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阁,刘红璐,魏秋月
(南阳市中心医院 骨科,河南 南阳 473000)
髋关节置换术是指用人工假体通过手术方式取代患者病变关节从而重建髋关节正常功能的一种治疗方式,该术式可基本消除患者关节疼痛症状,但为了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尽快恢复,实施有效的功能锻炼亦尤为重要[1-2]。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的重要途径,反馈式健康教育采用双向信息传递模式,可实现“全面预防”教育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反馈式健康教育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4.50±5.43)岁。观察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5.34±6.10)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对手术不耐受;凝血功能、肝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功能锻炼,之后由患者自行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在每日查房时进行监督,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观察组采用反馈式健康教育: (A)成立术后肢体锻炼和康复治疗指导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选择6名护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作为组员。小组成员均需提前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反馈式健康教育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护理以及教育内容。(B)实施反馈式健康教育。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正常及神经系统体征呈现稳定状态后,由小组组员按照患者病情合理设计康复功能锻炼步骤,患者需每周进行5次康复训练,2周为1个疗程。具体操作内容如下:①根据患者早期卧床康复的体位,指导患者实施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和平衡功能加强锻炼,如体位摆放、踝关节运动、股四头肌收缩和舒展运动、膝关节屈伸运动、坐位锻炼,还包括指导患者自我护理具体方法,如演示正确的上下床姿势、床上卧位姿势、坐姿及如何上厕所等事项。同时,护理人员应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整体内容,分解示范每个步骤,让患者进行模仿;随后对患者不清楚、不理解的学习内容再进行完整的讲解,及时纠正患者不规范的肢体动作,反复与患者重复康复锻炼的步骤,直至患者完全掌握康复锻炼整体内容。②确认患者完全掌握康复锻炼的全部内容,之后由患者自己开始独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康复指导工作小组每天查房时使用反馈式健康教学方法对患者进行督导。③出院前使用“反馈式”模式让患者复述护理人员讲述的内容和动作,评估患者对每个动作的掌握水平。
1.4 观察指标①功能锻炼依从性。出院前1 d评估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完全依从:患者完全按照动作要求进行功能锻炼,且每天锻炼≥3次;部分依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有部分动作没做或每组动作减少,且每天锻炼1~2次;不依从:患者偶尔进行功能锻炼或完全不进行功能锻炼。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②髋关节功能。于出院时、术后3个月及6个月使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包括畸形 (4分)、关节功能 (47分)、关节活动范围 (5分)、疼痛 (44分)四个方面,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则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③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包括关节脱位、关节僵硬、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功能锻炼依从性观察组的功能锻炼总依从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n(%)]
2.2 髋关节功能出院时,两组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比较(±s,分)
组别 n 出院时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观察组 60 54.94±8.30 82.18±6.20 89.23±1.30对照组 60 54.80±8.14 71.05±7.75 80.22±3.54 t 0.093 8.687 18.507 P 0.926 0.000 0.000
2.3 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常用手段,而大部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高体弱,机体脏器功能低下,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3-4]。因此,术后有效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临床意义重大。医院常规健康教育是单向信息传递模式,患者是否能够掌握和理解信息、是否能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会影响患者对知识和信息掌握的准确性,进而影响患者康复进展。反馈式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双向互动的传递反馈模式,在护理人员向患者认真讲解和示范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法的各项内容后,通过多次反复临床评估训练效果分析和纠正错误,能够使患者更充分认识到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的重要性,确保每位患者全面正确地掌握肢体功能锻炼方法[5-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功能锻炼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反馈式健康教育在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究其原因在于,反馈式健康教育可强化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对早期功能锻炼效果的肯定,促使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提升;同时,反馈式健康教育注重患者对康复锻炼内容和动作进行及时反馈,护理人员结合反馈结果再次指导患者,明显提高患者对康复锻炼内容和动作的掌握程度,增加患者的自护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反馈式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其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