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艳红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语文教学活动具有紧密结合学生特征、认知水平与成长规律的鲜明特点。遵循适时而为、适势而动、适情而引、适性而育的原则,通过项目化学习活动,有效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入。
战国时期教育家荀子的《劝学》就曾多次涉及“适时而教”的艺术。“时”包含教学时机、时序、节奏的意思,具体是指教师向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关键机会。充分发掘“适时而教”的思想内涵以及教学原则,对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项目情境的合理创设是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前提。情境创设既要体现课程标准涉及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又需结合时代特点与学生成长环境,融入实际生活。“适时而为”一方面强调学生成长的身心特点,同时突出学生成长的时代特征。在项目化学习中“适时而用,顺时而为”,始终指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者所在单位开展了“倡导碳中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本活动的能力目标则指向学生“宣传文稿”的写作和向社会各界宣传的实践能力。
项目化学习素材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联,才能最大限度地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基于“适时而为”的项目化学习倡导从学生的本体出发,不断丰富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结合学生爱好的学习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以培养学生的感知力、领悟力和创造能力。“从新冠病毒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项目化学习通过语文、生物、化学等多重视角,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面向生活开展问题驱动的综合性活动,加强学科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对于生活的热情和态度。
“势”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与参考价值。语文项目化学习活动要“适势而动”,尊重学生生命之“势”,即关注学生成长、变化的动态过程,集中体现在学生主体与意识的形成方面。
面向学生心理之“势”的项目化学习紧密结合学习内驱、学习策略、学习迁移等教育心理学基本问题,对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做出正确的描述、解释和预测,是有效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的保障。遵循和把握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变化规律能够有效促进项目化学习的开展,提升活动效果。
“适势而动”对教师的要求是顺应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供大量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主观愿望。
初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思维能力是继续学习、认识事物、从事活动所必需的关键能力。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则是指在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言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培养交流能力等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理解和运用概念的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在了解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化学习,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不断提升比较与分析的能力、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合理论证的能力以及辨识谬误的能力。
顺应学生思维发展之“势”拓展学科知识,倡导研究性与跨学科学习,还能够促使同学间的沟通交流,在合作中培养活动组织和策划能力。
情感教育作为完整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在促进学生情知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项目化学习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并充分发挥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方面的功能。语文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情感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一直是活动目标之一。
语文课程中涉及的情感因素通常包括显性和隐性两层面内容。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态度观点的内容,其价值在于助力学生的感同身受,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另外,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情感更值得挖掘,往往蕴含着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切感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取向的形成。
中学语文统编教材涉及以山水为主题的自然美育、救国及强国为主题的爱国美育、亲情为主题的情怀美育等文章。教师在教学设计和项目化学习实践中要善于利用这些不同类型的文章来开展美育,通过对语言的把握体会作者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做到情感的升华。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简单的“我应该感谢母亲”一句话却迸发出最深沉、真挚的爱。语言平实但具备深厚的力量,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雨的四季》一文综合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诗意般优美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温柔,展现了观雨的趣味。雨中四景在生动的笔墨下显得分外美丽,潜移默化中开展自然美育教育。
为了切实融合情感与知识、引导学生参与到情感体验中,教师首先要对文本的起源、背景、作者的经历有准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结合初中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利用积极的思维参与情感活动,受到情感熏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理念下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活动,也是挖掘经典文化作品教学意义的有效途径。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项目化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并解决问题,唤醒既有的体验和感受,帮助学生获得创造性见解,发展高阶思维能力。阅读教学中的项目化学习以探究性、合作性问题为出发点,学生通过感知、理解、认同、品悟等一系列复杂过程,获得独特的感悟,获得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笔者在执教《老王》一课时,将课堂目标设定为“通过体味、品评老王和作者的生命状态及交往过程,体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从“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中的“活命”一词出发,引导学生从描写中感受什么是“活命”的状态,并思考“活命”和“生活”的区别。以老王的“活命”串联对于老王的描写,以杨绛的“活命”组织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以二人共同的“活命”状态反衬老王对作者的情感和作者对老王的情感差异,提炼出“社会需要用善良体察善良”的情感观念。
教材中的经典语篇,都或多或少有“留白”,也留给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这正是开展师生互动交流的契机。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时,教师积极地对文本进行“再次开发”,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度体悟意境,并升华为自己的情感态度。比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秋天”的故事里,理解“母爱”的内涵,同时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情怀。但最重要的应该是在“秋天的怀念”中,收获“好好儿活”的信念。文章的最后提到:“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个应该怎么样好好儿活?同母亲口中的“咱们娘俩儿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是一个活法吗?儿子当时懂母亲“好好儿活”的意思吗?作者并没有直接点明,而是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可以让读者带着自己的理解思考如何“好好儿活”。
“适性教育”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其对项目化学习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与特性,接受差异,挖掘个性亮点;顺应个性身心发展,激发学习动力;通过活动引导后天习性发展。“适性教育”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为最终目标,尊重差异和独特发展需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适性而育”主张下的语文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兼具统一性和灵活性。语文项目化学习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选择不同的驱动性问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分层次教学实践。“适性而育”的实践依托探究性活动的开展,通常以小组学习、小组讨论为主。学习小组建立的目标是实现互补、互学、共进。组内分工明确,尽可能促进学生间的深入交流,同时设法提高凝聚力。学习小组的成员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结合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断优化。小组的动态分配决定了这一过程的复杂性,最终目标是保证成员特长互补,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大家能够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基于个性化发展的语文教学评价是指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基于学科特点而采取的灵活多样的、动态发展的评价形式。个性化评价主要遵循发展性、分类性和多元性原则。首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评价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教学评价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动态发展,是一种纵向评价形式。主要关注个体的进步与提升,而忽略学生个体之间的横向对比,尤其是同期的成绩对比。分类评价同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分类目标相对应,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考核目标和评价标准,但最终确保对个体做出全面的评价。项目化学习评价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认知风格、兴趣、情感态度等各方面了解的基础上。
评价内容不仅包括项目化学习获得的作品,也包括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习惯等非智力性能力。区别于传统的考试,项目化学习评价肯定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具体到成果展示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倡导具有鲜明个性的表现形式。比如,在“从新冠病毒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项目化学习活动中,某一小组学生将生物课中所学的呼吸系统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到人体的感染,同时结合视频和PPT课件,图文并茂,不仅向大家科普了新冠病毒在感染者身体内所经之路,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协作交流、课件制作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和学生针对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以及评价结果进行反思,为以后的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经验。评价反思的过程,既是学生发现自身不足的过程,也是教师发现自身问题的过程。
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能够有效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的全面深入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