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江山,闵智宇,闻月红,程瑞云,王滈滈
1.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畜牧兽医站,南京 211500;2.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畜牧兽医站,南京 211500
随着水禽产品数量及质量的不断提升,水禽养殖也基本上告别了传统的由水面养殖为主导的饲养模式,逐渐走向了集约化、大规模节水饲养的养殖模式,水禽产业在总体上进入了更加专业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节水饲养模式,可以提高养殖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使水禽产业更加高效快速地发展,同时减少传统饲养模式带给环境的污染。
在传统水禽饲养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疫病防控不科学,饲养管理不达标,水禽粪污处理难,养殖场的基础设施设备简陋,对养殖场周边土壤及水体污染大等,这些问题是制约和困扰水禽养殖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疫病防控方面,水禽传染病较多,养殖户的预防及治疗手段不科学,缺乏相应的疫苗,导致疫病防控形势严峻;而且传统的养殖模式采用水域放养或半放养模式难以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对水禽的生长发育、疫病防控难以管控,传统的养殖模式对周围环境污染较大。
为了解决水禽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的问题,发展绿色循环、节水高效的养殖模式,实施水禽养殖业生态转型,引导水禽养殖业升级,进行水禽节水饲养技术推广。
水禽网床养殖是一项脱离水面、饲养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的水禽节水饲养技术[1]。
1)养殖场选址布局。水禽节水饲养对圈舍要求较高,要将水禽水面养殖改为节水饲养模式,首先要科学地选择符合动物防疫卫生条件的可养殖区,且养殖区地势高、干燥、排水好。同时建立生产区、生活区等,要保证不同区域间的卫生消毒设施完善,除圈舍外还需要设置专门的产蛋区域及活动区域[2],同时避免水禽在活动区域与野禽接触,要在活动区域周围设防,要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规划布局。
2)网床的设置。网床一般高70 cm,宽3~4 m,长与禽舍长度相同。根据养殖场情况,单列或双列式均可。网床可用木架建设,网可用竹片或铁丝网铺设,在网架外侧设高约50 cm 栅栏,并在栅栏内侧设置水槽和食槽,网床的养殖密度,按5 只成年禽1 m2计算,15 只育成禽1 m2计算。
3)温湿度要求。1~10 日龄的雏禽要保证24 h光照,湿度在70%左右;15~48 日龄白天自然光照,夜晚进行补光,湿度保持在60%左右。
4)雏鸭进舍。用水禽网床养殖时,要特别注意雏禽进舍前的消毒灭原,圈舍内常用新洁尔灭,圈舍外常用石灰乳。还要注意保温,对1 周龄左右的要保证圈舍温度在32 ℃,8~14 日龄的温度在30 ℃,2~3 周龄的温度在28 ℃。
水禽网床养殖与传统饲养方法相比,缩短了饲养周期,减少了水禽患病风险,保证了饲养环境的卫生,提高了养殖效益[3]。
水禽圈养喷洒技术结合间歇喷淋的圈养模式,可以有效控制水禽水面饲养带来水资源污染和疫病传播,是水禽无水面生态养殖的节水养殖技术。
1)分区。水禽养殖要进行合理分区管理,将不同日龄或不同商品性能的水禽放在不同区域进行饲养管理,区域间要适当保持距离,并实行全进全出制,减少疫病感染风险。
2)圈舍环境。水泥硬化,保证活动区向外侧倾斜,坡度为2%~3%,有利于沥水。在活动区域平行于水禽圈舍纵向铺设宽度80~100 cm 的排水沟,排水沟内径50 cm,斜度0.5%。排水沟上方盖活动漏缝格栅,格栅网眼以水禽掌不陷落为准。
3)饮水设备。安装钟式饮水器、槽式饮水器等,安装高度以水禽可触碰为准,保证所有水禽饮水自由。
4)喷淋设备。安装的喷洒设备在格栅上方80~100 cm 处铺设直径1.5 cm 间歇喷淋管,喷淋管朝天一侧每隔15~20 cm 安装孔径1 mm 的喷水孔,保持喷淋管内水压约151 987.5 Pa,使喷淋水形成水花,在不同季节打开的次数及时间都有所不同,春秋季节每天开3 次,每次30 min;夏季每天开4 次,每次30~40 min;冬季每天开2 次,每次20~30 min,保证不同季节里水禽的生长需要。喷洒用水和活动区冲洗用水经排水沟汇集,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放[3]。
5)注重环境卫生。养殖场除了建立常见的消毒设施,还需要建立污水处理池,治理产生的污水。要对水禽的粪便进行处理,可进行发酵,用于开发沼气,还可以杀灭大部分的寄生虫卵、细菌等,对疫病防治有重要作用。要加强对病、死水禽的处理,通过专门的焚尸炉、不渗水的尸体处理井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还要做好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净化工作,进一步改善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卫生。
水禽圈养喷洒技术的节水养殖方式能够有效满足水禽对水的需要,克服水禽与水面相互制约因素,保证生物安全并提高水禽的生产性能及存活率,从而提高水禽饲养的经济效益。
水禽发酵床养殖技术是结合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解决水禽养殖粪污污染问题,环保、安全的生态养殖法,运用该方法可以使水禽圈舍内闻不到恶臭味,同时可以减少污染、减少疾病传播、省时省工省料、提高水禽产品质量等。
1)发酵床的建设。发酵床的基础工程建设尤为重要,发酵床的规模要根据水禽养殖场的养殖数量进行规划,还要根据需要配置发酵槽、垫料、微生物、防雨棚等基本设施设备。对发酵床硬化设施,要做好设施设备的防锈处理和防雨、防漏工作。还要根据养殖场的大小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如自动翻抛机、自动喷污机等,还要建设肥料堆放处,用于堆放处理后转化的固体肥料。
2)菌种、垫料的选择。对微生物菌种的选择,一般可选择乳酸菌、酵母菌、粪链球菌等,能够分解水禽粪便,减少有害微生物对水禽的危害。发酵基质的主要成分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产品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如用稻壳、玉米秸秆、花生壳、锯末等物质作为发酵基质,并在发酵基质上添加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随着粪便积累可加一层垫料,当垫料达到一定高度,可将发酵产物用作肥料[4]。用发酵床养殖只需给水禽提供所需的饮用水,不需要用水清洁粪便,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可保证环境免受污染。
3)加强饲养管理。要根据水禽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的管理,对于雏禽要保证其温度,不同日粮的雏禽,其温度要求也有所不同,1 日龄保持在26~28 ℃,2~7 日龄保持在22~26 ℃,8~14 日龄保持在18~22 ℃;同时要保证其湿度不能太大,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在饲喂上对不同品种及生长日龄的水禽要用不同的日粮进行饲喂,保证水禽的不同营养需求。要控制好养殖场水禽的饲养密度,避免因密度过大影响其生长发育。要做好日常监管,保证水禽发生疫病或死亡时可及时处理。
4)科学的疫病防控。传统的水禽饲养方式对疫病的防控不够科学且存在较大的传播风险,改变水禽饲养模式后,要保证其疫病防控有效果,就需要在养殖水禽的过程中实行全进全出,要从引种的开端环节就保障引进水禽动物的健康,避免在有疫情风险养殖场引进水禽,对新引进的水禽要进行检疫及隔离,保证引进水禽无病。在养殖过程中要实行封闭式生产、规范化管理,并做好水禽的免疫预防,按规定做好强制性免疫工作和相关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5],要保证疫苗在运输和使用阶段安全有效,并及时对其免疫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保障免疫后水禽群体的免疫效果。
水禽发酵床养殖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分解水禽粪便中的有机物,减少粪便异味及粪便给周围环境带来的污染,进一步提高水禽卫生,减少疫病发病率,而且通过发酵的水禽粪便,处理后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给养殖户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
水禽养殖的传统模式从水域放养到节水养殖转变,水禽节水饲养是一种污染小、安全高效的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可以减少疫病传播,节约饲料成本,还可以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禽健康生长发育。可以根据水禽品种及生长阶段不同选择适合的节水养殖技术进行水禽饲养,促进水禽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向发展。可以将水禽节水饲养模式推广运用到更多畜禽养殖上,进一步优化养殖模式,从而探索出一条更优的畜牧业节水饲养模式,为更多的养殖户节约成本,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