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探赜

2023-02-12 09:57温文妮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政治思想

温文妮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34。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了根本遵循和原则方向。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未来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要求,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体现,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要求,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首先,“以人民为中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这一“现实的人”,立足于“现实的人”,以丰富人、理解人、发展人、引导人为教育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诉求,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化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依据与本质确证,才能切实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其次,“以人民为中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现实的人”,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是需要饱含人文关怀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既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根本前提,又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态、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精准施教;根据大学生具体实际情况“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积极构建兼具“温情、温度、温馨”人文关怀内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这也意味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属性。最后,“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在2018 年8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2]。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理论指导,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践依据。

二、“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逻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之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和理念的重要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同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人文关怀的理论逻辑。

(一)人的主体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3]151,“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3]152,“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287,旨在揭示人是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之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决定历史的根本力量。这意味着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扬人的主体性。一方面体现在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就是人民幸福。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上。群众路线的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诉求。大学生是未来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坚力量,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从而调动其积极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

肯定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重要的方法论。从实践层面来说,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人的本质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35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重要论述。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35。首先,马克思的人性论以“人性的社会”为价值指引。人是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体。人的自然性是人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人之为人”的本质意蕴源于人的社会性。第二,人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社会关系总和”是一个多层次、多层面的结构,主要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伦理道德关系。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第三,人性不是永恒不变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人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在特定的历史和发展中变化发展的。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看,人性的发展表现为生产方式变革与社会历史性的双重逻辑。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因此要从社会关系中重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它社会成员、学生与国家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洞察教育对象的本质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人的发展论: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指向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精髓。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189。这意味着,人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人的发展应该指向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使人成为一个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人的发展是一个从不平等到平等,从片面到全面发展,从不和谐到和谐,从非自由到自由的渐进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能力和素质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人的个性发展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也是由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人的发展定义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开展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四)人的实践论: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活动

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158。作为生命主体的人类必须满足其生命需要与自由个性的发展逻辑。人类实践与自然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三个本质区别:第一,实践是人类独特的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的独特本质,而且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认。第二,人类实践体现了人的社会性。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发展了各种社会需求,社会活动丰富多彩。第三,人类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一种客观活动。人类必须依靠自然生存和发展,并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然而,人改造自然不是在头脑中臆想的,而是在对自然界固有规律认识基础上通过实践进行的,具有客观实在性。

从这一理论逻辑出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实践,将此既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三、“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应当从丰富人、理解人、发展人、引导人的四重维度展开,切实帮助大学生成长。

(一)丰富人: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要

深入分析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助于教师在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中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人生目标、价值指引,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理想信念是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内核,入党意愿与动机同大学生的真正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息息相关。大部分高校学生认为“理想信念的需求”是重要的。当今大学生普遍在大一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入党动机主要有为人民服务、就业发展、自我发展、评优评奖等。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5]11,增强了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自信,增强了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日益强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对党和社会主义抱有强烈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此外,实现“自我发展”是大学生满足其在文化层面精神需求的另一重要因素。大学生主要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自我价值。与此同时,他们不仅要求自我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渴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且通过实践强化学习。蕴含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以“国潮”形式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追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育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最深厚的土壤。

红色革命文化也成为大学生新的精神养分,革命先辈坚定的革命信仰与意志吸引青年大学生,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逐年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且引导其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从而推动其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针对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自我发展方面的现状与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加强人文关怀,尊重个性差异,精准施教。

(二)理解人:疏通学生社会心理困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5]7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遵循大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在教育过程中适当融入心理学理论和技巧,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方法,疏通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矫正不良认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疏导”和“引导”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关键环节。一方面将心理疏导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利用解释、分析、共情等心理学方法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促使高校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例如用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奉献奋斗精神引导大学生以坚定的理想信仰消除消极情绪。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首先要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深入分析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缘由,将心理疏导与思政教育的内在统一性贯穿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从而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冲突和思想困惑。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和信任教育对象,让他们享有“参与权”。此外,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定期开展调查活动,全面了解和分析学生实时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课上与课下、理论与教学、信仰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发展人: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有具体性和历史性,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既要看到个体之间的差异,也要看到人的本质统一,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前,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生自身先天条件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看到高校学生人格的独立性、思维方式的差异性、价值追求的现实性,要根据其差异性开展个性化辅导,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结合大学生的个性和潜在能力,因材施教。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性差异的关注旨在引导高校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与此同时,要更加注重引导高校学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人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如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现代价值观的多元性,防止一些不良价值观的误导,因此要积极加强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高校学生深刻理解和践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要旨,并将其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理想信念,在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中促进个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引导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实践育人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锤炼大学生的品格、促使其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实践技能和专业核心发展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不仅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理论、思维和精神维度的提高,也包括实践维度的提高。只有真正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才能丰富理论的意义,才能让学生真正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辩证统一。高校要紧密结合学生成长需求、专业背景等实际情况,通过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打通学生实践活动链条的各个环节,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多措并举形成实践育人的合力。通过打造本地红色文化实践基地、通过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浸润学生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拓展实践内容与载体,做到实践过程环节严格、实践目的明确、实践考核科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学生党员服务岗”、“优秀学生党支部”等党建实践育人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凝心铸魂。充分利用网络育人功能,利用优秀网络文化、“微思政”实践平台铸魂育人,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温度、更有深度,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知行合一。

四、“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基本路径

(一)需求导向:以多元文化供给促进学生精神生活富足

人的文化需求具有多样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大学生文化实际需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关注大学生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生活娱乐、兴趣习惯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打造高校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富足,从而助力其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高校要通过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课程、举办国学讲座、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型塑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艰苦奋斗、实干兴邦的重要文化源泉,深入挖掘革命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精神及意志品格教育的作用,根据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对革命文化亲近的心理特点,积极开发本土红色资源,深化青年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继承革命精神,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沉淀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体系。“核心价值观是一定价值主体精神文化的灵魂,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根基。”[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度的价值凝练,“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8]。大学生是追求高尚情操、追求卓越不断完善自我的“精英群体”,实施大学生文化建设要充分满足大学生的理想追求和现实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大学生生活化教育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设立“素质创新学分”替换相关课程学分,如设置“挑战杯”创业大赛、优秀网络文化创意大赛获奖可代替部分课程的学分,鼓励大学生发展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和激发自主有为的创新精神。开设人文通识、科技创新、传统文化技能传承等公共选修课,最大程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在网络积极关注引导学生思想动态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加强网络文化的引导,支持、管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从而为大学生成长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自觉抵制消极、粗俗、暴力的网络文化。加强新媒体文化建设,结合学校校本文化、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网站、公众号,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滋养大学生的成长。

(二)心理疏导:以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要求我们在教育各个环节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避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社会、家庭、学生自身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体制机制建设为基础来完善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精准施策、有效干预,从而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理性平和的心态处理好学习生活。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引导机制,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协调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党委要建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机构,协同学工、团委、校医室等部门,制订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建立一支以心理咨询师为主、辅导员为辅、学生朋辈互助,专业化水平高、覆盖面广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队伍,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高效开展。二是以人为本,坚持问题导向,善用学生心理健康调研大数据分析研判,尽早介入心理健康干预。针对学生在学业发展、人际交往、情感困惑、就业规划等方面面临的困惑与矛盾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重点关注网络成瘾、焦虑、自卑的学生,以契合他们心理需求为要点,“对症”指导、精准施策。同时要保持家校联系常态化,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家庭情况,发现问题尽早干预、及时处理,做好后续跟踪辅导工作。三是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将日常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做细、做实,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周到、详细可以大大降低突发事件的概率。校园突发事故领导小组要以师生利益与诉求为出发点,当校园发生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启动应急机制,研判突发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后果,以实事求是为准则解决问题争端,从而消除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将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进而维护校园安全。

(三)平台搭建:以知行合一为宗旨搭建学生全面发展平台

搭建学生全面发展平台的要旨在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调动学生结合专业知识主动自愿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握社会发展变化规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以满足未来就业岗位需求,学以致用。学校要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因时因地优化实践方案,整合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学生社团活动和校外实践课堂以及网络虚拟课堂资源,构建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网络实践“三位一体”知行合一的学生全面发展平台,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8]2022 年7 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该方案提出要从思政课教学、社会资源、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大思政课”的建设,衔接思政课“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实现两大课堂的无缝对接,构建多方力量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创新机制。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社团,鼓励学生用专业知识带动社团发展,培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重视学生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师的教科研成果转化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结合,加强学生专业实践学习,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通过调动政府、网络资源,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平台,在平台上发布各类实践课程、社会实践信息,支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搭建“大思政课”实践基地,选取具有爱国主义和浓厚传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址、民俗文化馆、名人故居等作为大德育实践基地,通过在实践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建立大学生“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教室”,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和思政教学实践活动流程有效融合。通过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实现“沉浸式体验”的思政课,满足学生在思政教育课程中的价值诉求与实践价值。

(四)实践指引:以民族复兴伟业引导学生矢志建功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要引导大学生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9]在新时代我们更离不开奋斗,奋斗造就时代新人,要引导“时代新人”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要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之中,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对抗压力、战胜挫折、迎难而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经受锻炼,增长才干”[10]。中国共产党重视鼓励和引导青年到基层、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实践担当、增长才干、建功立业。当前,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出台相关的福利政策创造条件引导青年学生到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国家建设的一线建功立业,不仅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缓解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还有利于促进这些地区发展,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更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人尽其才,有助于青年学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青春汗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五、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立足于“现实的人”,丰富人、理解人、发展人、引导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契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探索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的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育方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