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芳 珠海市拱北中学
党史教学能够为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提供重要养分,但初中党史教学往往存在内容碎片化、学习目标笼统化、学习过程模式化等缺陷。运用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将碎片化、笼统化的知识结构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本文尝试以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大概念视阈下进行党史教学,培育初中生的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公民通过确认自己是否属于某一国家,从而形成个体归属于某一国家的意识,产生对国家的归属情感,并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关心国家”[1]。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的接纳,因此不可能凭空形成,知识是国家认同感形成的基础。所以以知识为载体,激发学生的主体经验,并通过有效的课堂互动,使学生的个体认知与国家意志达成一致,才能落实国家认同的培育。
另外,如果学生只学习零碎的党史知识,体验就难免流于形式;因此要通过“大概念”使知识结构化,从而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课程标准指出中国近代史在内容结构中属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程”这一主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已经属于大概念范畴,但是这一大概念是一个短语,缺乏明确的价值导向,不利于教学目标的确立,也不利于初中生聚焦学习。
有鉴于此,笔者选择了层次更高的上位概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这样就把近代历史中“救亡图存、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等内容都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把握近代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更长的时间段来体会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同时,在单元教学中多次强化这一原理,也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
结合教学内容、大概念与国家认同的维度,笔者梳理《五四运动》教学设计结构(表1)。
表1
情感的唤醒是国家认同的前提。所以,必须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历史情境,打通历史与真实世界的联通点,才能实现以大概念教学促成国家认同的培育。
事实上,参与五四运动、创造历史的那一群人中有很多都是跟学生一样出生于世纪之交的青年人。不同的是,他们出生于国家危亡之际,正在苦苦探寻国家的出路。笔者为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青年人的担当”作为课堂教学情境主线,设计了如下两个环节。
在讲述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时,笔者并没有像教材一样,直接从国际大环境切入,而是选择了中国政府的角度。以中国代表团提出的7 个要求(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等)及在中国留欧学生强烈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又追加的一项提案:废除“二十一条”、归还德国在山东特权等史实导入,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巴黎和会对饱受欺凌的中国人有着重要意义,它是中国试图重新恢复大国地位的一次努力。
然后笔者介绍了巴黎和会的一幕:青年外交官顾维钧据理力争,但是最终欧美列强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并且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在此笔者添加一则材料:
考虑到中国既非五大强国之一,甚至也不在次要的十个强国之列,是个无足轻重的国家,却派出一个人数在二百以上的大代表团,这似乎显得特别。[2]
——曾担任过中国政府警务顾问的卜禄士记录下外国人的看法
【设问】材料中外国人的看法与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望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
体会国人期望与国际声望的反差对于学生理解五四运动为何爆发有重要铺垫作用:它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一次巨大的失败。这种情感的落差,唤起了学生对近代屈辱历史的记忆,同时理解到自鸦片战争以来,各阶层仁人志士在救国救民路上从未消失的爱国情怀。
在国家灾难面前,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个体会作出何种选择?在这一部分,笔者重点选取闻一多先生写给父母的信件与学生一起分析。
国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强权,无公理,全国瞢然如梦,或则敢怒而不敢言。卖国贼罪大恶极,横行无忌,国人明知其恶,而视若无睹,独一般学生敢冒不韪,起而抗之,虽于事无大济,然而其心可悲,其志可嘉,其勇可佩!……今年不幸,有国家大事,责任所在,势有难逃……两大人虽不见男犹见男也。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且男在校中,颇明大义,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今日无人作爱国之事,亦无人出爱国之言,相习成风,至不知爱国为何物。当知二十世纪少年当有二十世纪人之思想,即爱国思想也。[3]
【设问】材料中闻一多描述的五四运动期间情况是怎样的?他有什么忧虑?他是怎么看待学生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他所理解的“爱国”是什么?
设问对于闻一多的书信细节进行了环环相扣的提问,引导学生体会五四时期的混乱,闻一多在“小家”与“大家”之间的艰难取舍,及以他为代表的那一代90 后对于“爱国”的理解。闻一多的言行,能够充分体现出那个时代青年人对国家忠诚、勇于承担历史重任的精神。
那么,在时代洪流中的个人选择又是如何影响历史发展趋势的呢?教师以一幅地图展示了两百多个城市学生罢课支援北京学生的情况。这一史料把学生个人和学生群体结合在一起,辅以地图动态地展示五四运动的发展。这样从点到面的设计,把怀抱远大理想的20 世纪初青年形象有层次地展示出来了。
情感认同必须经过理性思维的探索,才能使个体的认知持久地统合于国家对公民的期待。所以在进行党史教学时,不能只从“应当如此”出发,应该将历史的复杂性呈现给学生,使学习具有理性探讨的空间,这样才能在探索意义的过程中使国家认同内化为学生的个体经验。
因此,笔者设计了第三个部分:一个时代的曙光——五四运动的扩大与五四运动的意义。笔者在这部分着重围绕“传承”与“转折”两个关键词,提供了三组材料。
第一组材料有关商界罢市、工人罢工、乞丐、军人吴佩孚支持学生运动(材料略)。
在“五四运动的扩大”这一部分,教材叙述较为简洁而且角度单一,主要突出的是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因此笔者补充了乞丐、军人等细节,增强了情境的复杂性。这几则材料不仅展示了五四运动与近代以来各阶层的救亡运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相一致,同时体现出这是一场席卷全民的爱国运动,从而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第二组材料:意在与学生一起探究五四运动为什么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图1 新文化运动及其代表人物地图
图2 五四运动形势图
【设问】(1)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地点及代表人物所在地,为何会与五四运动爆发城市高度重合?这说明了什么?
(2)图3是五四运动时学生在街头演讲的照片。你认为他在讲什么?仔细观察,这张照片有哪些人在听演讲?
图3 五四运动时期在街头听演讲的学生[4]
图3 局部放大
对于“新文化”、“思想启蒙”这些概念,学生最熟悉的当数《新文化运动》一课。所以,在讲述新知识的时候,能否清晰、具体地展示两者的关系,对于初中生学习至关重要。在这部分,笔者选取了两幅地图,专门标注出城市的名称,以展示不同时段、不同历史事件发生在相同的地点这一特征,直观地揭示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接着,通过猜测照片中的主角“可能在讲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五四运动时期新思想的传播。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照片中的听众,最后提问:在穿西装、带洋帽的人群中,有一位依然留着长辫子的听众(见局部图),这说明了什么?这一环节通过具体细节,既让学生了解到新文化、新思想在五四运动中得到传播;也体会到历史并没有在五四运动之后,直接出现断裂式的转变,而是呈现出新与旧、保守与创新不断竞争交替的复杂性。
第三组材料: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部分革命家(材料略)。意在探究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关系。
初中生通过对已有知识梳理与本课学习,都能够基本掌握五四运动所体现的指导思想、革命力量等的变化。但是,“为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基础”这一点却不能够很明显地从教材中体现出来,因为教材是把后面《中国共产党诞生》一课的内容提前讲了。
所以,笔者把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等革命家在五四前后的活动,与他们的年龄资料制作成表格。这些都是学生从小就接触的历史人物,大部分在1919 年也才20 多岁。通过这一简单的表格,正好回应了本课主题“青年人的担当”,体现出早期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爱国激情;同时顺理成章地揭示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密切关系,也强化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
国家认同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家国情怀素养的题中之义。通过大概念整合党史资源,借助历史情境的创设与理性的探讨,能够增进个体对国家的自豪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完成初中生的国家认同建构。
【注释】
[1]管健、郭倩琳:《我国青年国家认同的结构与验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6 期,第83—84 页。
[2] 师永刚、张泉编著:《图说20 世纪中国·1910—1919:觉醒》,北京:三联书店,2020 年,第264 页。
[3]马金祥:《青年闻一多的一封家书(上)》,《中国青年作家报》2018 年12 月25 日,第16 版。
[4]陈占彪编著:《五四图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9 年,第10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