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王 铖 李路瑶 汪 非
经过长期努力,高职院校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这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学生资助工作目标也逐渐从“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转变为“让所有学生共享时代发展成果”。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概念,如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做好新时期学生资助与育人工作,形成育人新格局,提高资助工作满意度也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在开展资助过程中,发现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愿意主动申请资助,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贫困身份的污名化倾向和不良归因,引发学生抵触情绪;学生获得资助前需要经过班级民主评议,进行困难认定,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招生后,“贫困生”“困难生”等称谓开始出现,后按官方统一要求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传统称谓在学生和教师群体中一直沿用,学生受到资助的同时,该身份的社会属性不可避免地会被同学进行解读和刻画,“贫困家庭”中的个体被普通大众归因为较懒惰、进取心不足、学习能力欠缺,“贫困生”的日常行为也被固定为刻板印象,“应当生活拮据”“不应有较高消费”等观念会给初入大学对美好校园生活充满幻想、自尊心较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思想上的抗拒,从而不愿主动申请;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性格上的懒惰,造成学生不愿申请;部分经济困难家庭对子女较为宠爱,从小富养的学生没有吃过苦,也没见过父母辛苦工作的场景,认为资助的金额较低,不屑申请;另一部分学生潜意识认为资助程序较复杂,又不愿听取宣传讲解,懒于申请。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难度较大。为保护学生自尊心、提高资助效率,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取消一批证明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取消高校学生申请资助时需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予以证明的环节,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因此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更多依靠学生的诚信。但“经济困难”这一标准本身就无法具体量化,地区贫富差距让学生对于经济困难的理解差异较大,发达地区自认为非常困难的学生经济状况也许会优于偏远地区自认为一般困难的学生;另外部分学生自我主观贫困感较强,对于家庭经济情况会言过其实,以求获得资助,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利益面前会适当“藏富”“漏穷”,更有甚者私下拉拢同学为其投票,行为恶劣。获取资助信息的不对等或不及时也可能导致贫困程度较轻学生挤占贫困程度较高学生名额。此外,新生入校时间较晚,距离困难认定时间较短,学生之间相互了解不足,给辅导员或班主任精确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难度。若遇上学生家庭情况复杂,辅导员或班主任所带人数较多或事务繁杂等情况更是雪上加霜;老生部分家庭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但退出机制不明朗,引导退出的教育或者激励不充分,再加上困难生身份存在可以申请励志奖学金、奋进奖学金等利好,受助学生不愿主动退出,名额的挤占也会造成部分真正困难的学生无法进入资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学生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也逐渐加大,加上西方消费主义思潮泛起,学生价值观念受到影响,消费至上和享乐主义在学生间传播。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收到的资助有时并没有用在刀刃上,给学校的资助工作带来重重阻碍。比如,学生甲,父母离异,同弟弟、奶奶一起跟残疾的父亲生活,该学生勤奋刻苦、性格好强,在校外会做兼职挣取生活费,但日常生活中常购买奢侈品服装以及高档化妆品,引起同学的热议。经了解,其认为自己家庭情况困难,理应受助,而日常花销的钱均为打工挣取,与不愿兼职、只拿资助的同学相比自己更为努力,生活中资金自由支配,理所应当。学生乙,父母务农,姐弟三人均在念书,家庭经济压力较大,为省钱其平时甚至不吃午饭,获资助后却并没有用于改善伙食,而将资金用于购买最新款电子设备,其认为自己过够了苦日子,向往高科技产品营造的精神世界。学生丙,少数民族,家庭人口多,父母无固定收入,交不起学费,但助学金发放后,直接购买了两双高档篮球鞋,其性格内向,拒绝交流解释。
以上情况并不属于个例,在与本校以及兄弟院校同行交流过程中发现均存在类似问题,消费观念的革新为助困资金的合理使用带来了新的挑战。受助学生不恰当的消费行为给其他学生造成困扰,不明所以的学生甚至会对助学金发放是否公平合理产生怀疑,严重影响到班级各项事务的管理。而班主任在了解情况时,多为助困资金使用以后,即使能与学生有效沟通,也只是亡羊补牢,过于被动。
资助与育人从来就不是相对立的,一方面,单纯物质帮扶、经济助困会忽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价值取向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另一方面,“过度”资助而忽视育人则可能损害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奋斗意识,膨胀学生的权利诉求,养成“等靠要”的坏习惯。上述基层工作中的困境均需将育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资助工作新路径。
高校要发挥不同育人主体的作用,凝聚育人合力,形成人人参与资助育人的良好工作格局。作为学生管理基层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在全员育人方面,可将工作重点放在“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中的“学生自助”上。学生的育人资源包括学生个体及其背后隐藏的家庭资源。家庭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应当以身作则,教育子女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于担当,要积极与子女沟通,让子女切实了解家庭状况,了解父母初心和苦衷,要避免呵护过度、盲目富养,要教育子女心怀感恩,拒绝“等靠要”等不良思想。学生作为受助对象,应当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了解资助政策,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要客观看待问题,锻炼思辨能力,培养自身同理心,要努力塑造自身健全人格,端正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当充当家庭与学生、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首先,应当将资助政策及育人目的充分融入日常工作中,对学生引导需重于说教,要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情况不同处理,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要强化服务意识和育人理念,在增强学生爱国情怀、感恩意识、诚信品质、奋斗精神等方面创新思路方法。其次,要做好倾听者和观察者,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要加强与专业课教师、资助工作人员等联系,及时收集和反馈信息,并适当运用技术手段,掌握学生在校消费情况,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梳理,形成学生的情况侧写,从而精准高效地助困、铸人、筑梦。综上所述,家庭、学生以及学校全体教师等多方参与,缺一不可,只有各方高度关联、高效沟通、精准施策时,在国家政策指引、社会参与,学校精心构建的体系下,凝心聚力,资助的育人手段、育人功效和育人目标才能真正落实和达成。
资助育人工作仅仅存在于奖、助、贷等申请或发放阶段是远远不够的,应当贯穿学生大学生活始终、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或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在整个学习生活中慢慢引导、逐渐渗透。学校招生宣传时,可以同时发放资助宣传材料,有意识地普及国家资助政策,扩宽学生的信息渠道,力求经济困难学生不放弃学业梦想。新生入学前,学校可利用信息手段,依托学校微信公众号、QQ群、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有效推送相关资助政策,普及资助知识,确保经济困难学生也能顺利入学。新生入校后,班主任和辅导员可组织学生干部、志愿者开展家庭经济情况摸排,并在第一时间召开新生班会,进行适应性教育、诚信教育、消费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贫困,树立合理消费观念,将“扶困”与“扶智”相结合。学生在校中期,班主任和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制订职业规划,并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提供恰当的心理辅导和学业帮扶,还应借助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和志愿服务,将“扶困”与“扶志”相结合。学生在校后期,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习经验,此时辅导员或班主任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专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自身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树立专业自信,并引导优秀的受助学生向低年级同学分享学习生活中的经验和感悟,充分发挥朋辈帮扶、以身示范的作用。在毕业季时,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及时开展就业指导,并针对有需求和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有效、有力的就业帮扶,尤其是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要定期询问就业进展,保证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迈入社会,自信踏入职场。受助学生毕业后,班主任和辅导员可定期进行跟踪调查,回访具体情况,及时了解学校资助工作的成功与不足,形成信息数据,并加以分析,协助学校进一步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思想意识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具有其独特的持续性,需要辅导员或班主任融入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加以引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能使资助育人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育人的载体多种多样,学校应当合理借助各载体让育人元素在资助工作中多点开花,齐头并进。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可以丰富教学方式,活用演讲、辩论等形式开展课堂互动,深入推进理想信念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要抓稳专业课程教育,扶贫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专业技能是学生在未来带领家庭走出困境的金钥匙,要在专业教学中强化学生思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坚定学生为人民服务、为祖国贡献的信念,将个人事业与国家前途和命运结合在一起。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助固然能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期存在的自我封闭、焦虑抑郁、敏感脆弱、自信不足、乖张叛逆等问题,需要外力的介入,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朋辈的帮扶、教师和父母的倾听,才能增强其安全感和幸福感,才能使受助学生自我意识显著提升。在助学金申请和发放环节,要深入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鼓励学生他助与自助相结合,积极参与勤工助学,从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意识。奖学金评比和发放环节,要做到公平公正,重视学生创新发展、道德品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和感恩意识,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获奖后及时分享学习心得和方法,开启班级朋辈助学,对点帮扶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举办校园活动环节,要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发挥礼仪制度的教化作用,丰富道德实践活动;要正确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资助育人特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义利观,形成院系品牌,强化道德浸润。在学生组织管理环节,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精神面貌、劳动技能水平,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和劳动价值观念,培养必备的服务意识和劳动能力,立榜样、树先锋,从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扬砥砺奋斗的劳动精神,激励学生自强不息,摆脱懒惰、依赖等不良思想。在网络资助育人环节,要利用微博、抖音、微信、QQ等学生关注的渠道,及时传递资助信息、宣传资助政策,努力确保学生获取信息的及时和公平;要加强资助育人成效的宣传,分享励志奖学金、奋进奖学金获得者和优秀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事迹报告,深入挖掘励志、感恩元素,发挥朋辈引领作用;要开展好问卷调查、问题留言等互动活动,及时了解资助工作开展中的不足之处与盲区,完善资助体制机制。以上多载体相辅相成,资助将不再仅限于物质帮扶,其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等方面将相得益彰,全方位切实帮助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基层资助工作者应直视困境,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育人情怀投入教育事业,秉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理念,系统、持续、高效地开展资助工作和育人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式、凝练特色,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才能使每一位受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有制度、有温度、有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