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琳,张爱宁
(1.甘肃农业大学 财经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农产品产量稳步提升,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农业发展所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1]。甘肃同样也面临着因高耗能、高投入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农业面源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发展困境。农业绿色发展,“农业”是主体,“发展”是核心,“绿色”是方式和目标[2]。“绿色”不仅指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还包括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系统修复等内容[3],是涉及布局绿色化、资源利用绿色化、生产手段绿色化、产业绿色化、产品绿色化和消费绿色化的系统性工程[4]。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农业绿色发展评价的研究逐渐增多,并且多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方面,且不同学者对于研究尺度和指标评价体系的选择也各有不同。
甘肃省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地域狭长,生态、气候复杂多样,昼夜温差大,在发展农业方面有独特优势,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从产出角度来看,甘肃省农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截至2019年全国牛肉产量66.7万吨,甘肃省牛肉产量22.74万吨,占全国的34.1%;杂交玉米制种面积保持全国第一;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838.1万亩,产量达207万吨,居全国第三;2019年中药材种植面积271.1千公顷,产量达113.15万吨,较去年增长11.3万吨,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但甘肃境内地貌复杂多样,机械化运作水平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随着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使用量增加,土壤污染严重,阻碍了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在产量增加的同时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5]。基于此本文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尝试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11—2019年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了解农业绿色发展演变特征,借助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农业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今后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依据指标选取的科学性、数据可得性、可操作性及系统性原则,参照已有学者对区域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6]并结合甘肃发展实情,本文从资源利用、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经济效益4个方面选取了13个指标构建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资源利用指标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资源的投入使用情况,选取农业耗水量X1、农业机耕水平X2、有效灌溉面积X3、劳动生产率X4来反映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机械化、水资源利用及农业劳动力水平。环境友好指标是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改善,选取农药使用量X5、农业塑料薄膜使用量X6和化肥使用量X7反映农业面源污染状况。生态治理选取造林总面积X8、水土流失治理面积X9、节能环保支出X10来衡量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对生态保护的财政投入及治理水平。经济效益反映农业的产出率,选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1、土地产出率X12、农林牧渔总产值X13衡量农业绿色发展的产出水平。具体指标详见表1。
表1 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综合指数法计算得出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综合指数,并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具体计算步骤如下[7]:
第一步,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为消除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本文采用极值法对所有指标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评价矩阵X′。
式中,xij表示第i年的第j项指标值;表示第i年的第j项指标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值;maxxij和minxij分别表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第二步,矩阵平移。为了消除标准化后的指标值对对数计算造成影响,接下来需要对坐标进行平移,如公式所示:
第六步,计算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综合指数Sj:
采用指标偏离度、因子贡献度及障碍度对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制约因子进行诊断,分析制约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计算公式为:
式中,Dij为指标偏离度,指具体指标与农业绿色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Mij为障碍度系数,该值越大,其对总目标的阻碍力越强;DijWj为因子贡献度。
本文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甘肃统计年鉴》《甘肃农村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数据。
根据公式(1)~(7)计算得到2011—2019年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资源利用、环境友好、生态治理、经济发展四个层面的评价值及综合评价得分,如表2所示。
表2 2011—2019年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2.1.1 综合评价。由表2所示,甘肃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前期略有下降,后期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总体上呈增长趋势。2011—2019年的综合得分为0.207 6~1.00 18,其中2013年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最低,仅为0.140 9,2019年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最高,为1.001 8。具体来看,2011—2013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受环境友好和生态治理指标影响处于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为了追求粮食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土壤板结、河流污染,以及传统的耕作方式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等问题,使得农业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2013—2019年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增长,由2013年的0.140 9增至2019年的1.001 8,年均增长38.67%,这一时期,甘肃省政府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加强对退化草原、水土流失、沙化土地的治理力度,持续增加节能环保方面的财政支出,严格监管对农药、化肥施用量的投入,资源利用、经济
效益及生态治理指标都呈上升趋势。
2.1.2 资源利用。由图1可知,资源利用指标总体呈现递增的发展趋势,由2011年的0.031 0上升至2019年的0.245 0,累计增长0.214。2011—2013年农业耗水量从93.8亿立方米增长至99.2亿立方米,受农业耗水量的影响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在2013年有所回落。此后,随着农业水利设施及节水灌溉设备的建设,农业耗水量得到明显控制,由2013的99.2亿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86.5亿立方米,且由于农业科技发展要素的投入持续增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行及实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农田机耕水平从2011年的54.37%提升至85.54%,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指标评价分值持续增长,发展态势良好。
图1 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一级指标趋势演变
2.1.3 环境友好。2011—2019年,甘肃省环境友好指标的评价分值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阶段性发展趋势。2011—2015年,综合得分呈递减趋势,从2011年的0.116 3下降至2015年的0.012 4,该阶段,农药、化肥、农膜投入保持持续增长,农药使用量从2011年的6.84万吨增长至2015年的7.88万吨,农膜使用量自2011年的14.34万吨增长至19.37万吨,农业的高产出依赖农药、农膜的使用,这种发展模式需要时间过渡。2015—2019年,环境友好指标评价值呈快速增长趋势,从0.012 4增至0.292 4,年均增长88.1%。这一时期,政府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倡科学施用肥料,加强对施肥效果的检测工作,并推进农膜回收工作,引导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地膜回收,提高农膜回收加工利用水平。农药、化肥使用量出现负增长,农膜使用量逐渐下降,到2019年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至4.19万吨和283.3万吨。
2.1.4 生态治理。生态环境治理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要环节,同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受造林总面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等指标的影响,2011—2019年生态治理指标评价值呈现出波动发展趋势。具体来看2011—2013年呈现下降趋势,这一时期农业发展过程中导致的环境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节能环保支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都在不断减少,阻碍着甘肃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2013—2018年开始快速增长,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问题不断加重,省政府加强对生态治理力度,持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投入,其中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持续增加,2018年增长至127.82万元,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持续扩大,由2013年的736万公顷增长至2019年的957.5万公顷,累计增长221.5万公顷。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
2.1.5 经济效益。2011—2019年,经济效益指标的评价分值呈现递增的发展趋势,由2011年的0.000 02增长至2019年的0.239 46,累计增长0.239 4。主要归因于随着精准脱贫工作的不断展开,逐步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先后出台了许多促农、惠农政策,提升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该阶段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及农业产出都得到较大的提高,其中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427 8元提高至2019年的962 9元,提高了2.25倍,农林牧渔总产值由2011年的999.69亿元增至2019年的1 887.58亿元。农业产值的不断增长,使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为甘肃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2011—2018年甘肃农业绿色发展评价一级指标的障碍度进行计算(图2)。由图2可知,2011—2019年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障碍度每年呈差异化发展。2011—2014年阻碍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为资源利用,其障碍度虽然逐年下降,但在2015年之前均高于50%;环境友好指标在2011—2015年呈上升趋势,2015年其障碍度达到峰值52.5%,成为阻碍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子;生态治理指标呈波动发展态势,不同年份其制约能力有所差异,而经济发展指标障碍度一直呈递减趋势。
图2 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一级指标障碍度
总体来看,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主要受到资源利用和环境友好指标的制约影响,在传统高投入、高耗能的粗放式经营模式的影响下,农业发展弊端日益凸显,政府开始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监管力度的增强。但是,生产模式的转变需要时间的过渡,要加强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能力,仍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对农田的管理整改。
为了进一步了解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选取每年障碍度前5的指标作为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并进行排序(表3)。由表3可知,2011—2012年障碍度最大的为农业机耕水平,其次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土地产出率、第一产业增加值。说明农业生产是该阶段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2013年造林总面积成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农药使用量到2014年升至首位,障碍度达17.42%,2015—2018年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的障碍度最高,成为制约全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总体来看,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呈过渡发展状态,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不再是主要的制约因素,今后更需要从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用塑料薄膜的回收率及使用率、增强生态环境治理的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提高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表3 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主要障碍因子及排序
在对已有农业绿色发展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甘肃省发展实情,构建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11—2019年为时间序列,采用熵值法及综合评价指数法对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不足之处。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前期受农业耗水量、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等指标的影响有所波动,但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平稳增长,生态治理水平呈波动发展,环境友好水平前期由0.116 3降至0.012 4,后期快速增长至0.292 4。(3)资源利用和环境友好是制约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具体指标来看,主要体现在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量、农药使用量、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等。
基于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提高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出如下建议:(1)建立农业绿色监测评估体系,利用网络优势,对化肥、农药施用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加强对农田残留地膜污染的管理,对耕地质量的监测,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实施与监管并举。(2)应当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研发适用于地形复杂、山地耕种的高效、小型、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并因地制宜、针对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研发出先进适用的农机,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发展。(3)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通过强化媒体宣传,加大绿色生活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群众接受绿色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