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宇
(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辽宁丹东 118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蕴藏着各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核心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是全国民族工作大省之一,省内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世居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涵盖了中华传统的诸多方面。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辽宁地区的少数民族非遗鲜活起来;如何挖掘非遗元素,实现非遗与文创有机融合;传统与现代如何能碰撞出新潮流;非遗资源在影响辽宁经济的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亟待思考和解决。
辽宁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全省56 个民族俱全,分布形式主要体现为“大杂居、小聚居”。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辽宁满族及锡伯族人口居全国第一位,蒙古族居全国第二位,朝鲜族居全国第三位。辽宁是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大省。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决定了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多源性和多样性。辽宁少数民族非遗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全省国家级和省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到74 项,占全省非遗项目总数的25.2%。其中岫岩满族剪纸、朝鲜族农乐舞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岫岩满族民间刺绣、蒙古族马头琴音乐、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等15 项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图录》被列入《国家民委“十三五”时期全国少数民族古籍重点项目出版规划》。辽宁少数民族非遗项目不仅数量多,非遗种类也较为齐全,包括民族歌舞与体育技能类、民族工艺等技艺类、宗教祭祀等认知类。
一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辽宁省民宗委、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各文化部门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为辽宁少数民族非遗的生存与传承积极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
辽宁是全国首个通过开展“非遗+”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省份。通过“非遗+校园”“非遗+剧场”“非遗+文物”“非遗+企业”等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1],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百姓生活,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真正实现了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辽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会定期邀请满族剪纸、满族刺绣、回族剪纸、蒙古勒津刺绣等传统美术类的非遗传承人开展专题讲座,搭建非遗公益平台,通过讲解、展示、体验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少数民族非遗、感受非遗之美。专题讲座为辽宁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新载体,很多人由此成了非遗“铁粉儿”。2023年4月,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多部门共同承办的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系列文化活动走进锦州市、岫岩县等地,寓意各民族团结互助的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朝鲜族民歌、满族鼓舞、锦州刺绣等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向观众呈现了具有辽宁特色、蕴含辽宁底蕴、彰显辽宁魅力的传统文化盛宴。“非遗+剧场”传播形式,“活”起来了非遗,“火”起来了传统文化。此外,全省各地还设立了非遗文化传承馆,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提供政策鼓励和经费支持等。
随着非遗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保护手段逐步多样化,“非遗+舞台”让辽宁少数民族非遗在国内外各大舞台上绽放光彩。近年来,剪纸、刺绣、荷包等富含辽宁地域特色的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经常出现在各类大型、高级别的会展及经贸活动中,并吸引人了国内外游客、商家的青睐。辽宁在积极开展线下推广活动的同时,不断探索线上非遗宣传新模式。2022年春节期间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策划承办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通过“好非遗”“中国年”冬奥会”等主题相结合,展览、展演、云推介相结合,线上、录播、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绽放出更多迷人光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科学资源,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2]。辽宁少数民族非遗反映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先辈生存劳作,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民间的、口传的、活态的形式存在,是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智慧结晶,是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的缩影,它承载了过去,孕育着未来。人们通过非遗可以看到祖先的身影,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思想,感受到他们的情感、智慧。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辽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各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例如,满族民间故事、喀左东蒙民间故事、锡伯族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学是古老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它们承载着各民族悠久的历史,反映了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及文化变迁。
非遗的文化价值是指非遗在体现民族文化、地区文化、宗教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价值[3]。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态呈现,是古代先民生产生活智慧延绵传承的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各民族的精神价值、生产生活方式、审美观和思维方式等,保留、记忆和传承了原生态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例如,蒙古族民歌、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朝鲜族农乐舞、朝鲜族传统说唱艺术、兴城满族秧歌等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非遗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能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非遗天然具有使用价值,因此在商业领域具有明显的经济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使其经济价值逐渐被挖掘并得到认可。非遗的经济价值需要载体才能得以实现,其载体可以是刺绣、编结编织的手工艺品,制陶、雕刻的工艺技术,也可以是音乐、舞蹈、戏剧等集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民间艺术节目,还可以是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会展等[4]。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吸引力可以为演艺产品、影视产业、旅游业、服务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深挖非遗的市场价值,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使其实现从非遗到商品再到货币的转化,不仅可以催生新的行业和产业,促进服务业、旅游业快速发展[5],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载体,也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与活态见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非遗也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的延续,增强“非遗”实践的活跃性、实践频率的稳定性,文化和旅游部提出了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所谓“非遗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非遗生产性保护既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路径,也是其社会价值转化、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文化是文创产品的基石与载体。近几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热度的不断提升,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非遗、国潮、国风”等传统文化正在以全新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时尚新宠,深受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非遗承载着各民族久远、独特的历史记忆,其外在与内涵、形式与审美、价值和意义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丰富文创产品的各个方面,让文创产品由内而外地实现丰富与完善,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给受众带来视觉冲击,实现审美价值的升华[6]。非遗资源能够为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必要的素材和创意源泉,文创产业也给非遗的传承保护及开发利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将非遗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当中,使其和生产化、商品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换而言之,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流通商品进入市场,既能够为非遗保护、利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可以拓展文创产品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早在2018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非遗文创化的现实意义就有了明确界定:“某些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产生的商业活动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可提高人们对此类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并为其从业者带来收益。这些商业和贸易活动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总之,“非遗+文创”,是彼此价值相互挖掘的新兴文化态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的工作环境中,通过面向市场的商业机制,开发出具有时代生活气息、技艺与内涵兼备的文创产品[7]既实现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根本目标,又以新颖的方式展现了非遗的文化价值。
非遗助力文创产品开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实践。辽宁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形态多样、内涵丰富、种类齐全,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一大门类,且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辽宁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
我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开发起步较晚,辽宁地区的文创产品更是较为匮乏。虽然少部分非遗实现了商业化、产业化运作,但仍存在功能定位不明确、特色不够突出、产品设计不新颖、与生活相脱节、发展基础较薄弱等问题,大部分非遗仅停留在传承与保护阶段,未能实现文创转化,埋没了潜在的经济价值。总体来说,辽宁少数民族非遗文创化工作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在非遗成为助推经济发展重要元素的新时代,辽宁应充分挖掘少数民族非遗这一宝贵且独特的文化资源,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理念,探索非遗与文创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传统美术类非遗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辽宁少数民族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存在状态与技艺表现形式。辽宁少数民族美术类非遗包括满族剪纸、满族荷包、满族刺绣、回族剪纸、蒙古勒津刺绣等18 项,占据辽宁少数民族非遗总数的1/4,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传统美术类非遗本身就属于市场发展环节中的一部分,依靠市场贸易获取经济效益。传统美术类非遗的文创转化,本质上是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对此类具有市场依附性的非遗项目进行二次开发,使其在竞争中实现技艺精进与创新,在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实现技艺的传承与延续[8],让“老字号”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网红”。据统计,2021年在网络平台购买非遗相关产品的人中,有40%以上是90 后群体。鉴于此,辽宁应充分发挥少数民族非遗资源优势,深挖美术类非遗的文化内涵,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开发设计出更多非遗文创产品,让少数民族非遗技艺“潮”起来。
一方面,从业者在保持传统美术作品本真性的同时,应该积极主动开发少数民族非遗衍生产品和多元业态,根据特色打造非遗独有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年轻用户时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比如,通过满族剪纸、满族刺绣、满族荷包等传统美术,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契合年轻人审美的非遗工艺品、衍生品。另一方面,文创产品的设计生产需要遵循“创新性”原则。文创产品的开发虽然存在“无法避免同质化”的问题,但可以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通过运用独特文化符号、注重产品细节、融入背后故事、打造个性化包装设计、提供人性化增值服务等方面寻求辽宁少数民族非遗文创产品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非遗是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具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历史作用和文化价值,在追求高质量、注重个性化、“烟火气”也不可或缺的新时代,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要以“去芜存精”“求同存异”为原则,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多重价值,契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非遗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共情共鸣。文化消费已成为提升国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兴趣消费是当代年轻人消费风向标。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文化消费的新格局已经到来,从业者应抓住当前文化消费的新机遇,打开非遗文创产品设计、销售的新渠道。比如,在产品设计前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消费兴趣、消费倾向、消费习惯等方面了解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最贴近消费者生活需求的非遗衍生产品。产品的设计构思应从非遗项目的实际功能出发,在保留非遗原真性与完整性的同时,注重实用性、时尚型、新颖性和功能性等。比如,在造型上发挥自身的作用,让文创产品在服装配饰、生活用品、文具等方面全面开花,并以不同的受众群体为对象,进行不同的文创产品设计[9]。总之,从业者应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全面挖掘非遗项目本身蕴含的文化价值,结合时代需求,创新设计出更多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的文创产品。这样才能拉近非遗与群众的距离,使文创产品融入生活并产生经济利润[10]。
“品牌化”是运用市场营销的方法塑造品牌形象,是文创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利器。按照现代营销学的品牌管理理论,找准定位、创新与质量是品牌化的关键。辽宁在塑造少数民族非遗文创品牌时,首先要厘清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再结合满族及锡伯族的发祥地、朝鲜半岛的近邻、抗美援朝出征地、百年银杏观赏地等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域特色及非遗项目特点确立品牌形象。品牌名称是影响消费者品牌认知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业者应从差异化入手,建立有文化内涵的高雅品牌名称,给予消费者更好的消费联想。当前,很多文创产品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和十分圆满的效果,有的产品更是外观粗糙,缺乏内涵,以致其很快便在市场上消失[11]。为了保持品牌效应的长期性、提高市场竞争力,辽宁少数民族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还应不断创新完善,将非遗文化元素和创意元素紧密融合的同时,还要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迎合消费者期望。新颖别致兼具观赏性、实用性的非遗文创产品,既可以传承辽宁地区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又可以推动辽宁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非遗作为辽宁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各族人民的思想智慧,也兼具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在保持非遗本真性的同时,深入把握和提炼非遗独特精髓,挖掘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从造型、图案、色彩等多个方面对非遗文化进行再加工,从而设计出能够引起消费者共鸣又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非遗文创产品,是当前辽宁少数民族非遗资源活化利用的主要途径。把非遗与市场运行机制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创造出既适应人们物质需求,也适应其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少数民族非遗文创转化是提升辽宁影响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