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人才观对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①

2023-02-08 02:02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人才观立德高质量

陈 放

(山东体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习近平人才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人才观是我们党不断推进人才工作、不断创新理论的宝贵成果,也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人才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的人才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人才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丰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习近平人才观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习近平人才观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创新举措。习近平“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中,只有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促进新时代人才强国的发展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采取积极措施。在对社会实践的观察中,习近平人才观强调在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的能力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并且人才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实现,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模式

习近平人才观是我们党在人才发展方面开展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早在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具体阐述了新时期社会人才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范畴。习近平人才观有利于深化人才强国战略理论的研究工作,保证人才强国战略理论的时代性和科学性。习近平人才观实际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传承与发展,同时融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的人才发展理念。此外,习近平人才观中还包含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优秀人才的概念。直接把人才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进行界定[1]。因而,只有明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人才的内涵要求,才能有效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落实。

(三)明确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人才观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开展人才工作的理论基石,旨在培养大批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提供指引。他还提出了培养人才的具体途径和任务、选用人才的具体标准和策略、提高了人才队伍的战斗力。此外,在高校人才工作中要加大力度提升人才队伍的创造力。可以看出,习近平人才观不仅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还为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二、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培养目标与根本任务

2020 年12 月18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同出台《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文件中表明:“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这个培养目标充分阐释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使命的内容体现,又是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努力方向。

(一)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培养目标

高校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由其自身的政治性所决定的。讲政治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遵循,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不能淡化和弱化,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的正面教育和引导,要引导大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化发展所取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明确“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逻辑,深入理解和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开展理论教育工作,使大学生能通过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观点等应对问题、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自觉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认识到整体大局的重要性,尊重法治原则,修养美德,在学习与实践中自觉践行使命担当。

(二)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中共中央从人才强国战略高度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根本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丰富和发展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理论提升,是新时代党的教育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其一,立德树人揭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需要以新时代历史方位为基础,站在时代发展的趋势下,重点关注现实的问题,并且针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3]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理论、要求等,使中国共产党人才培养理论和方法更为全面,引导高校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重视立德树人使命,责无旁贷。其二,立德树人揭示了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培养高校学子高尚的道德,高校思政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素质。高校思政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求高校坚决以培养人才为本,确定道德教育的核心地位,使大学生能长期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文化、理论自信,积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高素质的人才。其三,立德树人揭示了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道德养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体现了习近平人才观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要成为一个有道德准则的人,并取得成功,首先要了解并积极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努力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的新风尚,争取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和时代人才。

三、习近平人才观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一直是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特别是高校思政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主阵地,更要全面完成这一根本任务,习近平人才观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立德树人理念是落实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4]习近平人才观不仅可以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确定方向,更突出强调了思政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

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有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高校思政教育需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作为核心,有效落实习近平立德树人理念,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加大力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并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从高校思政教育的层面助力人才强国战略的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不再依赖于单一的教育模式和评价机制。只有这样,迎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立体化、全方位、多维度地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内在潜能。在强化育人环节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讲好爱国故事、弘扬爱国精神、宣讲革命英雄事迹,结合地域特点,查找当地的红色基因和红色印记,以此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更强的爱国热情,提升学生自觉爱国的思想觉悟。此外,高校思政教师对于德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无论是在授课过程中还是日常生活中,教师都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并以此来影响和培养学生。教师需要重视言传身教的方式,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提供标杆。而立德树人的方向指南则是我们始终要把握的核心理念。坚持以德促教,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二)习近平人才观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人才资源是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决定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观点在历史和实践中得到了多次验证。高校的思政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提高对人才的重视和认识,充分认识到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人才的优势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竞争,更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所有国家都在积极创建人力资源强国,只有具备人才资源的储备,合理挖掘和使用人才,才能取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要积极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优势作用。高校应该以习近平人才观为指导,树立强烈的重视人才、爱护人才、珍惜人才的思想意识,在校园里形成对人才的爱戴、尊敬和善用的良好风气。这样的积极氛围将建立宝贵的崇尚科学的风尚和气象,在校园内部营造氛围,让每个人都渴望成才、让每个人都有志成才。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实践中,需要强化人才培养意识,不断提升人才意识,深度挖掘人才、培养人才、鼓励人才进步、重视人才并完善人才奖励机制等措施都应该稳步推进。

(三)习近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保障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高校思政教育的高素质发展离不开习近平人才观中的开放观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创新发展。

高校思政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将系统培养学生的理念深入贯彻到大中小学的各个环节中,包括教学、科研和实践等方面。同时,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应该紧密合作,创建长期科学的合作制度。不断强化学校内部、学校和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有效促进中外合作等联合培养模式的发展。目标是形成一个开放、灵活和互通的培养体系。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单纯的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要注重知行合一,将学到的东西要装在脑袋里,还要落实到实践中,需要保持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做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四)习近平重视人才价值是筑牢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人才能在民族振兴发展、国际竞争中抢占新的战略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走在创新型国家的前列、成为人才强国的长远目标,需要我们持续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才培养的强度提升,完善基础研究人才专项计划,为有潜力的年轻研究人才提供成长机遇。

习近平人才观为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对人才价值的重视提供了基础。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才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人才应将自身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高校思政教育应结合自身独特特点和优势,借鉴国外优秀人才培养经验,在思政理论教学、实践创新、校园文化等方面重视人才的价值。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和研究意识、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主动投身于教师科学研究工作。不仅如此,高校需要有效整合国外创新人才的资源,保持与国外高水平高校进行互动、访问和学习。鼓励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到国外进行进修和深造,借鉴国外培养杰出人才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方案,并结合人才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与价值,逐步走出社会主义人才发展道路。

人才是拉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国家的盛衰兴亡有直接影响。在新的历史方位,深入领会习近平人才观内涵不仅是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是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理论日臻完善,助推人才强国战略的稳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习近平人才观也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明确了行动指南,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培养目标与根本任务要以习近平人才观为指导,与习近平人才观内涵相一致,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其作为核心主旨来贯彻落实。要将强烈的人才意识作为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保障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重视人才价值是筑牢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人才观立德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野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龚自珍的人才观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