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迪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同时,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让生态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来,使其能在被外部文化不断冲击和同化的环境下完善自我发展,文艺作品的传播作用不可忽视。通过恰当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表达和传播渠道拓展,将生态文明意识更好地表达,并将其作为社会关注焦点之一进行传播,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必要的。
纪录片是对国家历史、文化、成就和现状的基本呈现,是树立国家形象和增强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媒介途径。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能够紧跟时政热点,反映时代特色,提炼展示国家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传承主流意识形态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感召力。同时,纪录片也是当前我国“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1]纪录片其真实记录的风格特点在传播生态题材内容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视听符号语言为受众呈现自然界的壮丽奇观,传播生态文化知识,用现实的思辨唤醒受众对环境的风险认知意识,从而让更多人关注环境问题,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2]
纪录片《青绿甘南》由甘南州委宣传部、甘肃省广电局指导创作,全片分为《有无相生》《天地仁心》《音声相和》三集,通过20多位人物的故事,百余分钟时长,从历史维度切入,以时代变革为链接,将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中国的传统自然观相结合,以发展的视野和新颖的叙事,讲述了作为黄河、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和补给区的甘南地区10年来奋力谱写的生态文明华彩之章。该片的主创团队深入甘南各地,将镜头聚焦于基层一线,前期采访了100多位人物,从中捕捉灵感、寻觅故事。
以多元主体为叙事选择,在创造群像的基础上拉伸情感张力,在形成丰富完整的情绪表达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是群像叙事的特点之一。通过每个人物的具体经历,观众得以走进当时的历史情境当中,通过体验人物的情绪变化,强化对该段历史的认同。首先,群像化塑造的小人物图谱,借助视听符号的表达出现在观众视野,实现着大众借助媒体的自我参照和反省,在联结屏幕内外角色与观者的同时,让后者对前者达成在情感上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其次,群像化的人物塑造以针对群体的描写与刻画为基本表现,在群体人物的独特个性表达中强调群体共性,凸显出强代入感的低门槛优势,从而更加贴近大众的审美和价值观。最后,群像化的叙事以多元视角完成多角度的故事展开,内容层次的丰富性让观者在全方位的沉浸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群像化的人物塑造就是选择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叙述不同人物的人生故事,通过适合的手段展示客体,满足大众对他人生活的了解欲望。大众通过对影片叙事的感知,并将自我情感投入到叙事当中,嵌入个人理解,并潜移默化地转化为自我体验。《青绿甘南》中聚焦于各有特性的二十多位人物,从人物的自身经历出发,展现其生活方式,并缝合了他们践行生态文明的行为与观念。比如影片中八角古城村民桑吉东知一家面对草场的光秃退化的抉择与转变,体现了在绿色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活方式变迁。尕海镇村民西合道用三十年时间镇守郭莽湿地,保护鸟类的故事从另一角度展现了甘南人民探索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过程。影片剖析着不同人物生活中的独特经历,这些经历汇聚起来成为大众不同侧面的反思与思考,最终形成了对同一价值观念的认同。
大众传媒对过去的再现、记载、转换以及重构诸功能,使它成为现代社会重塑集体记忆与构筑国族认同的主要途径。纪录片当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存在于历史时间和空间维度中的真实形象,个体通过和相关群体的互动,最终体现了群体所处的历史环境,构建出同一历史时期内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成员的集体记忆。《青绿甘南》中的很多人物故事就是通过真实的历史画面再现,在表达群体共性的同时推动人物情节展开,进而构建群体记忆。舟曲县环保志愿者杨润海的故事就是从他和志愿队员们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清扫垃圾、整理杂物开始,画面引入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现场影像,“激活”观者对那场灾害的集体记忆。之后通过杨润海的命运变迁,从失去亲人到成立志愿队,从社区服务到全域垃圾清理,直到杨润海最后在舟曲特大泥石流追思园凝视纪念碑,折射出当地居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认知。整个故事构建通过激活受众的个体记忆,逐渐形成集体记忆的社会场景,从而增进受众对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与认同。
环境治理的主要体系是由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方面组成。《青绿甘南》在群像化人物选择上体现了对环境治理体系的全覆盖,消解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和社会角色相对弱化的传统资源配置局面,强调了三方合力的多元共治关系。碌曲县全域办副主任周龙、扎尕那村的民宿老板班代次力、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胡国瑞、舟曲县环保志愿者杨润海,这种多样性的身份选择迎合了对环境治理体系中各个相关机构的关照。同时,片中不管是从普通民众到公务员,还是从商人到大学博士生,多种社会身份覆盖能让观者感受到社会不同人群的真实生活状态,每个观者都可以在不同的人物和视角当中获得自身的定位。这种选择不光满足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叙事需要,也补全了主流媒体宏观叙事下微观视角的缺失。
纪录片是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纪录片依托现代媒介技术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另一方面,又因完整的故事以及具有感染力的叙事效果,带有较强的人文精神内涵。因此,纪录片以文化传播为主要内容的特点成为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纪录片最大的特色在于真实记录,典型人物面对镜头的故事表达和真实的环境表现是纪录片主要的叙事文本。环境表现为纪录片场景叙事的表达,表现在时间和空间层面。时间叙事围绕着事物发展的自然进程和逻辑关系展开,体现为对历史中人物命运的理性思考。而空间层面的叙事依靠不断转换视角,以片中的象征物为线索串联起共同的要义主旨。人物的故事表达则为行为叙事的体现,作为一种真实的体验引导,融入了人物日常真实生活下的逻辑呈现。场景叙事和行为叙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全方位地展现了国家形象中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从而塑造关于国家整体形象的具象符号。[3]
场景是纪录片可视性的基础,在《青绿甘南》中,细腻的场景叙事为观者提供了思考、辨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沉浸式”场域。该作品中对空间场景进行了细腻刻画和意境化的处理,舟曲和迭部林区的群山绵延、玛曲草原的磅礴生机、碌曲尕海的美不胜收,都形成了叙事中的象征符号。在全片以绿色为主的影像基调中,对自然的崇敬化作了多维度空间中人们精神世界的共性总结。在时间场景,《青绿甘南》集中在纵向的历史时间观念中凸显前后对比。从开篇夏河县发现的距今16万年的古人类下颚化石的溯源,到甘南第一位藏族博士杜国祯建起了甘南草原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从对舟曲特大泥石流灾难的回忆,到灾难亲历者杨润海的生活变化和对现实的思考;从三十年前碌曲县尕海频发的偷盗猎珍稀鸟类,到西合道老人在郭莽湿地的坚持守望。时间线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对改善自然环境的共性需求,同时横向的平行人生叙事也展现了一代甘南人建设美丽中国的动人实践。
在当代社会中,影像表达逐渐成为大众行为叙事的重要表现方式,它映射着人类历史性的视觉符号叙事。因此,人们对影像中行为叙事的可读性就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模式。在《青绿甘南》中,平实叙事代替了以往仪式化的文化表达方式,不再使用强化认同度的叙事载体强迫受众接受,而是通过人物的心理因素中外化出的行为语言促使受众产生共鸣。这种平实的叙事表达方式,通过镜头语言凸显了个人生存方式与外部环境的同质性特征。
中国很早就有“立象以尽意”之说,“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是内在的情意和思想,通过客观物象来传达深刻的思想是古人在艺术作品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影视作品的意象是通过视听语言符号,用情节和主题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观点。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定义为一种表象,在这个表象中,个体与其实际生存状况的关系是一种想象关系”。纪录片通常是社会现实的浓缩折射,创作者通过摄影机将一个意识形态意涵附着在物质性的表象之下,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实现对人物、景象以及叙事故事的认同,进而通过想象性的满足实现意识形态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的表达就是“情景交融”,“情”与“景”的统一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这种思想体现到艺术创作当中,就是凸显“情”与“景”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而去表达超越于具体形象之外的宗旨,观者通过审美想象空间的转换,体会二者交融所带来的深层情感,抑或理解某种客观规律。
纪录片最主要的表达就是视听语言,在表现生态题材内容时,“景”的美感和观赏性尤为重要,也是观者完成深层次感知的表层条件。创作者要以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象为创作素材,并结合自身审美能力,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拍摄技巧对“景”进行内涵阐释。纪录片《青绿甘南》展现了甘南地区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景”的表达丰富唯美,镜头之间的衔接与画面的呈现恰到好处,令观众仿佛置身于青绿甘南的自然风光之中,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讲好中国故事中的“情”应着力革新话语方式的“共情”,“共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理解他人的经历并作出反应的一种能力”。[4]在传播过程中,只有国际性的话语方式才能打动观众,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取得希望的传播效果。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议题涉及生态安全、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等多个领域,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绿色产业发展等多个主题,都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议题,并且从中挖掘有传播价值的故事进行创作。比如甘南迭部县在国家封山育林政策出台后,为当地民众找到了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这个好办法。以赛雍藏寨总经理卫启龙的故事为出发点,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卓尼县则坚定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这里的农技站大棚实现了全产业化和智能化种植,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将目光转向这里,真正完成了绿色产业转型。影片将这些议题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同构,并运用国际话语传播体系和视觉传播方式,提供了一个具有共享意义的语境空间。
绿色发展注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在文艺作品的阐释中,“情”和“景”交融表达了这种共生关系。“景”让观众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情”让观众体会到人在绿色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主动性,由“景”到“情”正是回应了自然界万物相生相克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生态观。显然,以意象美学为驱动的中国生态文明思想呈现,在文化传播上更突出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
《青绿甘南》作为一部自然人文纪录片,深刻阐释了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一部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纪录片,要能引起观者关注,首先,要以平民化视角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这种视角摆脱了以往专题片式的说教模式,以个体命运反映时代变迁,故事性更强,观众容易接受;其次,朴实的叙事方式促使微观切入与宏观把握之间达到有机统一,场景叙事和行为叙事的相互补充,刻画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形象;最后,“情景交融”的意象美学表达,进一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涵植入其中,让观众潜移默化地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最佳传播效果。总之,从中国的实践出发,精心挑选人物故事,巧妙构建叙事方法,注重意象表达,是向世界讲好中国生态故事,传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