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会 中央民族大学
计算思维这一概念,无论是从其发展溯源,还是对其科学的界定,都无法达成学术统一,但这并未影响将其作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锚点而对其进行如火如荼的研究并使其不断发展。计算思维并不等同于“计算机思维”已是共识,这也是其跨学科培养的逻辑起点。尤其从2500多年前的泥板记录粮食分配的古老计算过程发展史考察计算思维的发端,更是通过数学中的“算法”证明其可以跨学科发展学生计算思维的有力证明,并且,计算思维纳入PISA测试,也是将其置于数学素养框架之内。当然,历史中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一首歌曲中不断循环的“副歌”、足球运动中不断变化的队形组合等,各个学科门类或领域都蕴含着大量的计算思维思想。但搭乘计算思维而广泛开展的儿童编程教育,却是隐蔽对其“机器思维”的一种彰显,这也说明,计算思维与更广义的计算机之间仍有着无法清晰的分界线,如果一味地追求计算思维的普适价值,而忽略其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不理智而盲从的,毕竟,发展学生计算思维的意义,就在于适应未来智能机器广为流行的时代。
计算思维的重要性以及不可替代性,目前可能还无法具体显现,甚至于大部分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使用手机、计算机等这样普通的数字化设备无需具备哪些必要的能力。但我想,大家是否混淆了“能用(娱乐)”与“会用(学习与工作)”这两个基本概念,我们大多时候是被计算机消费,失去主体性而被“集置(Ge-stell)”在订置(Be-stellen)关系的系统之中,在无意识中获得完美“心流体验”,而没有能力运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学习与工作中更有意义的事情,更不用说能把计算机当作创造或表达思想的工具了,并且,这一现象在没有多大控制力的儿童群体中更为严重,这是清醒认识计算思维教育价值的溯因。虽然计算思维以显著的“放大”形式成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一个核心素养,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面临课时的削减、被其他学科挤压以至于因教师的短缺而无法开设的现状也是不争的事实,并且短时间内也无法做出本质改变,这既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也是几乎世界所有国家的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的共同“恶疾”。当然,无论现状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类学科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仍是不可轻言放弃的一条最佳的可行性路径,虽步履维艰,但仍有大可改观的美好期待。重要的并不是“守株待兔”式的守候,更多的应是变革现有的学生培养路径,教师在学科内容知识与教学法知识中已有既定的计算思维的原始形态,而需要的是从结构主义出发“点燃”或“唤醒”这些“松散”的元素,并从解构主义出发去设计大量的教学实践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当然,这一跨学科发展学生计算思维的行动已在教育中初见端倪,我国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计算思维能够将各种信息约简与形式化,从而便于系统设计与问题求解。
跨学科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主要依赖于教师教学法的转变,当然,仅有方法的转变,而没有寻找到学科内容知识背后的计算思维机理也不行。计算思维与学科内容融合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的转变,更应是一种方法论上的创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科知识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进而通过计算思维赋能学生学业水平,已是基础教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共识。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让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