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保胜 时心怡 李 淼 王轶然 叶海坤
(1.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贵州 安顺 561000;3.郑州商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能够有效解决农村部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实施农业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由于资源禀赋的束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一定弱质性,造成人才和技术匮乏,严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农业硕士是满足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而设置的高层次专业学位,在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具有得天独厚的知识背景优势,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人才保障,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多重功能,发展农业新兴业态及完善农业发展体系。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人才振兴,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农林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时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1]。因此,结合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依据国家政策布局和引导,全面贯彻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策略,农林高校通过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及全社会力量支持,全面开展农业硕士培养,注重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高层次人才输出,全方位、多角度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由于教育理念缺乏深度,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三农”服务对接关系处理不当,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实施大背景下,一部分农林院校普遍存在重视科研工作,忽略理论教学、技能实践和实际应用,致使部分农林高校设置的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不合理,考核绩效的目标导向偏离了真实价值方位,实践培养方案不科学,培养过程缺乏实践能力训练,专业特色创新性不强等,影响乡村振兴与农业硕士培养整体层面上的协调性,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供给失衡,错配乱配现象较为明显,供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
目前,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契合情况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农业硕士是一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以农业实践为导向,强调实践和应用,在职业技能方面接受正规培训,推动农村发展,提供农业教育技能培养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2][3][4];其突出特点是理论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一起,强调实践和应用,包括农业与环境等农村发展、农艺与种业、农业管理、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渔业发展、畜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等8个领域,农业硕士培养方式的设置有利于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促进农业劳动力职业素质提高、推动农业发展[5][6]。但由于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林院校农业硕士培养目标不清晰,定位不准确,服务对象的辨析度较低[7][8];特别是一些农林院校,田野实践性课程设置较少,培养方案缺乏专业特色,培养内容与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匹配度不够,农业院校优势发挥不出来[9][10],农业硕士设置的课程和实践考核与农业职业人才评价标准衔接不畅,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等[11][12];造成培养与实际应用“两张皮”情况[13][14],培养人才质量较低,社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就业不理想,出现供需结构性矛盾问题[15][16]。因此,农业硕士应结合农业农村领域的战略需求[17][18][19],以服务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为前提[20],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为主线[21],以职业的现实需求和职业技能提高为导向[22],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环节等[23],设计相应的课程、配置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教学方式,使农业硕士培养模式回归农业农村领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诸多学者围绕高校农业硕士培养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不匹配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但表象描述的较多,对农业硕士不能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进行剖析的较少,制约因素分析得不全面。因此,从农业硕士如何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微观机理入手,厘清农业硕士高质量培养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实施的内在机理,探索制约乡村振兴实施对人才需求与农林院校的有效供应二者对接的因素,将农业硕士培养融入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之中,根据农林院校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针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实施对人才需求,重构农业硕士培养模式、路径和方法,创新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农业硕士社会定制式培养管理保障机制。
乡村振兴是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为一体的综合性战略规划,各个维度的振兴都需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其中包括研究“三农”问题,规划未来乡村发展方向的理论型人才,也包括注重解决农业技术问题实际层面的技术型人才和传播农业基本理论,解决农技推广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农林院校作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农业硕士培养模式应以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和农业教育发展趋势为根据进行相应调整,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乡村振兴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提升师资力量、科研经费、实验设备、基地实训等教育资源投入的科学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提升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培养专业素质突出的农业硕士人才。面对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以加大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为主;面对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加大理论培养资源投入力度,着重培养其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研究能力。这样可以提高农林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教育资源边际效益最大化。
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多元的专业背景为依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培养出“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从“产业兴旺”角度看,农林院校深入探究协同创新之路,进行产学研高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推进农林院校的科研成果惠及农村,协力推进乡村振兴步伐。从“生态宜居”角度看,农林院校培养的农业硕士秉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用专业知识为改善村容村貌和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科学规划,为生态宜居提供不竭动力。从“治理有效”角度看,乡村治理受制度规范、行动主体、风土人情等多种要素共同影响,其治理过程具有复杂性。农林院校培养的农业硕士学历高、综合素养好,能够为治理凝聚人才力量。从“生活富裕”方面看,生活富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总之,高质量的农业硕士会将先进的农业技术、管理技能应用到农业农村发展当中,为推动乡村振兴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持,能够有效梳理堵点,润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链条,发挥科技兴农的优势,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序进行。
为了解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对接情况,本课题组选取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河南省、四川省、贵州省、河北省、甘肃省、湖北省、云南省、辽宁省等11个省份以及相应省份的70所农林院校为样本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访谈,结合实地调研的数据以及调研样本所在区域的政策、规章制度和地区统计年鉴等,运用Stata17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针对农业硕士培养模式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现状描述和分析如下。
作为乡村振兴人才的资源库,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有指向性,应立足于解决当下“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构建科学的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使培养人才的能力和素养具有服务农业农村的专业性。根据调研情况,有19所农林院校(占比27.14%)在构建农业硕士培养模式方面,认识不到位,重视度不够,事前没有经过实地调研农业农村发展人才需求,制定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求契合度不够;有22所农林院校(占比31.43%),在构建农业硕士培养模式时,没有或很少召集专家进行开会研讨,造成设置的课程和安排的教学内容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符;有24所农林院校(占比34.29%)制定的一系列教学配套机制和设施,并不是针对农业硕士教学质量的提高所设置,而是为迎合主管部门检查评估所需,致使一些配套机制和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硕士的教学质量难于把控,培养的农业硕士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要。
内驱力分为三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而三种内驱力中,只有认知内驱力是内部动机。对于农业专业硕士而言,提高其服务“三农”意愿,拥有充足的“三农”服务内驱力会提高其对乡村振兴的真实认知、增加服务“三农”的就业意愿,坚定服务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在实施村振兴和提升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农林高校的农业专业硕士培养应聚焦服务“三农”,树立扎根农村的理念,利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服务乡村振兴。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农林高校只注重对农业硕士专业素养的培养,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内驱力的培养,导致农业硕士就业“非农化”现象严重。据调查研究显示,有44所农林高校(占比62.86%)指定的培养方案中,并没有强调或突出服务“三农”的宗旨和深入基层农村的理念,在调研的400名在校农业硕士生中,有313人(占比78.25%)表示对农业工作不感兴趣,毕业不回农村,不愿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对已毕业的210名农业专业硕士生进行调查,从事的工作与“三农”无关有163人(占比77.62%);毕业后回农村从事乡村振兴工作的200名毕业生中,能留存3年以上的只有72人(占比35.5%)。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各农林院校培养的农业专业硕士数量已有相当规模,但真正致力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农业教育资源利用效果较低。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保证,也是农业专业硕士必备课程。尽管在制定的教学大纲中,实践教学占比较高,但由于重视度不够,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师资力量、科研经费、硬件设施、实训基地等方面的投入较低,实践教学效果较差,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不能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支持乏力。调研结果现显示,有43所农林高校(占比61.43%),缺少专业实践设施,实践课大多由教师理论讲解;有37所农林高校(占比52.86%)没有专用的实践基地,开展实践课,大多是临时找个农村试点,走马观花进行;有39所农林高校(占比55.71%)配置的研究生导师,也是科研能力较强,实践能力不足,在专业实践指导方面能力不够;有27所农林高校(占比38.57%),围绕实践教学配置的经费占比较少,购置实践教学设施匮乏。正是由于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造成农业硕士的实践能力较弱,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对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求。
农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大部分重视理论知识忽视社会实践,其侧重点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专业硕士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专业硕士培养面临的实践能力弱的问题,大部分农林高校设置了专业硕士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制度,为每个专业硕士同时提供校内理论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但调研结果显示,有47所农林高校(占比67.14%)在制定培养案中,对实施双导师培养,没有明确规定,培养过程中,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导致培养出来的农业硕士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不对称,综合能力不高;有39所农林高校(占比55.71%),忽视校外导师作用,对农业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性指导,农业硕士实践能力欠缺;有37所农林高校(占比52.86%)仅对部分学术能力强的农业专业硕士生配备校内校外双导师,其余农业硕士依然沿袭传统的单导师负责制。
农林高校应加强对农业硕士培养目标的认识,明确定位,围绕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求完善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一是成立相应的农业硕士培养模式构建指导中心,农业硕士的培养的目就是服务于乡村振兴,围绕目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针对性的解决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融合、不同步的“两张皮”问题。二是在构建教学模式前,应该深入农村进行全方位调研,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实际需求等情况,再结合学校的现有教学资源,设立科学的农业硕士培养体系,科学合理编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计划等,并随时对突发状况做出及时调整,多角度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三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组织有经验的老教师和对口的农村一线人员对培养模式的运行进行考评,监督日常教学活动是否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无不按照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活动或教育资源浪费情况,定期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总评,查找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修改。
打造融合思政教育的硕士培养模式,培养农业硕士乡村振兴内驱力,多层次完善农林高校农业硕士培养内容,以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是农林高校要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思政教育育人作用,培养其家国情怀,在落实农业硕士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根本任务的前提下,站在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人才需求的角度,培养学生乡村振兴意识。二是根据农业硕士培养目标,合理引导硕士毕业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方面加强高校导师对学生传授农业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其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邀请全国的知名专家定期对学生进行学术讲座,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深入课堂开展学术研讨会以及专题讲座,提高学生们了解国家农村发展的政策及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状况,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并坚定参与乡村振兴的决心。三是把握乡村振兴时代机遇,利用国家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多角度、多渠道优化服务乡村路径,在待遇、创业资金以及后续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毕业的农业硕士到农村进行创业创新,同时,不定期到农村与毕业生进行交流沟通,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教育资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保障教育资源投入能够为农业硕士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实践能力强是农业硕士的特征,实践教学是农业硕士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内容。为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需要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一是结合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从高校内部资源优化的视角,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精准预算,根据在校学生人数,合理配置教师、实践教学设备以及相应的经费,保证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二是为提高农业硕士的实操能力,在进行日常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外出实地观摩、实地操作活动,为此应设置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三是整合校外实践资源,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农业硕士培养体系,通过与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农村合作社等搭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从内从外双向优化实践教学方式,补齐实践教学资源缺口,让农业硕士在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的同时培养专业素质。
双导师责任制是培养农业硕士的一种重要模式,也是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导师作为农业专业硕士培养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理论、实践能力与学生的培养质量密不可分。一是领导要重视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落实农业硕士双导师制度,从导师的选拔配备、实践课程的讲解、开题报告的指导、论文的辅导和答辩等诸多环节,都要有所体现,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二是鼓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定期进行角色互换,校内导师到一线单位进行挂职培训,增强其实践经验,校外导师进入大学校园,提高理论素养,同时定期进行交流,取长补短,相互提高。三是加强对校内校外导师进行监督管理,选拔的校外导师,要签订相应的合同,明确其权利和责任,并对其考核,完不成任务的,应随时解聘,成绩突出的,进行奖励,以提高校外导师的责任感,全面充分发挥双导师的优势,进而提高农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较多,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农业硕士,对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农业硕士培养模式,能够紧密契合农村实际发展需求,针对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及推广等方面,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配置相应的教学资源,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由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应摆脱资源的依赖,更大程度的依靠科技支持。在培养农业硕士方面,要突破其培养路径的锁定,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从学生的选拔、课程设置、教师的配置、实践的安排等方面,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对接“三农”领域的实际诉求,实现农业硕士培养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