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地质学课程体系建设

2023-02-13 12:31吴海中田晓四张乐勤
关键词:育人思政课程

吴海中,田晓四,张乐勤

(池州学院 a.地理与规划学院,b.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研究中心,安徽 池州 247100)

2017年11月教育部开始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明确了认证要基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认证三级毕业要求指标均对师范类毕业生思政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2018年6月的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提出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效果是衡量高校教育工作的试金石。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系统梳理了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界变革进程中涌现出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思维,明确了“九个坚持”的论点,并提出目前我国教育基本任务是培养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1]。习总书记强调,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学校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协同推进专业与思想政治两类课程的同向并力[2]。新时代高教40条亦明确提出要凝炼不同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打造一系列优质思政育人专业课程[3]。高校学生作为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最前沿的一线人群,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栋梁,如何高效提升这一群体的德育素养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高等院校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育人的主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各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之中,有序推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精神落地和施行[2]。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五位一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顶层战略设计的高度[4]。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5]。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作为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地理科学,其专业属性之一是揭示自然规律和人文现象,地理科学专业素养对生态文明建设、环保理念及人地协调观的树立有着其他专业不可替代的功能[6]。地质学是地理科学专业开设在大一阶段的专业入门基础课程,在学生的专业启蒙、学科兴趣培养以及地学价值观的引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影响,对其实施地质学课程思政,既是新时代形势要求,也是地质学课程发展的内在需要。现阶段已有不少对水文、环境、生态、中国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等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开展了思政教育的研究[7-11],部分学者对思政教育融入地质学中的问题、路径以及地质学思政知识模块进行了分析[12-15],但缺少以综合性视角来探索师范类地质学课程体系建设。

1 思政教育融入地质学教学体系设计

为构建新时代要求下的地理科学课程思政体系,本文以地质学课程为例,尝试设计一套完整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思政目标作为顶层设计的起点,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打造多元化的思政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地质学理论和实践课程的体验,多方联动的设计地质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并通过持续改进完成课程思政体系设计的整个闭环,从而构建特色鲜明的地质学课程思政体系(图1),不断彰显地质学思政育人价值。

2 思政融入地质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

2.1 地质学课程思政目标的确立

作为地理专业基础课,地质学目前所用指导教材为宋春青主编的经典版本《地质学基础》,该教材涵盖了六个部分,分别为绪论、地球特征、矿物岩石、构造运动、地壳演化阶段以及地质学的应用[16]。以往的地质学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地质学专业素养的培养上:(1)学会地质学基本理论;(2)掌握地质学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3)能够利用地质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4)具备一定的沟通合作技能。本文在原有地质学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课程思政育人要求,基于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建立保护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的和谐人地观,相应在各个章节增加了课程思政具体目标(表1)。

表1 《地质学基础》分章节思政目标

2.2 地质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

从研究内容来看,地质学本身包罗大量思政素材和案例,比如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蕴含着系统论的观点,地球物质运动的突变和渐变及内、外力地质作用结果表征了物质和运动关系,岩石圈物质循环是事物联系普遍性的反映[17];地质学在资源勘查、工程建设及灾害防治等方面体现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以及基于典型地质人“工匠精神”的介绍,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特别是人类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趋突显,作为研究人地关系的基本科学,地质学可以从全新的视角,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审视人与地球的关系。从研究对象来看,地质学需要回答地球的历史、现在及未来的问题[6],这些问题本身就蕴含丰富的哲学内涵及典型的时代特征,地质学对地球的表述是取决于人类对地球的认知现状、哲学思考及概括,体现了对地球的探索和认识两个层次的辩证关系,如“太阳系九大行星”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观点纠正,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的转变等,都代表了认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研究方法来看,野外调查是地质学最常规也是极有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学生地质实践技能的训练,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认知事物的方法论和实践论。

本文以宋春青主编的教材《地质学基础》为例,探讨本教材蕴含的思政内核。依据地质学课程特点及学生的文化背景,从思想引领、价值观培育、情感导向等方面来遴选地质学课程思政知识点,基于单个思政点与专业知识点的串接,连接一系列课程思政线,再穿插构建思政网络,持续挖掘地质学思政素材并不断提炼和整合(图2)。

2.3 思政教育融入地质学课程路径

2.3.1 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有力途径[9]。地质学作为研究地球的一门科学,有大量启发式教学的资源和案例。为培养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的观念开展的启发式教学如下: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为人们提供了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必备资源,地球的前世今生到底是怎样的?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动态变化是怎样的?为什么地球成为了现今所知宇宙中唯一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全世界的地学研究者为创造一个安全、清洁和有生命力的地球付出了怎样的不懈努力?在地质灾害的防治、火山的研究、地震预测以及环境问题等方面开展了哪些创新性研究?通过这些启发性的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提高对地球的认识,从而树立爱护地球的理念,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然赋予地学学子的历史使命和职业担当。为培养学生的地学专业自豪感,明确地质学在资源、环境、能源等方面的应用是实现国家目标的基础,组织以下的启发式教学:历代地学工作者都希望实现“上天、入地、探海”的理想,人类是如何实现这个蓝图的?国家启动的“三深”探测工程,如何指导地质学开展科学前沿工作?地质专家怎样实施“对天、对海、对地”的深部探测?由浅入深地将思政隐性融入课堂中,让学生理解国家需要是不同时代赋予地质学的使命,让学生体会到基础地质学工作的重要和伟大,鼓励莘莘学子对地学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2)发现式教学。“德国教育之父”第斯多惠强调[18],课堂教学重在引导发现,知识的高效传承应通过引领学生去发现而非直接授予。在地壳演化简史章节,讲解恐龙的灭绝这一部分,采用发现式教学法,让学生逐步认知地质事件真相并获得新的感悟。中生代以来,恐龙曾经称霸地球超过1.6亿年,到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 500万年的时候,这一强大的物种却突遭灭绝,此事件也被称为第5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为世界留下了千古之谜。为什么恐龙突然消失?科学界有诸多观点但尚未形成定论,如物种斗争、火山活动、气候变化、酸雨说、被子植物造成恐龙中毒、恐龙蛋感染真菌病毒、小行星撞击造成的特大灾难等众多假说[16]。而随着恐龙从地球消失,新的哺乳类站上了历史的舞台,直至第四纪人类出现并逐步成为了地球上的霸主。鉴于地球“物种诞生—物种灭绝—新物种诞生”的规律,会不会发生第6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从人类活动对自身、对地球的影响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和人类的未来走向,再重新审视人类应该与地球维持什么样的关系。

3)案例式教学。我国幅员辽阔,记录了相对完整的地壳演化不同阶段的地质学信息:保留了大量的地层记录,如河、湖、海相的沉积盆地;有以澄江古生物群为代表的门类多样的古生物化石;有数十亿年的造山带,也有新生代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造就的世界屋脊;有丰富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大量的金属矿产及宝石资源等。地质学课程涵盖了大量的极具地域优势的学科案例。在开展案例式教学时,明确告知学生,中国有大量令世界惊奇的天然地质博物馆,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和湖泊,有全球最美最长的海岸线分布等等。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41处世界地质公园,位居世界首位。我国开展的青藏高原隆起机制的研究、对西北黄土的环境考古研究、对我国北方陆相成油理论的研究、对我国中部超高压变质带的探索等[19],均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也是当前地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吸引了世界众多地质学家的关注,很多专家来我国开展合作交流和科研探索,极大提升了我国地质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基于对地质学领域中我国地域特色的典型案例的讲解,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及热爱国家的情怀,提升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4)讨论式教学。在讲解地质学重难点时,可安排具体实例,对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并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和查阅来实施讨论式教学。如在讲解地质学在资源环境中应用这一部分时,可组织以下的讨论式思政教学:结合新时代要求,提前布置学生阅读十九大报告,然后针对报告中美丽中国、资源、生态环境、气候等关键词展开讨论,讨论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表述在正文中出现的频次以及分别是怎样表达的;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关于“资源与环境”部分的表述;十九大报告中涉及国计民生的三大产业开发哪些与地质学相关联;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内讨论,贯彻落实新时代要求,将自身发展与新时代精神相结合,构建人地和谐的社会体系。在讲解油气沉积—运移成因理论时,提前要求学生检索我国油气地质特征为主题的文献资料,然后以我国四川盆地油气勘查取得的巨大成绩为案例,开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继承和发扬新时代铁人精神。

5)融思政教育于实践教学。从课程组织形式来看,地质学涵盖了课堂教学、地质实验室实习和野外基地实践三个部分。校内以及短途野外实习教学既是地理科学专业长期教改的结果,也是本专业特色体现。为充分利用好室内实践、野外实习的思政舞台,扩展地质学课程思政时空领域,本文构建了实践式课程思政“二三四”模式:“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高校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个活动,在实践竞赛中提升地质学技能,增强集体荣誉和协作精神,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指校内地质实验室的3个实习项目,涵盖常见矿物、三大类岩石和典型古生物化石的识别与鉴定,让学生理解实践出真知,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培养勇于创新的地质作风,亦为未来的地学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四”是地质学课程后续的野外地质实习,分别是齐山、长江(池州段)、九华山和巢湖4次实习,各野外实习点现场教学,增强了学生实践技能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极大提升了学生对地质学的专业热爱,野外实习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集体主义情感。同时引入校内外基地建设历史,在校内外实习时,因地制宜导入思政教育,既是对学生的地学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又是对家国情怀的宣扬,同时坚定了学生从事地质科学的理想信念。

2.3.2 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

在地质学课程思政开展中,以学生的体验作为隐性的枢纽,以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作为主线(图3)。在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中内嵌思政教育,将思政之盐无声融于地质学之汤,从而烹饪出一道道美味的课程思政佳肴。在讲授地质学不同章节时,都应该体现这样的思政设计理念:充分注重对学生的组织和引导,通过活动性、任务性的实践项目开展,增强学生在地质学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在参与、经历和感动中感受情感变化。通过“查、做、演”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体验,具体表现为将课程教学任务前置,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通过社会实践、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第一手数据,利用课件制作、微视频、演讲、演说来展现,或通过编剧的方式,让学生组织角色扮演来展示成果。教师通过执行性、价值性引导,观察学生体验和经历前后的情绪发展变化,促成学生日常行为的自我完善。

2.3.3 拓展思政教育时间与空间

地质学课程思政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或实践教学中,应结合学校学分开设情况、学生课程安排情况,因地制宜地给大学生思政育人培养“增负”,适时适度地拓宽思政教育空间,延长思政教育时间。结合地理科学专业学时情况,不断凝练打造“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三结合的地质学思政育人新平台。将思政育人延伸到课堂以外,课后布置需集体配合的作业和任务,如布置学生查阅“我国与日本大陆架划分”的文献,要求表述自我的观点,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述。使学生学会从地质、法律及历史等多角度理解我国领土划分问题,不断探明领土争端问题真相,激发家国情怀。通过学生相互配合、师生的交流以及项目活动的开展,使课外的思政同样精彩,实现思政育人在课堂内外无缝对接,利用社会实践及校外活动,如组织平天湖湿地保护、升金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社会体验活动,增强专业思政课程的亲和力。通过收集整理与地质学课程思政有关的素材,如地质学人物或时政热点事件,并以适合于移动终端的图片、音频等多样化表达方式,利用学校精品课程网站、APP等网络应用平台及时转发和推送。利用“三结合”的方式,多样化地开展地质学课程思政,使其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有效打开课程思政育人的新局面。

3 地质学课程思政评价与反馈

地质学课程思政评价是衡量思政成效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是对思政效果的检验,同时其评价结果又关乎未来课程思政的改进方向。因此,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能够指导思政教育趋向于既定目标,能够鼓舞师生参与课程思政的热情并激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课程思政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制定思政考核评价制度,从制度顶层设计上来规范各高校的课程思政评价建设,高校及二级学院要依据教育部门的政策文本,严格建立起符合本校校情的思政考核评定机制,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确立课程思政考核评价细则,考察教师的德育素养和思政育人状况,鼓舞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教师应构建多元化的地质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学生对思政教育基本知识理论掌握情况,考核评价体系应当包括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德育考核,如考勤情况、课堂参与情况、课程作业、课内外实践实习综合表现等方面,除此以外,思政内容考核还应在期中检测、期末考试中有所体现。本文基于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指标及分值,建立了涵盖整个地质学理论、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表2),依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不断完善地质学课程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持续改进并不断提高地质学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在地质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二级学院应该统筹规划,教研室有计划、有目的安排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听课,听课前应精心组织,体现计划性;听课过程中,要积极关注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反应,要重点关注其中的思政部分,不能随心所欲;课后集中评议并反馈课程思政部分的亮点和不足,与授课教师就课堂教学深入沟通,从专业视角来审视评价课程思政效果。高校思政管理部门、二级学院应落实课程思政听课责任制,鼓励全员参与,动员专业课教师多听思政课,让教师适应作为思政授课人和听课人的双重角色,以便更好打造高质量地质学思政课程。高校教处务、二级学院应统筹管理,从学校、学院全局视角,及时总结课程思政中的典型问题。

另外,以往的地质学教学侧重于对教学结果的追求,课堂教学往往围绕教师是否讲解了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但是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过程及结果,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课程思政的突破口就是学生日常关心的,觉得有趣味的,却又是深感困惑的部分,因此,在评价地质学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时,从学生的视角来给予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思政评价体系构建要重视来自学生的反馈。新形势下的地质学课程思政亟需引入学生的评价及量化评分,既可以通过访谈学生,也可以借助于问卷调查,或在期末课程评价时让学生打分。

表2 地质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4 结 语

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实现新时代高校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教学并非只是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德育观塑造的有力途径。本文以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地质学为例,探讨了新时期地质学课程体系设计理念、路径及实施流程,为实现培养卓越的地理科学人才奠定牢固的思政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的同行并力,对于探索地理学专业人才思政育人模式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在强调地质学思政育人的同时,不能片面、过度地只重视思政部分,仍要清楚地认识到地质学作为地理专业基础课程的本质属性。思政教育和地质学的互动融合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未来仍需深入总结地质学思政内容,不断完善地质学课程思政方法及评价机制。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