升了50%。以油菜(oilseed rape)、苦荞麦(buckwheat)、大麦(barley)和黑麦(rye)作为覆盖作物时,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均较无覆盖作物处理显著提高[44]。总体上看,对于具有较高土壤侵蚀风险的农业耕作区,覆盖作物种植对于农田土壤防侵蚀性的提升,以及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可见覆盖作物在农田土壤碳库收(增加土壤有机碳输入)支(降低农田碳库损失)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均是农田土壤实现碳增汇的重要途径。

1.3 改变农田土壤功能微生物碳代谢特征

土壤微生物是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物质循环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土壤碳循环过程相关功能微生物的代谢特征变化,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组成、周转时间和矿化速率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覆盖作物种植可改变农田土壤碳循环关键功能微生物代谢特征,从而改变农田土壤碳库的累积与释放[45-47]。Buyer等[48]研究表明,野豌豆和黑麦作为覆盖作物轮作时,可通过根系分泌物、根系和地上部有机质分解,使营养物质进入土壤,进而增加蔬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同时还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农田土壤中的养分循环过程。任慧等[49]研究表明,与小麦-休闲模式相比,小麦-箭筈豌豆、小麦-油菜-箭筈豌豆轮作模式均不同程度增加了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改变土壤微生物的固碳能力。菌根真菌作为农田土壤碳循环过程中最重要的功能微生物,其在植物地下部碳分配[50-51]、根系分泌物利用与转化[52-53],以及农田土壤碳固定方面均起到关键调控作用,因此,菌根侵染率是农田作物-土壤系统碳循环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Kabir等[54]研究表明,以黑麦和燕麦(oats)作为覆盖作物的甜玉米(sweet corn)田菌根侵染率较甜玉米-休闲耕作模式显著提高,此外与黑麦、燕麦单作相比,两者混播时菌根侵染率还会进一步显著提高,进而影响农田土壤碳循环进程。

土壤碳库的激发效应(priming effect)是外源有机质进入土壤后,改变原有土壤循环平衡,加速土壤原有碳库矿化分解的现象[55]。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外源碳输入导致的激发效应是影响土壤碳库可持续积累的重要限制性因素,而土壤中的功能微生物的碳氮代谢平衡被打破,是激发效应的主要成因[56-57]。Broadbent等[58]将苏丹草秸秆施入土壤中,发现激发效应使土壤中原有的腐殖质矿化速率增加了4~11倍。 郑佳舜等[46]对冬季紫云英轮作的双季稻田研究表明,在粉垄耕作条件下紫云英压青还田处理较无紫云英还田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但同时也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和土壤有机碳矿化潜势。从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形成的过程来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收支动态是直接影响土壤碳增汇还是碳失汇的关键因素,与覆盖作物输入的新鲜有机质组分相比,土壤有机碳库中的颗粒态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等组分,大都是经过腐殖化作用后具有较长周转时间的有机碳组分。因此,激发效应的存在是影响覆盖作物固碳效果的一大不利因素,但目前的研究个案之间缺乏可对比性,因此,在后期覆盖作物固碳研究方面,十分有必要对不同覆盖作物类群和耕作方式下的激发效应强弱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

2 覆盖作物固碳效应的影响因素

2.1 覆盖作物类群对农田土壤固碳的影响

从覆盖作物的分类看,常见覆盖作物主要可分为豆科和非豆科两大类,其中非豆科覆盖作物根据具体作物的植物学分类还能够继续细分为禾本科(Poaeae)、十字花科(Cruciferae)和伞形科(Apiales)等,其中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豆科与禾本科覆盖作物[8]。诸多研究表明,不同作物类群由于在生长策略、根系性状和营养组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作物养分吸收动态、有机碳输入水平、根系分泌物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区别,进而对于覆盖作物的固碳效应产生影响[59-61]。唐海明等[62]对比分析了双季稻-覆盖作物轮作农田和双季稻-休闲农田土壤的碳累积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早稻收获时冬季种植黑麦草、紫云英、马铃薯和油菜作为覆盖作物的农田较冬季休闲农田,分别提升了10.7%、14.5%、17.6%和6.9%的土壤有机质含量(0~5 cm)。碳氮比是控制有机物料腐解和养分释放的重要因素之一,秸秆中初始碳氮比通常可作为预测秸秆降解动态的重要指标[63]。因此,也有研究认为,覆盖作物不同类群在土壤固碳效应方面的差异,可能与覆盖作物植株的营养组分构成相关。与豆科覆盖作物相比,由于禾本科等非豆科覆盖作物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较低,因此,非豆科覆盖作物对于农田土壤的有机碳具有更好的提升效果[16]。而豆科覆盖作物普遍具有较低的碳氮比,其分解与释放速率较高,而高碳氮比覆盖作物由于微生物利用效率较低,其有机质的分解速率较低,使覆盖作物有机碳组分在土壤系统中具有了更长的周转时间,有利于有机碳组分在土壤中的持续固存[64-65]。然而Zhang等[66]通过对绛车轴草(crimson clover)、小黑麦(triticale)和加拿大油菜(canola)这3种不同类群的覆盖作物研究表明,虽然不同覆盖作物类群在有机碳的输入量和组分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在土壤有机碳积累效应上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Zhang等[66]认为,不同覆盖作物类群对农田土壤颗粒态有机质(POM)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MAOM)的形成途径存在影响,通过改变植物源有机碳向POM和MAOM的转化比例,进而改变覆盖作物对农田土壤固碳的实际效应,从有机碳组成和稳定性上影响覆盖作物来源有机碳在土壤碳库中的固存效率。综上所述,不同覆盖作物类群在农田土壤固碳效应方面的表现差异,可能取决于不同覆盖作物植株本身生物量碳在土壤中的分解特性、最终产物的存在形式和构成比例所共同决定的。

2.2 耕种方式对覆盖作物固碳效果的影响

种植模式对于覆盖作物固碳效应的影响,主要涉及覆盖作物单作、混作和间、套作之间固碳能力的差异。朱亚琼等[67]研究表明,与油菜和花生分别单播种植相比,油菜和花生同行混作显著增加了0~20 cm耕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而油菜与鹰嘴豆混作也显著增加了0~10 cm耕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燕麦和白花草木樨单播相比,两者同行混作和异行间作也均显著增加0~20 cm耕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此外,覆盖作物间作条件下的行距参数也对农田土壤碳积累具有一定影响,与玉米30 cm行距+鹰嘴豆170 cm的种植模式相比,玉米50 cm行距+鹰嘴豆150 cm行距间作模式下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10 cm的耕层深度范围内显著增加[67]。Fae等[68]研究发现,相较于单播种植,覆盖作物混播对于农田土壤有机碳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而对于农田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效应,主要是缘于混播种植的覆盖作物的地上部和地下部较单播覆盖作物群体均具有更高的生物量优势。Stavi等[69]对比分析了奥地利冬豌豆(Austrian winter pea)和萝卜(radish)混播与奥地利冬豌豆单播条件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累积情况,结果表明,混播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由单播的15.9 g·kg-1提高到19.4 g·kg-1。相关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农田生态系统覆盖作物物种多样性的提升,对于农田土壤固碳大多具有积极作用[59,70-71]。因此,与单一作物类群覆盖作物轮作相比,多种覆盖作物混播、覆盖作物套播对于农田土壤固碳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68-69]。Zhang等[66]研究表明,虽然绛车轴草、小黑麦和加拿大油菜单播条件下的农田土壤SOC均较休耕显著提高,但3种覆盖作物混播进一步地提升了覆盖作物农田固碳量。研究认为,不同类群覆盖作物混播,会改变覆盖作物来源的有机碳向土壤中POM和MAOM的转化量,通过改变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形成途径和固存形式,进而影响农田短期和长期时间尺度上的土壤的固碳量[66]。

农田土壤耕作作为农业生产过程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在改善土壤结构、耕层质量和培肥地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耕作措施还与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和养分循环特征密切相关[72-73]。但是从保护性耕作角度来看,常规耕作农田的翻耕操作容易对土壤耕层结构产生扰动,导致易分解有机碳损失,从而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积累[74]。覆盖作物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对于具有较强根系的覆盖作物类群,其对农田土壤的疏松作用也是覆盖作物种植的关注点之一[17,75]。同时,大量研究证明包括免耕、覆盖作物种植等技术在内的保护性耕作,在农田有机碳库提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76-77]。因此,在多数面向保护性耕作应用的覆盖作物种植案例中,分析对比常规耕作和免耕条件下的覆盖作物种植农田土壤碳累积差异,就具有了更多现实意义。Huang等[23]通过模型模拟分析了1970—2018年美国中南部玉米产区的农田土壤碳累积情况,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覆盖作物轮作的免耕玉米农田可实现较常规耕作农田每年0.22 Mg·hm-2的固碳增量。Olson等[78]研究了不同耕作条件下,种植了毛苕子(hairy vetch)和黑麦(rye)的覆盖作物农田,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覆盖作物农田土壤年固碳量为0.88 Mg·hm-2,而錾式犁和铧式犁翻耕条件下的覆盖作物农田土壤的年固碳量仅为0.49和0.1 Mg·hm-2。免耕条件下更高的土壤碳积累量,可能与不同耕作模式下覆盖作物生物量的差异有关。与常规耕作相比,覆盖作物在免耕条件下土壤扰动更小,同时免耕条件下土壤湿度的保持更利于覆盖作物产生更高的生物量,因此,土壤会获得更高的有机碳输入水平,进而增加免耕条件下的农田土壤有机碳累积量[23]。

2.3 还田方式对覆盖作物固碳效果的影响

覆盖作物还田方式是影响有机碳向农田土壤中输入和固定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的还田方式会改变覆盖作物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与养分释放特征,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农田土壤碳库活性和养分有效性[79-81]。覆盖作物还田技术,主要涉及覆盖还田和翻压还田这两大类。李忠义等[81]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覆盖还田和翻压还田条件下,猫豆和赤小豆还田后的植株有机碳组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翻压还田条件下猫豆和赤小豆的有机碳释放速率均高于免耕覆盖还田方式。在翻压还田0~20 d时,猫豆和赤小豆的有机碳释放速率分别为6.63和6.22 mg·d-1,而覆盖还田条件下则分别仅为2.99和2.78 mg·d-1[81]。从有机碳组分累积释放率和释放速率来看,翻压还田方式均要高于免耕覆盖方式。从农田土壤碳固定的角度来看,冯秋苹等[79]基于对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增加了42.67%,而翻压还田则使农田土壤有机碳增加了52.26%。总体上,覆盖还田加速了覆盖作物有机碳的循环进程,而翻压还田则可降低覆盖作物植株有机碳的分解释放速率,从而增加有机碳在土壤系统中的周转时间以提升覆盖作物农田的土壤固碳效果。

3 我国覆盖作物农田碳汇提升研究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就覆盖作物在农田固碳增效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并且在农田土壤固碳的实际应用方面也有诸多成功案例。本文基于现有的覆盖作物固碳研究实例和部分模型评估结果,对覆盖作物的农田土壤固碳途径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总体而言,覆盖作物对于农田土壤碳增汇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基于覆盖作物种植的农田碳增汇机制研究和应用技术的研发。在机制研究方面,除了本文已归纳和总结的调控因素外,也有研究认为覆盖作物的固碳效应,还与当地气候类型、土壤质地、土壤起始有机碳水平以及种植年限等因素有关[16,82]。因此,针对具体的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因子往往也是改变覆盖作物固碳效能的重要参考因素。相似的覆盖作物种植体系,在不同气候带中的生产力和固碳作用表现很有可能存在差异,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豆科覆盖作物轮作体系在淮河流域应用时,可能难以达到相同的土壤固碳水平。但是,目前针对气候等环境因子对覆盖作物应用的研究报道较为缺乏,不同类群覆盖作物农田土壤的固碳效应对于环境因子的差异化响应,目前还缺乏充分的认知。此外,有研究表明覆盖作物种植在提升土壤碳汇的同时,也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83-84],因此,覆盖作物的固碳效应会被农田增加的碳排放削弱或抵消。针对这种碳固定和温室气体排放此消彼长的情况,在后面的研究中应更加关注覆盖作物种植对农田生态系统整体温室效应的影响,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全面评估覆盖作物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综合效应,从而推动覆盖作物种植等相关技术方法在我国农业固碳减排工作中的应用,促进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碳库土壤有机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长期定位试验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碳库管理指数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大气氮沉降对森林土壤碳库的影响
农田创意秀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碳周转特征
土壤有机碳转化研究及其进展
农田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