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的融合发展策略

2023-02-11 21:16
关键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技能

黎 艳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22)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过程中,传统行业通过换代升级逐渐显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同时新行业、新工作岗位不断涌现,对拥有较高学历的技能型复合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人才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明确指出,要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要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合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之后,学历教育与职业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有关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增长态势十分明显[1]。

国务院于2019年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方案》中明确指出学历教育要与职业培训体系相结合,逐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打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渠道,针对行业企业需求全面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方案》出台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解读和学习的浪潮,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然而,高职院校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的融合发展受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进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进程相对较慢[2]。高职院校如何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发展,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全成熟的理论框架和实施办法。本文探索高职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融合发展的策略,具有积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二、高职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间的逻辑关系

受我国行政部门传统职责划分的影响,高职学历教育是由教育部门主管,职业培训是由人社部门主管,由于主管部门不同,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是难以融合发展的。我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在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人才培训模式、方法,现有的格局加大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发展的难度[3]。为了有效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的融合发展,就要厘清二者间的逻辑关系。

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在注重学历教育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二者融合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可见,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的关系。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发展都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培训能有效弥补高职院校学生技能方面的短板,学历教育又能提升职业培训的含金量,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高职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的融合发展可行性

高职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的融合发展,不仅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也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有效途径。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从可行性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1.政策的可行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高职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指出了发展方向:要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要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契机。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给出了指导性的改革方案,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提供了政策保障,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

为了能有效落实党的十九大有关职业教育与学历培训的精神,贯彻落实和积极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地,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该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把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结合起来,探索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上两个文件方案的出台,为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体系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的可行性。

2.实践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把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技能为核心,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也需要把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进行融合。

从高职院校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实践来看,增加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不同专业和不同教育培训的实训内容,探索形式多样的实践实训方式。在国家大力推进“学分银行”的条件下,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积极与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协调发展[4]。高职院校把职业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之一,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在不同专业课程的设置过程中,逐渐从实际、实效和实用的角度出发,不断突出加强实践技能对人才的作用。上述做法也直接证明了,把高职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进行融合发展,具有实践的可行性。

3.市场需求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主要以就业为目标,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综合性技能型人才。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近年来逐步对地区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来保证企业的用工需求。企业员工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决定着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在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也迫切需要一大批既具有较高技能水平,又具有一定学历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市场需求的迫切性和可行性,也间接地推动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的融合发展。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就业服务体系逐渐向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进行转变,在当前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就业的指导思想,目的是在促进就业的前提下,需要从社会上迫切需要相关人才的角度出发,引导高职院校依据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5]。从这一角度来说,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市场迫切需要的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把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融合起来发展。

四、高职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的融合发展策略

1. 高职院校应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宣传和引导,促进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高职院校要发挥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导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宣传和引导,形成“学技能、重技能”“一技在手,走遍天下”的校园文化氛围[6]。在校园内通过张贴海报、宣传板、宣传栏和文化墙等方式,宣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和理念,让学生理解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能观、人才观和就业观。通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和开展技能实践,引导学生形成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满足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意识[7]。通过对学生职业技术的培训,培养学生在今后的技能岗位中开展创造性的劳动,为企业的技术改革和创新作出贡献,是当前行业和企业迫切需要人才具备的新能力和新要求。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方法:

一是要通过学校各类媒体,例如二级学院的新媒体中心、校园广播中心等,宣传我国各行各业杰出的技能人才,例如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对这些技能人才凭技能就业和致富的事迹进行宣传,宣传大国工匠的典型事迹,使学生懂得这些高技能人才是凭借优秀精湛的技能而赢得社会广泛的尊重。二是组织技能专题报告会来进行教育宣讲。组织具有工匠精神的劳模、技能专家、行业带头人和职业技术院校的优秀毕业生等进校园,进行技术技能专题演讲。通过这些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代表讲述其亲身经历,动员和引导全校学生重视和参与职业技术实践,使职业院校学生能积极转变现有的就业观[8]。三是通过参与和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通过“赛中教、赛中学”的途径,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选拔优秀的技能人才,对各类竞赛获奖的技能型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

2.高职院校应探索多种形式和途径,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高职院校都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探索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前高职院校现有的专业教师多是以学历教育为主,专业知识的理论功底高于实践技能操作能力,而既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较强技能操作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普遍缺乏。当前高职院校普遍缺乏这类“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结构不合理且技能不高的现象较为常见,在面临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客观需求上,难以培养这类当前社会亟须的人才。

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要探索多种形式和途径来实现。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或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提升中青年骨干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要紧跟当前行业的新技术和新技能,不断更新现有的知识体系,把职业技术培训和实践动手能力引入学生培养过程中[9]。“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可采取的具体形式和途径如下:

一是利用行业企业现有的优秀的培训资源,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在学校中选拔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愿意学习相应的技术技能的教师,分期分批去企业进行培训和进修。二是针对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发展现状,结合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差距,选择骨干教师到知名企业或实践基地,开展时间至少为半年,甚至一年的脱产进修和实习,切实提高教师的技术技能水平。三是把其他高职院校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引进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四是有效利用各类假期,积极引导高职院校教师参与各种类型的实践技能锻炼,包括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等方面的技能知识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授课、企业实地参观与学习等方式,拓宽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10]。五是积极引导教师进行顶岗实习和企业实践锻炼,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六是引导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研究活动,通过学习新技术和新工艺,把这些先进的技能知识融入实践教学活动,广泛开展教学能力大赛和技术能力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此外,高职院校要逐渐改变以往的用人理念,选聘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社会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高职院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聘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省市劳模等获取社会荣誉的技能大师,或在行业企业中具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或在技术改革与创新中取得重大突破的技术能手等人员,作为高职院校的兼职师资或校外技能指导教师,通过专题培训、集中授课、现场演示、实践操作、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技能观念,提升学生实践技术技能的水平,培养社会亟须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11]。

3.政府要整合和优化相关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发展

政府在整合和优化相关教育资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应发挥其行政主导作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破行业和地域的限制,推进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融合发展。政府也可以牵头引导行业、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利用各种职业教育资源与职业技能培训相融合,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推动二者的融合发展,打造融合发展典型,真正把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融合发展落到实处。

政府在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现状,因地制宜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力争办好一批体现当地区域经济特色的国家或省级“双高”建设职业院校,建成将学历教育与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融为一体的职教平台。实训基地作为高职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融合发展的实践平台,在其建设时,政府可在用地审批、资金援助、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布局和引导,打造区域共享的实训基地,共同进行软硬件的建设,提高资金和设备的利用效率,推动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2]。

4. 高职院校应加强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工作,推动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院校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要引进和加强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工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吸收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知识,推动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积极推进“1+X”证书各项工作的有序落实,提高学生对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来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职业在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部在大力推进职业院校“1+X”证书工作以来,职业资格证书就成为学历教育的有效补充。职业资格证书也是学生具备一定技术技能水平的体现,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职业技能水平随着层次的提高而难度增大[13]。高职院校在引进和加强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的过程中,要依据我国设置的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本校专业设置情况来推动相关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工作,把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为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职业技能技能
高级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秣马厉兵强技能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拼技能,享丰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