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中医症状积分、CRP、ET-1、CGRP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3-02-10 06:47黄秋实马红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颈性头痛颈椎

黄秋实 马红叶

(郑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关键字:颈性眩晕;针灸;症状积分;生活质量;CGRP;ET-1;CRP

近年受人们生活和工作方面改变等多因素影响,颈性眩晕发病率逐年增高[1]。颈性眩晕指人体颈椎发生退变而导致交感神经症状症候群[2],疾病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患者学习、工作等均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对于颈性眩晕主要给予非手术疗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针灸等,整脊法对眩晕症状有缓解作用,尤其是颈椎严重失稳患者,其疗效理想,但经实践证实,整脊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远期疗效不理想。西医治疗为临床常规治疗,因患者易出现耐药性,且治疗不具备彻底性优势,其疗效不高。而治疗关键在于非手术疗法,整脊法对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有一定纠正作用,但经临床实践发现,单一使用整脊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也不太理想[2]。

中医将颈性眩晕归入至“眩冒”、“眩晕”范围。针灸属于中医治疗常用方式之一,针刺相应穴位,可改善患者眩晕、头昏等症状。目前有关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报告不多见。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优势,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各患者均接受影像学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缺乏供血,合并眩晕症状,颈扭转试验结果为阳性,满足《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3]中颈性眩晕判定标准;均未接受皮质类固醇、抗组胺类药物治疗;精神良好;签字同意治疗。排除标准:合并癫痫症、脑出血、脑梗死、颅内占位性病变者;合并急性、慢性感染者;心血管疾病者;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异常;哺乳、妊娠女性。

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11例糖尿病,8例高血压,9例高血脂;病程时间2-13 m,平均为(6.35±0.24)m,年龄32-65岁,平均为(48.65±1.57)岁,女性、男性各12例、28例;观察组:12例糖尿病,7例高血压,8例高血脂;病程时间2-14 m,平均为(6.38±0.23) m,年龄31-67岁,平均为(48.69±1.52)岁,女性、男性各13例、27例。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整脊法治疗:①颈椎牵引:坐位,前屈颈椎20°,用枕颌带牵引法(大重量),把重量4 kg逐步加至10 kg,每日1次,每次0.5 h;②整脊手法:放松颈部肌肉,按压枕三角和定点旋转复位颈椎,每日1次;③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合拢双手,并十指交叉,将其举过头顶,放置在枕颈部,后仰头部,与双手力量产生对抗,保持10 s,每日1次,每次10 min。7 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一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接受针灸治疗:取主穴夹脊穴,配穴为上星穴、中脘、气海、百会、率谷、风池,患者侧卧位,将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0.30 mm×40.00 mm毫针针刺穴位,快速进针,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0.5 h,每周5次,7 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一月。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疗效

依据疾病判定标准评估,显效:患者无眩晕、头痛等症状,无影响学习、工作;有效:眩晕、头痛等症状得到缓解,但未完全消失,不影响学习、工作;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计算总有效率,即(显效+有效)/40×100%。

1.3.2 症状积分

颈性眩晕包含视物模糊、头痛等症状,依据0-3分(无症状-严重)进行评估。

1.3.3 CRP、ET-1、CGRP指标

抽取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m后)静脉血液(空腹,4 mL),离心(10 min,3000 rpm)后,用酶联法测得内皮素-1(Endothelin-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用免疫比浊法测得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1.3.4 生活质量

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4]判定其生活质量,共8个方面,总分值0-100分,评分越高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D)表示,行t检验;计数数据用 %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针灸治疗提高疗效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见下表1,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5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3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n,(%)]

2.2 针灸治疗降低症状积分

两组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物模糊、头痛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视物模糊、头痛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分,±SD)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分,±SD)

组别 视物模糊 头痛观察组(n=40)治疗前 2.65±0.21 2.38±0.24治疗后 0.68±0.02 0.71±0.01 t 59.0631 43.9702 p 0.0001 0.0001对照组(n=40)治疗前 2.66±0.32 2.36±0.22治疗后 1.24±0.02 1.32±0.03 t 28.0106 29.6237 p 0.0001 0.0001 t两组治疗前比较值 0.1652 0.3885 P两组治疗前比较值 0.8692 0.6987 t两组治疗后比较值 125.2198 122.0000 P两组治疗后比较值 0.0001 0.0001

2.3 针灸治疗该死CRP、ET-1、CGRP水平

治疗前,两组的CRP、ET-1、CGRP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ET-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GRP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CRP、ET-1、CGRP指标比较(±SD)

表3 两组CRP、ET-1、CGRP指标比较(±SD)

组别 CRP(mg·L-1) ET-1(ng·L-1) CGRP(ng·L-1)观察组(n=40)治疗前 3.88±0.21 145.21±11.21 12.65±1.21治疗后 1.81±0.21 95.69±4.21 29.65±1.21 t 44.0824 22.1754 62.8317 p 0.0001 0.0001 0.0001对照组(n=40)治疗前 3.89±0.22 145.22±11.32 12.68±1.23治疗后 2.65±0.32 118.58±3.32 19.65±1.32 t 3.9088 14.2823 24.4324 p 0.0002 0.0001 0.0001 t两组治疗前比较值 0.2079 0.0039 0.1099 P两组治疗前比较值 0.8358 0.9968 0.9127 t两组治疗后比较值 13.8800 27.0012 35.3194 P两组治疗后比较值 0.0001 0.0001 0.0001

2.4 针灸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的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SF-36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SF-35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SD)

表4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SD)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40 62.32±1.32 79.68±1.68 51.3888 0.0001对照组 40 62.35±1.36 71.02±1.63 25.8303 0.0001 t -- 0.1001 23.3984 P -- 0.9205 0.0001

3 讨论

数据显示[5],颈性眩晕发病率达15%左右,若未接受有效诊治,患者学习、身体健康、心理状态、工作等均会受到影响。现主要给予非手术疗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针灸等,整脊法对眩晕症状有缓解作用,尤其是颈椎严重失稳患者,其疗效理想,但经实践证实,整脊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远期疗效不理想。中医将颈性眩晕归入至“眩冒”、“眩晕”范围,《灵柩》[6]中记载“故上气不足,脑之不满......则目眩”。由此可知,颈性眩晕病性为本需标实,病位为脑髓清窍,因此治疗时需遵循化瘀通络、补气活血的原则。针灸作为中医治疗颈性眩晕常用方式,作用于特定穴位,有开窍醒脑的效果。百会穴属于要穴,针刺此穴位,有升举阳气、醒脑开窍、明目安神、平肝息风的效果;风池穴为阳维脉与手足少阳经的交会穴,有明目安神、祛风解表、通络疏经的效果;率谷穴有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的作用;上星穴有缓解头痛、目眩、头晕等症状的下过。因此针灸治疗具有醒脑开窍、平肝潜阳的作用。

耿俊聪[7]报告称,颈性眩晕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后,其疗效可达95.65%,且对比于西药治疗疗效(78.26%)更理想,表明针灸治疗对患者颈部功能和疾病症状有更好的改善效果。同时,针灸疗法也为中医常用方式之一,已在颈椎病、颈性眩晕等疾病治疗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95%高于对照组60%,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CRP(t=13.8800)、ET-1(t=27.0012)高于对照组,CGRP(t=35.3194)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t=23.3984)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表明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症状、生活质量、CRP、ET-1、CGRP指标,并提升疗效和生活质量,与耿俊聪[7]的报告相比,其参照治疗方式存在差异,本研究所参照的整脊疗法在临床较为常见,而有关此方式的报告较少,因此笔者认为本研究对此后临床治疗颈性眩晕的参考价值较大。但本研究因研讨时间等因素局限,未探讨到治疗方式安全性,条件成熟,将此做重点分析。综上,颈性眩晕患者在接受整脊法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针灸治疗,对其症状、CRP、ET-1、CGRP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效果,并可确保其保持优质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颈性头痛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头痛怎样保健
头痛与口疾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远离头痛的困扰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