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共同体视角下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研究

2023-02-13 01:23旭,李蕊,李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产教共同体校企

刘 旭,李 蕊,李 焱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 300400)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业学院作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体制、适应性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重大创新。因此,聚焦产业学院的培育政策、梳理分析产业学院建设现状、提出产业学院建设路径和对策等对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的政策依据分析

2013年至今,中办、国务院办公室等先后印发了多个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指导文件,为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例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首次正式提出“产业学院”这一概念,明确鼓励职业院校建立产业学院,自此,产业学院的建设开启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倡导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丰富职业院校办学形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持续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丰富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等,为产业学院进一步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可行的实践路径。

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的关键。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2019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指出“支持职业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合作”,这些从政策上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作用,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为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提供了明确的建设依据。2020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中明确提出“决定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突破传统路径的束缚,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集成优势,从落实建设路径和模式上明确了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的方向。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9条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推进多元办学,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第27条规定: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的企业,按照规定给予奖励[2]。通过立法的形式多措并举,明确了行业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责任,从法律层面破解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瓶颈障碍,对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具有很强的引领价值。

二、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研究现状

产业学院作为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一种新途径、新形式,近几年国内关于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也比较多。

(一)已有理论研究成果

理论研究涉及产业学院内涵建设、运行保障机制、育人模式及命运共同体构建路径等方面。主要观点有:胡文龙等认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应明晰产业学院定位,明确混合制办学的复杂性特征,均衡各方利益关系、强化产业学院的协同功能、构建健全的组织机制等,提升产业学院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3];蒋新革等从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人才培养要求变化角度,强调了新型产业学院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地服务产业发展[4];雷明镜等针对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人才需求认知、教学内容与方法、参与主体动力不足等资源分散和运行机制不成熟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协同型聚集模式、“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共建、共管、共享”人才培养机制[5];梁玉国等从命运共同体内涵建设探究,认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是多方主体基于一定的价值认同与理念共识,将共同利益与未来愿景联结而成的生命有机体,而产业学院是最优的载体[6];赵国琴等从构建命运共同体视角切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困境,从多角度、多维度提出打造校企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策略[7]。

(二)已有实践成果

近几年国内产业学院建设成果明显,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与江苏等产业密集的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由此看出产教深度融合与区域产业、行业紧密相关。其中,浙江省截至2020年底已先后建立产业(行业)学院104所[8]。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在建职业院校产业学院数量不少于15所,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从专业建设、课程内容、教学实践、人才培养评价及师资建设等维度出发,多方协同,凝练出多方合作办学模式和多元融合性专业群发展模式[9],其建设经验值得借鉴。江西省2021年共建成17所产业学院,其中大部分由政府、高职院校、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共同参与举办,混合所有性质产业学院成为江西省高职产业学院的主流趋势[10]。广东省2021年11月拟支持100个高职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其中共有55所高职院校的114个产业学院参与遴选,产业学院的建设已经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全面铺开,截至2021年已挂牌运行的产业学院数量超过80个[11]。从总体情况看,当前已建设的产业学院均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社会功能属性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产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创新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仍存在治理体系不适应、校企融合深度不足、主体内驱力不足等问题。

1.治理体系不适应。良好的治理体系是产业学院良性运行和效能发挥的重要支撑。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共管产业学院决定了其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的复杂性,目前理事会模式已成为大部分产业学院的首选项,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趋于形式化,行业企业未能全程深入参与产业学院管理,使得部分产业学院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企业为辅的治理体系,造成监管缺乏、效率低等问题。同时,由于治理体系的失衡,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仍以学校传统育人模式为主,未能充分发挥多主体的协同优势,偏离了产业学院的育人初衷。

2.校企融合深度不足。学院具有教育公益属性,而企业更多兼顾市场经营属性,使得产业学院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属性方面和价值观领域的冲突,制约多方主体协同发展,严重影响产业学院的运行效能;校企文化属性的差异性使得产业学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文化主体不明确等问题, 甚至出现文化“两张皮”的现象,这归根于校企文化融合表面化,没有形成有效的文化融合理念和机制。

3.主体内驱力不足。一方面产业学院建设和发展周期长,前期投入成本高,短期内无法快速获利,并且当下各地区政府配套的政策鼓励和资金奖励体系尚未完善,严重影响企业参与办学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激励考核机制建设的缺失、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缺失等致使产业学院在技术服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缺乏动力和渠道,降低了“自我造血”功能。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产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命运共同体视角下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的路径和策略

校企命运共同体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础上,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结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协助的关系框架[12]。在新时代理念下,校企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愿景目标一致、利益共享、文化融合的交叉融合体。命运共同体的建立推动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协同发展,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应从价值理念、利益共享、发展治理及文化情感等维度出发。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利益共同体

产业学院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形态、新形式、新组织,由院校、企业等多个独立并互相密切关联的主体协同构建的有机共同体,其目标是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和企业不仅是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主体,也是主要受益者,应互相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针对当下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应完善政策体系,明确各方主体的职责和义务,激活市场动力,为构建利益共同体提供基础。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从国家财政方面建立了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组合式激励,对参与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资金税收支持”。在《新职业教育法》中规定“企业设立具备生产与教学功能的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所发生的费用,可以参照职业学校享受相应的用地、公用事业费等优惠”。从宏观层面,政府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在财政资源方面已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从微观层面,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特点,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产业合理制定不同的区域产业型激励政策,将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奖励落实到实处。科技园区或行业组织应充分发挥第三方组织的作用,制定行业秩序和行业标准,同时积极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降低校企合作成本,为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提供良好的机制环境。

在新发展理念基础上,要认识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兼具“教育属性”和“市场属性”,因此应多点出发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有效激发各方主体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第一,充分发挥政府、园区或行业组织的引领作用,依托政府组织的决策优势,制订相关激励政策或措施来进一步拓宽激励渠道,推动市场金融资本与学院教育资本有效结合。第二,校企双方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从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与教材开发、技术创新、岗位实习等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拓宽合作内容和合作深度,促进校企协同发展。第三,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完善信息交流平台,打造校企利益诉求渠道,及时有效地解决利益冲突。同时,加强利益激励和监督机制建设,通过激励、监督、评价等方式提升各主体参与产业学院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和规范性。

(二)密切对接区域产业,构建实践共同体

产业学院作为实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13],是在各主体协同治理下,将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与市场链有效衔接的办学模式。与学校普通教育相比较,产业学院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适应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在课程内容、教学实践设计方面偏向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改变了以理论知识为主线的传统培养模式,将企业要素有机融入教学中,密切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打造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并“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阵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共建高水平专业群、强化学徒制培养、共建共育共享师资等措施构建实践共同体,使产业学院各主体站在了同一起点、迈出了同一步伐、实现了同一目标。

1.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德技并修。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立德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前提。作为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产业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第一,注重德技一体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融入工匠精神、产业文化等思政元素,结合青年讲坛、主题党日、创新文化节、企业生产日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立、创新、奉献的精神。第二,强化特色教育,依据产业学院所对应的行业和市场需求,开设具有特色的技术技能类课程,锤炼学生的行业文化道德品质。第三,建立优秀师生和企业人员榜样示范区,宣传优秀案例,以成功案例及其精神成长史为引领,培育学生立足岗位积极进取的品质。

2.面向产业链建设高水平专业群。产业学院是基于区域及产业发展需求而形成的,目标指向性和服务性强。产业学院的建设必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布局密切相关,同时专业群的建设为产业学院提供了教学资源保障,产业学院的建设为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机制。在区域产业及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以国家战略、区域产业链的发展方向为导向,以国家级或省级特色专业为骨干,围绕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合理规划专业群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持续优化专业群构成,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以高水平专业群为依托与区域内高端企业共建共管产业学院,能够有效推动专业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有机融合。

3.强化学徒制“四融合”培养,推进产业学院多层次培养形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校专业(群)特点,契合区域产业企业发展需求,由政府、园区或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协调制定产业学院共建形式。产业学院内全面推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教学标准与生产标准融合、教学评价与企业项目考核融合。

(1)“1+1+1”模式

“1+1+1”模式主要由区域优质或特色高端企业根据其产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在政府或园区、行业组织的支持下与区域内具有与其产业链衔接密切相关专业(群)的某一所院校合作共建共管的产业学院培养形式。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企业冠名,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评价体系,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完成学分互换。

(2)“N+1+1”模式

“N+1+1”模式是由区域优质或特色高端企业根据其产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在政府或园区、行业组织的支持下与区域内具有与其产业链衔接密切相关专业的多个院校联合共建的产业学院培养形式。在这种模式中,培养模式采取分段式策略,即第一学年学生在所属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第二学年进入产业学院进行实践能力提升学习,课程体系由多方主体协同建设,以专业为划分的依据,打破了学校界限,第三学年进入相关企业岗位实习。

4.培养“三师型”师资团队,夯实教师队伍。产业学院更加倾向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基于人才培养需求,校企双方协同发力、持续蓄力,共建共育共享“三师型”(讲师、工程师、技师)师资力量。

第一,学校应持续优化校内教师培育机制,构建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及考核评价制度,激发产业学院师资队伍的活力,鼓励教师参加技能竞赛和技术培训,形成着力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阶梯型师资养成体系。第二,校企协同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机制,通过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或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拓宽师资培养渠道,助力于提升教师技能水平和技能等级。第三,“学校、企业、专业”构成三方联动机制,建立人才互聘互认互用机制,促进人才双向流动,比如学校聘请企业工程师组建专业导师团队,对教师给予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了解产业发展趋势、生产工艺流程,帮助教师熟悉企业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企业文化等,同时向教师传授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

(三)创新管理体制,构建治理共同体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作为产教融合的新形态、新模式,体制机制建设仍然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产业学院的突破性发展。通过顶层架构设计、多元化保障体系构建等形式打造治理共同体,从而明晰产权和各方权责,实现校企共治、融合共生。

1.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政策制度。由政府主导形成政、园、企、校多元主体共建共管的产业学院的形式,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或标准等形式确定产业学院的法人属性,明确法人地位,避免出现产权不清晰,运行不通畅等障碍因素;赋予产业学院运行管理自主权,产业学院可以根据产业及专业特色和主体特点等,实行“一院一制”。按照专人专岗原则,校企双方协商成立产业学院管理机构,建立产业学院董事会,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健全产业学院内部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从而有效的支撑产业学院健康发展。

2.完善多元化保障体系。产业学院的组建通过多方主体的结合,高效整合各方资源,达到产教深度融合,从而产生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最大限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元化保障体系是产业学院持续运行的基石,保障各主体在产业学院框架内共同发展,实现利益共享。一是构建课程教学保障体系,精确定位需求目标,打造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制订多元化培养方案,落实各主体人才培养共识。二是构建知识产权保障体系,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保障各参与主体实现利益共享。三是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依托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产业学院管理运营水平。四是完善就业保障体系,立足产业学院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打造“一院多企”的合作模式,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构建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体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实习培训及就业招聘服务等,保障学生平稳就业,推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四)校企文化交融,构建文化共同体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两种不同的组织文化,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更加注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是一种生产经营文化,注重企业精神和管理理念。当前产业学院建设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严重脱节,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构建校企文化共同体,促进校企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

产业学院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校园学生也是企业员工,同时具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因此校企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文化融合需利用校企双重文化厚植文化育人基因。一方面,学校应促进企业文化嫁接入校园文化,在专业教学和实习实训过程中渗透企业文化,将企业管理规定、安全教育、工匠精神、岗位操作标准等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觉养成工作责任心、安全操作、质量意识等素养,同时通过优秀企业案例、大国工匠展厅和工业发展长廊等形式营造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共融。另一方面,加大校企协同开展文化活动的力度,通过建立爱国主义宣传教育阵地、企业实践参观、企业文化讲座、大国重器展示等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和角色模拟体验活动,加强岗位认知,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产教共同体校企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