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育人功能

2023-02-13 02:26
中学教研(数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文化

汤 涛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7)

数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在人类文明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这既表现在数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表现在数学作为一套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特殊魅力甚至令人着迷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学文化无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数学史、数学哲学、数学人类学等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学的文化性得到不断的揭示.尽管数学文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总体来说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加以理解.狭义的数学文化,包含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而广义的数学文化,更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更加关注数学文化的研究,并从文化的视角对数学本质观、数学发展机制等有关理论问题产生了新的深刻的认识,也发掘了体现数学文化性的大量丰富而生动的例子.

然而与学界对数学文化研究的热衷及丰富的产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数学意义的认识出现了明显的窄化、弱化现象.近些年来,数学越来越被工具化了.对许多人而言,数学的重要性已经沦落为有用性,而有用性实际上就是“对我有用”,数学也因此被弱化为一门“手艺”.这样的认识严重地遮蔽了数学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价值,既未能反映出数学的本来面貌,也会导致更多的人对数学产生误解,认为数学就是计算,数学就是一堆符号与公式,冰冷而枯燥.

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充分体现数学的文化属性,展现数学的文化魅力是极为重要的.笔者认为,中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实际上是很有限的,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激发并保持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对数学有热情且保有好奇心,进而形成一种思维方式.但目前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往往培养了学生的好胜心,却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也就导致许多学生到大学后就会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恐惧或者厌倦数学的情绪.为了改变上述现象,在数学教育中充分体现数学的文化属性,展现数学的文化魅力,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落实数学的文化育人价值过程中,需要做两件特别关键的事.

一是挖掘数学文化,并通过媒体广泛地传播数学文化.这也是笔者和山东大学刘建亚教授2010年创办《数学文化》这一杂志的初心.《数学文化》希望将数学全方位地展示给我们的世界,并在文化层面上阐释数学的思想、方法、意义,通过生产数学思想的数学家群体来阐述数学的文化意义与价值,以提高大家对数学整体的认识,并展开对数学教育的深入探讨.

二是将数学文化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这个问题已受到了21世纪以来数学课程改革的高度关注.我国自2001年以来出台的多个数学课程标准都强调了从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数学,并要求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程、教材与教学.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新一轮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注重立德树人的导向,进一步强调了数学的文化育人功能,在高考改革方案中也明确提出了对数学文化的考查要求.

我国也涌现出了一批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学者,并产生了一批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成果.浙江师范大学张维忠教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在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领域深耕30余年的重要学者.大约在10多年前《数学文化》杂志创办初期,笔者通过张教授的新浪实名博客了解到他在浙江师范大学开设了一门富有意义和特色的通识课程“数学与文化”,在他的博客中阅读了他指导的本科生撰写的关于该课程的结业论文,篇篇生动有趣,又有深刻的数学内涵.笔者立即与他联系,邀请他将一些优秀的作品发表在《数学文化》杂志上,后来便有了刊发在《数学文化》上的《<盗梦空间>中的数学文化》《少数民族生活中的数学文化》等文章.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之间有了一些联系,也更多地了解到张教授在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领域上做出的重要工作.张教授自博士阶段起就开始研究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方面的论题,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全球教育展望》《数学教育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出版了《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等系列著作,并获得了教育部第3届、第4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重要科研奖励.现在收到他们的新作《多元文化数学与多元文化数学教育》,十分欣喜.

《多元文化数学与多元文化数学教育》一书既可以说是张维忠教授等在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领域中研究的一种延续,有着比较深入的前期研究基础;同时又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话题与视角,将数学文化的视野进一步深入到了多元文化领域.该书首

先从理论层面解析了多元文化数学的含义,阐述了多元文化数学的教育意义及其给数学课程与教学带来的种种变革;接着,对国内外各民族的多元文化数学进行了挖掘与梳理,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数学画卷;在此基础上,具体地讨论了作为多元文化数学重要载体的民族数学及其教育转化和数学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最后,回到一般的数学多元文化教育及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相关论题,基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了数学课程与教材,同时探寻了推进文化回应数学教学的具体路径与策略.

综观全书,该书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选题新.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多元文化数学与多元文化数学教育的专著,弥补了过去这一领域讨论一般性的多元文化教育多、学科多元文化教育少、数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更少的短板,能为人们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理解数学和数学教育尤其是改进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二是内容全.该书既有对多元文化数学以及更具体的民族数学的相关理论问题的深入论述;又有精彩、丰富的多元文化数学和民族数学案例帮助人们理解数学的文化多样性;还将多元文化数学及民族数学深度地与数学教育加以联系,系统地阐述了多元文化数学教育的课程、教材及教学问题,提供了文化回应教学等多元文化数学教学模式.三是理实相融.全书在叙述过程中,并非空洞的理论阐述,也非缺乏理论引领的案例描述,而是将文化人类学、数学哲学与多元文化教育等相关理论与具体的多元文化数学、多元文化数学教育的案例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丰富的案例诠释理论,又用理论解读具体实践案例.

正是因为该书具有上述特点,笔者认为其特别适合从事文化研究尤其是数学文化研究、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相关人员阅读.该书既能丰富我们对数学尤其是对数学文化意义、文化价值的理解,也能为我们从事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文化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谁远谁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
错在哪里

中学教研(数学)2023年12期

中学教研(数学)的其它文章
2023 年 总 目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