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逻辑结构与双向交互
——兼论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的三个“着力点”

2023-02-08 08:21丁良超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着力点客体权力

丁良超 吴 杰

政治认同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及其‘命令’在某个或某些方面是合法的。它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或法令,而是来自有关规范所判定的,‘下属’据以(或多或少)给予积极支持的社会认可(或认可的可能性)和‘适当性’。”[1]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政治认同代表着政治输出的实际功效,意味着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统治是否得到公众的承认和认可。厘清高校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的结构、交互张力和建设着力点等元素,将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把握正确方向,推动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逻辑结构

政治认同是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心理倾向,它首先具有人的心理学属性,政治认同的内部结构基本是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展开的,即按照人的需求,从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不断迈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逻辑结构按照实践元素—制度元素—价值元素的顺序由外而内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同时,这种逻辑结构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价值元素、制度元素、实践元素随着社会政治系统的变迁和大学生个体政治实践的深入而发生相应的调整与变化。

(一)内核:价值元素——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实现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2]政治认同的内核是价值元素,即大学生对政治系统的价值认同,如认同当前政治系统的政治理想、政治使命、政治价值观念等,表达了大学生对政治系统的期待和愿景。

第一,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首要内容。从价值的本意看,价值体现的是利益关系,它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系统中的所有利益关系的集中反映和最终体现,表明了政治主体对现存政治系统中的政治价值、政治宗旨、政治理念等的认同。“我们对于民族国家认同的基础是什么?是基于政治法律制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文明,还是基于历史传承中的血缘、语言、文化、道德与宗教?这些歧见的关键点在于:在政治共同体中是否需要相应的核心价值来凝聚文化共同体?”[3]从大学生认同的结构看,政治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内部构成形态是相似的,价值元素永远处于其中心位置,是核心和首要的认同元素。

第二,从作用发生机制看,价值元素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结构发生作用的核心要素。社会学家帕森斯在分析政治系统的结构和过程时指出,价值是“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规范取向的模型,它规定行动的主要方向,而无需参照具体目标或更具体的情境或结构”。[4]大学生处于多元化的世界中,政治系统在与经济系统、文化系统的互动中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政治认同的客体随之发生改变。相应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部结构发生冲突时,即价值元素与制度元素、实践元素不相匹配时,价值元素往往能主导这种冲突的调整,使得三个层次的内容逐渐形成新的稳定结构。

(二)中核:制度元素——主体对客体的制度认同

亚里士多德曾说:“一个政治制度原来是全城邦居民由以分配政治权力的体系。”[5]对政治制度的认同,本质上是对一定政治系统的权力分配的认同。在政治认同的结构中,制度元素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性,对政治制度的认同体现的是认同主体对当前政治系统的权威性认同。同时,制度元素处于价值元素与实践元素的中间环节,是政治认同内部结构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能有效地促进政治价值理念向政治实践的转化,并在这一过程中促使认同主体不断跟进政治认同,最终实现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系统的发展。

制度元素是大学生政治认同心理结构的关键因素,其关键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认同是一个国家和政府合法性的直接体现。大学生对国家和政府政治统治的认同,首先表现在对现存政治制度的认同,因为制度是显性的,他们能够对政治制度做出好与坏、公正与否等的情感和判断。二是政治制度引导、限定了政治主体政治行为的目标、偏好和走向。政治制度往往是具体的、明确的,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心理行为,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禁止的,这给政治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行动路径。三是政治制度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一般而言,政治制度从缘起、起草、诞生再到实施、修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对于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涉及全面,涉及核心价值分配,它具有更加明显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外核:实践元素——主体对客体的实践认同

实践元素处于政治认同心理结构的最外围,是政治认同形成过程中最为直接的要素。从认同主体与客体的互动看,实践认同的对象包含政治组织、政治组织行为、政治行为效能等,体现了大学生群体对政治组织和政治组织效能的心理倾向和情感归属。政治生活中,要想得到大学生的信任和支持,政治系统必须能够提供高绩效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只有这些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要,才能强化他们对政治实践的认同,并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政治归属感和支持感。

政治认同形成的轨迹由外而内,首先发源于对政治实践的认同。政治系统的运行,最终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和实体得以实现,没有政治实践,任何政治价值、政治宗旨、政治理想都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政治意识。只有通过政治实体的组织和运作,才能把统治阶级的政治价值和制度规范落实到行动上。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按照功能的归属把政治系统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体系层次、过程层次和政策层次,任何政治体系,都可以通过这三个层面的划分进行分析。政治系统是一个有运行规律的计划系统,体系、过程、政策三个层次的内容相互沟通、相互作用,通过系统的动态协作和动态平衡共同实现政治目标。而政治价值与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政治价值的世俗化过程,借助于政治实体的政治实践方案。对于政治实践的认同,本质就是对以国家力量为后盾、以国家权力为中心的政治系统的认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双向交互

政治领域是区别于社会、经济、文化的特殊领域。政治的核心是权力,政治是权力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作为政治认同客体的政治体系有着自身的利益和逻辑,这种利益和逻辑有着较为稳固的边界。在政治认同的交互作用中,政治认同客体的着眼点是维护本身的权力,政治认同主体即大学生群体的出发点则是获得相应的权利。权力的维持、增殖与权利的获取、保护之间的边界并不固定,两者有着深入对方领域并进一步扩大自身范围的共同倾向,它们的双向交互存在着难以忽略的张力。

(一)目标追求的互动

政治认同客体要求权力。政治是社会权力的集中,政治社会存在以来的政治体系,均有权力的集中。集中意味着不同的阶级、阶层、群体乃至个体所具有的权力不同,集中也意味着政治系统具有比社会大众大得多的权力。获取权力是统治的必要条件,是政治体系运转的基础。掌握权力,是政治认同客体自身的利益所在,政治认同客体需要维护本身的权力,要维护统治的推行。权力的维护往往造成权力的增殖,权力在自身逻辑的刺激下不断巩固和加强自身,在政治认同主体面前呈现的是无法逾越的权力势能。悬殊性是权力维护自身的特有方式,只有在消除任何潜在挑战对手的情况下统治才可能是安全的。遵循自身逻辑,政治认同客体以自身安危为最核心的关切,政治认同可能被视为政治认同主体即大学生群体的主动或者被动顺服。

政治认同主体要求权利。政治认同主体有着完全不同的关切和出发点。近现代以来,臣民、私民等概念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公民成为主流政治主体。现实的政治认同中,作为政治认同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往往更多地关切自身权利,容易忽视公民义务。政治权利是西方政治发展的舶来品,在传统中国政治文化中往往没有相应的存在,而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权利的公民身份属性越来越被大学生群体所认知,政治认同主体将权利作为自身的核心关切,看作是自身免遭权力侵犯的保护。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政治认同并不是权力对认同主体的驯化,而是政治权力对权利尊重和保护基础上达成的认同与互动。

(二)实施策略的回应

权力用于实现政治认同的手段非常丰富:既有系统性,又有层次性;既有长远手段,又有应急手段。手段的运用以认同的实现程度为标准,综合考虑长远性和应急性,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认同。刚性手段除了应急,还有法律等边界防范性质的内容,能将危险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柔性手段主要是长远手段,通常涉及价值层面,关乎社会政治文化和大学生公民教育等。从权力手段的运用来看,权力手段采取的是主动防范和应对的策略,主动筛选和过滤风险,同时尽可能完备地做好应对和补救。

政治认同主体以争取权利为认同达成的前提和关切,但实际上政治认同客体却掌握着系统的运作手段,以柔性引导、刚性约束等方式规约着政治认同主体。政治认同主体如大学生群体常常需要修正自身诉求,以适应权力的规约。政治认同客体的刚性和柔性手段共同制约着大学生群体认同进程采取的策略,要实现交互影响往往先进行服从认同,以服从为起点,逐步争取自身权利,以期实现对政治客体的反作用,这经常作为政治认同主体的策略。现实中,大学生群体作为认同主体,以服务为起点,但一直等待权力对权利的承诺,等待权力对参与的回应。

(三)支持与反馈的交互

一方面,权力支持着权利的表达。大学生群体的意志和呼声是零散杂乱的,是难以整合的,“在不能有效管理的时候,民主常常会引起连串的冲突。”[6]大学生个体的表达和群体的呼声在有限的范围内回荡,难以凝聚形成综合、共同和全体的意志。现实中,大学生意志的表达不具有权力性,往往局限于表达,并不能保证被采纳,权利渴求自身被政治的正式框架所采纳,渴望被纳入正式程序。政治认同客体主导着政治认同,支持着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诉求。

另一方面,权利反映着公共意志。现代政治理论中,权力来源于权利让渡,权利是权力的缘起,这获得了众多民族国家的广泛认同。在现代社会,政治被视作民意的体现,政治认同是以对公共意志的实现为基础的。权力的生成不是源于自身,这就限制了权力的自我增殖倾向,权力要达成的是政治认同主体的意愿,要在实践中保护权利并规约自身。政治认同过程中,政治认同客体必须倾听大学生群体的呼声,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将偏离和违背公意的情况反馈给政治认同客体,从而达成政治系统的良性运作。

三、当前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的三个“着力点”

从当前的实践看,文化认同、制度认同、绩效认同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高校政治认同教育需要着力建设的重点与抓手。实现广泛的政治认同是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追求,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定力,努力实现文化认同、制度认同与绩效认同的互促互进,最终实现政治认同教育目标。

(一)着力加强文化认同的塑形

文化作为政治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心理活动,作用于大学生政治认同及共识的达成。而这种文化的影响是悄无声息的,是整个环境对机体的作用,是无形的形塑力量。文化元素处于大学生政治认同结构的最深层次,这种认同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过程,但是一旦形成,便有很强的稳定性与持久性。

在具体行动上,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主体性中国”文化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切实引领大学生群体的成长,突出中国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养成作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要在文化建设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回归,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为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提供本源性的文化认同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多元文化的整合作用。当今社会现代性之下,“不再有什么是稳定的,不再有什么被一致接受,在任何地方,对一切事物,都存在不同的意见。”[7]鲍曼也指出:“发现的多样性,增加了避免人类可能性遭到忽视和依然努力尝试的机会。”[8]要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并推动对多元文化的价值引领,切实加强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政治文化的认同和支持。

(二)着力加强制度认同的引领

制度认同的对象包括制度、规范以及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方式方法等,这些要素由于其规范化和显性化,往往能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和政治心理倾向。因此,制度认同是影响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的关键要素。需要指出的是,社会政治层面的机制体制也是制度认同客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具体的制度和规范发挥作用。

一是要特别注重制度建设与载体建设。要通过制度供给,为大学生政治参与和其他政治生活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高校大学生参政议政提供有效保障。旨在通过有效的机制体制运行,规范引导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和价值导向过程,使大学生对当前政治系统的认同从心理自觉逐渐转化为制度自觉与行为自觉。二是要加强法治精神和法治行动在高校的落地生根。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来专门部署,这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法治政治是管得住权力的政治,以防止公权私用、滥用来保证政治认同。”[9]在政治认同中起重要作用更多的是法律制度对政治认同主客体的限定。在高校中,要特别重视法治建设,而法治包括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核和法制体系,要通过制度体系的公平、效率等价值蕴含,真正给予大学生群体真实而具体的引领和规范,从而提高政治认同水平。

(三)着力加强绩效认同的保障

“对于公民来说,国家存在是一个手段,满足公民的正当需要是其目的,一个国家一旦连公民的最低正当需要都不能正常满足,公民就会收回当初给出的约定与认可,这个国家的合法性就失去了。”[10]绩效认同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开始和基础,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导入性与保障性的作用。

要加强大学生群体的绩效认同,一是各方要给予高校大学生群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政党与政府要具有不断满足公民需要的显著的政绩,取得公民的政治信任或认同。”[11]要对大学生群体做一些政策倾斜,在大学生需要社会帮助的时候给予一定程度的照顾,努力增强大学生对各项政策与制度的赞同感,从而在更高的层面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二是满足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要促进社会资源在分配过程中的公开、公平,有力地促成合理合情分配,尤其要在奖助学金分配、学杂费减免等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做到透明、公开和公正。三是加强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群体的导向作用。“对一个政治共同体而言,媒介透过众多不同的公共领域不间断的叙述,而能逐渐扩大公民之间的政治认同。”[12]要重视大众传播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与政治系统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大众传播的宣传作用,积极宣扬正能量,使大学生群体从根本上认同党的理论和观点,在党的领导下激发更大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着力点客体权力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学好集合的三个“着力点”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乡村振兴的几个着力点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
权力的网络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