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物叙事情境的高中历史教学

2023-02-07 02:26张茂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学历史教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法国革命历史

张茂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7 年版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对历史进行探究。”[1]在教学实践中,以“人”设“境”,以“问”领“学”,人物叙事情境下的历史教学是让课堂“活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 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例,让学生聚焦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这位被称为“英国囚徒”“美国独立之父”“法国革命者”的历史人物叙事所构成的情境之中,追随其在英、美、法三国跌宕起伏的经历,认识启蒙思想与欧美国家民主制度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从历史人物叙事情境中感知历史真实,理解一个时代,不失为一种教学选择。

一、初创人物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潘恩是启蒙思想家与民主革命战士的统一体。因其亲身参与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朱学勤教授称之为18 世纪末“两个世界的英雄”[2]。对于潘恩这样经历两个世纪,跨越三个国度,且命运多舛的历史人物,按照时序进行单线叙事是不能让学生充分且有深度地理解历史面貌的。教师应运用生动且富有历史的语言,综合运用多种史料,让学生在生动鲜活的历史情境中去感知18 世纪这个革命的时代,促成学生对历史的思索,将历史学习推向深度。根据《课标》对本单元的具体要求,本课的核心是掌握思想解放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教学问题的设置应围绕这一核心要求进行。基于篇幅,人物叙事的这一教学过程通过下面表格(表1)呈现。

表1

通过人物叙事这一教学过程,学生们比较顺畅地“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3],实现“史料实证”素养水平2的培育,并为学生朝着素养水平4 的培养做好了准备。

二、再挖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4]如果说,对潘恩叙事所形成的情境感知是本课的显性教学。那么,在问题驱动下,学生依靠文献资料展开对历史情境的深度挖掘与解析,则是对学生进行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隐性教学过程,更是完成基于历史人物叙事情境下教学的关键步骤。

问题一: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有何特点,潘恩为何并不认同?他追求怎样的民主政体?

材料一:潘恩幼年失学,屡遭失业,两次婚姻的失败,潘恩长期将自己的姓写成“Pain”(痛苦),以示对英国社会的抗议。1774 年他组织了一次下级税吏要求增加工资的议会请愿,失败后惨遭英王政府的解雇。

——摘编自朱学勤《两个世界的英雄——托马斯·潘恩》

从材料中学生可以获取如下信息:潘恩作为个体的生活在英国是不幸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潘恩为何向议会请愿?生活不幸下的潘恩会如何看待英国的民主政体?学生依托所学、教材与教师讲解认识到:17 世纪的英国革命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借助“王在法下”的历史传统,开展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光荣革命”后,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18 世纪20 年代,英国责任制内阁开始出现,辉格党与托利党的斗争走向激烈。但是,议会选举腐败,下层民众生活凄苦也是英国历史的事实。潘恩个人生活的经验使他走向了英国君主制的对立面——追求共和制,这也使他后来成为英国政府通缉的罪犯。

问题二:潘恩满怀激情地投入美国革命,是出于怎样的目的?独立后美国确立的共和政体有何特点?

材料二:战争是在潘恩的《常识》发表以后才获得近代意义的革命内容。潘恩把独立和共和联系在一起,把一个区域性的民族战争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史上的共和时代联系在一起,把北美斗争推上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这才是他发表《常识》一书所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功绩。

——摘编自朱学勤《两个世界的英雄——托马斯·潘恩》

依据材料和教师讲述,学生认识到:潘恩投入的是一场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当局残暴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常识》的发表,斩断了美国人民与英国君主之间最后的情感,赋予美国大胆谋求独立的精神动力。不仅如此,潘恩更是引领美国人民告别君主制,走上追求共和的道路。特别是他为美国宪政提出的部分意见,“为1787 年宪法的制定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5]1787 年,美国构建起来了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联邦制共和。通过英美两国政体的比较,学生认识到共和政体相较于君主制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教师还需补充,潘恩初来美国即指出奴隶制存在的不合理性。但是,1787 年宪法基于现实,维护了奴隶制,限制印第安人、黑人等的选举权,这与《独立宣言》中宣扬的天赋人权等启蒙原则是相背离的。黑奴存废问题最终在19 世纪演变成了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问题三:潘恩对法国大革命寄予怎样的期许?潘恩在法国革命期间的经历,又反映了法国革命怎样的特点?如何看待启蒙运动与法国革命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潘恩满怀世界主义理想,投身大革命的进程中。当潘恩面对《法国革命反思录》以阻止法国革命思想向英国和欧洲世界的其他国家传播。潘恩的新作《人的权利》问世,成为对《法国革命反思录》最有力的辩驳。

——摘编自邢承志《被边缘化的“常识先生”:跨国视野下的潘恩与美国革命》

学生分析可知:法国大革命是一场爆发于18世纪末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年逾五十的潘恩抱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又一次投入到反抗专制的革命中,潘恩期许通过此次革命让全人类进入民主的时代。教师需要说明,“启蒙思想家一般都是以全人类代言人的姿态出现”[6],作为启蒙思想家群体之一的潘恩也不例外,他自然地赋予了法国大革命“世界革命”的意义。

但是,法国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革命一开始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斗争就十分激烈。潘恩因对处死路易十六持赦免态度,差点死于雅各宾派执政时的断头台之上,狂飙突进的革命在某种程度走向了反革命的一面。革命日趋呈现着激进、非理性的特点。对此,如何进行历史解释呢?这就涉及到处理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关系。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直接推动了大革命的爆发;但此时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不充分,国内保王党人和欧洲反法联盟不断破坏、干涉革命,更为重要的是并未被启蒙思想所深刻教育的广大民众却积极参与革命,缺乏政治经验的资产阶级派别又轮番上台,政局走向失控,稳定也就逐渐成为新的诉求。

至此,借助聚焦潘恩与18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懂得英、法、美三国国情各异,诉求不尽相同,启蒙思想对革命影响深浅不一,最终确立的民主制度也就各有特色,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得以培养。本课第一、二子目的学习基本完成。

三、延续情境价值,培育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基于人物叙事的完整性,教师补充说明:潘恩在美国不断被边缘化,1809 年6 月8 日,潘恩在孤苦无告中逝去。学生面对潘恩如此寂寥落幕,顿感错愕。主动探索欲望被再次激发,情境价值得以延续。教师解释:潘恩出版《理性时代》,过于猛烈地割裂了宗教与生活、传统的关联;致美国总统华盛顿的公开信,这一张扬、激进的举动,使理想化的潘恩逐渐走向了现实的对立面,让他日趋孤立。更重要的是,“革命后的美国极力追求自立于诸国之林,急迫地需要界定国家身份和文化特性,把自己同腐败而危险的外部世界区分开来”[7]。潘恩却撰写了《人权论》,参与法国革命,“不可避免地与现实政治发生不断的冲突,后者也与潘恩等人最初带有启蒙时代色彩的世界主义主张分道扬镳、渐行渐远”[8]。此时可扩大学生的思考面,追问:为什么像潘恩、伏尔泰、卢梭等这样的一群生前曾普遍遭遇不公的启蒙哲人却从未放弃对美好的追求?这就涉及历史哲理层面的思考:如何看待个人,或者群体与时代的关系?

材料四:各个人的意志——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潘恩在英国生活了37年,“伦敦作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出版业的繁荣、伦敦皇家学会的学术讨论、各类俱乐部和咖啡馆的喧嚣,都构成了启蒙时代令人艳羡的人文风景”[9],伦敦的生活滋养了他对科学、理性与民主的认识,18 世纪的经历深刻影响了潘恩。潘恩又用这影响着18 世纪欧美革命。同样,这个时代还塑造了伏尔泰、卢梭等诸多启蒙哲人,他们也普遍对这一时期欧美革命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18 世纪追求民主的历史,并不是潘恩一个人塑造的,而是像潘恩这样的一群人在努力塑造着,历史是合力的结果。潘恩个人的意愿虽然在18 世纪无法完全实现,但也正是因为有像潘恩这样一群启蒙哲人在不懈奋斗,不断地融入到这个“总的合力”之中,推动着人类走进了19 世纪,一个资本主义向纵深发展的世纪。随后教材第三子目“资本主义的扩展”,可安排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学习资本主义制度在19 世纪如何扩展。

最后,教师可以用这样一段话结束本课:我们每个人都属于一个时代,最终都会归于一段历史。面对我们的时代——21 世纪,我们都应抱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积极投身于自己应尽的事业之中,主动融入“历史的合力”,实现人生价值。

【注释】

[1][3][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年,第51、70、5 页。

[2]朱学勤:《两个世界的英雄——托马斯·潘恩》,《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 年第1 期,第92 页。

[5]佟德志:《民主的否定之否定: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与逻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 年,第109 页。

[6]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209 页。

[7][8]邢承吉:《被边缘化的“常识先生”:跨国视野下的潘恩与美国革命》,《历史研究》2019 年第4 期,第147、147 页。

[9][美]彼得·赖尔、艾伦·威尔逊著,刘北成、王皖强编译:《启蒙运动百科全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158—159 页。

猜你喜欢
法国革命历史
法国(三)
法国(一)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新历史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法国浪漫之旅(二)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