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向度

2023-02-06 11:33张荣军
安顺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丁 然 张荣军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现代化作为一种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阶段性特征的体现。对资本为中心和对人民为中心的不同选择将各国现代化的模式区别开来。以西方模式为镜,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价值原点,克服“资本主宰”的弊端,将人与物的关系重回正轨,实现了精神与物质、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维度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性、科学性、发展动力和价值指向,“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1]16

一、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体论向度

明晰现代化需首先探究“现代”一词。“现代”一词是舶来品,据历史学家罗荣渠考证,“现代”(modern)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使用的用来与中世纪相对应的一种新的时代。因此“现代”不仅仅具有时间范畴,更加凸显的是其社会历史的内涵。“现代化”(modernize)是“现代”的动词形式,大约到18世纪中叶才在西方世界中出现。“现代化”是一个高频热词,但其概念却很难把握,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学界较为认同的是罗荣渠对“现代化”进行的广义与狭义的界定。从广义来说,“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推力,推动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工业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渗透,引起深刻变化。从狭义来看,“现代化”是后发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追赶过程。这一界定首先揭示了生产力是现代化的深层原因,而且肯定了不同民族国家的基本载体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选择。现代化是普遍、客观的社会发展过程。现代化始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西方现代化模式在经济上表现为私有化,在政治上表现为分权化,在文化上表现为多元化。究其缘由,是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主的市场化经济将其首要目标放在经济的现代化上,政治和社会公平是其后续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相反,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以人民为中心,首先主要解决政治公平,在解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领导权后再关注经济社会的效率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这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以资本扩张为实质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根本不同。

世界各国的思想家对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从未停止。早在启蒙运动时期,卢梭和孟德斯鸠对市民社会的制度探索进行了激烈的政治实践,这种试图修补社会矛盾或是无视社会矛盾的尝试“从根本上采用的非历史的方法”,[2]因此使得他们的尝试无法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矛盾所在。黑格尔认为分裂是市民社会内在危机的现实表征,以“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3]的论断质疑古典经济学家所坚持的个人自由的实现需要在市场中完成。他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建构一种整合式的现代化国家图景来限制社会的肆意发展,其三一体推论充斥着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他将历史的发展简单地表述为童年阶段—青壮年阶段—老年阶段,即认为东方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处在历史的早年阶段,所以不值一提;非洲国家仍处在蒙昧的自然阶段,只有西方社会(从希腊罗马社会到日耳曼社会)的发展才趋于完美。历史的发展不是客观精神的外化,而是对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与支配地位的反应,黑格尔“可贵的思想诚实”[4]暗示了理性与现实和解的目标,但实际上为西方现代化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此后马克斯·韦伯、弗兰西斯·福山等人继续黑格尔的西方中心主义,鼓吹西方现代化模式,福山将黑格尔的历史终结进行现代翻版,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来印证历史必然在西方社会终结,认为西方现存的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最终形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通过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再次高度提升带动其社会经济的深度转型:以工业社会下的机器控制代替机器生产,操纵人的欲望,控制人的一切需求。需求被控制,使得社会生产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带来人与社会关系的表层缓和。但这种狭隘的需要是在资本至上的社会关系中被异化和限制的结果,现实生活中人的价值被剥削、人的精神被践踏,资本剥削的本质仍旧没有改变,人的劳动降低为商品,人所创造出的价值愈多,其自身就愈加贫穷。而且,冷战的爆发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证明资本主义是更为优越的制度,从而大力渲染国内的和谐景象,通过提高社会福利待遇,完善社会福利覆盖,提升底层人民的幸福感,营造出无产阶级已经适应并融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假象,有效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掩盖了资本剥削的本质。不仅如此,资本主义试图通过政治和文化来控制无产阶级。政治上,各党派之间的纲领趋近,矛盾斗争减少,企业中底层工人、中层管理人员的差别减少,活动和目标相似,人的否定性逐渐消失,阶级对立逐渐被资产阶级经营的“统一的战线”所取代。与此同时统治者着重强调国内的和平景象和外部的威胁,加之以矛盾转移继续维护自身统治。文化方面,上流文化逐渐趋于流行化和世俗化,丧失了其原有的对立属性,上流文化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妥协,其中的人性部分成为物质文化的派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凭借高度发达的经济、政治、文化,长期控制解释非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话语权,对其他国家、民族、文化对现代化的探索视而不见。在经济上采取贸易保护主义,阻挠其他现代化模式的经济发展;在外交上实行单边主义,破坏国际秩序;在文化上宣扬普世价值观,无视世界民族之林的灿烂成果,宣扬文明冲突论和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文明优劣论。受此影响,大批的新兴独立国家陷入发展陷阱,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丧失了民族独立性。

如上所述,资产阶级制度的拥护者以现代性蕴含的话语为西方国家现代化进行政治目的的辩护,试图掩盖和遮蔽其中的不合理性。这种被辩解制度和现代化方式没有给人们带来自由、发展和进步,反而加重了底层人民的苦难。无可驳辩的是,现代化起源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繁荣的背后是食不果腹的普通民众和被资本支配的社会关系。

从现代化的普遍性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式现代化都具有人类现代化的共性特征,即实现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二者都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到农耕社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从现代化的特殊性视角来看,西方式现代化虽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但资本至上的逻辑起点使其无法摆脱人的依赖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的出现有着深厚的社会存在基础。首先,中国式现代化产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在向往“大同”社会、追寻“达道”境界、推崇“他山之石”“见贤思齐”学习态度的文化环境之中,中国人民既要追求先进的现代化理念,又不拘泥于现有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其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遵循。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基本逻辑,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并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不断优化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积极将各国现代化建设的正向因素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方案之中,形成了在道路层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领航主体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价值追求上坚持人民至上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打破了西方式现代化的阶级对立、人与自然对立的悖论。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都具有人类现代化的共通点,但前者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批判和超越,是坚持以人为本、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论向度

(一)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来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充分体现出人类实践活动对于人类认识活动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实践贯穿人类认识活动的整个过程,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华民族在对现代化建设进行不懈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来源。

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华民族原有状态,中国随之被卷入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中。与此同时,开眼看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西方国家的侵略中意识到现代化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各个阶级和各个政治力量开启了对现代化的探索。但无论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七大夫兴起的洋务运动,或是代表中国资产阶级的维新派领衔的百日维新,亦或是开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辛亥革命,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是对现代化的探索处在西方的原教旨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之中,机械地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牢记初心和使命,开启了对现代化的自觉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开启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带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开启五年计划,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5]的社会主义强国。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启,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我国以显著提高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原创性经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民朝着既定目标一路前行,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持续深入推进。与此同时,面对日益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从求生存到谋发展”[6]的转变。党中央提出了以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与基本构架进行构建。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明确规定,体现出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有了新认识。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深度全面的阐释,从政治维度、体量维度、经济维度、文化维度、生态维度和世界维度向世界展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好走对自己的道路提供启示,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二)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诸多需求需要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来满足。在此过程中,人类的需求推动社会生产实践的变革从而带动人类认识层次的飞跃。这种认识层次的提升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会带来新的课题,新课题的解决又会推动实践的变革,此种矛盾运动有效推动了人类的认识进行突破和进步,推动了理论的创新。

首先,实践激发了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产生与发展。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实践既具有认识对象的意义,也具有认识发展最首要和最基本的意义,这些同样具有动力的作用。从根本来看,对现代化的认识实际上是现代化实践的对象化世界和对象化过程。所谓对象化世界,是现代化实践过程的静态形式,人们不断认识和探索这一世界的本质和规律,随着实践的展开,这一世界也会逐渐丰富,为现代化认识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认识对象。在对现代化进行探索时必须对现代化的实践相接触,从而获得新的认识,而且,现代化的实践提供了认识的需要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对现代化实践的探索越发展,认识的对象和认识的源泉便会愈加丰富,必然激发对现代化认识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史为视角,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奋斗新时代的过程是不断推进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此间,社会环境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对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期待,成为产生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其次,随着现代化实践不断深入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探索中产生新的认识,进行新的实践。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这也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发展总规律。毛泽东同志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7]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对现代化更深层次的认识向人们提出了现代化领域的新的认识课题,又派生出新的领域,促进了对现代化道路进行全面探索,使对现代化的认识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历史为视角,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经历了从外源到内生的过程。近代以来,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是从外源的方式出发,始终在西方式现代化的样板中寻找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历史和实践证明这种脱离中国实际,一味模仿西方的现代化方式不能取得成功。经过对实践的经验总结,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回应中国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和新部署,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气象和新作为。

(三)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目标

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将本世纪中叶中国发展的目标形象地概括为“中国梦”[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指向。聚焦其发展向度,中国式现代化包含了社会与人的发展指向,是对两个历史追问的科学回答。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实现民族独立后,中国人民开启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完成“三大改造”后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通过突破僵化思维,自主探寻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9]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正经历从走自己的路到为世界提供现代化新选择的过程,开辟了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其中所包含的文明形态和价值底蕴为实现共产主义夯实了坚实基础,回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发展的现代化。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在资本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私有制,按资分配为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集中在越来越少的人手中,阶级对立和两极分化愈发严重。在文化上,私有制的神圣不可侵犯与个人主义价值观二者的欺骗性和虚伪性诱使人们接受和认同这种虚伪的意识形态,并意图将这种价值观包装成普世价值向世界同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走出了个人本位的狭隘。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作为自身的重大原则和价值追求,从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杜绝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的资本奴役、资本压迫和两极分化问题。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22,在关注物质文明的同时兼顾精神文明,实现人的个性发展是其显著特征。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强大的物,主宰着资本主义世界,物成为主体,人成为物的奴隶,在主客颠倒的世界,货币被视为万能之物,人深深陷入财的贪欲之中,拜金主义盛行,人的精神家园失陷。“金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独立自在的价值。因此它剥夺了整个世界——人的世界和自然界——固有的价值。”[10]在此背景下,人的价值观扭曲,精神文明危机出现,人尚且不能在资本的统治下实现自由发展,个性化发展更无从谈起。但这种主客颠倒、精神危机凸显的世界不是永恒。马克思指出人对物的依赖是暂时的,物质积累具有历史必然性,当物质积累充沛,人就可以从金钱的束缚中走出并“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就够破除物对人的支配,使人成为真正合乎人性的人。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人的个性化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避免的物质积累过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一穷二白的现状,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力,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丰富社会物质财富,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第二阶段是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享乐、拜金、思想道德滑坡等不良状况,开创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推动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回应了人的发展需要。

三、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论向度

(一)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原点

人与物是人类现代化发展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处理构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西方式现代化以资本为逻辑而展开,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增殖成为劳动者异己的力量,人的价值被践踏,物的价值被追捧。与此同时,劳动的异化带来社会关系的异化,资本家占有社会资源和财富,无情剥削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形成了以资本为中心,依靠资本驱动,通过自由市场实现的现代化,完全背离了“人”这一根本。相反,“中国式现代化克服西方现代化‘资本至上’的逻辑,将人民群众作为现代化的主体与动力”,[11]将资本主义社会被异化的人与物的关系回归正轨。中国式现代化肯定人的价值与作用,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优化生产要素分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优化社会保障、完善民生兜底保障网,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原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而定。恩格斯指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12]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要让这种追求变得更高尚、更美好。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存在于物质生活领域,更存在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人民民主等多个领域。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持和强化“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特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共同富裕短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青山绿水的“美丽中国”;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提供了最优的顶层设计。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依靠人民进行。人类现代化具有多种类型和途径,西方社会功能学派将现代化的动力发展因素归结于科技革命、知识等。马克思对这些因素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给予肯定,同时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变革中的主体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具备西方式现代化所不具备的动力条件和主体力量:人民群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自主选择了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并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实现民族复兴推进到不可逆的历史进程之中。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主体赋予了人民群众享有现代化一切成果的合理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与反动进行了分析,指出资本主义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实现人类社会向更高级迈进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13]。但其所坚持的资本至上使得人始终是作为被剥削者的存在,人始终无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拥有自身劳动创造的价值,更无法拥有现代化创造的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由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并“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14],强调现代化成果要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现代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强调现代化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实现“中国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归旨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国人的梦想。封建统治未意识到由工业革命引领的世界化浪潮是近代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重要原因,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提出了种种实现现代化的救国方案,但皆以失败告终。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振兴到富裕,再到如今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从现代化的随行者成为现代化的领跑者,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国梦”铺设了坚实的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梦”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一方面,实现“中国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归旨。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在此意义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中国式现代化既包含了人类现代化的普遍特征,又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特殊底蕴,将现代化一般规律具体化为中国特色命题,实现了现代化道路中普遍与特殊的统一,并有别于西方式现代化“单线进化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理论,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实现了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统一。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复兴并不是西方反华媒体口中的“中国威胁论”,中华民族坚持走和平的复兴之路,复兴是致力于实现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现代化,推进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协调科学发展,以后发姿态紧跟时代步伐,洗刷近代以来中国落后带来的耻辱,重拾中华民族的自信。中华民族曾辉煌于世界民族之林,但由于近代的迟滞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实现复兴意味着中华民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强劲韧性和优良传统。而且,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需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只有实现复兴,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支撑起强劲有力的综合国力,才能在世界舞台站稳脚跟,丰富世界民族之林。

(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促使人类文明前进发展的动力。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此种差异被西方国家夸大为“文明冲突”的症结所在,企图以文明差异为托词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并构筑资本主义的话语体系,宣扬西方式现代化的优越性,鼓吹文明终结论来宣扬西方文明的“普适性”。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从贫穷落后的样貌转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宣告了“西方中心论”的破产,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造福了中国和世界人民。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直存在着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难题。苏联开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经济体制单一、权力高度集中的现代化模式,虽然使苏联创造出快速工业化的奇迹,但在本国的后续发展中逐渐显现出这一模式的弊端:单一的经济体制无法激励企业进行创新创造,民众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特权阶级滋生,重工业的高度优先发展使得经济体制严重畸形,阻碍了苏联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苏联领导人试图对此种经济模式进行调整,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系统的顶层设计,使得苏联后续的改革严重偏离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中国的实践场域对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和创新,“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5]破解了社会主义历史难题。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充分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暴力攫取进行物质积累的方式,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面向未来,中国向世界提出全球发展、安全倡议,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人类共同价值。面向当下,中国始终坚持不参与别国内政,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对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对西方式现代化的生态立场超越,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坚持协调发展精神与物质文明,摒弃以资本为中心的思维,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以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致力于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避免人成为“单维度”的人。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四个之问”的科学回答。面对全球化的深入广泛发展,只有组成命运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够在存在诸多差异的国家中建立相互依存的纽带联系,共同应对国际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式现代化以走文明互鉴、协同发展、兼收并蓄的发展之路充分呼应了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切,在世界文明中树立起了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旗帜,与世界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合作、和睦共赢,以文明交流与互鉴超越了文明冲突与优越,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