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网点的分区原则与标准
——以平鳌、文斗和厦格抢救保护网点区域划分为例

2023-02-09 17:44郭世华
大众标准化 2023年23期
关键词:清水江行政区域区划

郭世华

(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 贵阳 550002)

早在20 世纪60 年代,杨有赓老先生到锦屏县文斗村寨进行田野调研时发现了清水江文书。清水江文书主要留存在以林业种植发展为主的区域,如贵州省黔东南清水江流域的施秉县、锦屏县、天柱县、剑河县、黎平县和三穗县等区域。据此,随着清水江文书发掘工作的开展,以地域命名的清水江文书,当地又称锦屏林契抑或锦屏文书在中国文化历史中活跃起来,锦屏也随之成为一个“契约之乡”。清水江贯穿贵州和湖南两省,在清水江河流沿岸的县区内发现如此之多的大量当地文献资料,可谓十分罕见,是继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自贡档案契约之后,我国文化历史上的又一重大文献成果。清水江文书是具有民族性、地区性的林业契约,填补了我国经济史上林木业发展交易契约的空白,是很多领域学科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如历史学、经济学、环境学和法学等。同时,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考证价值。2006 年12 月,贵州省成立贵州省锦屏文书抢救保护领导小组,以传统征集模式对清水江文书进行了征集、收藏、修复、数字化处理等工作。

1 按文书保护自然区域划分

根据文书保护区域内部因素的差异性,把存在相同自然特征区域部分划为同一文书保护自然区,然后对各文书保护自然区的分布规律、发生和发展以及其特征要素加以分析与研究,按照区域从属关系建立一套等级系统,这种地域系统研究法就是文书保护自然区划。文书保护自然区划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契约文书,如同其他地理事象一样,具有其独特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地域契约文书是由诸多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与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借鉴自然地理区划的成功经验来对清水江流域内契约文书分布的地理位置进行区域划分,按照文书保护自然区划中的原则将文书的分布位置划分成一定数量的不同区域,可以针对不同区域内的清水江文书分别进行保护和管理。

1.1 文书保护自然区划的原则

自然地理区划的原则是根据自然地理地域分异规律建立的。区划原则既是进行区划的指导思想,又是选取区划指标、建立等级系统、采用不同区划方法的科学准绳。因此,区划原则是文书保护自然区划中的重要问题,下面将对文书保护自然区划中的几种区划原则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是发生统一性原则。文书保护自然区域单位在历史发展运动过程中发生,因此必须探析文书保护自然区划的区域特征要素产生的原因与过程,划分区域依据要以形成其区域单位整体特性因素发展史进行区划。

二是相对一致性原则。划分文书保护自然区域单位时必须考虑区域内部特征要素的一致性,这里说的一致性是相对的,而不相同等级的文书保护自然区域单位有各自的一致性标准,称为相对一致性原则。例如,文书保护自然区域的一致性体现在温度、气候、湿度和雨量等要素基本相同,一致性还体现在环境因子相同条件下地理位置、海拔、大地构造、地势起伏等方面基本相似。

三是空间连续性原则,即区域共轭性原则。文书保护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是文书保护自然区域的个体性和区域性必须完整,每一个区域单位既是完整的个体,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彼此是不可分离的,因此被称为空间连续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空间连续性原则形成于区域单位空间严格独立的客观事实,文书保护自然区域可能存在自然特性要素相似,而它们的区域却彼此隔离,不能将其划分成同一区域单位。

四是主导因素原则。进行综合文书保护自然区划时,因为文书保护自然区域具有多要素构成的区域特性,所以必须分析在区域中产生主导作用的因素,这就是主导因素原则。但同时,分析区域主导因素并不是说对其他非主导因素的作用不重视,而是要通过分析研究各文书保护自然区域因素存在的关系,找出具有决定性、主导性的因素,并以其为主导标志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域。

上述各文书自然保护区域划分原则,彼此相互补充,互不排斥,最终归纳为从主、从众、从源的一条总原则。“从主”就是选取自然保护区域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从源”是选取自然保护区域的成因、发生、发展和共轭关系,“从众”是选取自然保护区域的综合性和完整性,这几方面都是为了客观地揭示清水江文书自然保护区的地域差异事实。

1.2 文书保护自然区划的方法

地理区划的对象是不同等级的自然地理综合体。自然地理区划一方面要把契约文书发展过程中具有的共同特性和有相关规律的自然地域进行合并与联结,划分为一个保护区域,并在不同特性区域之间划定界线;另一方面要根据发展的共同性、自然环境发生过程相似性和文书发展过程的统一性,要达到自然保护区域内部因素的最大相似性及最小差异性,而使其与外部区域达到最小相似性及最大差异性,进行全面、整体划分区别。具体文书保护自然区划方法分析如下:

一是古地理文献保护方法。通过考察区域历史自然地理和实地古地理的遗迹,结合地理文献历史和相关古籍文献研究资料,探析自然地理区域差异产生过程及因素,依据不同性质、不同等级,逐级划分出产生差异因素的历史过程而相对一致性保护区域,划分的同一等级的区域保护单位,应体现出它们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和各自保护区域自然特征的差异。

二是保护区域合并与顺序划分法。合并法又称“自内向外”的区划方法。此方法根据文书产生地理区域划分最低级的自然保护区域单位,接着根据文书地域的相对一致性原则和共轭性原则把它们合并为高级的自然保护区域单位。顺序划分法是按照保护区域差异的普遍规律、文书保护自然区域相对一致性和文书保护自然区域共轭性划分出最高级区域单位,接着逐级向内划分低级的保护文书保护自然区域单位。

三是文书保护主导标志法。文书保护主导标志法是指根据区域差异主导要素的自然标志、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划分区域。不同保护级别区域单位按照不同主导标志划分。各个保护文书保护自然区域单位主导因素有一定的差异,决定其主导因素的不能只是某一个主导指标或标志,应存在相互联系的一组指标和标志。选出具有区域决定作用的一组主导标志来划分保护区域,根据某一主导指标和标志确定保护区域界线时,要考虑区域中存在其他自然指标和要素对保护区域进行综合界定。比如,除了文书保护自然区域的某一温度指标参值作为主导指标和标志用以划分区域界线外,还要参考相关的地貌、土壤、海拔、植被、水纹、气候和干湿度等要素和指标。

综上所述,利用文书保护自然区划原则对契约文书分布的清水江流域进行区域划分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2 按文书保护行政区域划分

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这是便于对清水江文书区域保护和管理,根据当地各自不同历史发展、民族分布、经济和政治等要素划分出各个不同层次、不同大小文书保护区域,然后依据其基础制定相关文书行政管理制度。契约文书大量分布在清水江流域,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网点的分区可以借鉴行政区域划分原则来进行划分,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整的行政区域制度,达到对契约文书的有效治理。具体区域的划分依据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要遵循有利于契约文书抢救和保护原则。做好文书抢救保护工作,提高对契约文书整理、抢救、保护的水平是当前的中心任务。因此,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进行,划分保护网点区域也不例外。在具体操作时,要照顾到各地契约文书现有保护水平,包括现有保护设施、保护方法和村民的观念等因素,以有利于当地契约文书抢救保护事业的顺利发展。第二,要遵循有利于契约文书的管理原则。行政区域划分的主要目的和动因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相关部门管理契约文书的职能。同时,也要发挥村民的智慧,使他们主动参与保护文书的民主管理。第三,要遵循有利于各村民的团结与发展原则。清水江流域由3 000 多个行政村组成,同时各个村寨由于历史、地理、宗教等原因又各具特色,在划分行政区域时,对此要通盘考虑,尤其要对文书数量较多的区域进行资金政策倾斜。

因此,通过行政区划原则,把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网点划分为各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就是一个文书抢救保护网点。清水江流域有3 384 个行政村,有契约文书的大概有1 500 个行政村。按行政区域划分可以把清水江流域文书分布区域划分为1 500 多个保护区域。例如,文斗、平鳌两村虽然在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等方面差异很小,同时他们之间的民族归属相同,两村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性并无迥异。但从行政区域划分原则来说,这两个村属于不同的行政村,各行政村之间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乡规民约,相同行政区域间的区域文化要更加紧密。因此,可以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原则把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契约文化抢救保护的网点区域。

3 以锦屏县平鳌、文斗和黎平县厦格抢救保护网点区域划分为例

3.1 平鳌村寨契约文书保护网点

平鳌村寨的祖先于明朝洪武三年搬迁至此地,但当时的定居之地并非在山顶之上,而是在同一座山的半坡之中,现当地的平鳌人俗称为“半坡”。平鳌与半坡之间相距不过400 余米(以垂直距离计算),但山脉坡度较高,盘沿而下,徒步行走来回亦需4 个小时。与四周坡度较陡的山相比,半坡和平鳌二地均内陷于山体之中地势较缓且有山溪流经,这为人类开展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平鳌村坐落于中国贵州省凯里市锦屏县平略镇西南部,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中心地理坐标约为东经109°01′,北纬 26°36′,平均海拔880 m(±10 m),在当地属低中山切割地带,沟谷窄深。平鳌村位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条件较好。但由于村庄所在地理位置较高(海拔897 m),属于中山湿润温凉气候区,水温低、雾气大,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其日照日均略低于锦屏县的3 h,降水量年均接近1 400 mm。这样的地理与气候条件造就了平鳌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平鳌村现有人口1 200 余人,村中3 大姓氏分别是姜氏、杨氏和付氏,其中姜姓占据了总人口数近75%(数据参考值为《乡土锦屏》),村落具有鲜明的宗族性。

3.2 文斗契约文书保护网点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的文斗村,坐落于三板溪湖畔凤尾坡的半山腰上,北临三板溪湖,四周有茂密的杉木林,小溪穿越从林汇聚于山脚之下的乌堵溪。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活动范围,同时也起到保护自身发展的作用。文斗村属于清代咸丰年间三营团的中营,距锦屏县城30 km。该文书保护区域光照资源匮乏,年日照量大约为1 076.6 h,占该地区全年光照总量的26%。文斗村年均气温为16.4 ℃,全年有90 多天温度大于或等于29.5 ℃,有不到20 天的时间小于或等于0 ℃。同时,文斗村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区域内常年降水量在1 246~1 460 mm 之间,水热同季,温暖共节,地势起伏不平、地形多样复杂,高差悬殊很大,高地与低地农作季节相差13~29 d。

3.3 厦格契约文书保护网点

厦格侗寨位于肇兴侗寨东南面4 km 处,海拔710 m,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27 ℃,最冷月份1 月气温为-5~8 ℃,最热月份7 月气温为26~33 ℃。全寨分上寨和下寨,共310 多户、1 200 多人。

从上述3 个村寨地理特征看,文斗、平鳌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相近。同时,他们之间的民族归属相同,两村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性也无较大差异。根据文书保护自然区域划分的发生性原则,可将这两个村寨划分为一个区域的保护网点。而厦格侗寨的民族归属则与文斗、平鳌完全不同,在地理位置、地貌特征以及气候条件上也与之文斗、平鳌村寨有较大差异。因此,厦格侗寨需要划分成清水江文书保护的另一网点。

如果从行政区域划分原则来说,这3 个村属于不同的行政村,各行政村之间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乡规民约,相同行政区域间的区域文化要更加紧密。因此,可以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原则把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契约文化保护网点。

猜你喜欢
清水江行政区域区划
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研究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跨行政区域税务法院:完善税收司法的制度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释义(之十三)
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的意见
清水江流域杉木育苗、种植技术及其生态学意义
清水江水体和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明至民国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