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嵘不愧是“雪龙”的灵魂人物之一,先后担任“雪龙”号、“雪龙2”号政委兼轮机长,参加了17 次南、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全程参加了中国首制极地考察破冰船的建造,并保障“雪龙2”号进行了首次南、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在极地考察破冰船建造和运行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他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长期工作在极地科考第一线,致力于极地破冰船动力配置研究。他授权《极地船用直升机喷气燃料加油系统》等发明专利7 项,多次被评为优秀南、北极考察队员,先进工作者,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2021年,他被评为中国首批正高级轮机长,并获得“海洋系统优秀科技青年”荣誉称号。
在建造“雪龙2”号期间,黄嵘除了负责机电设备、自动化方面的专业技术协调工作外,为了赋予新船更高的功能,在基本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智能机舱建设工程。智能机舱建设需要满足故障预测,比常规判断方法需要提前感知并判断趋势,并提供船员辅助决策,给出解决方案。由于是破冰船,需要考虑设备的振动大小、来源等因素,他提出分清水、破冰两种模式,利用后续航行破冰积累数据,以针对性的分场景来进行故障预测。
作为此项工作的牵头人,需要仔细研究中国船级社制定的智能机舱标准,与设计院、船厂、各相关设备厂家等多次协调整体方案,与CCS 细致沟通,确保功能满足并优于标准,使“雪龙2”号成为首艘获得智能机舱入级符号的科学考察船。
在“雪龙2”号首次进行南极考察期间,黄嵘及时处理解决了主动力系统在使用前期的几次故障,为考察队完成各项任务打下了基础。“雪龙2”号是电力推进系统船舶,配备中国首次使用的大功率破冰型吊舱,在南极陆缘冰中进行破冰时,发现吊舱内部轴承滑油与各道油密封串油严重,船上没有非常充足的滑油来满足串油消耗量,无法按照国外专家给的意见进行长时间调整。他利用在“雪龙”号多年的极地破冰工作经验,结合吊舱密封原理,创造极限调整法,2 个吊舱分别调整,取出调整极限高低数据,运用2 个吊舱不同的数据,在破冰期间停船进入吊舱5 次,取得了满意结果,保证破冰工作正常进行,也为南极破冰试验确保了主动力设备安全。
黄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推进方式研究》《极地考察破冰船吊舱推进系统分析及其控制性能仿真研究》等十多篇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