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视角看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

2023-02-13 20:41郭德红姜尚峰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大学教学方法

□ 文/郭德红 姜尚峰

教育常识告诉我们,学校教育运行的核心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人才,课堂教学质量决定教育质量,大、中、小学都是如此,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其他工作都应该围绕课堂教学来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国家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差距上,所谓的“一流大学没有水课”即是这个道理。新时代,不围绕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而进行所谓的教育改革和创新无益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必须回归教育常识,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质量建设上,抓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等课堂教学核心构成要素中存在的影响和阻碍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加以深入分析、研究和解决,辅以环境制度保障,才能真正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在当下中国,这种改革的紧迫性更强。

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教育的发展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因此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至今已经积累了多种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不需要刻意创新,但如果一个国家的学校在长时间内没有培养出特别需要的人才,那就需要深刻反思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切性。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过程性和概括性概念,具体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包括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培养制度、评价体系等的运行机制。自20世纪90 年代开始,直至今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大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努力方向,政府层面对此也十分重视,高等教育主管部门亦在不断推进,国家和省级层面都设立了“教学成果奖”,说明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从大范围看,多年的改革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旧在按照强大的历史惯性运转,并没有实现突破传统模式的改革目标,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错位现象,即不论何种学科、专业,都用发表论文数量来评判人才培养质量;不论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特征,都提出了“卓越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概念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不鲜见。例如:用理科的思路考核工科教师、培养工科学生,重视论文发表、忽视实践创新,出现了工程人才培养“工科理科化”的现象[1]等。此外,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变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原来由“卖方”市场遮蔽的大学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更是暴露无遗,引起社会大众对大学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广泛关注,如2023 年填报高考志愿出现的“张雪峰现象”即是这类问题的集中反映,说明现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不适切性。因此,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大学的主要改革工作。

2.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难的原因分析。从本质上说,大学是属于当今社会最保守的组织机构之一,如果没有外力施加压力和影响,大学的教育改革是很难取得突破的。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在一次小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谈到教育教学改革的艰难时曾说过,“越是年龄大的教师,对教学改革越有抵触。”当然,大学教师抵触教学改革也不是什么负能量,从根源上说是由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惯性以及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环境和特点所决定的。著名学者邬大光教授对此曾有过精辟的分析:今天的大学教师群体,几乎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学分制和绩点制,没有接受过跨学科教育,没有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接受过通识教育,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在线教育等,而上述做法都是今天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难以撼动,许多有识之士已经从多方面探寻原因,包括教育观念、体制机制、评价标准等。但在笔者看来,除了上述显见的要素,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被我们忽略的教育记忆,或者说是教育烙印。正是我们的教育记忆以及在该记忆基础上形成的教育烙印,在不知不觉中“迁移”进了今天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严重制约着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2]邬大光教授说的这种“教育记忆,或者说是教育烙印”,指的主要是大学教师个人的受教育经历对自己教学特点和教学职业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大学教师本人即是讲授法培养的成果,形成了烙印深刻的教育路径依赖。因此,当教师自己从事教学时,一定会首先选择自己最熟悉、记忆最深刻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导致难以创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3.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着力点。理想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灵活且多样化的,能够为每名学生提供多种发展机会选择,帮助每名想成才的学生找到适合个人特征的成长之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不仅要改革培养理念和培养程序,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培养途径、教学运行和组织机制、质量保障和评价及淘汰制度等,更需要对人才培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分制、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等进行改革[3],即深入到高等教育改革的“深水区”进行创新。以往我们的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主要是我们的改革常常是围着这个“深水区”浅尝辄止,没有进行系统改革。进入新时代,大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和选择机会,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专业领域和职业规划,打破固有思维,根据每个学科、专业的不同特征,深入高等教育改革的“深水区”,从改革专业比例、专业结构和具体培养目标出发,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分制、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等进行深入改革,借助数字化赋能,多样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加强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训练,为其成为一名具有精湛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为年轻人未来多样化发展做好准备。

4.以大学课程建设切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的教育理念最终都是通过课程改革而得以贯彻和落实,高质量的大学教育是建立在对大学课程不断改革基础之上的。对大学课程建设的重视,是高等教育强国学界乃至社会大众的一项重要传统,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课程问题传统上一直是高等教育强国学界辩论的焦点问题,这在我国学界很少见到。每当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改革要求,这些国家的大学基本上都是通过改革大学课程体系带动大学的系统改革,从而实现改革大学教育的目的。美国有学者曾研究指出,理论上,美国大学平均二十二年就会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完全地重构一次。[4]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菲利普·G.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教授曾评价道:“尽管关于大学的传统观念削弱了,但显而易见的是,课程的扩展是美国大学能在最近几十年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因素。相当灵活的管理结构、全体教师领悟并适应社会需求的传统、学生团体中强劲的职业教育论因素、政府和公众对大学的压力,所有这一切结合在一起,使大学的课程能够做出迅速反应。”[5]随着高科技革命加速迭代,大学教育的跨学科发展趋势,要求大学必须用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前瞻性地构建新的大学课程体系,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前瞻性构建大学课程体系

1.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进入新时代,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势正在发生着复杂而巨大的变化,对大学教育提出了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学生提供完整大学教育的新要求。树立整体知识观,前瞻性地构建结合度紧密的大学课程体系,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多维度思维方法包括伦理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思维、市场性思维等[6],具备建构能力、创新能力、整合能力和实践能力[7],正成为大学教育新的发展趋势。所谓整体知识观,即认为全部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可以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整体知识观要求大学教育应该是一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加连贯的知识观和更加综合的生活观,使学生有能力以时代最好的知识成熟地理解事物的本质,承担起社会职责。大学教育新的发展趋势要求大学为学生提供人文学科的学习并作为教学战略的基础,学习跨学科课程应成为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学生应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课程,教师应该更多地激励学生学习;大学作为产生新知识的地方,应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习惯与能力,建立起体验式和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课程应该更多地与实践相联系;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根据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课程内容;由于职业准备是人们期待大学教育的一个结果,所以学生学习的课程也应该与他们的职业经验相联系;教育是一个终生的过程。[8]

2.整体考虑大学课程体系建设。大学教育新的发展趋势,要求大学管理者应将课程建设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工作,避免以往剪枝修叶整容式的大学课程改革,从整体上前瞻性地考虑构建大学课程体系,应致力于建立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一体的连贯和完整的大学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设计理念上,应坚持简明和连贯的原则,把所有因素有机地整合成一个新的、复杂的整体,使课程体系更为简化、精炼,协调性更强,加快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更新周期,及时淘汰过时的课程,增添新的反映高新科学技术新进展的课程,用最新知识有针对性地更新大学教材。在专业课程建设上,要考虑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在学科内部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或达到一致性;二是要在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其他形式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三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观点(critical perspective)[9],以此来阻止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分化所导致的课程数量增加和课程体系破碎现象。积极进行跨学科课程、人工智能课程和大数据课程等高新技术课程的开发、建设和教学探索。同时,大学课程体系建设要更加坚持学校的传统特色和教师的整体专业优势和条件。大学课程体系最能体现一所大学的传统特色和教师的整体专业优势和条件,反映出该所大学教师的价值、学生的能力和学校的办学宗旨。应倡导各校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类型、特色和发展目标,多样化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设置各具特色的大学课程,构建富有本校特色的大学课程体系,以保持院校传统优势,着力培养各具特色的优秀人才,避免大学人才培养同质化和批量化生产。

3.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跨学科课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课程。积极开发、设计、建设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特色的跨学科课程、人工智能课程和大数据课程等新型课程,并确定为全体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跨学科知识和思维、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处理等未来工作和生活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将大学学习到的知识整合成一个结合度紧密的知识体系,以综合的技能处理日益支离破碎的知识和专业的能力,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综合新的问题和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善于评估信息,衡量各种竞争性的主张,做出合理的选择和负责的决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新型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在新的社会发展和技术环境中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完全发展他们的智力好奇心、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优化大学课程管理,加大课程建设资金投入。大学课程管理是大学落实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管理环节。应进一步优化大学课程管理,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完全学分制和选修制,尊重学生个体选择、鼓励自由竞争、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行完全学分制和选修制,还可以有效带动大学人事制度特别是师资管理制度以及内部管理体制的系统改革,这也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加大课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优化经费配置方式激励和调动教师开设具有吸引力和高质量课程的积极性。具体而言,可尝试将一定比例的学费专门作为选课经费,由承担课程教学的院系得到该部分经费,学生选修相关课程并参加考试后,相应的选课费则划拨到开课院系。如果开设课程质量较差或学生对相关课程缺乏兴趣导致选课人数较少,则开课院系的选课经费也相应减少。尽管现在大学办学经费比较紧张,但在课程建设经费投入上不能减少,只能增加,因为这种投入对大学提高教育质量来说绝对是物超所值,回报是巨大的。

系统推进大学教学方法改革

1.我国大学教学方法的运用现状。教学方法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达到预定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密切联系、互为补充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等方式方法。它应适应大学功能与理念的演进而不断创新发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应考虑个人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高质量大学课程预定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性质,通过选用并组合多种合适的教学方法综合施教才能实现。有关调查显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等是我国一门大学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其中,占三种方法时间之和85%~95%的讲授法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教学方法,更有甚者,某些课程的任课教师自始至终都采用讲授法一种方法施教。[10]“用国际比较的眼光看,在国际上单纯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大学是极为少见的,相对来说这种教学方法体系也是非常落后的。可以说,教学方法是影响我国大学教育质量的根本因素,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导致大学教育质量不高。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创新大学教学方法。”[1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我国庞大的大学教师群体接受的是相似的教育模式,有着相同的教育记忆和烙印,同时教师个人在自己的教学职业过程没有受过专门的教学方法和技能的系统训练,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教育记忆”进行还原重现,过多地运用单一的讲授法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没有形成师生互动的探究式的教学文化氛围。同时,以往的大学教学改革设计缺乏系统性,追求短时见效,没有触动传统的大学教学文化观念,没有形成新的教学文化观念,导致教学方法改革效果大打折扣。[12]

2.深入改造大学教学文化。首先要明晰教学过程的三重文化功能:一是知识传承功能;二是社会意识传授功能;三是科学创造功能。[13]我国大学教学文化中最为缺乏的是激发学生科学创造潜能的功能,其原因在于我国大学现行的教学模式属于教学初级发展阶段的单向教学传播模式,而大学教学的最优模式应是在经历了单向教学传播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来完成教学过程的双向教学传播模式后实现网状传播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教师与学生交流,而且包括教学主体与环境之间、学术团体之间、学生个体之间、团体之间的交流。[14]基于此,我国大学教学文化模式的改革应从单向模式逐步转型为双向模式,并进一步建构起网状模式的教学文化。这一转型过程将加快提升教学效果与文化功能,使教师身份真正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实现传统的单向传输知识向研究性的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转型;通过师生间知识与经验的分享,实现更加丰富多样、更加充实的学习体验,营造智慧共享的教育教学文化。要实现教学文化的转型,关键是现行大学教学过程应从“维持型学习”转向“创造性学习”。一方面,通过加强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合作以及促进校际间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协同,共同探索教学过程的改革模式,构建并完善显性的“创造性学习”教学制度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隐性的制度文化建设,包括教育环境、教学氛围、组织文化和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通过营造积极向上、平等交流的学习氛围,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

3.回归基本教学规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规范,是灵活运用并创新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否则会造成课堂教学乃至整个教学过程的程序不完整或混乱无序,进而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不合格。因此,回归基本教学规范是教学方法创新的首要前提。当然,回归基本教学规范并非规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某种教学方法,而是基于教学质量这一核心目标,明确完整的教学应包含的必要程序、基本环节和制度要求。具体包括:一是要求新入职教师加强基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学习和教学规范的训练,为其走上讲台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求青年教师根据所教授课程,认真学习并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目标、程序步骤、课后指导以及评价方法,为其教学的完整性提供指导;三是要求中年教师按照规范的教学方法对个人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应用进行检测,通过过程性评价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为什么中年教师还要检测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主要是因为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不可能仅仅来自教师经验的积累和探索,更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心理、课程理论、教学方法的系统学习和训练。[15]同时,要建立记录教师教学专业化成长历程的教师教学档案,目的不是用于评估和奖惩教师的教学,而是为诊断教师教学问题提供支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职业化水平。[16]

4.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创新教学方法上,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常规的教学方法,如讲座、小组讨论、实验课、案例分析和实习课等方法外,还应大力提倡有利于开展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培养的小班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智慧教室建设数量不断增多,为小班制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借助数字化赋能,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多地提倡运用小班制、研讨会、研究项目、合作学习和小组工作等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由不同学科领域的多位教师联合授课或指导,让学生能够置身于多学科教育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横向思考、团队协作、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以及处理不确定因素等能力,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应该贯穿学生的全部教育实践中,教学计划应该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和研究性,学校应当创造机会让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教师的项目研究,倡导与各领域的学术专家、实践专家等建立联系,增加学生亲身体验,教师亲自指导学习,创建以人为本的学习化社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和目的,不断扩展和积累学习经验,潜移默化地培养自身跨学科思维,发展自身未来所需要的实践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课程成绩评价方面,鉴于大学教育跨学科发展趋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被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对学习小组进行集体考核打等级分的成绩评价模式,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和跨学科、专业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这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不断完善大学教育生态系统

1.大学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所谓教育生态系统,是指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软硬件环境等元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教育生态系统。生态学认为,一个健康和平衡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也能够维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在维持它们复杂性的同时满足人类的需求。同理,教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自治性,及其自身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可以作为教育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衡量标准。一个健康的教育生态系统,其产生的成果必然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7]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把大学作为一个学术组织,遵循大学教育发展规律,客观认识和把握大学的特性,创造健康的大学教育生态系统,按照学术组织自身组织特性和发展规律进行管理,引导大学教育良性循环,促进大学教育生态环境优化,使大学教师能够踏踏实实地从事育人和研究工作,学生能安安静静地认真学习,可以有效扭转以管理经济活动的模式管理大学教育以及大学工作评价过度量化的管理倾向。

2.大学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生命体,需要健康的大学教育生态系统提供发展环境。大学像人一样,你怎么对待它,它就给你产出什么样的“产品”。视大学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生命体,主要是将大学与人的生命做类似比较,两者都有发展周期,但人的生命有终点,而大学生命之树常青,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大学就一定会存在。人的发展主要受遗传、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教育、个体活动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所影响和制约;大学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创造和传承机构,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其发展主要受所在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大学只有具备鲜活的生命力才能推动教育和研究的不断创新,大学的生命力主要体现为大学师生的活力,激发大学鲜活生命力的实质就是要激发大学师生的活力,这就需要以师生为本,积极完善影响大学发展的各种外部环境条件,建立起能够激发大学师生追求教育和研究创新活力的健康的大学教育生态系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保障。健康的大学教育生态系统的主要标志是:公平、公正的教育和研究竞争环境;追求真理的学术理念;鼓励学术创新、积极探索真理的健康学术氛围。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则为大学教育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确保大学教育和研究创新的生命之树常青。[18]

3.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为大学教育生态系统健康运行提供制度保障。现代大学制度是指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治理大学的管理制度体系,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决定着大学未来发展的高度,是健康的大学教育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保障。由德国教育之父洪堡于1810 年创办的柏林洪堡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采用科教融合模式的新式大学,正是在大学制度体系上的创新保障了柏林洪堡大学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效,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一万多名美国留学生从德国大学学成归国后,借鉴德国经验结合美国实际对美国古典英式学院进行了大学化改造。美国学习德国经验于1876 年创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是美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研究型大学,它的成功引发了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常春藤名校以及一些州立大学向其学习,美国大学开展了大学化运动,由此迈上了新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发展道路。著名教育学家滕大春先生曾指出:交流互鉴是教育历史进步的重要推手。结合本国实际,以开放的态度学习他国先进大学制度并进行创新,最后走向成功,是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先后从欧洲中世纪的意大利、到法国和英国、再到德国、再到美国所发生的四次转移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进入21 世纪后,我国大学普遍建立了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在后续完善方面,应将重点放在明确界定大学利益各方的权力边界,确立大学自身办学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晰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的主体地位。同时,建立权力实施监督制度,尤其要关注和重视制定落实大学章程的制度细则的建设和完善,发挥其保障大学教育生态系统具有自治能力和保持对胁迫的恢复力的重要作用,保障和促进大学教育和研究创新。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同时,接受优质高等教育也是每一位年轻人所渴望的事,大学有义务提供优质高等教育,为年轻人未来追求美好生活做好准备,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跑,需要身在其中的人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克服管理上的固化和僵化,代代接续,老老实实地静心建设和积累,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做好“分内事”;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为大学提供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这样才能保证大学永具活力和创造力,真正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感的不断提高持续作出贡献,而不是去争“大学排行榜”上的所谓第一名。

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课题“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学科治理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路径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课题编号:ZDJG202302)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大学教学方法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