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路径研究①

2023-02-11 21:16
关键词:协同劳动育人

黄 乐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800)

加强思政教育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与关键,思政教育应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有机地融合起来,统筹推进思政课程的构建。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探究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群体的使命担当意识,从而增强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及责任意识[1]。高校应重视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有效路径构建协同育人体系,更好地创新思政教育机制,帮助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课程思政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劳动教育主要包含“实践”与“理论”两部分,两者相互推进、相辅相成。马克思有关劳动的论述有很多,其中围绕劳动展开的思想论述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建构基础。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劳动理论,应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与基本国情,对劳动教育理论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使其成为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意识、劳动价值观的依托。而实践活动是高校劳动教育的关键载体,需要学生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在实践中感受劳动、体验劳动,内化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内涵,增强自身的劳动素养。因此,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内容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抓手的。

劳动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劳动观。其中“劳动观”又称“劳动价值观”,是个体对劳动的看法、观念及理念,决定了个体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过程。因此通过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原理。进而从劳动理论中汲取力量,形成尊重劳动、推崇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理念。

劳动教育的内核是立德树人。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拥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价值,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得发展与成长的关键举措,拥有育美、强体、增智、树德等基本功能。其第一功能或作用是立德树人,可以帮助高校深化思政教育成果,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政治意识与责任意识。总体来说,劳动教育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拥有诸多层面的内涵,并且与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相互映衬、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有利于高校构建出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发展格局。

二、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基本维度

(一)培育劳动品质与劳动精神

首先,高校应发扬热爱劳动、节俭勤劳的思想品德。在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中,高校学生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应积极帮助学生群体认识到我国依旧有很多地区还处于贫困状态,温饱问题、贫困问题依旧突出。感谢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是国民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必要素养。任何的劳动成果都需要付出智力或体力的劳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在无数劳动成果的前提下实现的,因此,高校应通过马克思劳动观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与劳动精神,提高学生对劳动成果的重视程度[2]。其次,弘扬时代精神。党中央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提出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及劳模精神的要求。这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尊重。为此高校学生应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特点,树立砥砺奋进的意识,通过创新思维、革新方法,实现能源节约、惠及民生的基本目标;通过劳动创造“繁荣”、劳动创造“成就”的方式,使高校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提升学生生活劳动的能力

第一是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通常来讲,劳动来源于社会生活,劳动与生活存在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劳动活动,可以提升自身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及劳动质量。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群体应从卫生劳动出发,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劳动能力。干净整洁的外表可以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舒适的休息空间或活动空间,可以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心情。因此在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应将维护个人卫生、宿舍环境及教室环境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抓手,进而从个人劳动逐渐延伸到公共劳动,深化对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第二是培养学生的集体劳动习惯。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集体环境,集体活动能够为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提供前提。通过培养学生参加集体劳动的习惯,可以使学生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地融入集体中。例如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劳动周、校园劳动日及班级大扫除等活动,都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劳动习惯[3]。

(三)强化奉献精神及服务性劳动

首先,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志愿服务、公益服务贯穿在人类文化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是人类进步的鲜明表征。其中公益服务是社会大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对参与者来讲,奉献社会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对服务对象来讲,奉献社会是体悟社会温暖的机会;对社会整体来讲,公益服务能够确保社会稳定,净化社会风气,使社会运行更加和谐、温馨及健康。当前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公益服务通常包括公益帮扶、援助劳动、敬老服务及社区服务等活动,这些活动都能帮助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奉献精神,促进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其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及择业观。职业活动是学生求生与谋生的重要工具,能够为学生实现社会价值,满足精神需求,提供坚实的依托。而通过职业劳动或职业活动,教师还能帮助学生关注社会需求,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学生职业期望有机地、全面地融合起来,使学生放眼未来,着眼现实,既不自视过高,又不消极被动,从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就业、创业及择业问题。

三、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维度包括劳动品质、劳动精神的培育、劳动能力的提升以及服务性劳动和奉献精神的强化等内容。高校教师应构建出全新的育人理念、育人体系及育人平台,以此发挥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成效。

(一)形成协同育人理念

在劳动品质、劳动精神以及奉献精神培育的层面上,高校教师应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深化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马克思劳动观,指引学生提高劳动品质、劳动精神与奉献精神[4]。但在具体路径上,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明确价值取向。通过运用思政教育理念、马克思劳动观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积极参与到个人劳动、集体劳动及公共劳动的过程中,进而磨砺劳动品质,强化劳动精神与奉献精神。其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发掘现代劳动教育中勤劳、无私、革新等精神,形成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课程模块,进而发挥劳动教育的思想引领功能。此外,在育人理念形成的过程中,高校还应指引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从学生发展需求、成长特点及认知规律等角度出发,优化育人内容,使劳动教育更具“亲和力”“影响力”及“感染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

(二)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首先,构建协同育人目标。在劳动能力提升及服务性劳动活动开展中,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应制定出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从而形成合力、凝聚共识,增强协同育人的实效性。例如在劳动精神培育、奉献精神培养的过程中,思政教师应将思政理论教学的目标渗透其中,以此实现劳动教育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的协调统一。其次,构建协同育人培育路径。教师应将劳动教育作为思政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其成为学生认知社会、了解世界的抓手。进而在劳动教师的支持下,实现对思政元素的全面渗透。例如在公益活动中,教师应介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获得的成果以及学生所应具备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后,构建评价体系。高校应构建分类完善、规范标准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学生在劳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教师的协同育人质量;通过考查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劳动精神、劳动品质的培育情况。此外,高校应提供充足的条件保障。即为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条件保障,从而通过打造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共同体,更好地、更全面地推动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搭建协同育人平台

构建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平台,能够帮助高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渗透思政教育元素,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及劳动精神[6]。在育人平台的构建中,我们应从如下几方面出发。首先是完善课程体系。高校应加强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深度,通过发掘劳动教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典型”,形成体系完备、覆盖广泛的资源体系。或者通过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课程资源的补充、延伸和完善。此外,普通高等院校还可以通过促进思想政治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劳动课程的协同发展,增强育人实效,提高育人质量。其次是丰富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教师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主要举措。只有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才能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育人价值。然而在劳动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学校应打造校园劳动实践平台、企业劳动实践平台、公益劳动实践平台以及家庭劳动体系。其中企业劳动实践平台,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的职业特性及岗位要求,提升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四、结语

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共同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及内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及奉献意识。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突显劳动理论教育在学生培养中的价值。为此,高校应从育人理念、育人体系及育人平台等角度出发,让大学生群体掌握扎实的劳动本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而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猜你喜欢
协同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