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主题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以《风景如画》一文为例

2023-02-10 05:10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胡艳华夏仕霞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装饰画江南风景

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胡艳华 夏仕霞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经过长时间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活习惯、精神情感、价值观等,是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的统领下,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关注联系,关注发展。本文将以地域文化主题下的单元整体教学《风景如画》为例展开论述。

一、引入地域文化,亲近本土美术表达

(一)地域特色文化的锁定

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文化理解是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阐释能力。文化理解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一方面可以在美术教学、美术课程中传播和推广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延展教学的广度、深度和新鲜度,涵育核心素养。

为此,我们将目光锁定在江南,学生的家乡——江阴具有典型的江南气质: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从文化角度看,江南凌波水韵,翰墨流芳,中正平和,风雅精致,以文心墨韵见长,是中华精英文化的象征。构建与江南文化传承相对接的美育课堂,要加强对江南地域景色和文化的研究,思考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利用好江南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尤其是江南纷繁多样的地域性画派,为教学提供素材、环境和人文基础,引导学生在文化情境中学习。

(二)地域特色文化的表达

美术学科课程包括“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类艺术实践。教学时,教师要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

本单元地域特色文化的表达涉及三项学习任务。学习任务1:“感受中外美术的魅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造型元素、形式原理和欣赏方法,学会欣赏、评述江南艺术文化作品,感受来自山水、来自大地的江南艺术魅力。学习任务2:“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探索用传统与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具有江南地域特色的风景画,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学会以视觉形象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学习任务3:“融入跨学科学习”——组织学生以自主探究和集体合作的方式,将美术与自然、社会及科技相融合,探究各种表现问题,提高学生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

本单元地域文化主题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有两种尝试:一是以叠加的方式,与统编版教材内容中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相关内容巧妙融合;二是以重构的方式,根据对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删选,自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选择合适恰当的资源和方法开展教学,体现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好地传承、弘扬本土文化。

二、开展单元教学,经历完整学习过程

(一)课程分析

1.明确单元特征

“风景如画(一)”“风景如画(二)”“水墨山水画”,构成了“风景如画”单元。本单元的三课均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根据课标学习任务要求,本单元教学从学习写生到装饰画创作到水墨表现,在赏析方法、学习资源、教学策略、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形成了教学梯度的递进,使学生学习更富有逻辑性和延展性。

通过对教材的解读,笔者认为遵循审美感知—文化理解的路径,进行风景画的创意实践和美术表现,是本单元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基于此“基本问题”,结合地域文化主题,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为什么风景会成为美术表现的重要主题?运用怎样的形式表现风景?如何在教学中呈现地域文化特色?”

2.制订单元目标

五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对风景的写生表现能力,但在风景的选景、构图、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上还有待提升;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装饰画法,但对于如何运用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来设计具有装饰作用的形象的能力也有待提升;学生通过每一册的学习,已掌握基本的水墨画方法,但对于如何灵活运用水墨技法创作出生动形象并有独特表现力的作品的能力也需进一步提升。

基于此分析,我们制订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不同形式风景画的鉴赏和分析,感知作品传达的艺术信息,了解风景画创作的基本知识,学习运用线描、装饰画、水墨画的形式进行风景画创作。(2)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以自主探究和集体合作的方式,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能够运用各种工具进行风景画的创作,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地域文化的丰富体验中,体会美术与生活、与文化的关系,激发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设计

本着寻找小切入点的原则,在教学设计时,指向地域特色和文化理解,我们将教学的视角落在江南,通过寻找学生身边的景、熟悉的景、感兴趣的景来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欣赏家乡如画的风景,学习线描写生创作;第二课时探究金山农民画,学习装饰风景画的创作;第三课时走近画家吴冠中,学习水墨山水画创作。三个课时的设计既有各自的重难点,又有内在的融合性和延续性。

第一课 “风景如画之一”——线描家乡美

《融入地域特色文化的“线造型”教学实践研究》是我校的市级立项课题,家乡江阴,从古至今一直属于江南,既有繁华喧闹的街头巷尾,又有广袤无垠的果园农庄;既有鸟语花香的生活小区,又有宁静古朴的水乡老街,家乡真是风景如画呀。第一课,我们便带领学生走进家乡江阴,用线条描摹风景,展现家乡美景的灵动秀丽、风雅精致。

课前通过VR小视频,学生从远到近,由平面到立体,由书本走进自己的生活,初步感知家乡江阴的美,唤起学习的热情。教学展开部分,通过九曲桥三张照片的对比,学生了解如何巧妙地取景,展现独特视角下的美丽风景;通过自主欣赏和组内交流,学习用美术的语言分析风景画的构图、造型方法;通过示范演示,探究用线条表现风景的技巧。学生在对景物的描摹中,感受线条蕴藏的丰富内涵。教学亮点是作业形式,学生在手提袋上表现家乡江阴的美景,这个手提袋拎在手里便是学生DIY的学校文创产物了。牵一根线条,行走在家乡的土地上,捕捉家乡的美景,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

第二课“风景如画之二”——装饰乡村景

第二课在教材的安排中,是用装饰的手法表现风景。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装饰画的种类很多,因为地域差异,风格有所不同。由于第一课是立足家乡开展的教学,这一课,我们便把目光投向家乡的周边,发现上海金山的农民画就是装饰画。金山农民画以江南乡土艺术为契机,内容取材于农村的景色,以鲜艳绚丽的色彩、朴素简洁的笔触呈现画面,以拙胜巧。所以,第二课装饰风景画选定金山农民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教学以欣赏—探究—表现为主线,通过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的镜头带领学生欣赏农村的如画风景,了解有“东方毕加索”美誉之称的金山农民画。通过欣赏,我们引导学生了解农民画的由来,感受农民画的风格;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探究金山农民画在表现题材、景物造型和色彩语言上的特点;通过分层创作练习和有效的指导性评价,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表现熟悉的生活,创作带有泥土芬芳气息的乡村美丽风景画。学生既掌握了艺术表现的技能,又能够在“中国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中浸润抒怀。

第三课“风景如画之三”——水墨江南情

江南,是历代画坛墨客的梦里家山。江南的艺术画派多元并举、和而不同。历史上非常多的艺术大家,如东晋时期的顾恺之、南唐时的董源,还有以倪瓒为首的元四家,他们都生活在江南,用笔墨寄情江南的山水。从宜兴走出来的名家吴冠中先生,擅长用水墨表现江南,画面以黑、白、灰三种颜色为主,在点、线、面的形式元素组成中,不仅看得到江南的小家碧玉,也看得到江南人的大气。第三课时,我们与学生一同走近江南画家吴冠中先生,看看先生的绘画风格,学学先生的笔墨技法,品品江南水墨风景的独特韵味。

课前通过学习单的形式,我们请学生寻访江南水墨大师,通过自主学习获得资料。课中,我们从选景、意境、构图、用色四个方面带领学生赏析吴冠中先生的《周庄》《江村》《江南梦境》《春》四幅作品,引领学生观察大师是如何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色来呈现画面的,体会其用线的灵动虚空、用色的跳荡明丽,感受画面蕴藏的浓郁的中国文化诗情和神韵。练习第一环节是让学生掌握不同角度房子的画法,第二环节是引导学生想象添画周围的风景,注意近景、远景的选取以及前后遮掩。学生在创作时,通过那寥寥几笔,表现了江南风景的简单、明亮和活泼,传递出鲜明的江南意味。

(三)教学策略(方法)

地域文化主题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学习任务具有实践性、自主性、进阶性,每项学习任务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教学中,我们围绕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学习活动及综合化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坚持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如第一课时“线描家乡美”,学习观察角度的问题。教师提问:“这三张照片拍的都是生态园九曲桥,同学、老师和摄影师分别站在哪个位置拍摄的?不同的位置拍出了九曲桥怎样的美?你还能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拍吗?”这三个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九曲桥造型之美,在思考中获得风景表现要突出主题、要选取独特的角度呈现意境和美感的经验,在实践中体验创作的形式原理。问题导向从方法走向审美,从浅表走向深入。

2.开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方法

如第三课时“水墨江南情”,教师在课前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请学生利用假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关于水墨山水画的资料,完成学习单,大致说明作品名称、谁画的、哪个年代的、画了哪里的景色、画面风格、喜欢的理由等。学生带着问题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赏析,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培育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能动的学习,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

3.建立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

如第二课时“装饰乡村景”初步认识农民装饰画这一环节,教师请学生根据视频和展板上的农民装饰画作品,组内讨论三个问题并填写好学习单:农民装饰画常表现哪些题材内容?农民装饰画的图案造型有什么特点?农民装饰画的色彩有什么特点?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大班交流,在参与中完成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在创作环节,我们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差异,有的构图打轮廓、有的涂色、有的剪贴,帮助思维能力弱或动手能力弱的学生融入学习任务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设计评价策略,提高单元教学效益

参照新课标,本单元教学将尝试以“赋能”为导向,以“课堂”为阵地,以“评价”为媒介,通过对课堂结构的四要素即学生学习、教师教授、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开展课堂观察,推动学生自我赋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以评价撬动学生主体学习过程

坚持“以儿童为本位,反思传统课程评价,解读素养评价内涵,选择适切评价路径”的整体思路来观照课堂教学,让知识教学呈现过程化、情境化、结构化、生活化,便于学生深度学习、理解和运用,由此提高他们的道德境界、思维视界和审美境界,提升并形成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和思想,满足学生全面生长发展的需要。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会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如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与课堂发言,能否积极参加组内活动,能否按时完成作业。我们会关注学生的知识运用情况,如能否运用已学知识,理解风景画的题材及内容所传达的信息,能否掌握线描、装饰画、水墨画表现风景的方法,关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形”,倡导用多样的构图和线条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我们会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如在对地域文化的丰富体验中,崇尚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生命化的表达,体会美术与生活、与文化的关系,激发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以评价思维重构课堂教学

通过逆向设计,将预测教学结果前置为目标,用评价干预教学,寻求评价融合教学过程的有效策略,提升教与学质量的增值功能,优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教学中,我们会及时把握学习任务的动态和成效,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和生成教学内容,实现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收集关于学生学习的充分、准确的信息,来支撑教学和评价本身的改善;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为改进教学和评价提供依据,促进学生对于其学习目标的达成。同时,参考新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们从学生生长维度考虑,开展课堂观察,从知识运用、能力形成、积极意识建立与社会性情感发展四个维度在教学过程中设立观察点,收集各种证据,基于实证研究为教学评价提供最优化的实施空间,

实现赋能学习理念下生长性课堂教学评价工具的开发与运用,提升和发展教师课堂评价素养,改善生长性课堂标准。

猜你喜欢
装饰画江南风景
装饰画
与克里姆特一起画装饰画
创意十足的装饰画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玩转装饰画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