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价值意蕴及路径探析

2023-02-12 09:57李槟伶黄山松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劳模弘扬劳动

李槟伶,黄山松

(广西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肯定劳动模范的带头作用及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性,劳动模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标杆,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1],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2],体现了新时代高校弘扬劳模精神对于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科学的劳动认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形成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

一、劳模精神的发展溯源

劳模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文明产物,它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支撑,以中国共产党对劳模的褒扬作为最深厚的根基,是推动新时代高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模精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劳动、劳动解放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思考,并作出许多重要论述。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3]一方面,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不同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被异化为外在的、不属于劳动者本身的强制性活动的劳动概念;这里的劳动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能够真正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劳动中享受人之所以为人的幸福与尊严;另一方面,劳动实质上是属于人类并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活动,对比其他动物,人类的劳动创造具有社会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特征,能够“自由从容地选择自己的产品”[4],劳动成为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还实现了人类解放。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给每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5],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通过劳动在获得满足自身发展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对更高层次的需要有了诉求,劳动者自然而然地从耗费大量体力的劳动生产中逐步解放出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集中体现为劳动者劳动素质以及相关劳动技能的提升,进而深化对劳动本质及其意义的认识。整体来看,劳动和劳动解放的问题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始终,反映了无产阶级发挥劳动创造价值的积极意义,为新时代高校弘扬劳模精神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劳模精神的文化支撑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敬业、奋斗和奉献等思想,为劳模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深厚文化滋养。其一,关于敬业。敬业精神作为弥足珍贵的文化养料,孕育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业精于勤荒于嬉”“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等凝聚了中国古人积极上进、兢兢业业、勤勉敬业的精神。其二,关于奋斗。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完美诠释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优良作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表达了古人为追求真理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勇气和毅力。其三,关于奉献。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是中国传统劳动精神永恒的价值追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讴歌了劳动人民甘于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敬业、奋斗、奉献等思想在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是新时代劳模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文化支撑。

(三)中国共产党对劳模的褒扬是劳模精神最深厚的根基

中国共产党历来对时代楷模的引领作用非常重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模范的选树与表彰凝聚起全社会尊重劳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共识。在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对劳模的选树非常重视,通过开展表彰劳动模范的相关活动,肯定劳模的努力,为社会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劳动模范在社会中的“带头”和“桥梁”等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了人民群众劳动创造的热情,为劳模精神的塑造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群众积极发挥主人翁意识,在各自的岗位上艰苦奋斗,先后涌现出时传祥、孟泰、王进喜、邓稼先等一大批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工作者,他们以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团结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深化劳模精神的内涵,他们独立自主、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劳模形象逐步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召开多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国工匠”徐立平等劳动模范进行表彰,肯定了他们用自身丰富的学识、精湛的技术带领人们走向卓越,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6],劳动模范持续被社会广泛关注,他们所体现的劳模精神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肯定,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儿女将会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续写新时代华章。

二、新时代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7]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为新时代高校弘扬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指明了方向。新时代高校弘扬劳模精神,对于培育时代新人、引领高校劳动教育以及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培育时代新人

高校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在高校弘扬劳模精神,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把劳模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实践全过程,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广大劳动模范之所以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与他们所秉承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密不可分,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充分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高校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鼓舞其勤奋务实、积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其次,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增强技能本领,提高创新能力。劳动模范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和进取态度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认可。高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向劳动模范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成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最后,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在各个历史时期,广大劳动模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身作则、勇于担当,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伟大创造和伟大奋斗精神。新时代高校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热情,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发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挺膺担当、奋勇前进。

(二)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引领高校劳动教育

劳动模范是各个岗位上的先进代表和精英楷模,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劳模精神具有道德示范和价值引领作用,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宝贵资源。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把劳模精神的实质内涵和价值导向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之中,可以进一步丰富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第一,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能够带领和引导大学生认识劳动的本质和意义,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新时代高校弘扬劳模精神,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开展劳模精神专题教育及劳动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增强劳动观念,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第二,有助于大学生涵养优秀劳动品格。劳动模范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展现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激励着广大劳动者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拼搏奋斗。高校开设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吃苦耐劳、实干苦干的精神品质,增强大学生在困难面前敢于挑战、突破自我的勇气,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秀品格。第三,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模范之所以能成为他们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模范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劳动技能。高校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各种劳动实践的条件和平台,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实际行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进而不断提升自身劳动技能水平,今后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弘扬劳模精神有益于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目标以及公民行为的道德规范要求,这三个层面相辅相成,凝聚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上下求索的理想信念,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美好夙愿。劳模精神来源于社会生产劳动,从初期宣扬的“老黄牛”精神,再到新时代融入工匠精神所弘扬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等深深镌刻着新时代的烙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和现实呈现。两者在价值理念、教育导向等方面相互融通,它们的精神实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新时代高校弘扬劳模精神,把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中,让大学生通过学习鲜活的劳模先进事迹,感悟劳模崇高价值追求,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乐观进取的精神追求。一方面,高校弘扬劳模精神,有益于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要义的深刻理解和价值认同。高校通过日常教学将劳模精神引入学生课堂,将课本知识与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相结合,讲深讲透劳模精神的深刻内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和目标追求。另一方面,高校弘扬劳模精神,有益于引导大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通过将学校教育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邀请劳动模范和典型代表走进高校、走近学生,或组织学生走近劳模,在实践中学习劳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模范的精湛技艺和敬业精神,感悟劳模精神的精髓内核,进而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敬业奉献、务实肯干,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新时代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路径探析

弘扬劳模精神是响应新时代号召的重要举措,放眼过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人们的辛勤劳动;展望未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青年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充分结合青年群体的特征,与时俱进地将劳模精神纳入德育体系中,不断提升育人成效。

(一)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主渠道作用

课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在弘扬劳模精神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育人的主渠道作用。首先,高校全体教职工需明确“全员育人”的角色定位,认识到弘扬劳模精神不仅仅是某些教师的责任,而是每一位教师的共同担当。其次,高校弘扬劳模精神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地推动弘扬劳模精神与社会发展潮流相适应,与大学生的身心特征相符合,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为此,高校应从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规划出发,结合学校自身特色,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法、实践活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将劳模精神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劳模的典型事迹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促使劳模精神的实质内涵以更灵活、更多样的方式呈现,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最后,高校应根据各学科课程的特点,将劳模精神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针对地渗透劳动观教育。例如,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高校可以借助劳模的经典故事以及与劳动相关的名言警句,让学生感悟劳模的榜样力量,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所学专业领域的劳模成长历程,让学生领略劳动者的魅力,从中汲取奋斗力量,提升个人的劳动认知。

(二)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氛围

高校在弘扬劳模精神,让学生逐步将劳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转变传统观念,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劳模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第一,营造“身临其境”的劳模氛围。高校应善用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例如可以利用校园里的文化长廊、建筑雕像、宣传栏和横幅等设施为载体广泛传播劳模精神,以高校大学生喜爱的形式进行文化宣传教育,构建弘扬劳模精神的高校场域,营造积极向上的劳模精神校园氛围,逐步推动大学生在这种良好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辛勤劳动,增强大学生对劳模精神的认同感。第二,高校应将劳模精神融入校训、校歌、校史馆等多种教育资源之中,让学生在良好校风的熏陶下感悟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第三,积极开展“学习劳模”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劳模精神学习氛围。高校还可以开展“我心中的劳模”主题演讲比赛、“劳动模范进校园”和“劳模大讲堂”等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满足学生需求的活动,以活动促领会,以形式增体验,让大学生真实感知劳模的存在,拉近与劳模的距离,使劳模精神的传播与弘扬有温度、有感染力,提升大学生对于劳模精神的认知,达到弘扬劳模精神的育人效果。

(三)创新弘扬劳模精神的育人体系

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尤为关键。高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要致力于将劳模精神贯穿教育全过程,不断提升弘扬劳模精神的育人实效。一是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高校教师应关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实际需求,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向新时代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与认知需求。通过开设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和劳模精神等教育要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并关注隐性教育的功能,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合理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时间比例,积极拓展校外第二课堂,引导大学生参观劳模教育基地、从事校外志愿服务、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不断丰富弘扬劳模精神的渠道,构建具有各自特色的劳模精神育人体系,让热爱劳动、踏实苦干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劳模精神蔚然成风。二是打造网络课堂。除了在校内校外课堂上进行劳动教育,高校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网络资源,通过制作微课、微电影、微视频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促进劳模精神的传播,不断提升德育效果。三是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与劳动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来源于学校教育,也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家教家风对于个人劳模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高校应与家长进行充分交流,建立密切联系,让家长认识到劳动对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高校教师应积极引导家长重视对孩子劳动认知的培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培养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动员家长注重对孩子劳动实践的养成,劳模精神的弘扬不仅体现在劳动认同的形成,更应该落到实处,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感悟劳动的价值,收获劳动给予的满足感,不断提高孩子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劳动成为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劳模弘扬劳动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弘扬爱国精神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