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芸辉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在英语课堂上引入课本剧,可以为学生开展交际活动和发展语言技能提供舞台。顾名思义,课本剧指根据教材内容改编的一种文本表演形式。课本剧的引入能改变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把英语学习活动观充分融入英语教学实践。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就某一主题用英语进行演绎和探究(何雪莲2017)。如何才能使表演的内容既有一定的内涵又不失趣味,是教师备课时需要反复考虑的重要内容。兴趣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最重要动力,也是激活其内在驱动力的最直接来源。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大多数高中生被动参与英语课堂学习,其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只有结合学生的特点,才能实现课本剧在英语课堂上的合理使用。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并不是都适合编排成课本剧进行表演,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读,选择适合编排成课本剧的课文。教师可以选择高中英语教材中主题鲜明、有较强情节性的文章。这些文章通常涉及人物对话和矛盾冲突,能促使学生在参与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充分揣摩所扮演角色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等,运用英语进行自由发挥,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例如,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Let’s talk teens Project部分的Creating a short play about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讲的是创作和表演戏剧。该部分戏剧的主题为“亲子关系”,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表达欲望,让他们不仅有话可写,还能写得内容丰富、真实感人。学生在创作和表演戏剧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与父母之间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个人反思和小组讨论寻找亲子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深刻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并认识到改善亲子关系的关键在于相互尊重、理解和沟通。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发展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实现了英语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
又如,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Extended Reading 部分的内容节选自电影《阿甘正传》,集思想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是非常好的课本剧素材。作为世界经典电影之一的《阿甘正传》,自上映以来就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关注与喜爱。很多高中生看过或听说过这部电影,为理解和演绎这部戏剧扫除了障碍,增强了表演的信心,推进了课堂进程。此外,这部戏剧的主题积极向上,涉及亲情、友情、爱情、梦想和事业等方面,如阿甘笨拙的语言和行为尽显幽默,让人忍俊不禁;人物台词深刻励志,被很多观众奉为经典。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这部戏剧中获得快乐、启发和鼓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表演该课本剧是非常有意义且必要的。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理清这部戏剧的几个要素,包括背景、人物、情节、主题等。其次,教师让学生关注剧本中的Stage directions(舞台指导),并教授一些戏剧表演的方法和技巧,如用不同的语气陈述台词,使用肢体语言表达人物情感等。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准备,上讲台表演。
在校本课程或者选修课上,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课外阅读篇目供学生赏析和表演,同时要求篇幅长短合适、词汇的难度适中、文本具有思想性和趣味性,以及课堂教学具有可行性等。教师曾经在校本课程中使用过《李尔王》《皮格马利翁》《百万英镑》等剧本,课堂效果和学生反馈都非常好。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文本编成课本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把抽象的英语知识转变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需要充分重视的问题(王菁、邵晓霞2018)。高中阶段的学生记忆力好、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在引导他们改编课本剧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其在情节完整、合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文本进行创造性改编。从长远的角度看,让学生有兴趣地自主学习,能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课本剧的创造性改编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把小说文本改编成剧本。例如,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Extended Reading 是一篇讲述家庭生活的短篇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和对话较多,动作、表情、心理描写也很细腻,结尾处还有反转,非常适合学生改编。在改编过程中,学生应使用准确且恰当的语言,使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且合理,可适当添加一些Stage directions(舞台指导),用舞台背景和人物的肢体语言创设真实的情境,推动情节的发展,表达真情实感。同时,学生可以融入自己对人物、情节的理解和想法,适当展开想象,并通过小组交流确定最终的版本。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戏剧表演技巧形象、生动地阐释文本,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种是对文本进行续写,并把续写的内容表演出来。例如,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2 Integrated skills 的课文Caught in a flood 是一个故事的前半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在研读、分析前文的基础上推测后半部分的情节,并以剧本的形式记录。以下是某个学生续写的版本:
Mum:We should stay in the house.It is really dangerous to try to walk through the water to get to higher ground.(She looks out of the window worriedly.)
Dad nodded.
Mum:Mary,we’ll have to go upstairs and wait there.
Mary:OK,Mum.If that’s what you think is best.(She replies uncertainly)
Mum puts the bag full of disaster supplies on her back while Dad picks up the radio.All of them go upstairs and wait nervously.Several hours later,the rain stopped.
Dad:The radio says that rescue workers in boats are coming to rescue us.(He announces the news excitedly,with a big smile on his face.)
Mum & Mary:Thank goodness!(They say in chorus and let out a sigh of relief.)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写一写,然后在小组内评选出最好的版本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也能就后半部分应包括哪些内容,某个情节是否合理,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状态如何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改编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尝试按照剧本进行表演,边表演边添加,还可以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这样,学生的主动性能得到极大提升,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合作能力等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课本剧的演出需要不同的学生扮演剧本中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其意愿,让他们进行合理分工。教师也可适当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让大部分学生各司其职,能在课本剧表演中体验进步与成功,并使他们逐步认识自我,激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育部2020)。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分工:沟通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导演,组织和协调全体组员的工作;擅长写作的学生负责课本剧的创作和改编;口语好、表现力强的学生扮演剧本中的主要角色。另外,教师还要鼓励性格内向、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挑战自我,尝试扮演一些次要角色,或参与旁白、服装道具、背景音乐等的准备工作。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及时且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例如,在讲授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Extended Reading 的《阿甘正传》节选时,由于学生不能理解文中dandy、stupid is as stupid does、crooked like a question mark、as straight as an arrow、peas and carrots 等的意思,教师帮助他们排除这些语言障碍。其中,peas and carrots 是英语俚语,字面意思是“豌豆和胡萝卜”。教师在讲解时这样解释:豌豆和胡萝卜分别为绿色和橙色,两个颜色相映,营养丰富。西方国家的人在烹饪时,常用它们作主食的点缀,它们通常同时出现,就像我国人常说的小葱拌豆腐。一个简单的俚语表达很好地向学生展示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利于培养其跨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另外,因为学生对于文中提到的magic shoes 及阿甘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等没有明确的概念,所以教师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并播放电影《阿甘正传》片段,帮助其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情节和主题。教师让学生模仿影片中人物的语音、语调、重读、停顿和连读等,并摘录经典台词,这不仅能提升其语言技能和学习主动性,还能增强课本剧表演的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主人公阿甘的性格特点和影片的主题思想:阿甘虽然身有残疾,但是诚实善良、自强不息,最终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受到人们的尊重。影片给人们的启示: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放弃希望和梦想,要相信自己、不懈努力,只有保持高尚的品格,才能取得成功。这样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在表演时更好地理解和演绎人物形象,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其进行情感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立德树人。
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教师应处理好课本剧活动评价与教和学之间的关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教育部2020)。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课本剧活动的开展,忽略了评价环节,那么学生取得的进步就得不到肯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就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会逐渐降低,英语水平停滞不前,学习活动的成效也不显著。因此,评价机制在改编、表演课本剧时的运用尤其重要,能使学生慢慢变成熟。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把评价融入课本剧活动的各个环节,采取多元化方式衡量学生的发展。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应把握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处理好日常课堂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的关系(薛蕾2019)。具体来说,教师不能把课本剧表演的最终结果作为学生表现的唯一衡量标准,也不能用某一次表演判定一个学生,而要综合考虑学生平时的努力程度、进步情况,以及在历次活动中的表现。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使其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邀请学生对课本剧情况进行自评,总结优势与不足,同时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相互学习,相互督促。一段时间后,学生编排和表演课本剧的劲头更足了,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实时调整活动进程和策略,各小组你追我赶、互帮互助,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
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档案袋法。教师编制“学生成长档案”,记录他们在日常活动中的语言、行为、表情等,并留心收集学生改编的课本剧底稿、准备的服装道具和排练表演课本剧时的照片。这些素材能真实、充分地反映学生从开始参与活动到活动结束的成长过程。一方面,学生可以随时查阅这些素材,看到自己的成绩,获得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同时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挑选优秀的学生成长档案,在班级、年级或网络平台进行展评,鼓励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二是评奖法。在课本剧表演结束后,教师发动全班学生参与投票,评选出各类奖项的获得者,如“最佳剧组奖”“最佳剧本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配角”“最具潜力演员”“最佳语音奖”“最佳编导”“最强道具组”等,对在各个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体都进行表彰,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每个月都会在班级的宣传栏张贴最新的课本剧表演照片和获奖名单。学校艺术节期间,所教班级学生的课本剧表演登上了舞台,获得校内师生的一致好评。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切实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了他们的个性特长与交际能力,提高了其英语成绩。
课本剧表演活动既符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课本剧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盘活整个课堂教学,还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参与创作、筹备、表演和评价等环节,自主发掘英语学习的价值和乐趣,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将个人评价和小组互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