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艺方
(延安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社会交往是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建立关系的一种主要方式,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通常被看成是“亚社会”。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园起就决定了其与同学、师长之间交往的必然性。与此同时,作为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中的一员,大学生与家人、亲属、朋友及网友等的交往也在所难免。正如社会交往能力影响个人的发展一样,包括校内、校外交往在内的大学生社会交往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认知水平、学业发展以及社会化进程。本文试图对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的特征、大学生在包容性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促进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的对策作一探析。
包容性社会交往理论脱胎于包容性增长理论和社会交往理论。“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理论,源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对经济增长和贫困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亚洲开发银行于2007年首次提出[1]。其基本含义是:“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需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机遇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给最弱势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原则是:互利共赢、机会平等、和谐发展、求同存异、和平发展和团结合作[2]。
社会交往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王武召在《社会交往论》一书中,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对社会交往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在他看来,社会交往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据此,所谓社会交往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其基本要素包括社会交往的主体和客体、交往能力、交往关系、交往的意识、交往的需要和交情等。社会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个人生产力;二是认识产生、深化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三是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
把包容性增长的基本理念引入社会交往理论,便形成了包容性社会交往的概念,即:所谓包容性社会交往,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在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中,应当遵循互利共赢、机会平等、求同存异、接纳差异与团结合作等基本原则,从而使现实的以及潜在的“非包容性”社会交往问题得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进而使社会交往更加具有科学性、协调性、和谐性以及可持续性。可见,包容性社会交往对于更好地发挥社会交往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个人生产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开展,使得大学生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多,与此同时,其交往方式也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大学生,大多来自于五湖四海,其交往范围不像中小学,仅仅局限于同一地域、同一学区,而是与来自不同籍贯、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同学、师长进行交往。此外,作为成年人,大学生在与家人、亲属和朋友等交往时,要比中小学生更为成熟、广泛。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利用各类通讯软件,与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群实现形式多样的线上交往,业已成为常态[4]。
当今社会,“社恐”是大学生较为常用的借以表达自身交往状态的流行语。其最早出现于网络虚拟空间,如今则呈现出朝着现实生活延伸的态势,代表了当前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方面的真实状态,即封闭性。与此不同,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则要求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就是,一方面,大学生要勇于敞开心扉,愿意与来自全世界的同学、师长等进行交流和往来,而不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甚至“拒人于千里之外”;另一方面,大学生要主动拥抱世界,大胆走出去,积极与同学、师长等进行交流和往来。如此,才能克服“社恐”行为,获得社会交往的最大收益。
每个大学生都是社会上的独立个体。由于家庭条件、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的不同,导致大学生们在性格、习惯、气质以及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加上性别、相貌、地域、民族、宗教、文化等“与生俱来”的差异,使得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大学生,大学教师也是一样。这就导致在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中往往会产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等难以避免的客观矛盾。而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一矛盾。为此,要求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应当具有足够的接纳性,即:一方面,大学生应当能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正常的,从而也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应当认识到这种差异并非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进而正视、接受、容忍交往对象之间的差异,并给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以及不同能力的交往对象以充分地理解和尊重。
包容性社会交往是一种能力,诸如认识社会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显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来的。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提高本领、学会做人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提高包容性社会交往能力,是大学阶段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这不仅对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对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年同窗,一生情谊。”、“四年相伴,一生有你。”诸如此类的朴素话语充分说明,大学生社会交往,不应该随着大学学业的完成而结束,而应该伴随大学毕业后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在大学生社会交往中,对各个方面的人际关系的处理,均应该放眼长远,而不是只顾眼前,更不能因为上学期间的一点小利益、小摩擦,而在大学毕业后,与同学,甚至师长,形同陌路,从而使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失去了可持续性。可见,可持续性是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包容性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物质利益关系。因此,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是在所难免的。同样,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其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呈现出动机日趋功利化的现象,则是十分有害的。一是助长机会主义动机,即:部分大学生为了自身在考试、评优、入党、提干及申请助学金等方面实现利益最大化,不惜对教师、辅导员、班干部等“套近乎”,甚至大搞利益输送;二是导致教师和学校在大学生心目中原本应有的崇高地位日趋矮化,和学生对教师、对学校的离心倾向螺旋上升[5];三是削弱了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思想、情感和文化等非功利性交往。
包容性社会交往要求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具有多元性、开放性以及接纳性,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狭隘性,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偏少,与不同宿舍同学的交往偏少,与跨年级同学的交往偏少,与不同专业的同学交往偏少,与教师的交往偏少,与家人及亲戚的交往偏少,等等。特别是社会交往中的未知性和不安全感的上升,导致“社恐”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使得大学生并无意愿投入到更大范围的社会交往中,而只愿意待在自己熟悉的小圈子里。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而且可能诱发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以致危及学业发展。
为了获取更多的社会交往资本,大学生往往会通过打造个人形象来提高社会交往的效率,而网络上的美颜技术则为大学生在网络上塑造形象创造了便利条件。大学生会在网络上美化和修饰自己的语言和形象,导致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存在着戏剧化的特点,影响了大学生对于交往对象的信任,并造成了社会交往的目的性过强。除此而外,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传统媒体垄断新闻发布的局面被打破,再加上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大学生可以在短视频平台充分展示自己,但其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例如部分大学生为了“打造网红人设”和“蹭热度”而结交的不少网友,同样具有戏剧化的特征,并没有为其带来真正的友谊[6]。
在手机和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不发达的时代,大学生的交往大多采取面对面或写信等交流方式。随着网络和电子设备的普及,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呈现出过于简单化的倾向,比如,手机中的表情包和红包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问候;发微信和刷朋友圈替代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写信或者打电话交流。问题在于,大学生在网络中所投入的巨大精力和情感等社会交往成本,在现实中很难获得应有的社会交往收益。不仅如此,这种过于简单化的社会交往方式,除了会制约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外,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带来抑郁症等心理疾患。
通过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动机必须服从于这一主要任务,而不能背离这一主要任务。这就是要求大学生必须以有利于学习和提高个人能力与素质为目的进行社会交往,而不能以功利化为目的进行社会交往。为此,一方面,高校要把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建立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激励机制,从而逐步淡化物质刺激效能,借以引导大学生更加注重思想型、情感型和文化型等非功利性社会交往,矫正其功利性社会交往的不良动机。
针对大学生非包容性社会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狭隘性,应当采取措施扩大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一是增强课堂教学交往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借以增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和了解,培育正常的师生情和同学谊。二是建立多领域的校内教学实践平台,如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勤工俭学等平台,以达到大学生增进相互交往、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三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实践平台,如建立兄弟高校、地方企业、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城乡社区等多种实践基地,带领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到五彩缤纷的社会交往中去,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7]此话未必完全正确,但足以说明了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这就启示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除了要重视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之外,还要特别重视包容性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一是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促使其在持续提升自己的同时,保持更加积极的状态,开展日常社会交往,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交往的工具。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大学生进行包容性社会交往必备的重要能力。基于此,大学要特别重视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以便为其高效开展社会交往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8]三是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不同的交往对象来说,当面临不同环境时,其对于交往的认知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其对交往对象所处的情境和现实遭遇进行更加客观、全面的审视,从而使其的社会交往变得更加和谐、愉悦和可持续。[9]四是注重洞察能力的培养。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并不是单一的,而不同的角色身份使得人所具有的情感属性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的洞察能力,以便在社会交往中深入了解交往对象的内心世界,使相互的交往真正满足包容性社会交往的内在要求[1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社交网络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客观必然性。移动社交媒体和工具的普及为大学生扩大社会交往提供了更加便捷、优质的平台,对于大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建立友谊、展示才华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如前所述,大学生网络社会交往也会带来诸如社会交往戏剧化、简单化等弊端。为此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社会交往的教育引导。一是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明白网络非法外之地,确保大学生的网络社会交往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社会交往能力,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防范形形色色的电信诈骗。三是倡导大学生养成健康包容的网络社会交往习惯,既合理适度使用网络,又不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社交。
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开展包容性社会交往的主要环境。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社会交往有着巨大的影响。优质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交往理念和交往行为产生正确的引导,使其社会交往充满包容性。反之,则会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产生误导,使其社会交往呈现非包容性。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的成效,高校应当把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高校应通过横幅标语和文化墙等,张贴包含包容性社会交往理念的名言警句,让大学生置身于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之中,促使其形成包容性社会交往理念。另一方面,高校应当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校园文化活动,例如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校园辩论赛等,加强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大学生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高校还需要将包容性社会交往融入到大学生行为准则中,要求大学生在日常交往活动中自觉践行。
总之,促进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不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用之才的必然要求。为此,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教育、引导和监管,以此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包容性,提高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当前,尤其应当从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所具有的多元性、开放性、接纳性、学习性和可持续性特征入手,针对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存在的动机功利化、范围狭隘化、行为戏剧化、方式简单化等突出问题,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科学的社会交往观念,适度扩大社会交往范围,提高包容性社会交往能力,理智看待和正确开展网络社会交往,营造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