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架构、实践方略与重大意义

2023-02-06 22:44陈绍辉孙熙国
河南社会科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文明时代

陈绍辉,孙熙国

(北京大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北京 100871)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宣传文化工作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契合历史发展潮流和新时代实践要求,内涵丰富、全面深刻,是一个开放且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强国建设、复兴伟业新征程上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与行动纲领,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一、文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的全局性、战略性作用

从“文化”的定义来看,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含了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当中所创造的全部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就是人类在从“自在自然”到“人化自然”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只要附着人的痕迹、打上人的烙印的都称为文化;狭义上“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2],是观念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文化”,既包含狭义上的文化,即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核心内容的思想文化或者精神文化,同时也包含广义上的文化,也就是将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等熔于一炉的“中华文化”。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双重意涵,既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全面协调推进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文明要素在内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从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而文明是人类进步开化状态的标志。历史学家通常把城市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作为文明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3]。文明是文化之善,考古学家苏秉琦曾对中华文明进行过经典的概括,即中华文明不是“一烛残照”,而是由六大文化区系共聚而成的“满天星斗”,中华文明经过漫长历史演变最终形成了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主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格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历久弥新,是我们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推进文化传承发展、文明赓续创新的宝贵思想财富。

从文化的特征来看,人类学家罗威勒在《关于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中指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琢磨。我们想用文字来界定它的意义,却好像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它不在我们手里,但是它却又无处不在。”[4]这是罗威勒对文化特征的感性描述,将文化比喻成空气,说明文化具有极强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从文化的特征上讲,文化对社会发展、国家治理和文明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拿破仑曾说: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可见,文化的影响力是漫长且广泛的,如果思想文化不能与时代发展与时俱进,那么结果一定是灾难性的;同时,如果不注重文化的传承发展,断然割裂本民族传统文化,其结果也是灾难性的。历史不是一件件往事的堆积,文化也不是一个个残片的拼接,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从历史的发展与实践过程中总结规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既善于继承,又要敢于创新。

从文化软实力来看,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体现出来的凝聚力、感召力,包括文化亲和力、价值吸引力等产生的无形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是不同于军事、经济、科技等突出的外显的硬实力,而是根植于民族血脉的国家和民族的生命力。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之间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愈发激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中指出,通过文化、价值输出与渗透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由此可见,文化之争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理论之争、观点之争,而是命运之争、道路之争、方向之争,更是价值观念之争、人心之争。从大争之世的世界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看,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文化之争,而思想文化之争的内核就是意识形态的竞争。意识形态是政党的旗帜和灵魂,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古人云,“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毛泽东曾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5]主义就是理论,理论的核心驱动就是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意识形态。因此,文化建设的本质在于以思想掌握群众,理论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坚定,通过夯实文化自信自强的价值根基,用正确的理论武装群众指导实践。

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来看,文化不是抽象的、普世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特定历史时期的实践是一定内容和形式的文化的源泉和动力。文化的起源和开端以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自觉制造和使用工具,从消极应对自然,到主动适应和改造自然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呼唤新文化,也必将产生和壮大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6]文化是制度之母,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的近现代化探索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南方谈话”,再到新时代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证明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政治架构起一个国家的骨骼,经济构成一个国家的血肉,那么文化就是这个国家的灵魂。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文化能够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与精神支撑。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当前,我们正处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的新征程上,必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为民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和思想保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文化发展内生性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应运而生,正当其时。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架构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也是实践形态的方法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是强国建设、复兴伟业新征程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任务书与路线图。

(一)明体达用的理论形态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首先,在基本立场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守中华文化本位,坚持文化自信自强。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中介,以“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7],以“为人类求解放”为终极价值,实现了真理性与价值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实然与应然的有机统一。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占据了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仍将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8]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的意识形态都是某种特权阶级利益的言说,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主题就在于为人类求解放,把“现实的不合理”转化为“合理的现实”,把“思想中的运动”转变为“现实的运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9],“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10]。通过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不仅书写了中国的崛起这个“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中国故事”,而且在百余年团结带领人民的伟大斗争实践中锻造和熔铸了伟大的“中国精神”。

其次,在基本观点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创造性地提出“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的观点,既坚持文化起源于物质生产实践,又强调文化对经济基础、社会发展能动的反作用。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一个社会有机体系一般包含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等要素。一方面,物质生产实践从根本上决定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作为观念上层建筑中的核心要素,对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兴衰成败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坚持文化的从属性和派生性观点,可以发现一定的思想文化必然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特定的利益诉求,从这个意义上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去意识形态化”“普世价值”“文化虚无主义”等幻想,实际上“去意识形态化”其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文化虚无主义”更是“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历史虚无主义在思想文化层面的主张,这些社会思潮的文化主张在思想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11]。

再次,在基本方法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明确“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主张,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的工作思路,强调中华文化不能丢、丢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创造性地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精神文化,赋予新的时代特点,使之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具体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以下实践方略:其一,在根本制度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二,在文化教育工作上,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其三,在新闻舆论工作上,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其四,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打破“言必称希腊”“言必称美国”的话语范式,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其五,在文艺工作上,明确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工作导向;其六,在互联网治理领域,明确“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问题意识和总体要求,壮大主流舆论场地,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其七,在价值观层面,要旗帜鲜明反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共同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其八,在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上,要讲好中国故事,解决好“失语就要挨骂”的问题,展现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二)体用贯通的实践形态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熔铸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马克思主义的魂脉,破解“体用二分”的窠臼,极大促进了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路向。

从新时代十年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国家的文化战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召开的会议之密集,作出的决策部署之全面,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之系统深刻,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达到空前高度,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更加显著,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等国家级文化地标拔地而起,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通过国家规划和数字赋能更加鲜活;第二,在社会文明素质上,爱国主义主旋律更加深入人心,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显著提升,一大批文化艺术作品如《觉醒年代》《流浪地球》等既叫好又叫座,现代公共文化日趋完善,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0 个,多座文化馆3500多个;第三,在国民心态上,中国人民更加地昂扬向上、平和理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青年实现了从以往的“仰视西方”到“平视世界”,在脱贫攻坚、科技攻关等一线工作中,新时代青年群体勇担时代使命,唱响“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主旋律,争当强国先锋、复兴栋梁的青年风貌成为亮丽的文化名片。

从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与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就在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中国式现代化克服和超越了物质主义膨胀的西方现代化弊端,资本主义工商业及其现代化模式所造成的往往是物质主义的泛滥、官僚主义的滥觞,“肉体交给市场,灵魂交给上帝”,精神世界的贫乏、消费主义狂欢;解构主义和虚无主义盛行。与物质分化、精神异化的西方现代化迥异,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层面共同富裕,也要精神层面共同富裕,通过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强国建设、复兴伟业新征程上文化建设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结晶,也是全面协调推进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文明要素在内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在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另一方面,我们正处在一个必将产生新文化,并且一定能产生新文化的时代。现代化国家往往伴随着文化的兴盛和繁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就在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方法,同时胸怀天下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实践的新境界。

三、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文化建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文化发展,代有其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重要使命就在于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坚定文化自信: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涵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文明始终有源有流,有根有脉,博大精深,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信自强的精神之源。其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这从本质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须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经过多年努力,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实证中华文明距今有五千多年绵延不绝从未中断。其二,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汤武革命、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到张居正改革、辛亥革命等,中华儿女始终革故鼎新,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正是依循“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其三,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统一性,团结安定、坚强有力的统一国家,体现着共同价值、增进人心凝聚的文化形态。其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不论是历史上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还是北魏孝文帝迁都、胡汉通婚,还是“洛阳家家学胡乐,各色衣冠聚长安”,历史上也曾出现过黄道婆融合黎族与江南技艺革新纺织技术,耶律楚材以儒治国、推行汉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同时,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使中华文化在东西方交流中互鉴创新。从历史上来看,不论是佛教东传,还是伊儒汇通,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还有全方位的对外开放,都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明交流交融交往的历史取向和各民族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其五,中华民族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强不凌弱,富不侮贫,以和为贵、天下大同、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征。六百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用宝船和友谊开创了中外和平友好的佳话。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指出:“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12]正是中华文明所内蕴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不搞文化霸权,不把政治体制观念强加于人,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中国始终是和平的建设者、发展的贡献者和秩序的维护者。

(二)秉承开放包容: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文化发展的内生性规律就在于与时俱进、兼容并包。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文明因多样而需要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新时代以来,中国秉承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开辟了人类文明交往发展的新形态。

当前,西方社会对于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存在两种理论:一种理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从综合国力来看,中国日渐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并且势必挑战以美国为首的“世界领导席”,由此中国必然落入正在崛起中的新兴大国与老牌强国的军事战争——修昔底德陷阱;另一种说法认为,尽管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共识,但是中国由于不能承担向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国际责任,因此不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金德尔伯格陷阱。实际上,不论是修昔底德陷阱,还是金德尔伯格陷阱,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理论陷阱或者意识形态陷阱,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占据和利用话语霸权使中国陷入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境地。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困境和国际情势,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基于文明交流互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理念,对于打破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超越零和博弈的文明冲突具有重要价值。历史证明,由于宗教、种族、地缘等多方面原因,人类不同地区和文化环境中的文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各具特色,但是不同文明之间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也无种族优劣之别,任何形式的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或种族优越论在本质上都是错误的。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那样,“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3]。各具特色和风格的文明不仅不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绊脚石,而且正为身处于不同文明之间的自身提供了一个可以反思和借鉴的“他者”或“他山之石”。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唤起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14]。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秉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价值理念与行为方式,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广泛赞誉,同时以“一带一路”、亚投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载体的各民族文化互赏互鉴的交往方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丰富的交往实践证明了平等交往和文明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文明多样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今世界,我们一方面要继续秉持平等相待的文明互鉴态度,自觉摒弃因妄自尊大、蔑视他者文明而形成的自我中心主义,也必须防止失去民族自信力、盲目迷信外来思想文化而陷入民族虚无主义;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大力弘扬以和而不同、兼容并蓄为重要特征的中华文明,在不同文明和文化交织的当代社会中传递出中国价值和中国话语。

(三)守正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坚持老祖宗,又敢于讲新话。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篇章,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途径。马克思主义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作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15],不但勾勒了人类社会最崇高的理想,而且擘画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科学道路。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6]。由此可见,人类解放是经济解放、政治解放和精神解放的有机统一,人类解放不仅具有政治主体资格和相应权利维度,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切实保障人民在经济上当家作主和精神上的全面自由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提出中国人不但要在经济和政治上独立自主,在精神和文化上也要独立自主、自信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阐释了现代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现代化绝非割裂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传播者,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新征程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面向现代化的而非守旧的、面向世界的而非封闭的、面向未来的而非复古的新文明形态。无论是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将“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格义比附,还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倡导和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新时代以来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气象新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继承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同时也蕴含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文化和蓬勃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7]。因此,既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筑牢我们的信仰、信念和信心,砥砺我们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从而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用中国经验提升中国理论,实现在精神层面上的独立自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脉,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根深叶茂。新时代以来,物质的大厦在中华大地耸立的同时,精神的大厦也正在中华大地耸立。实践证明,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文化和一脉相承、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浇灌下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构筑了“14 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

(四)坚持系统观念:落实好新时代文化建设“七个着力点”发挥系统合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和工作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原理。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好七个着力点:其一,坚持着力加强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指导,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地位,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领导力量。只有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够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其二,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也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赓续和时代创新,“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其政治统摄力和文化向心力同频共振”[18],这是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必须贯彻和继续发扬的重要方面。其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价值观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指引着社会共同体的前进方向。新时代文化建设倡导和践行“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亿万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法宝,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其四,在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领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方面,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的引领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其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六,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方面,文化事业必须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产业要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培育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其七,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化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建构具有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以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二元对立、零和博弈的文明冲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总之,这是一个需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中国是创造“物质的高楼大厦在中国大地遍地林立”的巨人,绝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矮子。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作为精神财富创造者的主体性地位和主人翁精神,我们必然有信心、也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文明时代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请文明演绎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漫说文明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对不文明说“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