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 以美养心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美术课程的德育渗透

2023-02-10 04:07:16庞瀛亮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教师应美术德育

庞瀛亮

(漯河市第二实验中学,河南 漯河 462000)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美术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推动德育与美术的融合,能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美术还具有较强的情感价值与人文价值,以教材为基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多元化教学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优化美术教学结构

“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是传统教学方法,这一过程中教师多是按照提前准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上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均有较大的限制。但学生的思维区别于教师的思维,因此,学生往往无法完全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影响了听课效率。而德育的渗透能优化美术教学结构,教师由单纯的讲解变为“以专业知识为主,情感渗透为辅”,可以指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提高思想品德,使初中美术课堂充满活力。

(二)认识新课程理念

在人们刻板的印象中,教师占据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学生要依赖教师的节奏展开学习。然而,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转变教学观念,由原本的关注学生成绩变为关注学习过程。教师若想提高教学效果,势必要先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以美术课堂为媒介,教学的同时合理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被其中的德育元素所感染,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二、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美术课程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涵,整合德育专题

教材是开展美术教学的基础,也是初中美术渗透德育的切入点。教师可以在利用教材中显性资源的同时,深挖其中的隐性资源,并搭配相适应的素材。分析初中美术学科特点,发现其中涉及的知识非常丰富,不仅有基本的色彩、线条、造型等知识,还有历史文化、建筑资源、生活素材等内容。因此,教师应从整体视角上分析素材,结合单元主题选择相符或相关的德育内容,从而在美术课堂中有序渗透德育。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民间美术特点及类型,进行民间艺术教育与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构建丰富的美术课堂。首先,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类戏曲、面具、道具、民俗服装工艺、手工艺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术文化,让学生观察后思考“其中的图文样式所蕴含的寓意是什么?”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更多民族悠久文化,更容易对民族产生自豪感。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要求学生以教材为基础、以小组为单位,任选教材中的美术素材展开探究,积极搜集相关的知识、文化历史和背景故事,了解民族美术的起源、特点和意蕴,认识到民族美术是由民俗传统所支配的,进而将探索精力由民族美术转为民族传统文化。最后,指导学生运用民间美术表现手法,完成民间美术艺术作品,形式可以任选,并要求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和展示,突出其与生活、风俗之间的联系,达到德育的目的。将德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中,既可以唤醒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与认同,还能助力文化自信的形成,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欣赏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综合多元学科,提高审美素养

美术不仅可以生动地呈现出美,还能映射人的内心、反映现实生活问题。美术学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多是指导学生从单一角度去欣赏作品,但其实美术作品有多个角度可供解读。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引导学生从其他视角认识美术作品、感受作品内涵,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学为例,首先,本文是美术与历史建筑结合的典型,教师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了解教材中的美术知识外,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其搜集、分析、整理课外素材,在课堂中介绍自己最喜欢的雕塑或建筑,如有的学生通过制作PPT 展示了故宫建筑群,并详细介绍了故宫的发展史;还有的同学截取纪录片中的片段,搭配语言讲解,从造型、配色等方面介绍敦煌莫高窟。这种生动活泼、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能有效突出建筑工艺特点,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有较大帮助。其次,教师以“永恒的魅力”为主题,设计综合探究任务,要求学生以故宫博物院为核心,探究古代建筑背后所代表的经济、文化、信仰和艺术成就,以便透过时代缩影,明晰传统建筑对国家、社会及青少年的价值,也助力加深学生对故宫建筑的整体印象,深化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最后,教师邀请学生参与到课堂总结活动中来,在交流和互动中分享彼此的经验、想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美术视野得到了有效拓展,并能在综合活动中感受到美术学习的魅力,进而激发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做铺垫。

(三)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创作能力

教材中收录的美术作品多具有珍稀、经典等特点,是很多国内外艺术家的代表作,作品的艺术造诣较高,是普通初中生无法企及的,导致很多学生在实践模仿中效果达不到预期。因此,初中美术教学应回归现实,布置符合学生能力的任务,并指导学生大胆创作,让学生真正踏入美术之路。德育渗透也是如此,教师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选择对应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内容,突出教学针对性的同时发挥德育的价值,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漂亮的手工灯饰”教学为例,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教师要捕捉其中的德育契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意识。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为学生播放灯光秀视频,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冲击,使其初步感受灯光为生活带来的不同色彩。而后,教师揭示教学主题,让学生认识到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灯具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展示不同的灯具图片,引导学生从“用途”的角度,思考这些灯具是什么材料制作的,不同场合的灯饰有着怎样的特点,让学生在观察中总结优秀灯饰设计作品所具备的特征,培养学生审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最后,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创作空间,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材料制作一盏手工灯饰,创作的作品要具有创意和美感,材料要环保易得。同时,动手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适度与学生展开互动,启发学生结合灯饰的用途、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设计灯饰,兼具美感和实用性。这种教学方式贴近生活,容易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理性思考、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

(四)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互动频率

传统初中美术学习中,学生多采用单打独斗的方式思考、创造,所获取的素材、灵感、技能多来源于教师的指导,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新时代强调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丰富素材、灵感、技能的获取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这样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增进师生互动,为德育渗透提供充足的落实空间。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又要引导学生在互动中丰富学习感悟。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自己办展览”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体会艺术对生活品位的影响,教师应结合本课主题,设计综合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首先,教师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众所周知,画展多在美术馆举办,通过合理的空间排布展示多幅优秀的美术画作,供他人观赏,进而发挥其社会效应,起到教化、审美、丰富情感的功能。若你要办一个画展,除了作品外,画展上还应该有什么呢?”学生可以自由回答,有的学生认为除了绘画作品外还可以有雕塑作品,还有的学生认为应该有画家自传。教师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展览的基本知识,感受展览的基本形式,从而为后续开展小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为学生布置合作探究任务:“请以策划师的身份策划一次画展,你应该从哪里入手?要做哪些准备?请与组内成员展开讨论并制订方案。”结合任务,各小组须先明确展览的流程、结构和主要元素,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和整理资料。此时,教师应留意课堂反馈,发现学生对这种创意课堂活动很感兴趣,纷纷在组内展开激烈讨论,并主动搜集资料,尝试筹办一场完美的美术展览。最后,教师鼓励各小组上台阐述设计方案,并要求小组成员挑选以往创作的优秀美术作品,在校园内选择场地布置一个小型展览,并细致周到地设计安排展览目的、展出方式、规模、时间等,还要集思广益为展览确定主题。

(五)设计课外活动,实践内化知识

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是作家经历丰富的社会实践、凝聚了生活感悟创作而成,其中蕴含着创作者的想法、情绪和价值观。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也应遵循如此规律,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所见所闻转化为色彩和线条,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仅凭课堂和教材中所接触的素材,思维会受到局限,因此,教师应开展课外活动,拓展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渗透德育。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将看到的、学到的内容应用于实践之中,才能形成更丰富真实的感悟,进而在美术创作中表现出相应的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教学为例,由于学生在教材、课外书、影视片段中看到过民间美术作品,但从未亲身体验过,教师可以设计课外活动助力学生内化知识。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整合社会资源,带领学生深入民间,探访民间手艺人或欣赏非遗传承人所创作的作品,让学生直观了解当地传统民间美术形式,辅助学生传承民间美术文化。如此一来,学生能在活动中开阔眼界,强化美术文化素养。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报名参加社区举办的美术活动,甄选民间美术种类并寻找创作灵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展开创作,并在比赛中欣赏、观察他人的作品,检验自身美术水平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种丰富的体验在课内教学中很难实现,丰富的课外活动在提升学生综合美术素养、审美情趣、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

总的来说,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将德育融入初中美术中,不仅能让学生对艺术产生兴趣、对生活产生热爱,还能助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情操。新时期背景下,德育的开展对学生至关重要,为了不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应采取渗透的方式,在多元化活动中开展德育,让学生在鉴赏画作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助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猜你喜欢
教师应美术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创意美术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