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以科技小院培养模式为例

2023-02-09 06:09吴华杰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院专业学位场所

吴华杰 杨 钋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以科技小院培养模式为例

吴华杰 杨 钋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以科技小院培养农业硕士生的培养模式为案例,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从时空维系、社会网络构建、信任知识生产三个方面,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实践共同体在相互介入、共同事业、共享技艺库三个维度的构建过程。研究发现,科技小院培养模式为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产教融合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为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可行的路径。

乡村振兴;工作场所学习;科技小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共同体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进一步丰富招生类别、扩大招生规模,创新培养模式,健全产教融合培养机制,优化培养环境,使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显著提升教育质量水平[1]。产教融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建设联合培养基地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之一[1];这也意味着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需要依托高质量的工作场所和产业情境进行。

当今社会的知识生产已由基于学科、以科学家为主体的模式Ⅰ,转变为模式Ⅰ与基于跨学科、以应用情境的实践主体为主的模式Ⅱ并存的状态[2]。在知识生产模式Ⅱ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3],需要以产教融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为载体。在实践中,农业硕士生培养已经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2022年3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提出要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助力乡村人才振兴[4]。本文以实践共同体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以农业硕士生培养的科技小院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实践共同体的核心要素及其互动产生的共同体构建过程。

一、工作场所学习和实践共同体

工作场所学习是个体通过参与工作实践,进而重构个人知识和经验的过程[5-6],工作场所学习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7-8]。在知识生产模式Ⅱ之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强调工作场所学习。工作场所学习的基础是实践共同体的构建,即围绕社会生产、发展中问题的解决,由工作场所相关人员和研究生共同实践、最终解决问题,同时参与各方在其中获得知识、能力和经验的提升。实践共同体理论是实践学习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人、社会对工作场所学习的贡献[9-11]。实践共同体是指共同体成员在实践中相互介入、相互协商,进而在实践中形成共享的知识、技艺库[12]。实践共同体在职业身份形成、工作满意度、职业能力、知识创造和转移中发挥作用[13-16]。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强调产教融合,这意味着研究生要在工作场所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工作场所问题的解决来实现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工作场所学习以工作场所作为学习环境,开展基于实践的学习,实践共同体是工作场所学习的主要形式。

实践共同体的三个关键特征是相互介入、共同事业和共享技艺库[12]。相互介入意味着实践共同体成员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充分的交集,时间是实践共同体的基本要素,是身份形成的必需要素。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中,从时间维度来研究实践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重要的内容[17]。实践共同体理论的核心是通过人们的共同参与进行学习。无论在网络虚拟空间还是在现实物理空间,实践共同体的构建都以促进共同体成员的深度参与为目的[18-19]。共同的事业是相互介入的前提。项目任务引导机制是教师实践共同体建构的重要机制之一[20]。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提供目标和领域、确定成员与边界、形成有效实践与互动,来确立实践共同体的结构[21]。共享技艺库是共同实践的成果。例如,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的有机建构必须同时满足中小学实践指导教师、高校教师、职前实习教师的共同兴趣,生产教育知识,回答和解决教育实践当中的问题[22]。又如,在新型职业农民成长中,实践共同体成员在实践中创造了意义协商的资源——共享智库,从而使农民获得职业发展的知识与技能[23]。

二、培养农业硕士生的科技小院模式

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开始在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进行探索,尝试以科技小院模式来培养高层次农业专业人才。该项目由张福锁院士牵头,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河北省曲周县开始进行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推广。10多年来,先后有800余名校内外导师和1500多名研究生参与了科技小院的建设和运行,科技小院师生开展的田间观摩活动辐射8万余人,累计培训农民20余万人[24]。2022年7月,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等单位的支持下拟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780个科技小院[25]。

科技小院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研究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是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4]。

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包括入学前实践、课程学习、生产实践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入学前实践,即全体科技小院专硕研究生在暑期进行1‒2个月的集中实践学习,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地接触“三农”。同时,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研究生导师、地方实践教师开设“田间课堂”,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生产知识培训,包括基本实验操作、农户调研方法、农村社会服务等,还组织准研究生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入学前实践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更加明确专业课程学习的目标,为进入真正的农业生产一线或企业生产一线做好知识贮备。

第二阶段是确定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与研究课题。遵循“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原则,根据研究生入学前在生产中发现的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个人兴趣、未来发展需要学习课程,确定研究方向。

第三阶段是理论知识学习半年后1‒1.5年的实践学习。课程学习完成后,研究生通常在春季学期入驻农村,开展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这一阶段围绕生产问题的解决,强调研究生在实践中进行多角色的锻炼。

参与科技小院培养的研究生需要在农业生产的工作情境中,解决农业生产的问题,要驻扎农村,在导师指导下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户深入交流、共同实践。他们在为农户解决生产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同时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农户则可以在共同实践中改进生产技术,获得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收益。因此,在生产实践情境中,导师、研究生与农户构成了实践共同体。

三、研究方法

1.抽样和资料收集

为考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实践共同体的构建,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科技小院师生为对象开展研究。

在抽样方面,采用目的性抽样原则来选择研究个案。本研究中,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农民等群体是指参与科技小院培养模式的不同主体。研究生导师是培养模式的设计者,研究生是培养模式的主要执行者,农民是培养模式的重要参与者。笔者采用目的性抽样原则,抽样对象共计9人(如表1所示),其中研究生导师4位,都是科技小院培养模式的设计者、推动者、实施者。研究生3位,主要选取了不同就业去向的学生:去企业做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或是继续深造。农民代表2位,分别是与研究生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村支书和科技农民。

在资料收集方面,主要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实地观察、档案收集等方式收集资料,收集到的主要资料有:①学生工作日志50万字。②对研究生导师Z、L、J、H,研究生F、J,村支书W开展了7次正式的半结构化访谈,整理出访谈文字稿7.6万字。③科技小院故事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稿、研究生导师L在科技小院工作总结会上的报告等,共3.7万字。④研究者赴河北省曲周县BZ科技小院和HLY科技小院进行实地观察,参加科技小院研究生学前实践总结会、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研讨会、科技小院总结交流会等会议,撰写研究备忘录1万字。

2.资料分析

本研究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着重关注实践学习环境的设计、构建,实践主体的参与行为和结果等。在编码中,对研究对象的工作日志主要按照时间—地点—情境—行为措施—结果及感悟来进行编码。结合研究问题,根据资料本身呈现的内容进行生成式编码,寻找本土概念。

在资料展示过程中,本文通过矩阵表等方式进行资料录入和展示。主要使用时间排序图表进行资料展示,按时间顺序展示研究生在生产实践中解决生产问题的过程,包括行动目标、策略及结果[26]。

在结论引出过程中,根据图表展示的资料,找出主旨或主题,进行描述总结,与实践共同体等相关理论进行对话,形成初步结论。

四、研究发现

(一)时空交织与共同体成员的相互介入

1.实践共同体的空间构建

实践共同体的空间构建是指营造共同体成员之间互动的物理空间,即研究生和农户之间开展共同实践的场域。

(1)“农业生产实践的大平台”:提供现实的问题情境。提供一个现实的问题环境是构建实践共同体的前提条件。每一个科技小院的设立都有明确要解决的生产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研究生导师基于自身的专业特长,在与当地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的合作研究中发现的。因此,每个科技小院设立之初都有确定的研究问题,但研究的切入点需要研究生到生产一线来发现和确定。例如,设立山东LL科技小院的目的就是解决金丝小枣裂果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的问题。研究生处于“农业生产实践的大平台”上,置身于真实的生产问题中,创建了一个与农民共同实践的情境。

(2)“喝粥”:建立广阔的交流平台。实践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充分交流、共同实践是共同体有效存在的必要条件。科技小院一般设立在农村里,这为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村民们常来科技小院,如同在村里串门;研究生通过入户调查、田间调查、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等方式,与村民充分交流互动。为描述与农民的交流互动,师生们甚至创造了一个有意思的本土概念——“喝粥”。“喝粥”是指“到村民家去了解农民的想法,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还能喝上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或是玉米粥”。当“喝粥”这样的交流增多之后,积极的社会互动出现了,增强了彼此的社会临场感[27]。农民对研究生更加信任,研究生也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和价值感。

表1 抽样对象

(3)“家”:营造宽松的和谐氛围。为驻村的研究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氛围和自由探索的学习氛围是共同体成员顺利进入实践的充分条件。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通常给初来异乡的研究生带来诸多的不适感,导师的关心、同学的互助能帮助研究生较快适应新环境。科技小院创立之初,导师和研究生在农村同吃同住,使研究生获得巨大的情感支撑。“食堂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吃馒头。我是湖北人,我喜欢吃大米,吃不惯馒头……后面真的想吐,吃不下……但是L老师也这么吃,我一个学生也不好意思说……慢慢又回过来了,就是一个适应的过程”(研究生F访谈记录)。当研究生适应生活环境后,导师给研究生充分的自主权,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像科技长廊、科技小车、明白纸等技术培训推广方式,都是研究生根据当地情况摸索出来的。

2.实践共同体的时间维系

在学习共同体中,确保学习者每天参与交互活动的时间是学习共同体存在的必要条件。在实践共同体当中,确保交互作用时间是开展共同实践的保障。具有价值的线性时间和契合农时的循环时间维系了实践共同体的存在。

(1)“培训一天的时间安排”:具有价值的线性时间。研究生驻扎在农村里,能与农民实时、及时互动。一个研究生在工作日志里记载了他以培训工作为主的一天时间安排(如表2所示),这属于线性时间的投入。线性时间观把时间看作是一种在延伸、在行进、在流逝的直线性单向运动[28],线性时间观与特定的价值概念联系在一起。时间被看作是一种有限的商品,其稀缺性增加了它的价值[29]。研究生在共同实践中不断投入的线性时间实际上是付出了可以产生价值的劳动时间,使实践共同体能够产生知识、技术等共享的技艺库。

(2)“生育期”:契合农时的循环时间。研究生为农户种植的作物提供全生长周期的技术指导,如表3所示的夏玉米生长周期的技术指导服务案例,研究生与农户依托农作物生长周期开展共同实践。研究生在玉米的关键生育期指导农民进行施肥、病虫害防治,遇到突发自然灾害时及时提出应对措施等,这属于循环时间的投入。循环时间观将时间理解成一个圆圈,按照自然规律循环往复[28]。研究生按照大自然的节律,为农作物的生育周期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时间社会学的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时间观在科技小院实践共同体上体现的是线性时间和循环时间的双向投入。线性时间投入是创造有价值的商品的过程,即创造实用性知识和改进技术的过程。循环时间的节奏与城市工业社会的社会和经济节奏不同,它是以作物生产周期为节奏,体现了农业生产的特点,是按作物生长和农户需要精准提供技术服务的过程。笔者认为能创造价值的线性时间和符合农作物生长规律循环时间的投入,维系了农业硕士生培养中的实践共同体。

表2 研究生培训一天的时间安排

注:引自QZ基地工作日志,2010年9月14日。

表3 夏玉米生长周期的技术指导服务

注:引自QZ基地工作日志,2009年7月2日‒10月7日。

(二)社会网络与共同事业的开展

科技小院研究生驻扎在农村,融入农村生活,构建了当地的社会网络。一个成年人通常拥有的社会网络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属网络;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邻居网络和老乡网络;以学缘关系加情感关系为基础的同学、校友网络;以情感关系为基础的朋友网络;以业缘关系加情感关系为基础的同事网络[30]。在业缘上,研究生与农民在实践中构建了“同事”网络;在地缘上,研究生与农民在生活中构建了“同乡”网络。

1.构建以技术为纽带的“同事”网络

研究生的日志生动描述了农民到科技小院向研究生求助的场景:“今天上午刚过六点,农民***就敲开了我们的房门,直奔我们的卧室,特别着急地让我们看看他家的西瓜苗怎么回事”(QZ基地工作日志)。“昨天清晨5:20农民***把我从沉睡中喊醒,也没顾上洗漱就一同前去看他家西瓜苗,原来他家的苗不知怎么地就死了,而且还不少呢,这让他特别着急,第一年种瓜不知怎么解决”(QZ基地工作日志)。

解决生产问题是实践共同体中天然核心的联结纽带。农户无论在生产中碰到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会来请教研究生。双方之间的技术交流大多数是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如田间指导、技术培训等。通常在培训交流中,研究生会根据农民的反应和需求及时调整授课内容。这种对话交流方式对知识水平较低的小农户来说是极为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研究生还主动为农民提供各种来源的技术信息。例如,在推广果园管理系列技术时,研究生不但自己向苹果种植专家学习,还请专家为农民授课讲解,带领农民到其他高产果园去学习观摩。通过眼见为实的技术效果增加农民改进技术的决心和信心。

在科技小院实践共同体中,围绕技术问题的解决,研究生与农民在生产中形成了“同事”网络。研究生是田间的“工程师”,帮助农户解决田间劳作中碰到的生产问题。这种以业缘关系和情感关系为基础的“同事”网络是研究生在农村生活中的重要社会网络。

2.构建以生活为媒介的“同乡”网络

研究生与农民在地缘上形成了“同乡”网络。农民与研究生之间亲如邻里,在生活中碰到困难和问题经常会向研究生求助。“迎着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开着我们的D字头车007号车(电动车),在北油村停了一站,去了趟科技农民家,修理了下电脑……看来农民对于电脑日常维护还是缺乏锻炼,日后有时间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QZ基地工作日志)。

从自家种植结构调整、孩子教育问题到新买手机如何使用等,农民十分乐意与研究生交流、请教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与此同时,农民会在生活上关照研究生,向他们慷慨馈赠瓜果蔬菜、逢年过节请他们吃饭,甚至是儿女娶嫁都会将研究生奉为上宾。研究生已逐渐成为村里人的乡亲,这种基于地缘关系的“同乡”网络使得研究生与农民之间的情感维系紧密,相互之间具有一种“圈内人”的群体意识,彼此互相帮忙。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31]。

研究生驻扎在农村,依托技术服务构建了“同事”网络,依靠乡村邻里形成了“同乡”网络,相互之间形成了“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里,彼此之间建立了信任。研究生通过构建“同事”网络和“同乡”网络,构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高效的沟通交流渠道,促进了共同实践的有效开展。

(三)信任知识与共享技艺库

农业硕士生在共同实践过程中与农民形成了信任关系。“作为农民的知心人,我们的建议真的不能到处乱丢。好多时候我们都在心里暗暗地告诉自己‘宁可放下架子告诉农民自己不会,等查准了以后再告诉他们,也不能顺嘴乱说’。感觉给植物当大夫就跟给人看病一样,要讲究医德,农民信任我们,我们更不能辜负了他们”(QZ基地工作日志)。

研究生导师Z在接受访谈时说:他们(农民)什么都听学生的,他们就觉得学生都是为他们着想的,农民非常信任科技小院的研究生。美国斯坦福大学Pamela Matson教授在评论科技小院工作时认为,科技小院最成功之处在于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研究生导师Z访谈记录)。研究生作为外来人员,在“熟人社会”中建立信任的基础是为农户提供了值得信任的知识和技术,再通过参与农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来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关系。

信任的知识是具有影响性的知识。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知识才能转化为行动。潜在知识使用者对知识产生信任的维度有三个方面:显著性、信誉和合法性。显著性是指:这些知识与我相关吗?信誉是指:这些知识真的能起作用吗?合法性是指:这些知识是公正的、没有偏见的吗?[32]研究生之所以能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中的技术,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生为农户提供了值得信任的知识,这种值得信任的知识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1.“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显著性

知识是否与农民的需求密切相关,关键在于农民的问题和困难是如何被感知和界定的[32]。显著性就是如何感知相关性,当知识生产者意识到使用者的知识需求,从而调整研究计划去满足这个需求时,知识就具有了显著相关性。

积极解决农民提出的田间地头问题是每一位在科技小院工作的研究生的主要任务,研究生需要在这些问题中提炼出科学问题,开展研究设计,进行试验,最后去验证这些措施是否有利于生产问题的解决。令研究生印象深刻的是导师L说的一句话:“在座的父老乡亲都是他们(研究生)的导师”(QZ基地工作日志)。研究生们也非常认可这一点,认为农民的每次提问都是考试,逼着自己去学习更多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了解困难、找出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他们所说的“喝粥”,到农民家里去调查,到田间地头调研。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知识生产对使用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2.“村里一致同意以给我们发工资的形式将我们扣在西漳头”:信誉

在学术界,人们对同行评议和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研究结果非常信任。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只关心自己在种植一个新品种之前,看到邻居家地里已经种上了[32],即信誉来源于眼见为实。科技小院研究生通常通过建立示范田来进行技术效果展示,使农民能直观看到技术效果。

“2011年春,河北遭遇干旱,小麦生长受到影响,但是在河北曲周县技术到位率高的示范方当中……示范方的大部分农民还在‘猫冬’,享受科技种田带来的成果。为什么农大帮着管(指导)的地块就那么好呢?”(QZ基地工作日志)。

以上这段工作日志说明了研究生通过技术示范建立了信誉。又如,XGZ科技小院中新引进的壁蜂授粉技术,刚开始研究生们担心农民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但经过培训和技术讲解,不少农民决定尝试。当看到苹果坐果率提高时,农民夸奖研究生“真能折腾,硬是搞成了,效果好”。科技小院建立信誉的主要渠道在于通过田间技术示范,使农民直观看到作物生长状况,当农作物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和农民经济效益提高时,研究生就赢得了信誉。

3.“四零服务”:合法性

在信任关系的建立中,合法性是最微妙和精细的一个方面,合法性即为感知公正、不存偏见、保持尊重。没有合法性的知识是不被信任的,然而知识的合法性不是由研究者假定的,而是研究者必须积极努力去争取和赢得的[32]。

科技小院的技术服务秉持“四零”原则,具体是:①零距离服务,研究生驻扎在村中,开展“面对面”的农民培训和“手把手”的技术服务,使村民不出村甚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可接受技术培训,经常是“农民还没进门,问题就先飘进屋里”。②零时差服务,研究生开展科研、培训和技术服务的时间与田间作物生长同步,他们经常下地观察作物长势,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农民。③零费用服务,研究生提供的各类技术培训、服务和指导均不收取任何费用。④零门槛服务,针对不同层次、年龄的农民提供适切的技术培训和服务。科技小院的“四零”原则突出了技术服务的即时性、实效性、公益性、周到性,农民感知到研究生们提供的技术完全基于科学实践,不代表特定群体的利益,因而对研究生产生信任,从而使研究生赢得了合法性。

促进知识转化的关键是知识本身的显著性、信誉和合法性。科技小院研究生所研究的问题都来源于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生通过田间示范等措施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四零”服务使技术获得了合法性,这些都有助于建立研究生与农户之间的信任关系,促进可信任知识的产生,促进生产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产教融合的目标。

五、研究启示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构建实践共同体,并以共同体为核心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小院作为农业硕士生培养的一种模式,对于探究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促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实践共同体是实现有效的、产教融合的工作场所学习的必由之路,这一共同体的构建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涉及“从工作场所到培养基地”的转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使工作场所转化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地的关键是构建实践共同体。工作场所要能提供现实的问题情境,使研究生识别出要解决的生产或产业问题。工作场所还要搭建广阔的交流平台,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研究生与工作场所“原住民”之间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在此类工作场所中,研究生可以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自由探索、主动研究、共同实践,解决真实的生产问题。与此同时,在实践共同体中,研究生参与工作场所学习的时间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不必像“候鸟”一样来回奔波。他们必须持续投入可以产生价值的线性时间,并且围绕生产周期、工作节律付出相应的循环时间。当工作场所的环境能为研究生实践学习提供促进交流合作的场域空间和共同探索的组织氛围时,工作场所才能转变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基地。

第二个阶段涉及“从实践共同体到学术共同体”的转换。在知识生产模式Ⅱ下,知识生产场所类型变得丰富多样,工程、医疗、农业等行业的工作场所已经逐渐成为知识生产场所,如何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和知识生产进而实现产教融合,这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突破的关键环节。产教融合的关键是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双赢,这意味着需要构建具有较大挑战性的问题环境和较强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使实践共同体可以生产出可信任的知识,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实践共同体具有知识管理和创新的功能,参与共同实践的各方围绕问题解决所形成的方案、举措和技术属于科学探究,是知识创新。在这个意义上,实践共同体也是学术共同体,其共同信念是生产可信任的知识,其共同规范是围绕产业问题的解决开展共同实践,最终的共同价值在于运用可信任知识解决产业问题。当实践共同体演变为学术共同体,并围绕生产中的问题共同进行研究时,产业与高校之间的壁垒就会自然消解。在这种条件下,就能实现产教融合的实践共同体的构建。

第三阶段涉及“从实践共同体到乡村振兴共同体”的转型。乡村振兴重在人才振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33]。科技小院实践共同体作为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平台,可以在共同实践中塑造研究生的价值观、增加其专业知识、提升其实践技能,从而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与此同时,农民可以在共同实践中获得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有希望成为科技农民。作为资源汇聚的平台,实践共同体可以吸引来自农技推广部门、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吸纳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研究生作为融入乡村的新兴力量,塑造着文明乡风,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农村精神风貌。将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置于农业生产一线的环境中,形成的实践共同体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新支点,有利于支撑农业生产,形成对农村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要素的吸引,最终形成乡村振兴共同体。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 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 学位[2020] 20号[A/OL]. (2020-09-3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t20200930_492590.html.

[2] 吉本斯. 知识生产的新模式[M].陈洪捷, 等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6.

[3] 吴华杰,杨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及教育模式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5): 58-63.

[4] 教育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中国科协办公厅. 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教研厅函[2022] 2号[A/OL].(2022-03-2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203/t20220322_609833.html.

[5] 欧阳忠明, 韩晶晶. 工作场所学习: 模型演绎与研究思 考[J]. 职教论坛, 2014(15): 33-38.

[6] BILLETT S. Learning through work: workplace affordances and individual engagement[J]. 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2001,13(5): 209-214.

[7] 郭建如. 高职培养模式变革与毕业生就业:一项实证研 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55-161.

[8] 郭建如,邓峰. 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变革、就业市场变化与毕业生就业概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10):57-63.

[9] 刘敏.工作场所学习问题探究[J].职教论坛,2012(1): 31-33.

[10] 李茂荣. 工作场所学习研究第三范式: 基于实践的学习研究评述[J]. 终身教育研究,2019,30(2):15-24.

[11] 欧阳忠明, 黄慧. 工作场所作为学习环境:实现情境、实践与学习的联结——访国际知名工作场所学习专家史蒂芬•比利特教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5): 3-9,58.

[12] 温格. 实践共同体:学习、意义和身份[M]. 李茂荣,欧阳忠明,任鑫, 等译.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 68.

[13] KOLIBA C.“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s an analytical construct: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9(32): 97-135.

[14] 郭卉,韩婷, 黄刚.科研实践共同体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在科技创新团队中的学习经历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 42-47.

[15] MSIMANGA M R.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 student teachers’ perceptions about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t schools: 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reflec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21,10(5): 156-165.

[16] SMITH R M.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for school leaders: its impact on their perceptions of collaborative practice, levels of trust, self-awareness, and self-efficacy[D]. Williamsburg: 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2019.

[17] SMITH S U, HAYES S, SHEA P.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use of Wenger՚s Community of Practice (CoP)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online and blended learning research, 2000—2014[J]. Online learning, 2017, 21(1): 209-237.

[18] CLARKE L. The POD model: us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heory to conceptualise student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online[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09, 52(3): 521-529.

[19] 王屹, 李天航. 基于实践共同体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J]. 现代教育管理,2018(5): 88-92.

[20] 胡重庆, 赵赞洁, 周健华. 实践共同体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探究[J]. 教育学术月刊, 2012(5): 65-67,109.

[21] 胡迪雅, 李玲岩, 李雅悠. 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建构作用: 基于丽江三所学校的个案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 2022(2): 60-69.

[22] 范兆雄. 论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的系统重构[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9, 11(5): 59-64.

[23] 欧阳忠明, 任鑫, 王燕子. 实践共同体框架下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2): 85-93,103.

[24] 吴月. 科技小院助力乡村人才振兴[N]. 人民日报, 2022-04-10(5).

[25] 教育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中国科协办公厅. 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 教研厅函[2022] 7号[A/OL].(2022-08-23).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 08/23/content_5706491.htm.

[26] MILES M B, HUBERMAN A M.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M].张芬芬, 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143-176.

[27] 乔纳森,兰德. 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2版. 徐世猛, 李洁, 周小勇,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89-290.

[28] 闫春宇.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时间观——线性与循环时间观比较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0(9): 238-239.

[29] 哈萨德.时间社会学[M]. 朱红文,李捷, 译.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4-15.

[30] 徐祥运, 刘杰. 社会学概论[M]. 4版.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5: 130-133.

[3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8.

[32] MATSON P, CLARK W C, ANDERSSON K. Pursuing sustainability:a guide to the science and practice[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6:109-116.

[3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EB/OL]. (2021-02-23). http://www.gov.cn/ xinwen/2021-02/23/content_5588496.htm.

吴华杰,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北京100193;杨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1。

10.16750/j.adge.2023.01.003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社团实践育人机制的探究”(编号:BJSZ2021YB10)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小院专业学位场所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幸福小院
小院四季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方方正正的“小院”
春到小院来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恋爱场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