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

2023-02-14 12:28陈景华
华东经济管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差距高质量数字

陈景华,辛 雨

(山东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强有力地支持抗击疫情,对恢复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1]。2021 年12 月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2]。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39.2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达到38.6%,增长速度保持在9.7%的高位,远高于GDP 增速(1)。“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将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转化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区域空间格局也发生深刻变化[3],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仍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区域经济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的现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形势不容乐观。作为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经济能否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距?由于概念界定不相统一、统计数据存在缺失等问题,已有研究中有关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之间关系的经验证据尚存在不足。因此,科学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信息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数字经济的发展随之快速演变。Tapscott(1996)正式提出“数字经济”这一概念[4],被誉为“数字经济学之父”。此后,国内外学术界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数字经济的内涵及测度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分别基于包容性发展和互联网及相关ICT 技术的视角定义数字经济[5-6];中国信通院认为数字经济包括“四化”内涵,得到政府及学术界的广泛认可[7-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中国信通院均使用生产法分别对ICT 增加值和ICT 产业直接及间接贡献所带来的增加值进行加总[9];学者许宪春和张美慧(2020)着眼于数据要素角度测算数字经济规模[10];蔡跃洲和牛新星(2021)将数字经济增加值划分为协同效应增加值、替代效应增加值和数字部门增加值三部分[11];其他学者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的方式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多基于省际层面,从数字产业、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交易、数字要素、数字人才等不同维度出发,区别只是在于指标的侧重点和分类不同[12-1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有助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15]。数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来,学者们转向关注数字经济引发的经济社会效应。从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来看,第一,数字经济能够催生新的生产和商业模式。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效应,数字经济属于一种新经济范畴,能够改变经济主体的交互方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应用,从而催生出新的生产和商业模式,增加分工的灵活性,激发商业潜能,推进产业向品牌化、智能化发展[16]。第二,数字经济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可以实现市场化、产业化,能够改变原有的组织管理方式,促使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7];数字技术还可以开发出具有关联性的产品,向其他产业融合,使经济产业链得以自然延伸,构建新的融合型产品体系,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协同发展[18]。第三,数字经济能够提升消费动能。数字经济具有数据创造、数据共享、跨时空信息传播等优势,能够化解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素供需的矛盾,有效解决经济活动受空间限制的问题,兼顾效率与公平[19];数字经济通过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改造,促使形成新业态,从而能够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精准匹配,提供个性服务,拓宽信息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用水平,提升消费动能[20]。第四,数字经济能够创新供给要素。数字经济使得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改变了传统生产要素的供给方式,突破了传统要素稀缺性的限制,降低信息流通成本,变革产品供给端,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范围经济[21]。总之,数字经济的影响渗透到国民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微观方面,同时也辐射到整个社会技术创新、开放共享、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社会福利等宏观领域,进而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22]。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关于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大多基于理论层面,实证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本文将引入关系数据分析范式,研究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关系数据计量模型,选用二次指派程序(QAP)方法,从全样本和分地区两个层次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并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等五个维度进一步分析数字经济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为促进数字经济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距提供经验证据。

二、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根据作者前期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包括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方面[23]。数字经济能否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距?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先厘清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五个方面的影响机制。

1.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创新发展水平的提高

数字经济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特征,数字技术的研发、设计和推广均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就意味着社会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24];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商业模式、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增加了分工的灵活性,也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商业潜能,从而同时创造出经济与社会价值,实现包容性创新[25]。

2.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

数字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业态、新思想、新技术,从而催生许多新的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和就业途径,大量底层劳动者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找到合适的工作,改善收入分配的结构,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实现收入协调[26-27];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使产业结构由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数字密集型,从而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水平[28];同时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推动产业内部生产流程的更新,从而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最终实现产业协调[29]。

3.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

数字经济本身就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产业,能够改造或替代高排放、高污染、高投入的传统经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生态效率,塑造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新发展模式[30];数字经济能够对能源消耗产生抑制作用,数字技术的出现促进了远程办公模式的普及,减少生产者对实体场地的需求;通信技术的发展鼓励企业进行设备创新,能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从而降低能源强度[31]。

4.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开放发展水平的提高

数字经济能够加速对外开放扩大的进程,建设21 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实现各国网络的互联互通,有利于变革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为贸易和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也提供了各国发展的新途径[32];数字经济能够全面赋能国际贸易,促进国际贸易生产组织智能化发展,使得国际贸易市场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国际贸易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33-34]。

5.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共享发展水平的提高

数字经济能够使人们借助数字化平台充分表达自身个性化的需求,加大市场需求进而拉动供给,丰富消费市场中服务和产品的种类,通过促进消费来加大经济成果共享,提升国民幸福感与人均可支配收入[35];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新模式正在不断呈现,如“互联网+生活”使人们享受日常的便捷、“互联网+医疗”使人们实现在家挂号问诊、“互联网+教育”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互联网+司法”使法院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互联网+政府服务”使人们足不出户办理业务等,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和突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了社会共享发展水平的提高[36]。

从地区差距的角度出发,本文将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数字经济如何发挥不同功能对五大维度发展的地区差距产生影响。基于上述思路,本文构建如图1 所示的逻辑分析框架。A、B 两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分别用DEA和DEB表示,则省份数字经济发展差距为DEA-DEB;两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用EQA和EQB表示,则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为EQA-EQB;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又可以分为五个维度的发展差距,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省份差距,可分别表示为INNA-INNB、COORA-COORB、CONA-CONB、OPENA-OPENB和SHAREA-SHAREB。将两个省份扩展为多个省份,则两两省份之间数字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对各维度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可以用来联合解释两两省份间数字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

图1 逻辑分析框架

(二)研究方法

根据刘华军等(2018)的文献,地区差距问题可基于关系数据的视角进行分析,因此,本文选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QAP 来研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37]。两个省份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与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可构成多个矩阵,参照李华和董艳玲(2020)、吕承超等(2021)的做法,本文将经济高质量综合及各维度发展地区差异(被解释变量)与数字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解释变量)设定成一种关系数据计量模型,借助QAP 方法,从结构差异关系数据的视角来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38-39]。

1.实证模型

根据逻辑分析框架图1,设定关系数据计量模型,见公式(1)。

其中:β0、β1、β2分别表示待估参数;Y表示被解释变量;X表示解释变量;Z表示控制变量;U表示残差项。

与一般数据计量模型不同,关系数据计量模型中的变量均是n阶矩阵的形式(n为省份个数),具体见式(2)。

其中:(i=1,…,n;j=1,…,n;m=0,…,5)表示省份i和j间经济高质量m维度发展差异,由=-求得;xij表示省份i与j间数字经济发展差异,由xij=xi-xj求得;同理,zij表示省份i与j间各控制变量差异。当i=j时,矩阵主对角线观测值均为0。

2.QAP方法

QAP方法不要求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可以有效避免模型的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问题,适用于本文开展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QAP分析方法包括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两者的原理类似,以QAP回归分析为例,包含以下两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长向量回归。将关系矩阵转换为n×(n-1)维列向量,即长向量,见式(3),并进行OLS估计,获得拟合优度R2及回归系数。由于关系数据自相关问题的存在,基于OLS得到的估计结果已不可靠,因此,需进行第二步操作。

第二步,随机置换和统计检验。进行长向量回归后,选用残差矩阵置换法中更为稳健的DSP(Double Semi-Partialing)方法进行统计检验。R2采取单尾检验;回归系数一般采用双尾检验,若回归系数为正,将Pl作为统计检验的P值,否则P值为Ps。

三、变量说明及统计分析

(一)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距(EQ)

根据作者前期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由创新发展(INN)、协调发展(COOR)、可持续发展(CON)、开放发展(OPEN)和共享发展(SHARE)等5 个维度构成。其中,创新发展包括创新动力、创新产出、效率提升等3 个指标;协调发展包括区域协调、城乡协调、产业协调等3 个指标;可持续发展包括稳定增长和绿色发展2 个指标;开放发展包括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竞争力、双向投资等4 个指标;共享发展包括民生改善、设施完善、成果惠民等3 个指标。具体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可参考陈景华等(2020)[23]的研究。

2.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DE)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中国信通院连续多年发布的《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参考杨慧梅和江璐(2021)[40]、王军等(2021)[13]的研究,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数字化体现了数字经济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保障。因此,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3 个维度共49 个具体指标。其中,数字产业化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和ICT 行业2 个指标;产业数字化包括农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和服务业数字化等3 个指标;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包括数字人才、创新环境、治理环境等3 个指标。采用熵权TOPSIS 法测算2013—2019 年我国30 个省份(未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数字经济指数,各细分指标的具体定义及所占权重见表1 所列。

表1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续表1

3.控制变量

前文指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综合指标体系,包含创新发展等5个维度,这5个维度可以从内因角度解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距。然而,本文重点考察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同时,为更加全面地从外因角度探究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选取以下控制变量:

(1)人力资本水平(EDU)。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能够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人力资本水平的地区差距可能是导致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41]。该指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

(2)城镇化水平(URB)。城镇化是指在规模经济影响下经济和人口向城镇聚集的经济转换过程,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各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差距可能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距[42]。该指标用城镇人口/年末常住人口来表示。

(3)政府干预度(GOV)。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够对市场的自发调节产生干预作用,是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各地区政府干预力度的不同可能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产生影响[43]。该指标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GDP来表示。

文中涉及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以及各省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等。

(二)统计分析

中国实施的一系列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措施是否取得成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否存在?其演变趋势如何?本部分采用基尼系数方法测算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并从东西、南北两个视角分析两者的地区差异特征(2)。

1.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图2 显示了2019 年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名情况,图中虚线代表2019 年数字经济指数均值,为0.209 0。从图2 可以看出: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差异明显,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平均水平以上的省份有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山东、上海、四川、福建、河南等9个,大部分位于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而发展水平较低的5 个省份包括甘肃、新疆、青海、海南、宁夏,主要位于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省份之间发展水平指数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距达到0.722 6,说明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总体上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且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各省份间的差异均较为明显。

图2 2019年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地区差异的发展趋势,本文用图3 表示我国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就全国来看,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正在缩小。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内部差异最大,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最小;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内部差异大于北方地区的内部差异,且南北方向的内部差异大于东西方向。具体来看,东部地区的地区内差异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中部地区的地区内差异呈小幅上升趋势,但变动速度较慢;西部地区的地区内差异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北方地区的地区内差异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下降态势,且变动趋势与总体差异基本保持一致;南方地区的地区内差异也波动下降,但差异缩减速度低于北方地区。整体来说,我国各地区内部差异在逐步缩小,数字经济的发展趋于协调。

图3 全国及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2.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

本身来看,2019 年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排名情况如图4所示,图中虚线代表2019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值,数值为0.212 0。从图4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可以看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位于平均水平以上的省份有9个,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浙江、陕西、海南、辽宁,大多位于东部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均有分布;而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有5 个,包括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和甘肃,主要位于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各省份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距为0.469 4,说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总体上来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基本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但东西方向各省份间的差异大于南北方向。

图4 2019年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为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异的发展趋势,本文用图5 表示我国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就全国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在波动下降后近期呈明显上升趋势,说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近几年正在扩大。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差异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北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差异大于南方地区,且南北方向的内部差异大于东西方向,因此应注重缩小东部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内部差异,促进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具体来看,东部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区内差异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上升态势,且变动趋势与总体差异基本保持一致;中部地区的地区内差异呈小幅上升趋势,但变动速度较慢,西部地区的地区内差异呈下降状态,但中西部地区差异的数值较小,说明两者内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性较好;南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内差异呈波动下降态势,除2017—2018 年数值出现小幅上升外,其余年份始终处于下降状态,整个样本期间内差异缩减速度高于北方地区。

图5 全国及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

综上所述,我国实施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中国总体及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均呈现缩小态势。然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在近几年呈现扩大态势,且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时间和地区异质性,意味着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由于基尼系数是对全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无法量化样本间的对应关系,因此,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能否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距,后文选用QAP 方法从关系数据的视角对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QAP相关性分析

QAP回归之前先对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表2报告了解释变量与不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2 QAP相关性分析结果

由表2 可以发现,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与所有被解释变量(经济高质量综合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地区差距)之间相关系数均为正值,且均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上述结果表明,从相关性分析的视角来看,数字经济的地区差距与经济高质量综合以及各维度发展的地区差距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QAP回归分析

通过QAP 相关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地区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验证了本文的理论逻辑,但相关关系并不等同于回归关系,仅凭相关性分析无法得到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真实影响。因此,本文将从全样本和分地区两个层次,通过QAP 回归分析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地区差距对全国及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

1.全样本考察

表3 报告了整个样本期(2013—2019 年)的QAP回归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样本期内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即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会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距;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和政府干预度对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也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为重点、以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为保障,能够催生出新的生产和商业模式,推进产业向品牌化、智能化发展;能够促进产品和数字技术的渗透,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创新,促进数据要素与其他新生产要素的结合,深度融合实体经济,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能够化解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素供需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能够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精准匹配,提供个性服务,拓宽信息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用水平,提升消费动能;能够创新供给要素,改变传统生产要素的供给方式,降低信息流通成本,变革产品供给端,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范围经济,最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在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相对优质的生产要素禀赋,具有很大的对外溢出效应,其投资增长也是工业科技进步的主要来源,可以使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城镇化战略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公共配套设施的完善、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政府数字化办公意识的增强、政府政策执行效率的提高、政府质量监管力度的增大等,也都是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

表3 全样本QAP回归分析结果

2.分地区考察

我国各地区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存在差异,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地区差异,甚至存在着数字鸿沟,因此数字经济对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可能不同。基于上文对“东中西”和“南北”地区的划分标准,探讨各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并加以比较,分地区QAP回归结果见表4所列。

从表4可以看出,东部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且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现阶段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北方和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且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对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究其原因可能是:东部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充足的人力资本、前沿的数字技术等条件,数字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处于领先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良性循环中,因此数字经济成为缩小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主要因素;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虽与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但有着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和资源倾斜,具有显著的后发性优势,因此西部地区数字化建设进程快速,数字经济对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推动作用最为明显;而中部地区数字技术尚处于与产业融合的初期,数字化水平尚未与经济规模形成匹配,且大部分呈现在生产或生活服务领域的低层次应用,导致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较慢,因此现阶段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尚不明显。从“南北差异”的角度来看,南方地区具有创新能力强、人力资本积累迅速、教育投入力度大、新经济新动能发展快速、社会保障较为平衡、市场化水平高、资本存量增长快速、经济体制机制改革领先、经济结构相对合理等优势,因此,数字经济基础较好、发展迅速,处于领先水平,是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有力途径;北方地区虽在上述方面与南方地区相比较为落后,缺少丰富的港口资源、区位优势以及先行试验的政策优势,但也意味着北方地区有更大的机遇和潜力,更有利于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因此数字经济也能对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产生驱动作用。

3.稳健性检验

通过QAP 回归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会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距。为保证上述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将采取不同的计量回归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所列。

表5 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

第一,固定效应。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作为解释变量,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传统计量的固定效应回归。

第二,双重差分。2014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遴选出39 个城市(城市群)作为“宽带中国”示范点。为更加准确地评估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将是否为“宽带中国”试点城市所在省份(是则为1,否则为0)与政策效应(2015 年之前为0,2015 年及之后为1)的交互项作为解释变量,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双重差分检验。

第三,替换变量。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代替数字经济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固定效应回归。

上述结果均显著为正,说明数字经济能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产生正向影响,表明前文得到的结论是稳健可靠的。

(三)进一步分析

以上重点着眼于全国及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数层面进行分析,为了进一步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将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创新、协调、可持续、开放和共享5 个维度发展的地区差距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数字经济对各维度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QAP 回归结果见表6所列。

表6 分维度QAP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6可知,数字经济的区域均衡发展均能显著地缩小经济高质量5 个维度发展的地区差距。在这5个维度中,标准化回归系数的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开放发展(0.626)、共享发展(0.513)、创新发展(0.365)、可持续发展(0.354)、协调发展(0.348),说明开放发展对数字经济地区差距的缩小作用最大,其次为共享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对地区差距的影响最小。从开放发展来看,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影响国际贸易的生产组织结构,使之呈现出智能化、网络化的趋势;能够加快国际贸易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产出速度,使之呈现出服务化、多样化的趋势,进而使国际贸易市场发生深刻变革,全面赋能国际贸易,最终促进全方位的开放发展。从共享发展来看,数字经济能够使人们借助数字化平台充分表达自身个性化的需求,加大市场需求进而拉动供给,丰富了消费市场中服务和产品的种类,同时提升了国民幸福感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够加大政府在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加大经济发展成果共享,进而促进社会的共享发展。从创新发展来看,数字经济的出现与发展推动了商业模式、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创新,能够为企业提供创新战略选择,解决企业遇到的新产品创意不足等问题,增加了分工的灵活性,也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商业潜能,同时能够驱动一个区域的发明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发展水平。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数字经济本身就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产业,能够对能源消耗产生抑制作用,塑造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新发展模式;同时催生出许多数字型低碳环保技术,提高研发生产效率,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打造绿色消费平台,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从协调发展来看,数字经济具有普惠性,其新业态、新思想、新技术使发展变得更加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均等的受益机会;同时能够催生出许多新型就业岗位,提供了更多的收入来源和就业途径,从而能够缩减社会贫富差距,改善收入分配的结构与效率,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关系数据分析范式,利用QAP 方法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为促进数字经济缩小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提供经验证据。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从地区差异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东西差异主要表现为地区间差异较大,而南北差异更多表现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内部差异上。从实证结果来看,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说明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是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有力途径,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和政府干预度对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也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第二,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基于三大区域视角,东部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且西部地区的影响更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可能因为:东部地区有先天的优势条件,数字经济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良性循环中;西部地区有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和资源倾斜,具有显著的后发性优势;中部地区目前数字化水平尚未与经济规模形成匹配。基于两大区域视角,南方地区影响作用优于北方地区。可能因为:南方地区具有先天区位和政策优势,北方地区有着更大的机遇和潜力,数字经济均能对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产生驱动作用。

第三,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改善对缩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地区差距也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缓解融资困难、提升创新效率的途径促进创新发展,通过实现收入协调、区域协调等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市场稳定来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动对外开放、赋能国际贸易、创新数字贸易来促进开放发展,通过共享经济成果、提高社会福利、普及“互联网+”的方式促进社会共享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在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政策建议

上述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提供了实证依据,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作用。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应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积极推广,加大在互联网方面的投资力度,依靠技术创新驱动新模式、新业态的形成,提升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规模和质量,提高数字化产业水平;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具有扩散效应这一优势,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数字经济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方面的应用,拓展产业数字化的广度与深度;加大数字基础设施的供给,重视对数字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数字治理能力,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第二,消除数字鸿沟,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由于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推动作用。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应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加快技术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应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国家政策的支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努力突破数字化资源的瓶颈,缩小数字鸿沟;中部地区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加快改变传统粗放式的工业发展方式,提高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使数字化水平尽早与经济规模形成匹配,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距。

第三,强化数字赋能,全面缩小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利用数字经济驱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在创新发展方面,应继续推动商业模式、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变革创新组织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在协调发展方面,应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和就业途径,加快改善收入分配结构,缩减社会贫富差距,运用数字技术捕捉市场变化情况,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应变革传统的盈利模式和产品制造方式,提高生态效率;在开放发展方面,应加强战略规划,把握数字贸易发展优势,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在共享发展方面,应积极引导线上教育、数字支付、远程医疗等新服务的应用,加大经济成果共享,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注 释:

(1)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

(2)按照国家统计局划分标准(西藏、港澳台除外),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 个省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 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1 个省份。借鉴许宪春等(2021)的划分方法,参考经济地理的划分标准,南方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5个省份;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份[44]。

猜你喜欢
差距高质量数字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答数字
数字看G20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