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

2023-02-08 07:03○张
决策与信息 2023年2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思政大学生

○张 静 邢 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91)

党的二十大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内涵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共同富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党的中心任务的使命所在,也是高校思政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一、在讲深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中坚定价值观自信

高校思政课要引导青年大学生从多个层次认识共同富裕。从系统论观点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唯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从培育共同富裕的实现主体角度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当代青年大学生只有在科学地认识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基础上,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增强价值观自信,才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全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高校思政课可以结合2021版教材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的教学内容,深入讲解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的共同富裕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彰显,以及对世界文明中一切价值理想公共产品中有益成分的吸纳,引导学生体会共同富裕中所反映出的人类社会发展最先进的核心价值理念。

首先,“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共同富裕的底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其他什么社会主义,而是科学社会主义,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分别体现在领导制度、经济制度、国体和政体以及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而在根本立场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高校思政课要带领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全民性、全面性、实践性和渐进性,进而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一是实现共同富裕在主体层面坚持“全体共享”,指全体人民人人享有改革发展成果,而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享有;二是在内容层面坚持“全面共享”,指全面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成果,尤其注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民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在方式层面坚持“共建共享”,强调发展依靠人民,通过团结奋斗推动高质量发展,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的生动局面;四是在实现进程层面坚持“渐进共享”,指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分阶段接续奋斗,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缩小贫富差距,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总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依靠群众再创历史伟业,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共同富裕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基因。“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育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立场、价值追求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源泉和直接“观念质料”[2]。高校思政课要善于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共同富裕的价值基因及其传承演进史,将其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故事以及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的革命故事中娓娓道来。比如,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用一首诗歌《魏风·硕鼠》形象地将奴隶主剥削阶级描绘成贪婪可憎而寡恩的大老鼠、肥老鼠,描写出了底层群众为挣脱剥削压迫、寻找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而坚决反抗、不懈奋斗的价值选择,体现了古代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揭示了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力量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命题。《礼记·礼运》不仅阐释了儒家对于“大同”理想社会的设想,表达了对于理想社会“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还通过阐述“大同”与“小康”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初步指明了“大同”的价值实现路径。在“大同”价值的指引下,以康有为和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进一步探索“大同”社会的政治制度。康有为自称早在1884年就开始“演大同主义”,1885年“手定大同之制,名曰《人类公理》”,并在1901至1902年间编著完成的《大同书》中具体描写了“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人类社会远景和对“太平世”的社会构想。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进而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更为明确、具体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办法。其三民主义意指“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这样的说法,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孙中山所提出的造就“国家之本,在于人民”新世界,充分彰显了其深厚的为民情怀。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共同富裕还吸纳了世界文明中一切价值理想公共产品的有益成分,彰显了全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高校思政课还要善于在中西对比中彰显共同富裕的强大道义力量。古往今来世界上所有民族、阶级和个人,都在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步规律的过程中创造和贡献着不同的价值观公共产品。不同的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和价值追求。不同的价值观公共产品平等地供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和选择。人类历史证明渴望获得自由、平等的政治权利、社会秩序、精神生活和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共同富裕充分吸收了资本主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等级制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设想等人类社会一切价值理想公共产品的有益成分,充分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具象到社会形态中,就是不为少数人、剥削阶级服务,而是体现古往今来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公平正义美好心愿的社会形态。

二、在讲透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中增强战略定力

中国共产党关于共同富裕的价值意义、价值原则、价值实现的总体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共同富裕理论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中。高校思政课要善于在故事中讲道理,通过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同富裕实践历史的主流本质,引导大学生坚持大历史观、强化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形象的认同[3]、增强战略定力和历史主动精神,坚持既急不得,也等不得,稳中求进、团结奋斗。

首先,高校思政课要向学生清晰讲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带领人民走出中国“共富路”的探索历程。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要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79年12月,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社会”构想。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2012年11月15日,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充分彰显了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决心信心。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五次提到“共同富裕”。2020年制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2035年的远景目标包括“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1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要“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其次,高校思政课要带动学生一起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脱贫共富路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增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当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114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1000元;形成了超过4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1万美元,处于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行列,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与社会财富大量创造相对应的是,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极大减少。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用8年时间取得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实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并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反贫困是一个重要的全球议题,中国在35年时间里让7.5亿人摆脱贫困,创造了世界反贫困斗争史上的一大奇迹。以菌草种植为代表的国际反贫困项目,为全世界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多种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最后,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讲清楚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历史必然性和正确性。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总结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将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地概括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从途径上看,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也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样的发展路径设计,即“非均衡发展战略”。近年来,有少数国外舆论对中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提出了质疑,认为基于人性本身所固有的某些缺陷,个人是不可能心甘情愿与他人“共享”自己的财富的:从现实来看,中国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带动后富的地区和人,造成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甚至有部分声音将一些不相关的社会政策与非均衡发展战略相联系,提出所谓的实践悖论。事实上,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前提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新中国初步建立。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在新中国基本确立,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时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全国各地生产力水平差距较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想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一部分已经有一定发展的、有条件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地区先发展起来,鼓励一部分人在诚实劳动、按劳分配的同时,通过合法经营和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先富起来。这也为后来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准备了物质基础和经验积累。因此,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符合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实际,助推中国实现跨越式高速发展,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量变与质变、部分质变与整体质变的基本规律。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敢于直面舆论挑战,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历史深处,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帮助学生拨开所谓实践悖论的迷雾。

共同富裕一头连接着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另一头指向共产主义。只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任务没有改变,那么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和续写。依据以资本主义“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理论推论和资本主义世界贫富差距导致的社会撕裂,无法理解和正确判断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大学生学会识别西方话语陷阱,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拥有的真实可靠的制度优势、真实可感的历史成就、真实可信的领导核心,增强写好非均衡发展战略下半篇文章,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战略定力。

三、在讲活共同富裕的现实逻辑中激发精神动力

高校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实现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巩固大学生群体思想共识,激发大学生群体积极投身共同富裕实践精神动力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思政课要重视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有效创新,通过讲活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的共同富裕现实逻辑,来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内在动力,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培育更强大的主体力量。

首先,高校思政课要结合现实政治经济形势,用好课堂主渠道讲活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性。从近代国际舞台大国崛起的竞争历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新中国站在世界经济总量“亚军国家”起点上,向经济总量“冠军国家”冲刺的时代[5]。在中外历史上许多实例的盘点中,学生会发现,财富的分配和财富的创造一样,是个重大命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高校思政课可以通过打造师生合讲型课堂,让大学生参与到课堂讲授中,与思政课教师一起分析,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中国和部分典型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财富分配的态度,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很多国际战争和国家长期衰退都是因为财富分配不均,社会两极分化过于严重而导致,这并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观自身,中国已经走到了一个重新审视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关系、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上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路口。第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为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要求,我们必须写好非均衡发展战略“先富带后富”的下半篇文章,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然要求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着力促进实现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在摆脱贫困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高校思政课要结合现实,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6]为重点,将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总体思路传达给青年大学生们,便于学生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共同富裕的总体规划相结合。尤其是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全面把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6]。

其次,高校思政课要结合学生思想意识趋势,用好社会实践课堂和网络云课堂引导大学生警惕共同富裕路上可能出现的思想挑战和精神懈怠问题,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注重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协调发展。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实现过共同富裕,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擘画的共同富裕时间表和路线图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接续奋斗。从现在起到2035年,乃至本世纪中叶,当代青年大学生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中流砥柱。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一切伟大的成就都不是那么轻轻松松得来的,而是通过艰苦奋斗得来的。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高校思政课要走进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振奋人心的科技创新前沿、方兴未艾的乡村振兴实践,讲述广大青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终扎根基层一线的故事,用青年大学生所亲历的真实的社会历史场景、所共情的奋斗榜样、所好奇的典型案例来告诫青年大学生“躺赢”不可能、“躺平”不可取,坐等共同富裕更是不切实际,引导青年大学生明白只有树立正确奋斗观,克服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心态,激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在此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除了要率先走进社会大课堂,还要善用新媒体新技术开拓网络思政育人新阵地,动员大学生从“听故事的人”变为主动“讲故事的人”。同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在于其不仅助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还引导社会精神财富不断创造,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必备条件。这要求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学会在新发展格局中定位人生坐标,在物质和精神双向追求中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最后,高校思政课要结合网络舆情热点,用好网络新媒体阵地引导大学生辨别和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等错误思潮的侵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义利观和物我观。邓小平提醒我们,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不少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认识不够全面,致使择业就业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甚至宁愿啃老也坚持非大城市不去、非高薪行业不去的现象。高校思政课要善于追踪和捕捉网络空间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倾向,引导大学生在社会物质财富较大丰富后,跳出西方“富而不教”的价值观陷阱,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乐于担当奉献,拒当“福利懒汉”,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收入分配局面。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我们还会面临复杂性、困难性更大的挑战。战胜这些挑战需要广大大学生把论文踏踏实实写在祖国的广袤土地上。未来,我们还将坚持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此基础上进行收入分配调节,尤其会注重保护民营经济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收益,同时,我们也鼓励学有余力的大学生们发扬奉献精神,通过捐赠、带动就业、回乡创业等形式,帮助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

总而言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均贫富”,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有高低、时间有快慢,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面对新情况新挑战,树立正确认识、巩固思想共识、激发奋斗动力,才能走好团结奋斗这一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高校思政课要善于通过“真理、事理、情理”的三次构建[7],讲深、讲透、讲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增强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自信、战略定力和精神动力,引导他们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团结奋斗中不掉队、不歇脚、不松劲,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期实现贡献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思政大学生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