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建构策略与焦点问题

2023-02-11 18:52陈青青
中国美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人民性

陈青青

[摘要] 在近现代以来主题性美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中,以“人民”形象为创作题材的美术作品有着一条清晰的演进路线,即这一题材的作品在近现代中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以或宏观、或微观的角度彰显出了时代风貌与社会民生的变迁。新时代以来,“以图证史”和“为中国造型”成为文艺界开展创新实践所奉行的宗旨。不过,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并非简单的“命题创作”,而是体现为当代主流文化传播和人民审美的构成问题,体现为当代人文关怀的价值问题,故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成为创作实践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家级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中的优秀作品,剖析美术家们在新时代锐意寻求使主题性创作焕发新机的新途径所进行的努力,以此彰显中国思想精神底色基础上的“人民性”书写。

[关键词] 主题性美术创作 “人民性” 图像叙事

近年来,主题性美术创作在诸多国家重大美术创作工程的带领下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各地美术家、美术团体都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了一批反映历史问题、结合现实生活、表达当下思考的经典力作,其中对人民形象的建构成为最为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从英雄人物到平凡百姓,从个体形象到群体万象,主题性美术创作被引向一个层次更为丰厚、更具包容性,且更能连接现实情境的创作空间。

在新时代的文化视野下,全球化、数字化、大数据和全媒体趋势构成了更加多元的社会格局,各阶层的人民都在不同岗位上对国家、民族、社会有着不同程度的贡献,而中国美术的面貌也因此呈现出了多元的发展格局。瑞士艺术史学家沃尔夫林在《艺术史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不存在某种能适合一切时代的艺术形态与风格,艺术作品及其风格、形式特点的形成,不仅同艺术家的个性有关,而且同他浸染接续的时代精神有关。[1]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绘画主题、思想、精神、媒材、表现手段等都因社会大背景的改变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美术工作者,如何站在一个全新的立场审视我们的社会和图像叙事中的“人民形象”,如何提炼美术作品中的“人民性”,成为如今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应该说,新时代以来的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延续和发展了以人民为主体的创作传统,并且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中不仅包含了对主题丰富性、多元性和情感多维性的表述,也实现了中国思想精神底色基础上的人文书写。随着几项国家级重大美术创作工程的组织和推出,全国各地美术馆、博物馆、美术院校、画院等积极响应,美术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主题性美术力作。这些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不仅是紧贴主题、坚守创新的进取精神的体现,同时也以生动的图像叙述表现了主题性、艺术性和“人民性”相结合的时代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组织了数次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其中包括2019年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2021年的“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等。以参与上述重点工程为契机,美术家们依托生动的美术作品重温历史征程和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动人故事,记录和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这些创作工程依托国家力量,有着一套完整有序、自上而下的美术生产体制,既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画创作,又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创作,规模之大,投入财力、物力、人力之多,选拔、评审等流程之复杂严格,几乎超越了任何一个时代的美术创作活动。

美术家通过参与上述重点工程,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主题性美术作品。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主题性美术创作在描绘历史事件、传达新时代精神和体现中国气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旨在通过视觉艺术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新時代的国家形象,呈现一种内含“人民性”指向的审美追求和当代价值。推动这种有着“人民性”指向的图像表述和人文构建,可以从以下三个主题层面入手。

坚持价值引领,设定以主旋律、正能量为主的革命历史主题。长期以来,主题性美术创作已成为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载体。通过主题性美术作品,可以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积极推动建党、抗战、新中国成立等几大红色文化主题,赓续红色血脉,以人民命运映射家国历史,推动美术学科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直接挂钩,使美术创作思想与国家、社会、人民的命运紧密关联。另外,革命历史主题在图像叙事的层面需要表现出更高的历史性,尤其是在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对革命历史事件的教育传播等方面对创作者有着极高的要求:“我们已经越来越远离了历史的现场,而更多的是从当下文化的视角对历史事件进行阐释和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历史的真实性和感染力。”[2]

综合近几年优秀的主题性美术作品来看,它们在宏大叙事与细节叙事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了合理性、艺术性与独特性。做到这一点,不仅考验着艺术家组织、协调画面的基本功,还考验着艺术家的调研能力和变通能力。总体而言,参与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艺术家需要格外重视下述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艺术家需要深入历史现场,开展大量的采访活动和研究工作,准备好充分的文献资料。主题性美术创作一般会在社会公共场所陈列和展示,最终面向的是各个领域的社会群体,因而大到画面中的地形、建筑、山川、河流,小到画面中人物的发式、服饰、用具等,都需要符合历史史实,保证画面内容有据可循。从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艺术家必须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能够依托历史材料与文献图像反复打磨、考据,使作品经得住推敲,从而能够引发观者对历史的回望与深思。孙景波在创作《贞观盛会》期间,即实地考察了历史建筑的原型,并与专家多番探讨唐式建筑结构的特点和大型朝会活动典仪的合理性,同时广泛收集古代西域的人物造型信息,进行了大量的图文爬梳工作,最终实现了再现宏大历史场景、展示盛唐气象的创作目的。[3]

其二,美术家需要在既有史诗的叙述框架基础上进行合理且自由的艺术表达。从事主题性美术创作需要超高的艺术素养,需要具备协调大幅画面和复杂构图的能力。我们看到,在当下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中,随着画面尺幅的增大,美术家们越来越多地开始选择用大场景的叙述方式进行艺术表达。可见,对题材的理解和诠释、对主题性绘画观念的延展以及对国家和民族集体意志的表达,都已经进入历史性与艺术本体有机互融的时期,而这也代表着中国美术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以2021年“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以太行山为题材的作品为例,创作者们以史诗般的宏大叙述以及精微、准确的细节性描写表现主题,其中苗再新的《百团大战》在创作构思上另辟蹊径,借鉴了蒙太奇的电影叙事手法,以前线指挥、摧毁敌军碉堡、缴获敌军装备以及八路军战士冲锋陷阵等时间轴上的不同场景描画了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恢宏概貌。[4]画面中,凝重、肃穆、深沉的灰色调渲染出了画面的崇高感与精神力度,电影片段式的瞬间性场景定格摆脱了单视角的表达模式,使英雄群像被刻画得极具史诗感,最大限度地彰显出了英勇自强的中华民族精神。

当下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想要彰显“人民性”,除了要发现和创作大主题、大场景外,还要注重寻找、挖掘城市中鲜活、生动的小主题,关注投入时代建设的平凡人物,以小视角和独特的切入点表现大时代,以小见大地弘扬崇高精神。具体来说,创作者需要注意下述两个方面。

一方面,创作者需要关注时代楷模、功勋人物的个体描绘。在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中,董卓绘制了《国家的脊梁》,集中表现了王淦昌、黄大年等十位身处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马蕾绘制了《呦呦鹿鸣》,刻画了屠呦呦与她的中医药科研团队在实验室工作的日常场面,谱写了一曲人物与科研器皿互相陪伴、支持的闪亮“交响曲”。韩晓冬创作了雕塑《袁隆平》,塑造了袁隆平在田间工作的场景,生动地彰显出科研人员及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刻画大众所熟知的“名人”形象会使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人文书写更具视觉识别性和情绪通感,观众在接受层面也更易代入。

另一方面,创作者需要关注社会各行业、各阶层默默无闻的劳动人民。参加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的陈治、武欣创作了中国画《春的消息》,表现了“小康”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题。画面中,一家人正聚在一起看电视,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这一历史事件在电视画面中被呈现出来,通过人物视线的聚焦使事件发生的情景得到再现。[5]创作者还通过一些细节凸显出了年代感和地域特色,诸如北方家里火炕上的小炕桌、煤炉子、铝饭盒、暖水瓶、饽饽篮子、针线笸箩、绣花枕套、团花床单等,令观者仿佛置身于20世纪80年代的平凡家庭。需要明确的是,主题性美术创作中“以人民为主体”的基本宗旨,即是要反映中国人民真实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优秀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不仅要关注中国发展历程中的历史事件,也要从微观角度关注社会民生,关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温情与悲欢。

其三,彰显新时代中国精神,谱写社会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战及生产劳动、文化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都有着卓越贡献,成为推动新时代发展的强大力量,彰显了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主题性美术创作应以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为指归,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新时代的国家图像叙事。比如,包括王奋英创作的《暖心——十八洞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张见、齐鸣等人创作的《助梦》等在内的作品即以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新农村的新面貌。此外,以科技引领劳动创新、推动社会变迁的理念也成为主题性美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例如,马佳伟创作的《唱响明天——打造千年雄安》、范春晓创作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C919大飞机》等作品皆将创作视点转向了新时代语境下像螺丝钉一样默默奉献的知识型建设者,令观者感受到了科技所激发的创新力量,引领观者不断明确当代中国的发展不仅需要平凡的劳动群体,还需要以“智识”带动技术进步的领跑型人才。此类作品既有传统乡土人文书写的纯度与厚度,又是在贯彻“人民性”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有益尝试,闪耀着人文与智慧的辉光。

对“人民”的探讨在五四运动时期已经展开。彼时,文化艺术界开始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关注大众的生存问题。在近现代大变革的时期,人民群众成为救亡图存、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引导和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前进步伐,革命性和进步性极强。在艺术创作领域,“人”的形象逐渐向着“人民”的形象靠拢,绘画中开始出现“人民形象”这一主题。这是近现代中国美术的显著特点,也是其区别于古代传统美术的最大特质。

中国美术的创新发展虽然离不开对美的探究,但更无法脱离以“人民性”为内核的叙述逻辑。主题性美术创作带有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作品必须要合理、准确地表现国家意识与民族意志——其不仅代表着国家的主流视觉形象,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审美需求。真正具有精神力量的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要以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视角进行多重建构,这决定着作品是否具备思想价值和艺术高度。也正是从这一层面来看,“人民性”的构建成为彰显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艺术精神的必要途径。简而言之,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并非简单的“命题创作”,其反映的主要是当代主流文化传播和人民审美的构成问题,是如何展现新时代人文关怀的问题。对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组织者和创作者来说,需要注意挖掘和表现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状貌,以多元的方法论为指导,弘扬创新精神,运用更具“人民性”、更符合当下时代需求的艺术语言来更新创作,有效地延续中国美术创作的文脉传统和专业优势。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和大众的接受水平都在发生变化,主题性美术创作一定要不断地开拓新的认识角度、叙事立场和呈现方式。一方面,对全社会已达成共识的道德准则与历史判断加以宣扬;另一方面,此类题材的美术创作最好能够代表一类人乃至一个阶层,在公共性的价值评判中建构艺术表现的意义。[6]在“中国梦”的感召和引领下,社会需要通过主题性美术创作来激发正能量的傳播效应、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历史进程中,在“人民性”的视觉传播进程中,以国际水准、中国元素、现代科技展示大国形象亦是美术创作者的时代使命,需要我们步履不停。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中国革命美术中‘人民形象的图像叙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2YJC760010。]

注释

[1]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史的基本原理[M].杨蓬勃,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2]尚辉.当代人文视角中的历史画卷[J].中国美术馆,2010(7):118-120.

[3]尚辉.从史到诗——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宏大叙事与史诗转换[J].美术,2017(10):92.

[4]许向群.担时代使命 铸不朽军魂[N].中国青年报,2021-08-01.

[5]参见陈治、武欣《〈春的消息〉创作手记》(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内部资料)。

[6]于洋.新中国主题性人物画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20:179.

猜你喜欢
人民性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人民性及其新时代意义
深刻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辩证法
现代语境中的藏人民性——论杨显惠的短篇小说集《甘南纪事》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探索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让人大工作更好体现人民性的生动实践——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大常委会实施人大代表上站履职制度的调查与启示
新世纪文艺批评人民性标准建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