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瑞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出台了《“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教育体系更加健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保障能力全面增强[2]。在控辍保学工作中特殊儿童辍学风险较高,尤其是在农村,一、二级残疾学生辍学较为普遍,因此,重点关注乡村特殊儿童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郭德华2011年在《社会工作务实研究》上发表的《用马克思的全面发展观构建中国大特教理念》一文首次提出“大特教”一词,认为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的大特教理念[3],即人人都有特殊需要,人人都需要特殊教育,人人都要关心特殊教育,人人都能享有特殊教育。本文提出的“大特教”理念主要是基于控辍保学背景下乡村残疾人教育实践得出的一种育人模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中的意义、OBE教育理念、人格发展理论、回归社会理论、“三全育人”、精准扶贫理论等。
“大特教”理念是“三全育人”的具体化,是一种多主体、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支持特殊教育的协同育人理念。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接受范围广,除了指身体或心理发展上有缺陷的学生之外,还包括弱势群体、边缘人群、社会救助对象以及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特殊需要的正常学生;二是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因人制定目标,有效制定医、教、康相结合的个别化教育方案,涉及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领域中就业创业指导、社会福利、医疗政策解读等方面,包含文化知识与生活技能,融入社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康复过程与方法、早期干预知识技能等;三是教学方式多样化,以融合教育为主,采用传统教学+现代教学,现场教学+远程指导,线上教学+线下辅导等;四是参与队伍广泛,有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一线特教及康复机构教师、普通中小学教师、医疗机构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特殊儿童家属、社会爱心人士等;五是职责明确,成效可测可评,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群体,以“学校+家庭+政府”的形式落实责任,包保到底;六是持续时间长,“大特教”是对需要特殊教育人员的终身教育,起始于生命的诞生,终结于生命的停止;七是受益面广,特殊教育是需要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全民终生教育,“大特教”的受益人不仅是残疾人,而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覆盖所有需要特殊教育的群体,使学生、家长、教师、社会满意。
“大特教”理论自2012年萌芽,至今已有10年的时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贵工程)于2019年领办威宁县石门民族中学(以下简称石门民中)得以实践循证,落地生效并取得显著成效,为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特殊儿童提供服务与支持,其成效得到学生、家长、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认同,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建立“大特教”团队。团队成员包括:一是高校行政人员、专业教师以及心理咨询师;二是石门民中“四类学生”(残疾人员、孤儿、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包保教师及相关负责人,同时包括在威宁县部分小学实施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教师团队;三是市县乡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及家庭签约医生;四是乡政府脱贫攻坚负责人及村干部;五是社会爱心人士等。
其次,专家线上线下“会诊”。一方面通过远程进行线上专家询诊、特教专业教师指导测评、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开展康复训练教程学习、经验分享等;另一方面对于有特殊困难的儿童或不宜进行远程会诊的儿童,则组织专家团队到石门民中进行线下实地会诊。
再次,制定计划与实施。特教专业教师从感知、运动、自理、社会适应性与情绪、言语和语言、学习能力等六个方面进行测评,结合医生远程诊断和签约家庭医生实地诊断,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康复和心理辅导计划,针对不同的特殊儿童设计“一人一方案”,并由石门民中的专业教师和包保老师根据计划实地开展线下指导和辅导。指导学习内容包括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知识、生活生存技能、语言文字知识、社会适应性及情感、卫生健康及康复、心理健康、防性侵知识等。
最后,改进与完善。专业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做好详细记录,半年做一次测评,并进行前后数据比对,提供给远程师资团队针对不同的个案实施效果进行科学研判和分析,适时调整计划,并提出后期实施方案及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使特殊儿童潜能得到最大化发展。
经过两年集中解决石门民中的“四类学生”的教育教学问题,并辐射到周边乡村学校的特殊儿童教育,成功构建了“大特教”创新育人模式,高质量完成控辍保学和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任务,助力周边乡村学校顺利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并运用到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大特教”创新育人取得的主要成效如下:
乡村中小学校基本没有特教专业师资,2019年石门民中在编在岗72人,无一人是特教专业、心理学专业的教师。贵工程教育学、心理学、特殊教育师资雄厚,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在贵工程领办石门中学期间,先后参与“大特教”创新育人实践教学的教师共40余人(其中石门民中13人,石门小学2人,龙街中心小学6人,龙街镇马踏小学10人,草海小学2人,迤那二小4人,云贵乡马街小学3人),100多名特殊儿童在义务教育期间受益。有效解决了边远农村地区中小学无特殊教育师资的难题。通过“大特教”育人模式,医教结合,教康融合,医疗专家和高校教师参与,政府保障,社会爱心人士提供帮助,一线教师具体实施,使得乡村中小学特殊儿童教育资源得到较好保障。
乡村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遇到中重度残疾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或者需要送教上门等特殊情况时,由于缺乏相关特教知识与经验,导致教育教学效果较差。尤其是针对送教上门的学生,老师们根本不知道送什么,怎么送,随班就读的学生则是随班就坐、随班混读。通过“大特教”育人模式,与相邻乡镇的中小学交流经验,共享资源,集中攻克高难度的特殊儿童教育,通过远程诊断/测评+实地训练/指导,使包保老师对特殊教育有一定认知,在教育过程中也学到了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学会了特殊教育个别化教案设计,为今后特殊教育积累了经验。
通过“大特教”育人实践,精准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按照控辍保学学时,根据OBE教育理念分阶段和成效实时调整教学计划,有效达成特殊儿童、教师、家属的期望值,保质超量完成控辍保学工作任务,使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学有所成,九年义务教育不仅要控辍保学,而且还要无辍提质。例如江某某通过两年的送教,从不能站立、不会说话、不会洗脸、不会写、不会使用筷子等变成能丢掉拐杖慢慢行走、会做家务、会洗衣服、会写自己名字、能够简单的基本运算等;王某某从不能走路的残疾人到会使用智能手机、电动轮椅,通过手机学习文化知识、康复知识等;张某某从经常逃课、不和女生说话的厌学学生到渐渐参与主动学习,情绪、性格发生很大变化,慢慢融入到班集体中,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等。
贵工程领办石门民中采用顶层设计与基层服务“一线通”工作机制,领办期间负责人长期驻扎在石门,解决石门民中的实际需求,负责人根据需求直接向贵工程党委和行政汇报,及时解决困难和需求。“大特教”育人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理论实践、校内校外、群众干部等创新“三全育人”机制,整合所有资源,改变传统的支教模式,丰富支教形式和内容,通过“大特教”理念育人模式的践行,培养一支认同特教工作、热爱特教事业,具有正确的特殊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尊重特殊儿童人格尊严,对特殊儿童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厚植乡村教师特殊教育情怀,增强多方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队伍。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官网截止2020年12月31日数据显示,全国已办理残疾人证件的有3780.6899 万人,79.31%的残疾人口在农村,文盲率达到18.71%,68%为男性;一级残疾占比13%,二级残疾占比30.74%,残疾类型人数最多的是肢体残疾,全国50%左右的残疾学生就读于普通学校农村中小学。[4]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需要送教的群体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在乡村中小学除了残疾人之外,还有孤儿、单亲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学困生、家庭困难学生等特殊儿童。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加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提质的内生动力。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守特殊教育为底线,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从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换,在教育脱贫攻坚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推进“大特教”创新育人模式。
一是成立“大特教”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的政府领导担任组长,教育局和地方高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地方高校、卫健局、民政局、残联、县/区特殊学校负责人等组成,并各选派1名业务骨干参与开展工作。明确相关工作职责,形成制度,由专人专班负责数据的管理、财务的管理、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等。二是成立“大特教”团队。团队成员包括高校行政人员、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小学特殊学生包保教师及相关负责人员、市县乡医务人员及家庭签约医生、乡镇村相关负责人、社会爱心人士等。
“大特教”是一个多主体协同育人活动,需要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积极主动参与并支持“大特教”育人的推广和应用,创建“9+1”纵横联动机制,即9家动起来(教育、卫健、民政、残联、各县/区特殊学校、科研院所、各民主党派、各中小学幼儿园、社会爱心人士)+1家联起来(有特殊教育专业的地方高校或师范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教育教学资源并经评估有能力胜任或参与执行特殊教育教学康复活动,并负责联系参与此项行动)。
首先,纵向联动。各单位基于“大特教”创新育人职责,由市、县、镇(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医疗服务机构、民政、大中小学幼儿园等签订“三级多方协同育人”协议。
其次,横向联动。一是教育局督促各中小学幼儿园认真做好18 岁以下特殊儿童台账,要熟悉特殊儿童及家庭情况,收集相应的残疾证和医疗证明,初步提出教育教学康复需求和建议,并提供给专家分析。二是卫健局根据特殊儿童需求选派专业医生对特殊儿童进行义诊、康复指导。三是各区/县特校根据基层服务或者乡村振兴任务与本县中小学幼儿园签订特殊教育教学帮扶责任书,明确对接帮扶人员及职责。四是民政和残联与教育部门进行数据对接和救助工作落实,选派有专业技能的社工参与“大特教”的执行。五是争取科研院所、各民主党派和社会爱心人士积极主动参与到“大特教”育人活动中。
项目育人是基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战略目标,即“三全育人”。特殊教育是针对所有具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开展的教育教学,因此,每所学校、每名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都具有特殊性和不可复制性,不可能对每所学校每位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可通过项目化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将特殊儿童进行大类划分,例如残疾、学困、厌学、心理障碍、留守、孤儿等。其次,根据特殊类型分一级子项目,落实一级子项目负责人,例如残疾类分为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语言残疾等。再次,根据一级子项目等级分为二级子项目,并落实二级子项目负责人。例如肢体残疾等级中,一、二级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保证其师资和经费充足,明确责任。第四,根据案例相似性进行归类,召集专家、学者进行线上、线下会诊、研判,确立各级各类项目,按“一校一类一人一方案”形成“大特教”育人库。第五,确立医教结合群体,医疗机构将这些特殊儿童、残疾群体纳入帮扶对象,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支持开展义诊、专家咨询、专家会诊等。
“大特教”的师资需要具有综合技能,要稳定师资,扩大团队。一是面向社会招募有意愿、有能力参与特殊教育的专家、学者以及师范专业学生组成志愿者,完善统一战线长效支持机制,完善教育、医疗对口帮扶机制。二是针对负责包保特殊儿童的一线教师做好特殊教育的基础培训和“大特教”育人库的分类专业培训。“大特教”专家团队通过线上线下、远程实地、老带新等方式指导、培育中小学幼儿园特教师资,并颁发培训合格证书。三是兑现待遇,对已取得培训合格证并参与“大特教”育人项目的一线教师,按照特殊学校教师兑现浮动工资待遇。
建立科学合理的“大特教”测评和考核体系。通过建立18岁以下特殊儿童数据库,即“大特教育人库”,由乡村学校和“大特教”团队人员负责其教育教学、康复训练、早期干预等,根据其测评结果和育人方案适时调整教学和康复内容,形成一套可查阅、可监测、可跟踪、可改进的特殊教育育人系统工程。参与执行“大特教”人员根据考核结果,可认定其基层服务、挂职锻炼等业绩。
通过贵州省威宁县石门民族中学“大特教”育人的实践,将“大特教”创新育人推广到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持续推进、不断完善,形成地方高校领办(帮扶)、地方政府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高校+政府+N”“大特教”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