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3-02-08 07:03:39张三元汪懿楠
决策与信息 2023年2期
关键词:开拓创新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

张三元 汪懿楠

[摘    要] 坚持开拓创新既是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成功密码,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质,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原则。与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文明”全面发展目标相适应,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全面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政治理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要求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路径。新时代坚持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关键在于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在把握时代大势中准确识变,在聚焦人类文明发展中科学应变,在回应现实需要中主动求变,在创新发展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 开拓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开放;守正创新;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图分类号] D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3)02-0005-11

开拓创新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总结了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成功的宝贵经验,明确了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成功密码“十个坚持”,其中就有“坚持开拓创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改革开放”被确定为新时代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守正创新”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革开放、守正创新是开拓创新的具体体现,坚持开拓创新不仅是对我党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期许。新时代,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复杂背景下,回答好为何要坚持创新、如何坚持创新、怎么赓续创新的课题,不仅是百年大党永葆活力、实现社会善治的切实需要,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要求。

一、坚持开拓创新的基本内涵

《决议》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1]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一)理论创新:保持中国理论的生命力

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指导实践,而“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2]。只有创新的理论,才有创新的实践。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优良基因的重要构成: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头活水。马克思主义从创立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经历一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但马克思主义从未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就是其不断创新发展的典型体现。另一方面,理论创新不是主观臆想,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厚实的实践根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3],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高度统一。如果将两者割裂开来,将导致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横行或马克思主义“虚名化”,因此,只有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内在统一起来,以实践创新推进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理论创新具有批判性、超前性及理想性。理论创新的批判性意味着对旧有理论的扬弃,即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一分为二的,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论创新的超前性意味着它根源于实践,但又超越实践,走在实践的前列,对实践起引领作用。理论创新的理想性意味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指引。任何理论创新都是有特定的价值立场与追求目的的,都是为完成某种包含特定理想信念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改变中国”以至“改变世界”,从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人类进步事业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进而解放全人类。然而,实践创新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但又永无终点的过程。因此,理论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艰难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意志無比坚定。针对有人认为,“苏东剧变”事件可能会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再一次重演的观点,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说:“这类观点是大错特错,相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才是真正僵化。当苏共意识到理论创新能力缺失导致问题发生时已经为时已晚,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以失败告终。这从侧面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非凡之处。”[4]这种认识是清醒正确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5]。

(二)实践创新:开辟中国实践的新境界

理论创新并不是为了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而是为了推动和引领实践创新。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6] 501因此,实践创新既是理论创新的源泉,也是理论创新的目的。只有理论创新而没有实践创新,充其量只能“解释世界”而不能“改变世界”,是违背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也是党和国家实现各种既定目标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从事的伟大实践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创新实践。只有实践创新,才能及时应对和化解各种复杂问题和艰难挑战,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只有实践创新,才能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贯通起来,才能主动掌握历史发展潮流,变历史被动为历史主动,从而更好地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以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的历史。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2] 183。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互促进,循环往复,不断推进着国家的伟大事业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着恢宏、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一种道路创新,更是一种实践创新。无论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抑或是坚持创新驱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创新实践的集中体现。

(三)制度创新:实现中国制度的新完善

百年奋斗,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7]。改革开放是一种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之初,姓社姓资的争论甚嚣尘上,在这关键时刻,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一锤定音:改革开放就是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8] 372,因此,必须“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8] 374。“闯”的精神、“冒”的精神,就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制度体系,创造了人类新的制度文明。不过,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9],还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时,强调“突出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2] 114。“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之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三大显著优势中,居于首位的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意味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制度创新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成为科学制度体系并具有越来越显著的优势,就在于党的领导。党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在社會主义制度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坚持自我革命,自觉锤炼制度创新的能力,不断在“补短板”的过程中保持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既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党进行制度创新的重要方法。坚持自我革命实质上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而坚持党的领导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通过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突出其对国家治理的统领性作用,使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形成自上而下的制度系统。可以说,坚持自我革命就意味着坚持党的领导,而坚持党的领导就意味着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使其逐渐成熟定型并达到“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3]。

(四)文化创新:促进中国文化的新发展

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的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奔腾不息,不断给人类文明发展奉献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其原因就在于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所谓守正,即坚持正确的东西。所谓创新,即通过实践创造新的东西。创新以守正为基础,守正以创新为方向。因此,文化创新与文化自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化自信是在实践中不断衍生出的文化自觉,即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进而形成的文化认同。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丧失对自身历史文化的主观判断与认同,不知自身历史文化从何而起、从何而来,也就无法知晓将去往何处,因而难以形成真正的文化自信。所以,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0] 349。这就为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也必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文化。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文化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实践,是包括物质生产在内的一切创造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实践活动。因而,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必须以当代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目的,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为旨归。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核心要义及其价值体现,只有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化创新才有意义。当代中国实践发展得越快、越好,就越需要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当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思想资源中,我们要厘清其中的关系以服务于文化创新。大致来说,马克思主义是“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体”,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是“用”。马克思主义是灵魂,是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根源;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是可以借鉴利用的文化资源。

二、坚持开拓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基础

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12]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开拓创新的关键法宝。

(一)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开拓创新?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富强、为人类谋解放。在伟大建党精神中,“不负人民”处于最高位置,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服务人民、造福人民。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要实际地“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包括改变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是一个开拓创新的过程。也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国家文明富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开拓创新。

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13] 1094-1095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脚踏实地地为人民群众干革命、干事业,这就是开拓创新。新时代坚持开拓创新,就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14],解决国家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是一心向人民、一心为人民。100年前,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00年后,中国共产党以创造历史性成就、推动历史性变革作为交给人民群众的答卷,真正做到“不负人民”。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是开拓创新的根本价值取向。

(二)政治理想:创造一个新世界

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是共产党的政治追求。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康有为、梁启超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开明派等仁人志士推动了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但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开拓创新的意识、能力和社会条件,“他们不懂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于是就忽略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15]。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开启了一条新路。这条道路之“新”,就在于以人民为主体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新世界的强力武器。从旧时代的“改变中国”到新时代的“改变世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走自己的路,不断创造新思想、新方法、新策略,不断开拓创新。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建设新世界的过程。关于如何坚持开拓创新、建设一个新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新篇章”[16]。

(三)基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7]的著名论断。关于实事求是,毛泽东这样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3] 801“事实”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因此,实事求是本质上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道路,再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一个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过程。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0] 344,而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创新过程。新时代,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如何化“危”为“机”,将危机有效地转化为促进新阶段发展的动力,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一方面,“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0] 198;另一方面,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10] 201,因而必须以实际为根据、以问题为导向。不盲目、不盲从、不迷信,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发展。

(四)具体路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事求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而解放思想又以实践为基础,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开拓创新的具体路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既是认识发展的总公式,也是开拓创新的基本样态。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也就永无尽头。一方面,实践是开拓创新的基地,创新是实践的本性,实践创新推动一切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实践观属于辩证否定观的范畴,要求在面对现实世界时保持一种批判思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8] 22,因而,批判思维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是实践观的实质,实践则具有强烈的创造性和开放精神。在此意义上,创新不是简单的创新,而是具有辩证法特征的创新,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础和路径的创新。

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之所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跨越,关键就在于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筚路蓝缕、开拓创新的勇气与魄力,开辟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党的“三次历史决议”,内容和任务各不相同,但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新时代,坚持开拓创新就必须从根本上克服本本主义或教条主义。《决议》之所以以“总结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主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如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16]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如何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指出:“‘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我们要实事求是分析变和不变,与时俱进审视我们的理论,该坚持的坚持,该调整的调整,该创新的创新,决不能守株待兔、刻舟求剑。”[16]

三、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持开拓创新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是新时代的实践主题。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小康之家”到共同富裕,从经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关键在于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开拓创新。

(一)以开拓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找准主要矛盾,推动伟大事业发展,是以开拓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表明人民群众对“需要”有了更广泛、更全面和更高质量的新要求。“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侧重的是物质生活需要,关注的是“有没有”的问题,而“美好生活需要”则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为基本特征,重点关注“好不好”问题。显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这个变化具有里程碑意义。实现美好生活需要,重点是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靠以前外延式、粗放式的发展方式,而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是创新。在新发展理念当中,创新首当其冲。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就没有高质量发展。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里的创新不只指科技创新,而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一方面,要在理论创新中克服思维定式,创新思想观念。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不是要不要、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在思想上要绷紧开拓创新这根弦,牢固树立“创新就是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0] 203的思想观念,从而以创新引领发展,增强创新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在实践创新中克服思维定式。这就要求不仅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还要有敢“闯”敢“冒”的能力,以此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以开拓创新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式現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5]。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党领导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从毛泽东的“使全体农村人民富裕起来”和“共同的富”“共同的强”到邓小平的“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再到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9] 142。这种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显著标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就是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

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创新至为关键。具体而言,一是以科技创新推动共同富裕。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科技创新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科技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意识,“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2] 249。二是以制度创新推动共同富裕。如果说科技创新属于生产力的范畴,那么制度创新则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科技创新的任务是做大做好“蛋糕”,制度创新的任务则是分好“蛋糕”。在这个意义上,实现共同富裕既要靠科技也要靠制度,没有制度的完善就没有共同富裕。三是政策创新。政策创新就是构建创新性共同富裕的政策体系。实际上,政策也属于制度的范畴,之所以特别强调,是因为民生保障政策对于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就内容而言,民生主要包括就业收入、基础性设施、兜底民生保障三个方面,这些内容与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安全感直接相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策创新主要是创新共同富裕的政策保障体系,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以开拓创新促进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是发展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 274。20世纪以来,科技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硬实力”的关键因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11] 267。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技强国”的要求。科技强国,科技创新是必由之途,“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20] 120。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马力十足、动力澎湃,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过,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相比,科技创新仍存在短板,主要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5]。而“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2] 246。因此,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科技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民族强”[19] 205。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2] 248因此,要把自主创新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 248。

(四)以开拓创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历史和现实的启示下,中国共产党一直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时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了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高度,扎实推进,成果显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新,一个重要原因是确立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重要目标。这是一个伟大而美好的理想,既体现了人和自然本质的统一,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根本在于尊重自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改造自然,必须以自然规律为依据。恩格斯曾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1] 559-560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2] 39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开拓创新,利用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发展,还需要观念创新,促使人们接受低碳生活等新理念。

四、坚持开拓创新的未来进路

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16],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开拓创新。

(一)在把握时代大势中准确识变

时代大势即时代潮流,是党领导人民坚持开拓创新、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航向。时代大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不过在时代大势中,一些具体的矛盾、问题、任务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首先要科学研判、精准把握历史潮流中的“时”与“势”,这是开拓创新的主要根据。历史潮流的“时”与“势”把握好了,才能制定出具有现实性、针对性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实际上,马克思早就科学地阐明了历史潮流的“时”与“势”,这就是“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仍然是我们精准把握时代大势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开拓创新还要求我们精准识变。对于具体事物而言,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一方面,要精准把握变的性质。有的变是好的变,有的变是不好的变,性质不同,采取的应对策略就不同。另一方面,要精准把握每一个具体变化的产生原因、变化条件、变化方式和变化方向等。在这些问题上,每一个变化都是不同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老办法解决。

把握大势、精准识变,其目的是要顺应时代潮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创事业新局面。虽然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拓创新、拼搏奋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精准识变具有关键性意义。只有精准识变,才能一方面顺应时代大势的变化,在变化中开新局,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化“危”为“机”,推动逆历史潮流的“退变”向好的方面转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22] 298。

(二)在聚焦人类文明发展中科学应变

精准识变的目的是科学应变。科学应变,就是要在大变局中推动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发展。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2] 45。另一方面。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2] 471。因此,科学应变谋发展,既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立场上,也要站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立场上。这两个立场是统一的,是同一个立场的两个维度,中国是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科学应变的本质是从“怎么看”转变到“怎么做”,切合不断变化的实际去做谋发展、谋生计、立潮头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稳步前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科学应变的理论指导,对于开拓创新来说,坚持新发展理念就是坚持“两个结合”,如此才能在历史大势中开辟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发展格局,只有坚持“两个结合”,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才能寻求科学的应对之策,从而科学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坚持“两个结合”不是简单地套用马克思主义,而是立足中国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和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双重功能。同时,我们还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应变之道、应变之策,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科学应变也需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为时代发展寻找有益助力。

(三)在回应现实需要中主动求变

坚持开拓创新,必须主动回应现实需要,在创造性实践中回答现实问题。回应现实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新时代,人民的现实需要体现为美好生活需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需要与时俱进、主动求变。主动求变实质上就是开拓创新,一方面,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推动伟大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战略上要有定力,在战术上要灵活应变,以变应变、以变制变、主动求变。历史证明,只有站在人民立场上,主动回应现实需要,主动跳出固有的思维方式、实践方式,通过主动求变,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目标能不能更好地发展,能不能高质量实现,关键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主动求变、主动创新。另一方面,回应现实需要,不仅是一种实践创新,也是一种思想创新,是一种自我革命,由思想上的主动创新带动实践上的主动创新。只有在思想上主动求变,才能创造性地进行实践。

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主动求变,才能予以及时化解和解决。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都是创新发展的问题,创新发展问题的解决需要创新实践,而创新实践需要主动求变的理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2] 183在实践上,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党、国家和人民的现实需求,创新发展方式。实践创新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將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不是单一的物质文明,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实现“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只能依靠创新、必须依靠创新、必定依靠创新。

(四)在创新发展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主动求变、开拓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成功开辟的重要前提。在一定意义上,改革开放就是一个主动求变、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国道路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不断丰富、拓展的过程。正是由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又内生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因而,主动求变、开拓创新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特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质。同样,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也需要主动求变、开拓创新的精神。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是一个不断被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动求变的开拓创新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前行、行稳致远的“核动力”,是中国智慧的充分彰显。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都是主动求变的结果。在此之前的历史发展已经证明,西方现代化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资本主义文明也不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式。因此,中国共产党主动求变,借鉴西方现代化和资本文明的经验,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进行以道路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创新,从而推动伟大的实践创新,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忠贞不渝、努力奋斗的伟大事业。中国式现代化要解决的是当代中国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在这些现实问题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根本性、总体性的问题。解决这一根本性、总体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必由之路。“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23]。不同道路创造不同的文明形态。西方现代化道路创造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因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开拓创新,就是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就是说,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可能从西方现代化道路或原苏联现代化道路中产生出来,而只能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结果,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换言之,只有站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上,才能立体地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  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求是,2019,(1).

[4]  马丁·雅克.西方大大低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能力及其意义[J].当代世界,2021,(6).

[5]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

[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1]  黄开华.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J].决策与信息,2022,(12).

[12]  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2-01-12.

[1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  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6-30.

[15]  毛泽东.毛泽东延安时期文稿两篇[J].党的文献,2002,(3).

[16]  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J].求是,2022,(13).

[1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9]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李利林 朱苗苗]

猜你喜欢
开拓创新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人民论坛(2021年24期)2021-09-15 18:28:21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国内广播剧发展路径
中国广播(2019年3期)2019-04-04 01:04:04
改革压茬推进广播事业守正创新、全面拓展
中国广播(2019年2期)2019-03-13 13:09:54
温儒敏: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
略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青年时代(2016年30期)2017-01-20 00:05:53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党刊编辑素养的思考
如何用爱心开启孩子的心灵
基层学校工会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3期)2016-01-29 11: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