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艳 罗银新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并指出:地方课程应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注重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强化实践性、体验性、选择性,促进学生认识家乡,涵养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还指出:课标编制要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内容。[1]且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同样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重大主题的实施,如《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指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教材编写建议”中反复予以强调。[2]可见,此次新课标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这就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屯堡文化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整合进学校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学界对屯堡文化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屯堡人的来源、屯堡语言、服饰、民俗等方面的研究,例如桂晓刚的《试论贵州屯堡文化》[3]、李业成的《贵州屯堡文化概述》[4]、翁家烈的《屯堡文化研究》[5]等。专门探讨屯堡文化教育功能和教育传承的研究也不乏研究者。其中,阳贤和张诗亚对屯堡地戏的道德教化功能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地戏生动全面地塑造了屯堡人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其实施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屯堡人通过地戏仪式来强化族群道德教育,弘扬“忠”“义”“勇”的道德理念,以此提升屯堡人的道德境界。[6]同时,何小英的研究指出屯堡文化蕴含着忠诚的爱国精神、传统伦理道德等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7]此外,陈碧妹就屯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调查研究,她的研究指出将“乡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在学校常态化教育中践行文化传承和保护。[8]由此可见,学界对屯堡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屯堡文化道德教化功能及教育资源上,对屯堡文化进校园的探讨相对薄弱。基于此,本文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深度挖掘屯堡文化的核心教育理念,阐释屯堡文化进校园的价值,并探索其实践路径,从而为新课标背景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提供参考。
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对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情怀,表现为人民群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对亲人同胞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9]屯堡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明朝时期,朱元璋为维护边疆稳定,派遣部队来到贵州进行驻扎,士兵及其家人远离故乡,驻守边疆保家卫国,体现了屯军忠于祖国,勇猛果敢的品质。“地戏”作为屯堡文化的核心呈现形式,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10]地戏是屯堡人生活中的一项娱乐活动,每逢过年时,屯堡人会举行地戏表演,人们会戴上面具,披上战裙,通过说唱和演戏的方式,将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展现出来,在表演特征上表现为只演忠君和保家卫国的武戏,不演反叛戏,更没有言情剧本,表演剧本多从《隋唐演义》《杨家将》《封神榜》等历史故事中选择。地戏是屯堡人崇拜英雄人物的集中体现,其表演内容体现出屯堡人精忠报国、征战沙场等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演绎,将忠君爱国和忠义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屯堡人的思想观念中。“抬汪公”活动也体现着屯堡人的爱国观,“抬汪公”是为纪念先民汪华效忠国家、爱戴人民而举行的活动。抬汪公这一仪式象征着屯堡人心中忠君行为的楷模形象,反映出屯堡人对安定生活的美好向往,培养了移民社会对国家王朝的认同感。[11]可见,屯堡地戏和抬汪公活动承载了屯堡人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寄托了屯堡人渴望国家和平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
屯堡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语言、服饰、建筑、民俗等内容,反映出屯堡人生活中特定的情感和信仰,它是屯堡人道德规范、性格习惯等深沉文化的外在体现,无论是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还是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上,都蕴藏着屯堡人独特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认知。在屯堡社区,老人去世后村里的中老年人会围坐在一起唱孝歌,孝歌歌词在内容上主要诉说逝者生前的事迹和历史故事,通过唱孝歌,一方面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和祝福孝家诸事顺利,另一方面教育人们要尊老爱幼。屯堡佛歌同样也起着教化人们的作用,在每年的“会口”日,上了年纪的屯堡妇女会聚在一起到庙里“做会”,她们边唱佛歌边烧纸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佑家人平安健康、挣大钱、当大官等,佛歌唱本内容传达出劝人和善、孝敬父母、与人和睦相处等道德规范。诸如此类起着道德教化作用的民俗活动在屯堡社区较为广泛,如屯堡“神榜”[12]、屯堡“谚语”[13]、“上大众坟”[14]等充分反映了屯堡人渴望幸福生活、对人诚信友善、孝敬父母、家庭和睦、尊师重教、团结互助的伦理价值观。这些伦理价值观维系着屯堡社区的相对稳定,并教育着屯堡子孙后代做人做事的道理。
延续了六百多年的屯堡文化能够传承至今,除了具有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外,最重要的是屯堡人自身的集体意识和族群认同理念。屯堡人具有共同的历史记忆、社会民俗、语言服饰等,这些共同的文化符号形成了屯堡人的集体记忆,并以此来使本民族在文化变迁的历史过程中建构自己独特的族群身份,从而和其他民族相区别。[15]如屯堡家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除了是连接“家庭”“族群”和“国家”的一种纽带外,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屯堡人的身份建构和族群认同。[16]屯堡地戏仪式除了具有道德教化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屯堡社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使屯堡村落维持着相对稳定,并形成了屯堡人共同的集体记忆。[17]屯堡族群之间的凝聚力还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屯堡社区,由于小家庭功能不全,且自身的资源不足,就会使得小家庭会向社会蔓延,将社区作为第二环境,形成互助互惠的“自组织机制”,这种自组织机制通过以“会”为名来组建起各种临时性组织,如在农忙时,屯堡人会以互帮互助的形式一起耕作,这种形式称之为“换气”,每当有丧嫁之事时,会组建起“喜事会”“外婆会”“老人会”等组织。[18]诸如此类的“你帮我,我帮你”的形式是屯堡人世代相传的生存方式,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展现出屯堡人所具有的互助精神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彰显出屯堡人心中所蕴含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
屯堡文化在自身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实现了发源地文化与迁入地环境的有机结合,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在交流交融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共同体。[19]屯堡人从中原一带迁移到贵州,除了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外,还伴随着地理环境的变迁。从自然环境来看,贵州的地理环境与江南一带存在着巨大差异,特别是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山地多平地少,面对这样自然环境,屯堡人有效利用了贵州山多石多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采用石头来建造房子和制作生活用具,如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磨、石头的缸等。石头的建筑和生活用具反映了屯堡人善于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同时,由于受风水意识的影响,屯堡人在建筑选址上讲究“靠山不近山、临水不傍水”的特点,房屋依山而建,有利于保证自己不受外界的侵犯,其次,房屋建在山腰上,离田坝近,便于屯堡人劳作,这样的建筑选址为屯堡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为了更好地生存,屯堡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加强与周边环境的交流,从而使得屯堡建筑与周围的山水树木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格局。这不仅体现了屯堡人对自然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出屯堡人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也是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因此,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还肩负着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而屯堡文化之所以能传承至今,源自于屯堡人强大的凝聚力和融合力。这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学校作为传承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应汲取屯堡文化中精神实质,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保家卫国等核心理念有机融入校园文化中,丰富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例如,屯堡地戏中“忠”的理念能够培育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同时,屯堡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与本地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发展,构建了和谐的文化氛围,通过不断吸收其他文化来促进自身文化的丰富和完善,进而形成了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影响,彼此之间和睦相处的局面。因此,推进屯堡文化进校园,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孕育过程,感悟屯堡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集体意识,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进而形成强烈的情感认同,更好地帮助学生将屯堡文化的核心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外化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文化基础,进一步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屯堡文化之所以能够在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继承下来,其主要原因是屯堡文化具有强烈的族群认同理念、展现其特质的思想文化和行为方式及儒家伦理道德修养,使得屯堡文化在历史进程中被继承下来。道德作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它是通过教化的方式来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道德教化不仅需要文化的滋养,也是文化的精神实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屯堡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蕴涵着艰苦奋斗、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热情好客、勤奋勇敢、团结互助等道德品质,其人文精神不仅能够满足屯堡人精神的需要,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丰富学校的德育教育。学校必须要充分利用屯堡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品质,将其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屯堡文化熏染中,掌握近百年来屯堡人遗留下来的传统美德,锻造出新时代学生的精神品格。在屯堡文化的思想滋养下,使学生成为具有高素质、高道德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提升学生的崇德向善的道德修养。因此,屯堡文化蕴涵丰富的育人资源,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学校应充分发挥屯堡文化的育人的功能,将屯堡文化中优秀传统美德融入学校教育中,还有利于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1]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和国家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这为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教育功能指明了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更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22]屯堡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屯堡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这是源于屯堡文化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此外,屯堡社区中的各种民俗活动、服饰、建筑风格、语言等经过历史的发展仍然继承下来,同样凸显了屯堡人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将此作为学校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鲜活素材,让学生感悟到文化中蕴藏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让学生的身心受到文化的熏陶,自觉地将地方文化与家国情怀联结起来,从而在对家乡文化眷念的基础上,产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以此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屯堡文化传承至今,除了屯堡人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外,更重要的是屯堡社区中所具有的和谐理念维系着屯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屯堡文化中“以和为贵”的生活理念是促使屯堡社区维持着相对和谐的纽带,这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稳定,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和谐的生活理念,使学生成为具有文明素养的人,文明素养是学生适应当下文明社会以及追求更高水平文明生活的过程中所必备的能力品格,表现为学生在文明生活不同方面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不同关系。[23]通过挖掘屯堡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以学生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们,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让学生在与人、与社会的相处过程中自觉遵循以和为贵的理念,具备良好的心态和思想修养,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以此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是我们必须遵守的价值理念。
新课标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了文化育人的价值取向,文化进校园应准确把握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契合度,为真正落实文化育人探寻新的途径。屯堡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其作用机制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屯堡文化进校园不能仅从文化层面切入,而是要贯穿于学校的日常教育中,使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一种常态的、贯通的和循序的教育。[24]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学校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文化进校园不仅应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还应通过教育观念的引领,使师生能够正确认识文化的育人价值。教育观念作为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推动文化进校园的关键环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主要的教育教学者,教师自身储备的地方文化知识将会直接影响到文化育人的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必要提升教师的地方文化涵养,确保教师能够更好地运用屯堡文化资源。这就要求学校要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让他们学习屯堡文化的相关内容,确保教师的屯堡文化素养能够得到提高,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掌握文化育人的教学技能,确保文化进校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参与到屯堡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加强对屯堡文化的历史发展、民俗习惯等方面的研究,确保教师的屯堡文化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通过学校教育观念的引领,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教师的文化情怀,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高质量地诠释和传递文化,从源头上提高屯堡文化进校园的质量,进而推动学校建构起高质量的办学体系。
课程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将屯堡文化引入课堂教学,是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和提升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新课标不仅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育人作用,还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增加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并鼓励地方和学校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基于此,学校需结合实际情况,紧跟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建构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将屯堡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系统学习文化知识。这就要求学校做到:首先,整体规划屯堡文化教育课程。学校要对屯堡文化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挖掘出其中具有育人价值的文化资源,通过精心选择和合理设计,根据学校的教学需要,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如在综合考虑本校办学特点的基础上,开发凸显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进行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合理安排相应的课时比例、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精选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出课程的生活性、趣味性、思想性和知识性。发挥学科特色,利用学科渗透文化教育,将学科内容与屯堡文化的精神实质进行融合,丰富课程的实施形态。其次,创新屯堡文化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推进屯堡文化进网络,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学生能够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传授文化知识;充分发挥学校相关的公众号、抖音、微博等网络平台的作用。最后,制定科学和规范的课程评价体系。在国家统一课程评价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屯堡文化特色调整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灵活化,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将屯堡文化与学生的认知评价、能力发展评价和情感体验评价相融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体验。构建科学系统的屯堡文化课程体系,有利于彰显屯堡文化进校园的规范化、校本化、特色化。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滋养,校园环境是学校教育观念的外在体现,营造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将屯堡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发挥环境的感染熏陶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有着独特的育人优势。营造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校园环境,这就需要学校要做到:首先,学校要结合自身办学需求,将屯堡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如:在校园文化走廊、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文化宣传板、文化墙等介质上凸显独特的文化气息,营造出屯堡特色的物化环境,最大程度发挥屯堡文化对学生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其次,将屯堡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如:将屯堡文化蕴含的核心精神诸如精忠报国、艰苦奋斗、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热情好客、团结互助、勤奋勇敢等融入学校校训、校风、学风、班风的宣传教育中;在学校开学典礼、升国旗等仪式中融入屯堡文化精神实质;组织学校师生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设屯堡文化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讲述屯堡文化的民间故事,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将屯堡文化的民间民俗活动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最后,创新文化教育活动方式。如:通过在网络上开展以屯堡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文化活动或通过课间广播的形式定期为学生推送有关屯堡文化的知识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感受文化的渲染。总之,将屯堡文化与校园环境相互融合,以更加细微的方式表现出屯堡文化的教育功能,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深刻感受到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
实践教育是帮助学生巩固、深入理解和增强文化体验的有效途径。通过走进屯堡文化,拓展和创新学校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将屯堡文化的核心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文化的体验性。首先,学校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如:通过利用已有的社会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参与地方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并参与体验屯堡地戏面具的雕塑过程,走进屯堡社区旅游景点,体验屯堡社区中的地戏表演、抬汪公等活动。其次,建立校内和校外共生的发展共同体。利用社会力量和学校资源共同建立屯堡文化实训基地,与屯堡文化景区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等实践活动,发挥好屯堡文化的特色活动,丰富学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基地的建设,从而深刻领悟屯堡文化的深刻内涵。最后,积极开展屯堡文化研学旅行活动。学校定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将屯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引入研学旅行的育人过程中,让学生以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得文化认知,了解屯堡文化的核心元素。学校依托地方博物馆、文化历史遗迹、屯堡文化景区等研学基地资源,创设与学生认知发展相适宜的空间环境,让学生通过现场观摩、探究考察等途径进一步加深对屯堡文化的感知。
屯堡人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这些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此次新课标的颁布,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进行了整体规划,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在各学科中专门提出要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大主题教育,同时指出,学校要用好地方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价值,这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方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需要结合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出屯堡文化的核心理念,并依托于学校教育发挥文化育人的独特价值,凝练出屯堡文化育人的教育特色,创新屯堡文化进校园的途径。为此,我们不仅要从观念层面出发,也需要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让屯堡文化的精神实质根植于全体师生的心灵深处,在新时代做一个有根的现代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