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榆凯,钱建华,杨晶晶,徐凯杨,梅 敏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杭州 310018)
聚氯乙烯(PVC)是现代主要的膜材料之一,具有优良的耐酸碱性、耐微生物侵蚀、机械强度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超滤、纳滤等领域。但是聚氯乙烯的成膜性能不是很理想,水通量较低,且韧性不足,凝胶时容易自发收缩起皱,因此对 PVC膜进行共混改性来改善其性能[1]。聚偏二氯乙烯(PVDC)成膜性好,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2],所以将PVC与PVDC共混可以使膜兼具两者的优点。此外由于PVC和PVDC的亲水性较差,将聚乙二醇(PEG)作为添加剂对共混膜进行改性,可以提高其亲水性、耐污染性和纯水通量。
目前国内外对PVC膜的共混改性做了大量研究,姚凯凯等[3]用聚乙烯醇(PVA)对PVC进行共混改性,实验结果表明PVA对PVC膜的亲水性和机械性能有明显的提升效果,是其优良的共混改性材料。蒋淑红等[4]用实验室合成的PES-g-PEGMA对PVC进行共混改性,发现最佳共混比为7/3,此时共混膜的亲水性和耐污染性能比纯PVC膜有很大的提高。程亮等[5]将P(VC-VAC)/MBS树脂作为添加剂,制备了PVC-P(VC-VAC)-MBS共混超滤膜,有效地提升了共混超滤膜的亲水性和机械性能。刘美惠等[6]发现添加多壁碳纳米管(MWCNT)可以显著改善共混膜的孔结构,同时导热效率、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所提高。而目前用 PVDC对PVC膜进行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文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VC/PVDC共混膜,通过测量不同共混比溶液的剪切黏度对 PVC/PVD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进行分析探讨,同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对PVC/PVDC共混膜的表面和断面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并测试共混膜的接触角、纯水通量、通量恢复率以及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等性能来确定最佳共混比。在此基础上研究PEG质量分数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来确定最佳的PEG含量,为PVC共混膜的材料选择和改性提供一些方向,使其在水处理方面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聚氯乙烯(PVC,K-value 72-71,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聚偏二氯乙烯(PVDC,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N,N-二甲基乙酰胺(DMAC,AR,99%,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聚乙二醇(PEG,分子量2000,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牛血清蛋白(BSA,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去离子水(0.5 us/cm)。
SHANGPING FA 2004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HH-G2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普天仪器制造有限公司);JY-82B视频接触角测定仪(承德鼎盛试验机检测设备有限公司);Ultra55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德国卡尔·蔡司股份公司);TU-195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NDJ-5S旋转黏度计(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
1.3.1 铸膜液的配置
先称取一定质量的PVC、PVDC和PEG粉末,放入40 ℃的烘箱中干燥2 h,再按照表1中的共混比例将原料倒入锥形瓶内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混合,其中PVC和PVDC的总质量分数为18%,然后置于70 ℃的恒温水浴锅中搅拌4 h,最后将均一稳定的铸膜液在室温下静置24 h脱泡待用[7]。
表1 共混溶液中PVC/PVDC配比及原料组成比例
1.3.2 共混膜的制备
将铸膜液均匀地倾倒于自动涂膜机上的玻璃板进行刮膜,刮膜厚度为250 μm。待刮膜完成后,将膜浸没在去离子水中,每4 h更换一次去离子水,持续12 h后将膜取出并晾干。
1.4.1 共混相容性的测定
采用黏度法来表征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室温下将烧杯中已经搅拌成均相的铸膜液用旋转黏度计(NDJ-5S)测定其剪切黏度,每个铸膜液样品测定5次,然后再取平均值。
1.4.2 共混膜表面及断面形貌
将共混膜剪成方块并用导电胶贴于样品台的正面,同时将共混膜置于液氮中冷冻0.5 h后,用镊子脆断,再用导电胶贴于样品台的侧面,进行试样镀金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和截面的微观形貌结构。
1.4.3 动态接触角测试
将共混膜样品裁剪成正方形小块并放置在载物台中,通过测定水珠和膜表面的动态接触角来表征膜的亲水性,间隔为5s,并拍照记录。在每张膜上各取5个不同的位置进行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1.4.4 纯水通量测试
将19.63 cm2的共混膜样品放入超滤杯装置中。以去离子水为滤液,在0.1 MPa的压力下预压30 min后进行错流过滤,此时水通量比较稳定。记录通过膜的单位体积水量所需的时间,纯水通量的计算如式(1)所示:
(1)
式中:Jw为纯水通量,L/(m2·h);V为滤液体积,L;A为膜的有效面积,m2;t为获得V体积滤液所需时间,h。
1.4.5 截留率的测定
将质量分数为0.1%的牛血清蛋白溶液在 0.1 MPa 的压力下,用超滤杯测试,15 min后接取透过液,使用 TU-195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280 nm 的条件下,分别测量牛血清蛋白原液和滤液的吸光度,根据式(2)计算截留率R[8]:
(2)
式中:cf为BSA原液的浓度,mol/L;cp为BSA滤液的浓度,mol/L。
1.4.6 耐污染性能的测定
耐污染性能可用通量恢复率来表征,在室温为 25 ℃,湿度为50%~60%的条件下过滤完BSA溶液之后,用去离子水清洗通量测试装置和共混膜,然后再次测试其纯水通量,根据式(3)计算通量恢复率Fr[9]:
(3)
式中:Jw1为过滤BSA溶液之前的纯水通量,L/(m2·h);Jw2为过滤BSA并经清洗后的纯水通量,L/(m2·h)。
图1为不同共混比的铸膜液剪切黏度,从图1中可以看出,纯PVC铸膜液的黏度最大,为 3810 mPa·s,随着铸膜液中PVDC质量分数的增加,黏度逐渐减小,纯PVDC铸膜液黏度最小,为129 mPa·s。根据Shen等[10]的研究,当共混比与黏度曲线呈线性时,共混体系为完全相容体系;当共混比与黏度曲线呈S形时,共混体系为完全不相容体系;当共混比与黏度曲线呈非线性非S型时,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而图1中,共混比与黏度曲线呈非线性非S型,这表明PVC/PVDC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
图1 不同配比PVC/PVDC共混溶液的剪切黏度
图2为不同共混比的PVC/PVDC共混膜的红外光谱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纯PVC膜在 1425.5 cm-1处有一个CH2结构的特征峰,在 693.0 cm-1处有一个C—Cl结构的特征峰,而纯PVDC膜在1042.0 cm-1处有一个C—Cl特征峰的倍频峰。随着PVDC含量的增加,共混膜体系中仍然有纯PVC膜的一些特征峰,并且在波数为1425.5、693.0 cm-1处的特征峰向右偏移,这是因为PVDC中在1404.2 cm-1处的CH2结构和在655.1 cm-1处的C—Cl结构对PVC中的CH2结构和C—Cl结构产生了作用。这说明共混膜制备成功,并且PVC与PVDC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力和相容性。
图2 不同共混比的PVC/PVDC共混膜的红外光谱图
图3是PVC/PVDC共混膜在不同共混比下的表面和断面微观结构电镜扫描(SEM) 结果。从 图3(a) 中可以看出,纯PVC膜表面孔隙较小,断面结构是由指状大孔和致密皮层构成的非对称结构,且指状孔由致密的聚合物固相所隔离。而如 图3(f) 所示,纯PVDC膜表面孔隙较大,断面结构是由泪滴状小孔和海绵状大孔构成的非对称结构,且疏松的海绵状结构所占比例较大。这种结构上的差异是由于铸膜液的相分离速率不同所导致,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当铸膜液相容性较差时,热力学不稳定,分相比较容易,从而发生瞬时分相,分相机理以液-液分相为主,膜断面结构多为指状大孔且聚合物固相致密,这种膜的纯水通量一般较低;反之,当铸膜液相容性较好时,热力学稳定,分相不容易,从而发生延时分相,膜断面结构中的海绵状结构就多,这有利于提高膜的纯水通量[11]。
从图3 (b)—(e) 中可以发现,这4个比例的共混膜都是非对称结构。从表面微观结构可以发现,随着PVDC质量分数的增加,表面微孔逐渐增大,且越来越粗糙。而膜断面结构逐渐变得疏松,指状大孔也逐渐模糊直至完全消失,海绵状大孔逐渐增多。综上可知PVC/PVDC共混膜的微观结构受铸膜液共混比和相容性的共同影响。
图3 不同共混比的PVC/PVDC共混膜表面和断面微观结构电镜扫描照片
图4是不同共混比对PVC/PVDC共混膜纯水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情况。由图4可知,随着PVDC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膜的纯水通量先增加后减小,截留率先下降后有所回升。其中纯PVC膜的纯水通量几乎为0,这是因为纯PVC膜指状孔较小,有较厚的致密皮层,因此截留率高,纯水通量低。当PVC/PVDC共混比从 6/4 到 4/6 时,水通量急剧增大,并在 4/6 时达到最大,为212.9 L/(m2·h),此时截留率最小,为88.5%,这是由于共混膜指状孔变大,表面孔数量增多,故纯水通量变大,截留率减小。继续增加PVDC,共混膜的海绵状孔结构增加,膜孔结构更加致密导致孔间连通性降低,显现出纯水通量逐渐减小,截留率逐渐增大。另外,从图4可以看出,4/6的共混比相对于2/8,截留率下降很少,纯水通量却大很多,综合考虑纯水通量和截留率,共混比以4/6为最佳。
图4 不同共混比的共混膜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
图5为不同共混比下PVC/PVDC共混膜的动态接触角。由于共混膜表面存在孔隙,水会通过孔隙渗透到共混膜内部,导致接触角随着时间逐渐变小。从图5中可知,随着PVDC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膜的瞬间接触角大小略有波动,但变化不大,总体维持在80°左右。这是因为PVC和PVDC都是疏水性物质,共混比例对共混膜的瞬间接触角大小影响不大。
图5 不同共混比的PVC/PVDC共混膜的动态接触角
不同共混比下PVC/PVDC共混膜的污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共混膜的污水通量较纯水通量有大幅度降低,这是因为大量BSA分子吸附在共混膜表面和膜孔内部,造成阻力增大,通量下降。而共混膜的通量恢复率先降低后升高,共混比为6/4时最低,为49.5%,耐污染性能较差。降低的原因是共混膜内部膜孔增加,表面吸附造成的污染比重下降,膜孔内堵塞造成的污染比重上升,经过长时间运行,大的膜孔被挤压,大量BSA分子吸附在受挤压的大孔内难以洗出,从而导致恢复通量大大降低[12]。
图6 不同共混比的共混膜的污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
图7为不同PEG质量分数对共混膜(共混比为4/6)纯水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情况。由图7可知,添加 PEG 以后,PVC/PVDC共混膜的纯水通量均比未添加时大,截留率均比未添加时低。随着 PEG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膜的纯水通量在不断增大,截留率在不断降低,当PEG质量分数为8%时,纯水通量达到最大,为419.4 L/(m2·h),此时截留率最小,为71.8%。这是因为添加PEG后,共混膜表面的膜孔数量增加,孔径增大,跨膜阻力减小,水通量增大明显,但膜孔径分布更宽,指状大孔增多,使截留性能降低[13]。此外,PEG具有亲水性,这也使得膜表面的亲水性提高,水通量提升。综合考虑水通量和截留率,当PEG质量分数为6%时最佳,此时共混膜具备不错的水通量和较高的 BSA 截留率。
图7 不同PEG质量分数的共混膜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
不同PEG质量分数的共混膜(共混比为4/6)的动态接触角如图8所示。从图8中可以看出,不含PEG的共混膜的动态接触角变化幅度是最小的,而瞬间接触角最大。随着PEG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膜的动态接触角的变化幅度增大,瞬间接触角不断减小。这是因为 PEG是亲水性物质,含量越高,共混膜的亲水性越大,瞬间接触角越小,纯水渗透到膜里面的速率更快,所以动态接触角变化更加明显。
图8 不同PEG质量分数的共混膜的动态接触角
不同PEG质量分数的共混膜(共混比为4/6)的污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如图9所示。共混膜的污水通量仍然比纯水通量低不少,但是共混膜的通量恢复率均大幅上升,说明添加了 PEG后,共混膜的亲水性有一定的提升,对 BSA 分子的吸附能力减弱,使得共混膜的抗蛋白污染能力增强[14]。当PEG质量分数为6%时,污水通量为178.4 L/(m2·h),通量恢复率为85.7%,而PEG质量分数为8%时,共混膜的亲水性最好,耐污染性能也最好,通量恢复率为90%。
图9 不同PEG质量分数的共混膜的污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
本文将PVC和PVDC进行共混,制备了PVC/PVDC共混膜,并采用添加剂 PEG对PVC/PVDC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改进,得到如下结论:
a)PVC和PVDC组成的共混体系是部分相容体系。
b)随着PVDC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膜的水通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截留率正好相反。综合考虑纯水通量和截留率,最佳共混比为4/6,此时水通量为212.9 L/(m2·h),对BSA的截留率为88.5%。
c)添加剂PEG可以有效提高共混膜的亲水性和抗蛋白污染能力,是优良的共混改性材料。随着PEG质量分数增多,共混膜的瞬间接触角减小,亲水性能和抗蛋白污染能力增强。综合考虑纯水通量和 BSA 截留率,当PEG质量分数为6%时最佳,此时水通量为336.6 L/(m2·h),对BSA的截留率为81.6%,污水通量为178.4 L/(m2·h),通量恢复率为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