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嘉乐,加帕热艾力·穆太力普
(北方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成为全国模范根据地,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社会建设展现了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和谐的党群关系,特色模范村建设更是社会建设中的亮丽风采。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初,边区面临经济落后、农民封建迷信、移民难民规模大、人口和劳动力分布不均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边区农村的发展,加强边区的社会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为此,陕甘宁边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造边区农村,使其成为抗日民主的模范根据地,大批人才涌向边区,其他边区争相模仿,延安成为人民向往的“圣地”。
陕甘宁边区整体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地区更是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民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陕甘宁边区位处黄土高原,水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且常年自然灾害。二是历史上的战乱原因,以及当地群众多年开挖窑洞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造成伤害,缺乏环保意识。三是边区人口稀少,土地荒芜,人口分布不均导致了劳动力的分布不均,限制了耕地的开发。据历史资料,陕甘宁边区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15.4 人,是当时除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外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1]513同时在陕甘宁边区范围内的5 个分区中,绥德分区的户数和人口数最多,是陇东的2 倍、关中的5 倍。但是绥德分区人多地少,与其他分区地多人少、许多耕地无劳动力耕种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2]115为尽快恢复与发展经济,陕甘宁边区政府出台相关的文件鼓励生产,中共中央1939 年2 月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提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口号,号召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同时边区党委政府发出《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经济通知》,提出生产规划和各系统生产自给的任务,并成立了边区系统总生产委员会,领导边区各系统的生产运动。[3]246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初,边区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封建思想、封建迷信以及愚昧无知的陈规陋俗,蒙蔽了村民的双眼与心智,需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之下移风易俗,倡导新风。一是巫神盛行,阻碍了党对边区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边区农村经济文化的落后,缺乏现代医学知识,导致巫神、阴阳、神婆等的出现,他们假借鬼神之名,造谣惑众,骗取钱财,往往造成的结果就是“无病变为有病,小病变为大病,大病变为死症”[4]。二是缠足的陋习迫害了女性同胞,限制了妇女的身体自由与劳动力。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初到陕北时,就发现了边区农村存在缠足的陋习,固有的封建思想甚至导致部分女孩自愿缠足,对女性身心健康有着极大迫害性。三是包办买卖婚姻的陋习限制了女性自由,导致她们与社会活动脱离。事实上,在延安时期,不仅是陕甘宁边区,中国绝大多数落后地区都存在此类问题,农村女性在婚姻中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四是旧社会造成边区留有吸食鸦片的恶习,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利于边区的各方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移民和难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边区境内劳动力的合理调剂和迁移,二是外来的难民。[5]760战争年代,社会环境不稳定,陕甘宁边区附近的国统区和沦陷区是难民的主要来源,例如山西、河南、河北、陕南、甘肃、宁夏等省区。面对移民难民的问题,陕甘宁边区政府并没有关起门拒之门外,而是本着人民立场,积极组织和指导移民难民工作,引导移民难民投身于边区建设中来,既可解决移民难民问题,也可填补边区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随着陕甘宁边区政府鼓励生产相关政策的不断发布与完善,边区模范村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根据每个村子的实际情况以及基层管理的侧重点不同,不同类型的特色模范村也应运而生。
1.生产模范村
特色模范村的建设首要目的是恢复和发展陕甘宁边区农村的经济,因此生产模范村的数量最多,早期经《解放日报》等刊物的大量宣传,人民群众纷纷加入劳动队伍,建设生产模范村,例如安塞县马家沟村、华池县城壕村、绥德县郝家桥村、关中白塬村等。
党中央鼓励和号召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劳动生产中来,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文件。1942 年,党中央提出“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口号,陕甘宁边区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多次下发边区各机关制定本年自给生产计划的通知,并颁布奖励劳动英雄的命令,在整个边区掀起生产的大热潮。其次是生产模范村积极组织全村大变工。变工是旧时农村一种劳动互助的组织形式,通过人工或畜工互换,轮流为各家农户耕地劳作,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分配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城壕村在张振财的带领下成立变工队,当年就使变工队各户共收获粮食280 石,比上年增加113石,做到了“耕二余一”。[6]481同时模范村发展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耕地,还在于发展其他副业。如马家沟村民还大力发展纺织与运盐,饲养羊、猪等家畜,以此增加村民收入。
2.盐运模范村
盐运模范村的出现有其必要性,抗日战争爆发后,海盐被断绝,陕甘宁边区政府深刻认识到运盐的重要性与战略性,号召群众在农闲之际从事运盐,从生产食盐的定边、盐湖一带开展大规模的食盐运输。特色的运盐模范村有延安市北区杨家湾、延安县柳林区马科峪等。
陕甘宁区政府于1941 年12 月颁布《陕甘宁边区人民运输合作社组织办法大纲》,1942 年2 月公布《发展私人交通运输企业投资暂行办法》,同年8月又公布《陕甘宁边区运输合作社奖励办法》,鼓励盐运模范村的发展,甚至边区银行发行大批贷款,解决了村民缺少启动资金的问题。在党中央的支持下,边区共组织运盐队6600 多个,参与牲畜14.33 万头,其中起到重要表率的11 个队就有杨家湾运盐队,其所属的杨家湾村在1944 年被评为盐运模范村。杨家湾村民大部分都参与到了运盐队伍当中来,积极养驴饲马,采用变工、朋帮、合伙、捎牲口等组织形式,在获利后继续购买牲口壮大运输队伍,边区的食盐运量从1938 年的700 驮连续增加到1943 年的387603 驮(注:每驮以75 公斤为计量单位)。[7]294盐运模范村不仅为农户带来了经济收入,更为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摆脱困难和粉碎国民党经济封锁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
3.纺织模范村
党中央号召“丰衣足食”,不仅要带领边区村民吃得饱,还要穿得暖,于是纺织工作逐步发展起来,特色的纺织模范村有延川县赵家沟村、赤水县的马家山和西村纺织小组等。赤水县政府大力组织纺织运动,发放纺织贷款、纺织原料等,并以略高于私人价收购布匹,既解决了村民的资金问题,又保障了劳动成果的销售部分,深得民心。1939年,赤水县就已有纺织组297 个,机械织布机4 台,1127 名妇女参与了纺织队伍,到1943 年纺线车增加到3000 余架。妇女同胞在边区纺织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马家山村和西村纺织小组在7 位老婆婆的带领下,18 名妇女纺花524 斤,赚棉花210斤。西村更是以64 斤棉花织布92 丈,实现了本村14 户78 人的“丰衣”。[8]628经过《解放日报》对纺织英雄等事迹的报道,边区各地纷纷效仿,定边县、盐池县的纺织妇女在1943 年半年内从26 人增加到169 人,还多次举办妇纺大竞赛活动,奖励表现突出的模范纺妇。
1.文化模范村
陕甘宁边区政府自成立起,就十分重视边区农民的文化教育工作,因此鼓励运动生产的同时,也作出一系列决定和指示,对边区教育的方针、方法、对象等做了明确规定,这个过程当中涌现出大量的文化模范村,如新宁县窦家湾村、淳耀县领底村、延安市磨家湾村等。
1941 年开始,陕甘宁边区政府整顿全区的识字组织,目的在于把广大群众从文盲中解放出来。1944 年边区召开文教大会,群众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办冬学、夜学、识字组等活动广泛开展,且有良好的学习效果,不少群众逐渐摆脱了文盲的称号,掌握读、写、算等知识。新宁县窦家湾村1942 年冬天开设了夜校半日班,还有2 人参加了乡办冬学。参加半日班的13 名妇女,每天学习一课时,两个月后识字水平明显提高,已可以认识各种票据上的字。后来村里还组织读报组,带领村民读报认字,了解新闻等。[9]331受窦家湾村的影响,整个边区的学习氛围浓厚,磨家湾村的田教员将窑洞里的家具都贴上名字,方便村民们识字。
2.卫生模范村
党中央到陕甘宁边区初期,边区经济落后,群众缺乏现代医学知识,对科学知识疑心重,导致群众卫生意识差,生病不去看大夫反而去找巫神,严重影响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卫生问题成为边区政府工作之重。当时被评为卫生模范村的有延安市北区乡杨家湾村、延安县马布塔村、固临县南庄村、新宁县窦家湾村等。
1939 年开始,《新中华报》多次发表以号召全区开展卫生运动为主题的报道,如《把卫生运动广泛的开展起来》《从速开展边区卫生工作》等,目的在于唤起边区群众对医药卫生的重视。1941 年2月20 日,边区政府发布了《关于健全各级卫生组织的指令》《环境清洁扫除暂行规定》等,运用行政手段推行边区卫生开展。 在此过程中,延安市北郊乡在乡长高文亮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多次组织村民大会,宣传日常生活中讲卫生的重要性,他提出的十大目标和措施,包括饮食卫生、洗漱清洁、建造厕所、圈养牲口、生病就医等方面,被边区各处作为开展卫生运动的标准。
1.调解模范村
事实上,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初期,边区各村的社会问题较多,不和谐的乡民关系、家庭关系、租佃关系等直接制约村子的发展,因此公平合理地调解纠纷极其有必要,绥德县四直村就是典型的调解模范村。
全村共75 户人家,330 口人,由于无业游民和地痞流氓的数量颇多,纠纷问题也较多。村主任郭维德两三年内耐心解决了大大小小70 多个纠纷,包括李生荣欺辱伯父案、郝家哥哥与弟媳闹架案、刘建功妻子造谣案、常向珍持刀欲杀妻案、租佃矛盾案等,由于处理得当,维护了群众之间的乡民情谊与利益,也节省了群众打官司需要的时间、金钱与精力消耗。[10]283当邻村有处理不了的纠纷时,郭维德也会积极帮忙解决,因此被民众选举成为调解模范。受此影响,张家村制定的村民公约逐步成了边区农民的日常行为准则。通过村干部公平合理的调解工作,增进了乡民之间的邻里情谊,促进了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增强了群众对党中央的认同感。
2.移民模范村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立场,自成立起未曾改变,始终心系群众。陕甘宁边区政府面对移民难民问题,采取优待政策,积极引导移民难民投身于大生产运动,各地也积极推进相关的安置工作,并取得突出成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赤水县蒙家湾村。
移民难民工作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居住场所与耕种土地,初期难以融入当地固有的社会结构,为此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进行引导,如《陕甘宁边区优待移民难民垦荒条例》《关于边区赈济难民的刍议》等。蒙家湾村就是在此背景下1943 年春,由赤水县移民委员冯云鹏带领创立的,全村共35 户,35 人中只有12 名劳动力,但积极响应“自给自足”的号召,春季开荒260 多亩,耕种小麦、谷子、洋芋、豆子、南瓜等农作物,全村人都起早贪黑地劳作,在秋季迎来大丰收,据统计,谷子产量每亩7 斗以上,20 亩玉米每亩可产一石。村民梁发功一家开荒24 亩,收获的20 石粮食够全家一年多的吃用。[11]
陕甘宁边区特色模范村的建设,推动了边区的经济建设,营造了全民大生产的良好风尚,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边区人民的物质生活,丰富了其精神世界,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地区的社会建设提供了价值启示。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建设,首要目的在于发展边区的经济,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一方面,特色模范村的建设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就在于其根据各村带头人根据各村的资源种类、劳动力数量、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发展不同类型的产业,如农业、盐运业、纺织业、果树种植业等,逐渐形成了特色模范村这一独具风格的管理模式,丰富了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方式,为人民群众增加了经济收入,增加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间的信任。尤其盐运业在促进社会建设的同时,增加了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为粉碎国民党经济封锁政策提供了大力支持,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特色产业指以特色产品、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现代工业、农业技术为依托,以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为手段,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可替代性、可持续发展性和竞争性的产业体系。[12]172乘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必须把特色产业作为发展农村地区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基础,开发独具一格的自然资源、风土人情,例如宝贵的自然环境、独特的传统艺术、良好的乡风文明建设、特色农副产品等,打造属于自己乡村的品牌标签。其次全面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树立长远利益观,保证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的同时带领人群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最后当地政府要做好吸引社会资源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产业融合,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基层干部作为国家治理的基层服务人员,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紧密联系的桥梁,基层干部的政治素养以及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陕甘宁边区特色模范村的建设水平。陕甘宁边区政府重视基层干部教育体系的建设,下发了《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以及《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和指示,对基层干部的任用选拔、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提供了指导方向。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村干部不断学习党性文件,积极组织村子的各项活动,自身更是以身作则,鼓舞和带领群众参与到大生产运动中来,如绥德县四直村的村主任被评为调解模范;延安市北郊乡的乡长高文亮多次下乡讲解卫生知识;华池县城壕乡变工队队长张振财带领全队农户积极生产,志在建设行政模范村。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农村地区的社会治理更离不开基层干部的良性引领。新时代必须不断完善和健全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体系,促进基层干部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在任用选拔方面,必须坚持政治审查与德才兼备相结合的人才选拔标准,把好基层干部的“入门关”;在教育内容方面,必须注重基层干部的全方面发展,涵盖政治教育、文化教育、业务教育等多方面,全面提高基层干部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水平;在教育途径方面,政府需根据基层干部个人以及村中事务的实际情况,将培训教育与在职教育相结合,活化教育方式。在基层干部教育的过程当中,将监督管理与考核制度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建设的政绩紧密联系,将老百姓的心声作为考核参考,才能调动基层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为有效治理乡村提供源头活水。
树立劳动典型,大力宣传劳动英雄、生产模范,有利于调动边区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学习生产运动中的成功经验,营造边区全民生产的良好氛围。为此,陕甘宁边区政府多次组织召开劳动英雄大会,如1943 年冬的边区劳动英雄大会和1944 年的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同时《解放日报》多次报道在大生产运动中表现突出的生产模范、劳动英雄如吴满有、杨朝臣、郝树才等,一系列的宣传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光荣事迹,在边区群众之间引起了热烈反响。其中新闻报道成功塑造了劳动英雄吴满有的积极劳动、模范公民的生动形象,为群众在生产运动中树立了真真实实的典型。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树立新时代典型的劳动英雄,是乡村文明新风尚的重要表现。乡村振兴的“兴”不仅仅指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更强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乡村文明新风尚。任何历史活动的主体都是“人”,乡村振兴的主体就是农民群体。新时代的劳动模范正是乡村文明的重要体现,能够带领群众共同投身于乡村精神风貌的建设。首先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必须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劳动者,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善于劳作有所成绩,并拥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次做好乡村文明的宣传工作,营造认可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乡村氛围和“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社会风尚,引领村民向劳动英雄学习,用勤劳创造财富。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特色模范村的建设,依托当地资源和政策支持,涵盖了社会建设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推动了边区的农业生产,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总结其成功经验以史明鉴,对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和大力推动农村社会建设进步具有重大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