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美符号的生成:《桃花扇》李香君形象新论

2023-02-06 18:02柏英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侯方域李香君桃花扇

柏英杰

引 言

在明清传奇史上,孔尚任《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堪称最为光彩照人、内涵最为丰富的女性形象。李香君的原型为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可能与大众普遍印象相悖,李香其人其事在明末清初文人笔下记载不多,(1)在《桃花扇》之前记载李香其人其事的文献有侯方域的《李姬传》《答田中丞书》,余怀的《板桥杂记》中卷《丽品》、下卷《轶事》,陈维崧的《妇人集》及冒褒注文。晚近文献悠谬甚多,不足为据。只是经《桃花扇》的塑造揄扬和戏曲文本、舞台广泛传播,才引起了广泛关注。晚清以降,随着知识界对《桃花扇》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的讨论,李香君形象也被反复重塑和解读,李香君也成了最为人熟知的秦淮名妓。

当前的李香君研究主要有三种解读思路:其一为“爱国女杰”说。此说集中于事迹考证和文本鉴赏,称颂李香君忠于爱情,具有独立人格、高尚气节,几乎把戏剧中的李香君等同于真实存在的人物。其二为“性的符号”说。李洁非尖锐地指出,李香君在剧中为性之于政治的隐喻,以美人的情意所归代表人心向背和政治褒贬。(2)李洁非:《弘光纪事系列:桃色·党争》,《中华读书报》,2012年2月15日。其三为美国汉学家的“身份认同”说。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认为,李香君的种种行为皆因“入戏”。从剧中学唱《牡丹亭》开始,李香君进入“旦”的角色,成为浪漫剧的女主角,并“迫使”他人(侯方域、阮大铖、李贞丽等人)进入角色。此后她以为侯方域守贞来“扮演”一个正旦。(3)[美]宇文所安:《“那皇帝一席,也不愿再做了”:〈桃花扇〉中求“真”》,宇文所安著,田晓菲译:《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291页。吕立亭(Tina Lu)认为,李香君的行为皆是成为侯方域妻子的“工程”。(4)[美]吕立亭著,白华山译:《人物、角色与心灵:〈牡丹亭〉与〈桃花扇〉中的身份认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15页。这三种解读思路中,“爱国女杰”说最为主流,自晚清至当代虽略有变化,但主体内容一致。“性的符号”说虽极有新意,但可能因未发表于学术期刊,并未产生应有的影响。“身份认同”说的持论者虽颇有打破“传统主义”的努力(5)对宇文所安“打破‘传统主义’”观念的评述,参见史冬冬:《他山之石——论宇文所安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版,第364页。吕立亭的李香君形象研究虽然运用大量理论,但核心观点显然承自宇文所安,故可合而论之。,但他们的解读略显琐碎、晦涩,理论运用令人“眩惑”(6)曹南山:《海外中国戏剧研究之眩惑——吕立亭〈人物、角色与心灵:《牡丹亭》与《桃花扇》中的身份认同〉批判》,《文艺研究》2016年第7期。,并未得到研究者的普遍理解。这就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李香君究竟是人还是符号;二是如何理解美国汉学家解读思路之创新与启示。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讨论的对象是作为人物形象的李香君,而非历史人物李香。人物形象究其本质而言,乃是文本世界中的一种符号(7)本文使用赵毅衡的“符号”定义:“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需要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参见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人物形象携带的意义由作者所赋予。并且,作者模拟真实世界中的人物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思想、外貌、举止、言语等,使其可被读者感知。换而言之,“符号性”是人物形象的本质属性,“人性”是人物形象的外在形式。因此,人物形象和真实人物不可混同。鉴赏人物形象时常用的“有血有肉”“真实动人”等词语,乃是形容而绝非描述。其次,在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常见“作者意志”和“人物意志”之间的矛盾。“作者意志”即作者对人物形象及其故事的预先设定。“人物意志”即人物形象“自发”行动起来,“在按照自己的性格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道路,决定自己的命运。而这些话、这条道路、这种命运往往突破了作家原来的有意安排,甚至完全出乎意外。然而事实却证明它非常符合生活的客观逻辑,具有很大的创造性、真实性。”(8)陶伯华:《创作迷狂与艺术灵感》,林建法、管宁选编:《文学艺术家智能结构》,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351、352页。著名的“安娜·卡列尼娜卧轨自杀”即非作者列夫·托尔斯泰预先安排,是在写作过程中“自发”地遵循了生活的客观逻辑。因为人物形象对“人”的高度模拟,其所涉及的情节也不可避免地模仿真实的生活,因而必须具备生活的客观逻辑。质而言之,“人物意志”实质上即生活逻辑。凡以“真实”为追求的作品,其中的“人物意志”(生活逻辑)必然高于“作者意志”。以“抒情”或“寓言”为追求的作品,则“作者意志”凌驾于“人物意志”之上。传奇戏曲的创作追求正是“寓言”。“‘寓言’中的故事和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仅是一种借以表现某种观念的‘喻体’,它不必完满地追求自身的客观性与内在逻辑性。”(9)谭帆:《稗戏相异论——古典小说戏曲“叙事性”与“通俗性”辨析》,《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在剧中,“作者意识”处于绝对统治地位,支配人物形象行动的是“作者意志”而非“人物意志”。即如李渔所说:“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元配;我欲成仙作佛,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笔架之前;我欲尽孝输忠,则君治亲年,可跻尧、舜、彭篯之上。”(10)(清)李渔著,江巨荣、卢寿荣注:《闲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再次,中国戏剧遵循“脚色制”,剧中人物形象的造型、年龄、身份、品性等均以生、旦、净、丑等脚色分工统筹,而并非模拟自丰富多姿的真实人物。因此,中国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符号性”更强,“人性”更弱。元明以来,随着“脚色制”的发展、完善,传奇戏剧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结构和情节模式。固定的结构和情节模式虽被视为“传奇旧套”,但其中蕴含着传奇文体独特的剧情逻辑。

宇文所安和吕立亭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身份”视角深入分析,破除了“爱国女杰”说对李香君“人性”的单一向度解读。所谓“身份”,体现于人际、社会关系之中。他们都敏锐地发现了李香君与妓女身份不符的言行,但将之解读为“入戏”或处心积虑要成为侯方域妻子的“人物意志”则颇有过度阐释之嫌,甚至是明显的误读。读者或观众总不会相信,孔尚任精心塑造李香君形象,只为了表现一个“戏痴”或积极从良的妓女。如此误读之根源仍和“爱国女杰”说一样,只看到了“人物意志”,而忽视了“作者意志”;只看到了人物形象外在的“人性”,而忽视了传奇文体的“寓言性”及人物形象内在的“符号性”。

本文即从李香君形象的“符号性”出发,从旦角、身份、象征三个层面探讨其中蕴含的独特构思和深刻思想。第一部分延伸“爱国女杰”说的文献考证思路,论述李香君形象对明代传奇旦角形象的广泛汲取,以及作者对原型人物形象的多处修改。第二部分继承“身份认同”说的“身份”视角,但从“作者意志”入手,探讨剧中对李香君妓女身份的充分运用。第三部分发展“性的符号”说,论述侯李因缘与李香君形象的“情”“欲”象征意义。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李香君形象的“符号性”对我们解读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启示。

一、旦角形象的集成与完善

明清传奇历史剧取材于现实世界中的庙堂波澜、沙场风云。在此类故事中,男性是纵横驰骋的绝对主角,女性则一向较少参与。但是传奇的脚色制要求剧中必须有旦角,否则就不成传奇。旦角关目较少也容易陷入剧情枯燥、节奏单调、场上劳逸不均的困境。因此,传奇历史剧中一定会设置旦角,但形象难以像生角一般出彩。传奇历史剧中的旦角常见有四种类型:一是以女性身份参与重要历史行动。如《浣纱记》中的西施,《窃符记》中的如姬,她们在剧中的重要性只略低于生角。二是作为生角形象的补充和延伸。如《宝剑记》中的林冲妻子张贞娘,她所象征的“贞”即是对生角林冲所象征的“忠”的补充和延伸。三是作为爱情主线主人公。如《投梭记》中的元缥风,《琴心记》中的卓文君。生旦爱情的美满和生角的功业成就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理想中的美满人生。第四种一般仅起到调节、换场作用。如《千钟禄》中倏然而来、忽焉而去的三位旦角庆城公主、马皇后和程济女儿。

总体而言,除了对剧情发展毫无影响的第四类旦角,第一类旦角形象最为鲜明,对历史事件的参与程度最高。但相关的剧情主要采摭于广为人知的历史“奇女”故事,作者的原创部分不多。作者刻画此类旦角仍是从“奇”着眼、以“奇”动人,并无太多“寓言”。第二、三类旦角虽然获得了较多的剧情和形象刻画,但仅是男性“立德”“立功”的衬托和补充,和伦理剧、风情剧中旦角并无本质区别。

与这四类旦角相较,李香君显得极为特殊。她对剧中的历史事件毫无影响,并非建功立业的“奇女”。与生角侯方域相比,她的形象内涵更为深刻,绝非男性“立德”“立功”的衬托和补充,是剧中无可争议的第一主角。因此,《桃花扇》对她形象的塑造非常值得分析。

宇文所安认为通过练习演唱《牡丹亭》,“她(李香君)很快就‘变成’了传奇剧的浪漫女主人公。她是一个‘旦’(女主角)在表演一个‘旦’。这个少女是一片空白,被她的角色填充起来,没有怀疑,没有其他的视角,也没有微妙而丰富的多重层次。”(11)[美]宇文所安:《“那皇帝一席,也不愿再做了”:〈桃花扇〉中求“真”》,宇文所安著,田晓菲译:《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页。宇文所安称李香君为“浪漫女主人公”、“一个‘旦’(女主角)在表演一个‘旦’”,大意是李香君本是天真少女,从演唱《牡丹亭》开始有意仿效杜丽娘,追求生死不渝的爱情。如此的解读,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仔细揣摩剧情,则可发现作者的“填充”并非如此简单。

孔尚任创作《桃花扇》,有意集中展示有明一代风雅。剧中直接描述的有柳敬亭的说书,苏昆生、李香的唱曲,杨龙友、蓝田叔的丹青,侯方域的题诗;间接提及的有王铎的书法、张南垣的园林布置、《牡丹亭》《燕子笺》《鸣凤记》《琵琶记》等传奇,钱谦益、吴梅村的诗歌等。在塑造李香君形象时,他也有意将风情剧、仙佛剧、历史剧、伦理剧的主角形象集中于一身。

首先,李香君和风情剧旦角的经历相似,与侯方域有一段“离合之情”;《入道》中堪破人间“情”“欲”、选择出家有仙佛剧的影响。其次,表现她与马阮抗争最为激烈的《骂筵》,深受徐渭的历史杂剧《狂鼓史》影响。在《骂筵》中她即以“女祢衡”自居。再次,李香君毁容抗嫁的关目模仿自伦理剧中的贞妇故事。明代传奇伦理剧中贞妇毁容抗婚的情节并不少见。如心一山人《玉钗记》中,张堂陷害何文秀,逼娶何妻王琼珍。王琼珍截发毁容,以死相拼。又如王錂《寻亲记》中,张敏见周羽之妻郭氏美貌,以奸计迫害周羽,复向郭氏催债逼婚。郭氏以刀毁面,守住贞洁。总体而言,风情剧、仙佛剧赋予了李香君外在形象,而历史剧中烈士和伦理剧中的贞妇“填充”了她的精神实质。

除了充分借鉴各种类型传奇剧塑造李香君形象,作者还对原型李香形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比较起来,二者有多处不同:

其一,人名不同。李香之名极为俗艳,是妓女之名。《桃花扇·传歌》中,杨龙友借壁上写兰之兴,为鸨母李贞丽假女取名“香君”,典出《左传》“兰有国香,人服媚之”。此语本是郑国“余庶子无如兰贤”的公子兰得名之由,孔尚任挪用来为李香君命名。李香君与李香虽只一字之差,格调却是天渊之别。其二,性情不同。据余怀《板桥杂记》记载,李香“慧俊宛转,调笑无双”(12)(清)余怀著,李金堂校注:《板桥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板桥杂记》是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重要参考资料,上海图书馆藏康熙刊本《桃花扇》卷首所附《考据》列引自《板桥杂记》十六个条目,其中有“李香”条。。侯方域《李姬传》称她“少风调皎爽不群”(13)(清)侯方域著,王树林校笺:《侯方域全集》(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91页。。可见李香性格外向,善于应对,无羞涩之态。这和她由鸨母抚养长大有关,虽然年龄幼小,却已久历风尘。但《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却是一派天真懵懂。第二出《传歌》中,李贞丽要李香君对客学歌,李香君不肯,康熙刊本眉批云:“此处见香君身分。”(14)见《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影印《桃花扇》,此版本以康熙四十七年介安堂刊本为底本。本文所引康熙刊本批语,皆以此版本为据,不再一一注明。第五出《访翠》中,柳敬亭拉侯李二人吃“交心酒”,李香君的反应是“旦羞,遮羞下”,康熙刊本眉批云:“又做出香君身分。”所谓“身分”,即是《桃花扇》刻意淡化李香君的妓女色彩,强调她的天真本性。一方面,这更符合风情剧旦角的形象;另一方面,为之后剧情中李香君成为“拒媒”“守楼”的贞妇提供了铺垫。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侯方域《李姬传》称赞李香“能识士大夫贤否”,《桃花扇》中李香君也拥戴东林、复社,与阮大铖等“阉党”势不两立。但这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李香的假母李贞丽与复社领袖陈贞慧交好,在李香十三岁入行时,东林大老张溥、夏允彝都曾为她宣扬名声,令她一跃成为金陵名妓。李香的“能识士大夫贤否”,根本原因在于和东林、复社士人有密切的人情、利益关系。但《桃花扇》强调李香君天真懵懂,完全不知周遭的人情、利益网络,她对东林、复社的支持完全出于天然本性,这和她在剧中担当君子小人之辨代言人的身份有关。《桃花扇》继承了明代传奇历史剧正邪对立的思想,剧中以东林、复社的君子小人之辨为正义标准。但剧情却反映了东林、复社名士或见利忘义(如侯方域),或轻浮骄横(如冒襄等人),不足以为君子小人之辨代言。因此,作者另起炉灶,以旦角关目宣扬君子小人之辨。在此形势之下,只有将李香君塑造为纯然赤子,才能确保君子小人之辨完全符合正义,不受人情、利益污染。其三,剧中设置了染血的“桃花扇”为李香君形象的身份符号。孔尚任在《桃花扇本末》中说:“独香姬面血溅扇,杨龙友以画笔点之,此则龙友小史言于方训公者。虽不见诸别籍,其事则新奇可传,《桃花扇》一剧感此而作也。”据侯方域《李姬传》《答田中丞书》记载,田仰只是以三百金邀李香一见,李香固却之。双方矛盾并未十分激化,远未到毁容拒嫁的程度。且此事不见《桃花扇》之前任何文献的记载,很可能出于孔氏杜撰。据余怀《板桥杂记》记载,李香因“身躯短小,肤理玉色”,被称为“香扇坠儿”。“桃花扇”很可能由“香扇坠儿”改造而来。作为李香身份符号的“香扇坠儿”颇为轻佻、俗艳,但李香君的身份符号“桃花扇”却在贞洁刚烈中不失风流妩媚。在明代的文献中,贞妇毁容抗婚的故事屡见不鲜,在戏曲中早已成为俗套。过于血腥的场景,也令人反感不适。吕立亭即说:“接二连三地读了大量与之相似的故事,导致了我一种特殊的厌女情绪的上升,所讲到的这三个女人都招人厌恶。”(15)[美]吕立亭著,白华山译:《人物、角色与心灵:〈牡丹亭〉与〈桃花扇〉中的身份认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22页。剧中李香君面血溅扇的场景也很血腥,但之后又有杨龙友点染桃花扇。血迹的留存见证了李香君的贞烈,而以血迹绘成桃花则将残忍血腥转为风流妩媚,可谓化腐朽为神奇。在“桃花扇”这一身份符号的映衬下,李香君贞烈与妩媚兼具特殊精神得以凸显。

二、自始至终的妓女身份和《桃花扇》的“骂术”

虽然《桃花扇》以丰富的手法多层次地将李香君塑造为完美的旦角,但她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妓女的身份。李香君出场时为妓女,后经“眠香”“却奁”,被陈定生称为“老社嫂”,似乎她的身份已成为侯方域的合法妻子。但是在全剧中,作者一直强调李香君的妓女身份。侯方域走后,杨龙友为田仰觅妓,首先想到的是“青楼色艺之精,无过香君”(16)(清)孔尚任著,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注:《桃花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3页。本文所引《桃花扇》原文,皆以此版本为据,不再一一注明。。逼嫁的马阮二人,劝嫁的妓女、清客,都默认了李香君妓女的身份。甚至李香君也认同自己的妓女身份。在李贞丽代嫁后,她感叹“欺负俺贱烟花薄命飘摇”,被逼下楼学歌,也承认“叫去学歌,是俺烟花本等”。《桃花扇》康熙刊本《入道》总批云:“全本《桃花扇》不用良家妇女出场,亦忠厚之旨。”言下之意,李香君在剧中一直都未跨过妓女与“良家妇女”的身份鸿沟。如此的设置,首先是从剧情发展角度考虑,只有保持妓女身份,李香君才会参与后续的“骂筵”“选优”等剧情。其次,作者也有意借李香君的妓女身份痛骂马阮奸党。

借李香君的妓女身份痛骂奸党,可以追溯到侯方域的《答田中丞书》。回顾记载李香君原型李香的诸种文献,可以发现大多数文献以欣赏的态度称她为“姬”,只有侯方域《答田中丞书》反复称她为“金陵伎”“此伎”。田中丞即田仰,时任淮扬巡抚,故称“中丞”。田仰与同乡马士英关系密切,被视为阉党。据侯方域《李姬传》记载,田仰以三百金邀李香一见,却遭拒绝。田仰以为乃侯方域教唆,发书责难。侯方域作《答田中丞书》答之。侯方域文章的可信度是清初文坛的一桩公案。当时文坛名家汪琬、申涵光、杜浚、周亮工等人普遍认为侯方域为文多有杜撰。周亮工称:“予按朝宗初学骈俪之文,壮而悔之,一规于大家。其文章卓然足自传矣,惟《与阮光禄》《田百源》(即《答田中丞书》)诸书,及《马伶》诸传记,毒詈匪类,妙极形容,未尝不痛快人心,而惟憾发于群奸既死之后,遂不免于杜撰失实,致开纷纷之口。”(17)汪琬、申涵光、杜浚、周亮工等人之说并见周亮工《与吴冠五》,(清)周亮工:《赖古堂集》(卷二十四),清康熙十四年刻本。顾彩《桃花扇序》也提到:“桃叶却聘一事,仅见之与中丞书,事有不必尽实录者。”如此说来,不仅“拒见田仰”事出捏造,《答田中丞书》亦是侯方域在田仰死后杜撰,以文字倾泻怨毒。即使此文非出于杜撰,但被称为“毒詈”,亦可见“骂术”高妙。

《答田中丞书》“骂术”的核心技巧有二:其一,降低自己身份,将双方引入限定的较量范围,并创造“逆境”,为后续的逆袭预留空间。侯、田之间的较量实为政争两派的权势斗争。侯方域是司徒之子、士人领袖,社会地位显赫,与田仰有一争之力,但在田仰当权之时颇为下风。在此文中,侯方域刻意降低身份,自称“一落拓书生”,与田仰“齿小啻倍蓰,位不啻悬隔”,就是为了不正面比拼权势,将田仰拖入后续的低级较量。其二,将李香定为“此伎”,并以“此伎”符号为二人较量的天平。李香是金陵名妓,与东林党人关系密切,且是侯方域的“定情”之人。她的符号意义本该是颇为丰富的。但在《答田中丞书》的文本世界中,反复说“招致金陵伎”“自谓知此伎不尽”“此伎无知也者”云云,她的符号意义被牢牢限定为“此伎”。这也就将侯、田之争简化、降低为对妓女的支配权的竞争。妓女没有人格自主权,几乎等同于商品。在妓女的天平上,天然倾向于权势与金钱。从表面来看,还是侯方域漫不经心、大大方方地让了田仰。但结果却是田仰的“中丞之贵”“三百金之厚赀”换不来妓女一见,侯方域却对妓女“颐指而使之”。言下之意就是田仰的权势、金钱实为有名无实的空壳,而侯方域以“以落拓书生”自居,反有超越权势、金钱的实际影响力。如此一贬一褒,侯方域轻松逆袭大胜,田仰所倚仗的身份、地位优势被彻底消解和否定。

《桃花扇》的研究者们向来强调孔尚任对南明史事的考据功夫,但不可否认的是孔尚任的文学天赋显然更高。他没有去考据侯、田较量之真伪,却对《答田中丞书》的“骂术”心领神会。而且,作为康熙朝著名的礼学专家,他对“身份”的妙用理解更为深刻,在《桃花扇》中更进一步地发挥了“妓女”符号的作用。《桃花扇》的门户斗争中,奸党马阮权势远高于东林、复社。在《骂筵》中,李香君以妓女身份痛骂二人:“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重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如此痛骂显出三重胜利:其一是让妓女痛骂宰相,贬损至极。《答田中丞书》是侯方域痛骂田仰。侯方域已运用“骂术”,将自己贬为“一落拓书生”,用两人之间身份的巨大差距凸显逆袭胜利之快。妓女与宰相之间远比“一落拓书生”与“中丞”身份差距巨大,逆袭胜利之快也更为强烈。其二是以“青楼”为“东林伯仲”与马阮较量的天平。此一贬一褒之法与《与田中丞书》如出一辙。其三是妓女与宰相之间的身份差距令马士英只能忍受耻辱,却无法还击。《桃花扇》有意区别马阮之恶,剧中的阮大铖作恶没有底线,马士英却还遵守士人的身份规则。妓女骂宰相,于宰相而言,已是极大的耻辱。若宰相对妓女反击,则是自降身份、自甘卑贱与妓女较量,无疑又添一重耻辱。所以剧中马士英颇为无奈:“罢,罢!这样奴才,何难处死。只怕妨了俺宰相之度。”杨龙友点出其中关窍:“是,是!丞相之尊,娼女之贱,天地悬绝,何足介意。”在侯方域与田仰的较量中,双方身份相当,可以有来有回。若《答田中丞书》当真作于田仰死后,欺负田仰无法还击,侯方域未免令人齿冷。但李香君骂马士英,却是光明正大地令对手只能束手受辱。

《桃花扇》擅写骂戏,《哄丁》《侦戏》《闹榭》一再痛骂阮大铖。彼时复社气焰正盛,阮大铖运势衰颓,复社士子声讨阮大铖乃是倚强凌弱,反显得阮大铖委曲忍耐,复社士子浮躁骄狂。《骂筵》较《哄丁》等出更为精彩,关键在于以李香君的妓女身份实现了三重胜利。康熙刊本本出总批云:“《骂筵》一折,比之《四声猿·渔阳三弄》尤觉痛快!”《四声猿·渔阳三弄》一般简称《狂鼓史》,写祢衡阴间重现裸衣骂曹之事。该剧中祢衡裸衣以禽兽自居,以禽兽与丞相身份差距凸显逆袭胜利之快。但受制于戏曲舞台要求,作者安排祢衡在开骂后又穿上了衣服。剧中的曹操也无法反击祢衡,只是因为身陷阴司,无还手能力。《骂筵》与《狂鼓史》相比,多了第二重胜利,在第一、三重胜利上又更为彻底,故令人“尤觉痛快”。

有些学者认为《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具有鲜明的政治观念,代表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这其实与孔尚任的女性观念不符。孔尚任认为:“近世妇女,又往往学其丈夫,辨议于稠人广坐中,人以其巾帼,不屑与较;彼遂自为明理晓事之人,压其夫,以导其子。其夫与子,惑于妇人之见,亦哓哓论天下事,虽不遽至败坏,其贻君子之笑者,亦已多矣。《易》讥妇有长舌,以其乱家邦也。”(18)(清)孔尚任:《祝卓孺人六十寿序》,孔尚任著,汪蔚林编:《孔尚任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56页。在孔尚任看来,女性抛头露面“辨议于稠人广坐中”,不管见解是否正确,都属于“长舌”。这种观念也得到康熙刊本评语的支持,认为“全本《桃花扇》不用良家妇女出场”,不让任何一位良家妇女承担“长舌”的骂名是“温厚之旨”。至于李香君的原型妓女李香是否承担此骂名,作者并不在意。当然,剧中之所以安排李香君“骂筵”,还有维持剧中正义一方“胜败”平衡的考虑。纳博科夫曾以《堂吉诃德》为例,统计了小说中堂吉诃德的“胜败”次数是20∶20,他认为这种“胜利与失败的绝对均衡”是“因为作者有人们难以理解的写作能力,即艺术家取得和谐效果的直觉”(19)[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金绍禹译:《〈堂吉诃德〉讲稿》,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46页。。孔尚任也在剧中努力追求“和谐效果”。《桃花扇》中正义一方实际上一直在遭遇失败,包括与马阮奸党政治斗争失败,还有高杰、史可法等人的军事失败。如果没有正义一方的“胜利”,那么《桃花扇》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情节单一、情感单调。因此,作者特意安排了若干正义一方“胜利”的关目,包括《哄丁》《侦戏》《闹榭》《骂筵》,取得了令人“哭一回,笑一回,怒一回,骂一回”的丰富情感效果。与《堂吉诃德》出于直觉的“胜败”相互交替不同,《桃花扇》的“胜败”平衡表现为着意安排上本中正义一方“胜”多“败”少,下本中“败”多“胜”少。《骂筵》正是下本中最重要的一次“胜利”,因此作者特意安排了妓女痛骂宰相,将“胜利”的情绪推到了全剧的最高点。

三、侯李因缘与李香君形象的“情”“欲”象征意义

《桃花扇》将李香君引入复杂的政争斗争网络中,必不可少地要表现她与侯方域的“离合之情”。传奇中设置男女爱情与家国兴亡的双重主题和剧情主线,始于《浣纱记》,后之效仿者大多将“离合之情”“兴亡之感”两种情感相互交织,形成剧中深沉且超脱的感慨或哲思。大多数学者对《桃花扇》中的“离合之情”也有同样的认识。但《桃花扇》中的“离合之情”与寻常所见颇为不同。作者自云:“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剧中的“离合之情”并非独立的主题,而是“兴亡之感”的辅助和补充。因此探讨侯李因缘(即“离合之情”)必须抛开基于常见“离合之情”的旧眼光,重新理解其实质,并思考它与“兴亡之感”究竟有怎样的关联。

在《入道》中,久经离别的侯李而在崇祯祭坛下相遇。被张道士喝斥:“当此地覆天翻,还恋情根欲种,岂不可笑?”侯方域反驳:“从来男女室家,人之大伦;离合悲欢,情有所钟。先生如何管得?”张道士怒斥:“阿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这是《桃花扇》最著名也是最耐人寻味的场景。对于侯李因缘,张道士下的断语是“情根欲种”“花月情根”,侯方域认为是“男女室家”“情有所钟”。“男女室家”即伦理所肯定和保护的男女关系。此两种认识的共通处在于“情”,对立处在于“欲”与“理”。那么,侯李情缘究竟更倾向于“欲”还是“理”?我们还是要在《桃花扇》文本中寻找答案。

明清传奇中的男女恋爱常见“私订终身”环节,确定二人的情人关系,如《牡丹亭·冥誓》中柳梦梅和杜丽娘对天盟香:“生同室,死同穴。口不心齐,寿随香灭。”(20)(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89页。《桃花扇》却有意将侯李“私订终身”展示为一场在妓院中的“婚礼”。《桃花扇》屡写典礼,极见作者的礼学功力,其中侯李的“婚礼”最为特殊,且充满讽刺意味。本出名为“眠香”,此名已强调了侯李之间乃是从皮肉生意开始。侯李“婚礼”所用妆奁、酒席名为杨龙友操办,实为阮大铖为拉拢侯方域所出的“梳笼之资”。本出属于剧中的闹热场次,但约请的宾客尽是净、丑扮演的清客和妓女,人品高尚的柳敬亭、苏昆生托有约未来。主婚人杨龙友和李贞丽都没有参加婚礼。康熙刊本眉批对此疑惑不解:“龙友、贞丽,今日主婚之人。预令回避,或嫁娶周堂图中应尔耶?”其实,这正是作者有意凸显此“婚礼”不合于礼。妓女郑妥娘一语说破实情:“俺院中规矩,不兴拜堂,就吃喜酒罢。”此“婚礼”实为一场美化皮肉生意的闹剧,根本与婚姻无关。“婚礼”之后,留在场上的是清客张燕筑和妓女郑妥娘,他们用十文钱达成了皮肉交易。下一场景中,妓院保儿掇马桶,说道:“那些孤老、表子,不知搂到几时呢?”“那些孤老、表子”既是指张燕筑、郑妥娘,也是指侯方域、李香君。

《桃花扇》以“桃花扇”为李香君的身份符号,同时也是串联剧情的核心道具。读者一般都非常重视李香君血染之桃花扇,而忽视了另一柄只出现了一次的桃花扇。两扇之一明一暗,关系近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甄宝玉。《选优》中,弘光帝见李香君面红,特赐了一柄桃花扇“遮挡春色”。康熙刊本此处有眉批:“歌场之扇,真桃花扇也。况出天子所赐乎,而香君弃之如遗矣。”但剧中的李香君并未弃扇,还持扇唱了一段《牡丹亭》。康熙刊本批语迻录于早期钞本,可能在早期钞本中,李香君将皇帝所赐桃花扇“弃之如遗”。但如今所见定本中,李香君已对皇帝非常顺从。李香君的反抗和顺从,反映的是作者的立场:反对奸党,但不反皇帝和清流士人。而且侯方域和弘光帝分别为剧中正生、小生,就脚色分工而言,是剧中的正面人物形象,不能公然对之贬斥。但是作者却借助李香君和桃花扇这两个符号,对他们进行了旁敲侧击的讽刺。剧中同一位妓女,收下了两柄桃花扇,使得赠扇的侯方域和弘光帝形成了“天然对待”的关系。弘光帝给妓女赐扇是人所共知的亡国行径,侯方域之赠扇,名为“定情”,其实不过是寻花问柳。在家国危亡之际,侯方域和弘光帝一样沉溺于南京的“莺颠燕狂”,“虽是客况不堪,却也春情难按”。自与李香君“成亲”后,侯方域沉溺酒色,后遭阮大铖诬陷,杨龙友前来报信时,他仍在“浓情人带酒,寒夜帐笼花”,听李香君演唱新曲。侯方域之“访翠”何异于弘光帝之“选优”,《辞院》《劫宝》中二人的仓皇出逃又何其相似。当然,经过“却奁”“拒媒”之后,李香君的人品、见识得到了侯方域的认可,二人的关系由“欲”上升到了“情”,前人之论多矣,兹不赘述。

因此,《桃花扇》已明明白白地指出了侯李因缘起源于“情”“欲”,又未得到伦理的肯定和保护,只是“情根欲种”“花月情根”而已。

在《入道》中,经过张道士喝断,侯李心灰意冷,都选择了出家。学者们普遍认为,此结局打破了历来传奇“大团圆”的窠臼。王国维对此结局不以为然。他说:“《桃花扇》之解脱,非真解脱也:沧桑之变,目击之而身历之,不能自悟,而悟于张道士之一言;且以历数千里,冒不测之险,投缧绁之中,所索之女子,才得一面,而以道士之言,一朝而舍之,自非三尺童子,其谁信哉!”(2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10页。他认为《桃花扇》之解脱是“他律的也”,缺乏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其实不然。《桃花扇》中侯李不能结合令人费解,只因不符合生活逻辑。但若从传奇的情节模式考虑,则侯李不能结合实为必然。而且,这也是《桃花扇》“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的关联之处。

学者们一般认为,侯李不能结合,是因为国家灭亡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说甚是,但对于其中逻辑尚未阐明,笔者稍加补充。国家灭亡后,侯李之不能结合,并非出于生活逻辑,而是传奇文体的剧情逻辑。在明清传奇中,凡有“情”“欲”关系的生旦主角,必然“始分而终合”,以符合观众期待。(22)关于中国戏曲对“团圆”结局的必然选择,参见洛地:《说破·虚假·团圆——中国民族戏剧艺术表现》,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171页。此外,男女“情”“欲”需要夫妇之理的确定和保障,也符合人性的一般需求,因此“当场团圆”是必然的结局。但他们“私订终身”,为理不容。此时便需要男子建立或考取功名,获得皇帝赐婚。只有皇帝所代表的最高之理才能压倒一般之理,确保他们成为获得社会承认的“男女室家”。《桃花扇》中的侯李情缘也是如此。张道士指出的消亡的“国、家、君、父”中,只有“君”是侯李结合的关键所在。而《桃花扇》中的弘光帝已被田雄“献宝”。没有了皇帝,便不可能获得赐婚,侯李无法从“情根欲种”过渡到“男女室家”。由侯李而引申到剧中所有人物,皇帝的存在,可以让他们的“情”(如左良玉、黄得功的报效之情(23)《桃花扇》三十七出总评云:“南明三忠,史阁部心在明朝,左宁南心在崇祯,黄靖南心在弘光。心不相同,故力不相协。”《桃花扇》中的“情”不限于男女之情,“情”比“欲”高尚,但仍出于私心,呈现出理欲交织的状态。)“欲”(如马阮的个人私欲)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和保障。一旦没有了皇帝,他们所有的付出和追求都毫无价值和意义。个人与国家之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关系中,皇帝是核心纽带。与其说《桃花扇》中生旦当场分离打破了传奇旧套,倒不如说《桃花扇》结局处皇帝的消失为历来传奇所无,也是其最发人深省之处。个人追求的“情”“欲”与皇帝、国家代表的“理”看似没有关联,但实质上它们紧密地依存于“理”。若个人过分追求“情”“欲”,导致皇帝、国家消亡,那么“情”“欲”最终也无法实现。

此外,虽然张道士是侯李因缘的局外人,颇似仙佛剧中的引度者,但《桃花扇》剧情针线细密,早已安排了张道士和侯方域的交往。张道士正是通过代替李香君出场的“桃源”符号对侯方域早有“领教”。他的“情根欲种”的断语正是针对侯方域而言的。

张道士本名张瑶星,是崇祯、弘光两朝锦衣卫堂官。“逮社”之后,张瑶星对时局失望,乃隐居出家。张瑶星曾请蓝田叔绘《桃源图》,蓝田叔于李香君旧居媚香楼中绘成,正遇前来寻李香君不遇的侯方域,遂请侯题诗于上。通过题诗,张瑶星了解了侯方域的内心追求。侯方域被“逮社”后,正是由张瑶星审问,张侯二人因此有了一面之缘。侯方域题诗曰:“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此诗表达了人去楼空后的惆怅,即康熙刊本眉批所云“满腹不快,借题发挥”。没有了李香君的媚香楼也被侯方域称为“空桃源”,则剧中又出现了李香君的另一个身份符号——“桃源”。

“桃源”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一般携带两种寓意:一是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深山避秦的武陵桃源,寓意在归隐不问世事;一是刘阮遇仙的天台山桃源,寓意在追求“情”“欲”。张瑶星一心归隐,向往的是武陵桃源,侯方域贪恋情爱,向往的是天台山桃源。正是通过二人对“桃源”的不同理解,作者点出了张道士和侯方域的思想分歧所在。张道士称侯的题诗“大有见识”,实乃反话。对于李香君和“桃源”的等同关系,《桃花扇》中也一再提示。如《逃难》中,李香君入山寻找侯方域,以为山中“仙境似天台,三生旧缘在”。《栖真》中李香君上场唱:“拿住情根死不松,赚他也做游仙梦,看这万叠云白罩青松,原是俺天台洞。”若干“天台”字样表明,指出了李香君是象征着“情”“欲”的天台山“桃源”。

因此,张道士虽是初见李香君,但早已通过“桃源”了解了此女子之于侯方域的“情根欲种”意义。他要斩断的不是一般的男女情爱,而是士人过分膨胀的“情”“欲”。《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身为士人,又亲历康熙朝党争“治河案”,对士人之“情根欲种”有深刻了解。《桃花扇》中刻画士人虽有邪正之分,但都有“情根欲种”的通病。《侦戏》中阮大铖有一番心理剖白:“可恨身家念重,势利情多;偶投客魏之门,便入儿孙之列。”康熙刊本眉批云:“邪正关头,毫厘千里,怕人,怕人!”阮大铖早年也是士林佼佼人物,只因私欲过度,一念之差,成了奸邪小人。而若干个士人“情根欲种”的累积,最终导致了“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的重大悲剧。《桃花扇》赋予侯李因缘及李香君形象的“情”“欲”象征意味,用意正在于此。

综上所论,《桃花扇》有意汲取明代传奇的诸多元素,借助符号意义的开放性,以李香君的天真纯良为君子小人之辨代言,利用她的妓女身份痛骂奸党,并以她作为士人“情”“欲”的象征。剧中的侯李“离合之情”并不以表现男女爱情为主题,而是借此揭示以侯方域为代表的士人之“情根欲种”。侯李当场分离与“传奇旧套”之间的冲突,揭示了个人与国家、“情”“欲”与“理”之间的深层联系。在明清传奇史上,或许有比李香君形象更为饱满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对人物形象进行如此复杂精巧的塑造、设置、组合和运用,并借之表达了作者若干独特而深邃的思想,却是历来传奇所无。就此意义而言,李香君形象是传奇史乃至戏剧史上一个完美的符号,此形象的“符号性”远比其“人性”更值得关注。

余 论

从《桃花扇》李香君形象的“符号性”研究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符号性”对人物形象研究的启示:第一,“符号性”不等同于“象征性”或“工具性”,有些研究者对于人物形象“符号性”的阐释局限于此。实际上,作为人物形象的符号携带丰富的意义。人物形象的种种行动都是作者对其意义的展示和运用,而并非仅仅遵从于“人性”。第二,符号往往来自其他文本,但不是亦步亦趋地沿袭,而是有选择、有创造地继承。即以李香君符号而言,作者除继承了人物原型的部分形象和本事外,还全面地吸收了明代传奇塑造旦角的经验,巧妙地发挥了《答田中丞书》的“骂术”。这些选择和创造之处具有丰富的阐释空间。第三,符号意义的彰显,不仅依赖于塑造,而且还体现在文本中符号的组合与设置方面。如《桃花扇》中李香君与桃花扇的符号组合、两柄桃花扇的“天然对待”、“桃源”符号对侯方域、张道士的串联等等。

在当前的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人物形象研究中,“符号性”还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运用,此视角的引入或许可以令若干人物形象从大量的含混、旧套的“人性”解读中突围,重新焕发生机,进而拓展出广阔的文本阐释空间。笔者不敏,撰此小文,略陈愚蒙,权作引玉之砖。

猜你喜欢
侯方域李香君桃花扇
桃花扇
桃花扇
孔聘之《桃花扇》與史實并未乖離考論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侯李爱情书写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浅析《桃花扇》中侯方域的悲剧性
《桃花扇》中侯方域人物形象剖析
桃花扇落,几层妆薄
那把遗失在岁月里的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