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 静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 243031)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新时代是奋斗的时代,奋斗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动力。新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新时代更是中华儿女砥砺奋斗,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时代高职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培养高职学生奋斗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促进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奋斗精神,探索培养高职学生奋斗精神的内容和路径,对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奋斗是为实现目标而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奋斗精神是为追求理想、实现目标表现出的昂扬向上、积极进取、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情感意志,“作为一种积极的价值态度和价值反映,贯穿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始终,产生于奋斗的实践,也将促进实践的发展”[3]。
每个成功者必然是奋斗者,目标越高,困难越大,奋斗的路程越长,奋斗的过程越艰辛。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新时代承载着建国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历史重任。新时代的奋斗精神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的青年理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祖国发展伟业,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通过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智慧和力量。
奋斗精神是人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原动力。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奋斗精神是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的需要,奋斗精神更是每个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必备素养,作为新时代的高职学生培养奋斗精神既责无旁贷,也义不容辞。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奋斗史。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党勇敢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同国内外强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从高举反帝反封建旗帜、掀起大革命高潮,到在血腥屠杀中站起,开始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从为了民族大义、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御外敌,到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打败国民党800万军队,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斗,付出了最大牺牲。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际、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多种复杂严峻的考验挑战,我们党都以强烈担当和巨大勇气作出历史抉择、开展坚决斗争,领导人民迎难而上、坚决斗争、从容应对,不断取得胜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百年的奋斗历程。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革命史”,也是在具体实践中不懈斗争、开辟未来、创造辉煌的“奋斗史”。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壮大成长和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时强调:“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4]进入新时代以来,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发展方面,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多方面的冲击,新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发展迅猛,大国政治博弈、经济贸易战甚至军事威胁始终存在且愈演愈烈。没有稳定的政治局势,没有发达的经济基础,没有卓越的科技力量,没有强大的军事保障,我们的发展包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任重道远,而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和奋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力拼搏,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全面发展,不断壮大,才能维护稳定,才能紧跟时代,才能保证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中国共产党已经带领全国人民通过努力奋斗,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5]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需要所有中华儿女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奋力拼搏。
美好生活是努力奋斗换来的。人生,因为有奋斗,人们才追求卓越。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奋斗的一生,只有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的人生才会与众不同。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现实中,由于扩招等诸方面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文化素养相对较低,自我约束力相对偏低,职业规划意识不强,吃苦耐劳和拼搏精神偏弱。在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培养合格的符合企业社会需求的高职人才,尤其培养“工匠”型高技能人才,诚然需要理论教育、专业实训、实习实践等需要多方面发力协同育人,而“不怕吃苦、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勇于进取、敢于奋斗、追求胜利”的精神必然是支撑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保障。
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努力奋斗永不放弃方能成真。人类历史上,所有成功者无不是经历过努力奋斗;各行各业的成功者也无不是脚踏实地拼搏奋斗的典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空乏其身”。企业家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科学家的一生是执着探索的一生,革命家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华儿女长期艰苦奋斗才能实现,每个人只有付出无穷的汗水和泪水才可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和梦想。
奋斗精神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培养高职学生的奋斗精神首先要指导高职学生树立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目标还要保持奋斗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奋斗本领并最终养成奋斗的品质。
人无目标不立,事无目标不成。人生,因为有了目标,人们才孜孜以求。目标是奋斗的原动力。高职学生的奋斗精神离不开奋斗目标。在学生入学教育期间和每学期初要引导学生树立大学期间奋斗目标和每个学期的小目标,并阶段性暗射学生定期对照个人目标,激励学生努力奋斗顺利实现个人目标。每学期末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陈述个人目标完成情况和下学期的目标计划规划。在引导高职学生树立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避免学生好高骛远,又要防止学生目标太低,要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知识帮助学生科学分析自身实际,科学设置通过努力奋斗可以实现的“可行”目标。这样的目标不难实现,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奋斗的意义。新时代高职学生除了对自身的学业生活规划外,还要把个人成长的目标与国家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要把个人小目标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
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人生因奋斗而精彩。不论目标是否实现,都要勉励学生保持奋斗的姿态。相当部分高职学生中小学期间奋斗精神不强,学习生活状态不佳。高职校园里经常能看到学生身体慵懒,情绪低落,目光无神;教室内课堂上常见“只带手机,不看黑板”的学生;寝室里床铺上常有学生游戏到天明的身影。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和奋斗精神的弱者的借口。姿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未来;只有用奋斗的指数,才能换来幸福的指数。我们要摇动那些“慵懒的身影”,唤醒那些“沉睡的心灵”,激发他们树立奋斗目标,保持奋斗的姿态,勉励其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争先创优,成长成才。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树立了奋斗的目标,不紧要有奋斗的勇气,而且要有奋斗的本领,才能顺利完成目标。高职学生需要提升的首要奋斗本领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其二是要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第三是要有坚韧的意志,永不言弃。青年学生要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要求的本领和素养。
幸福是一种状态,奋斗要成为常态。把奋斗当作学习和生活的常态,生命就充满来了活力。奋斗不是朝三暮四,奋斗也不局限于专业学习,学业需要奋斗,生活需要奋斗,生命需要奋斗;与逆境奋斗,与经验奋斗,与时代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培养高职学生奋斗精神时要力求经常性、常态化、全方位,培养学生养成奋斗的品质。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让奋斗成为一种品质。
一切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奋斗精神的方式都值得去探索和实践,在校园内培养高职学生奋斗精神的主要路径有思政课程引领、专业教育渗透、校企合作实践、校园文化熏陶。
思政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教育是对青年学生主流价值引领的主要路径。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例,尽管从思想理论体系逻辑上设置了毛泽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要篇章,但在思政课堂上除了遵循基本理论知识讲解,授课老师可以同时围绕“奋斗精神”的主线从中国革命、建设、发展和改革等方面分别阐述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付出艰难探索的奋斗历程,即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个理论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和奋斗实践逐步形成的。
抓住思政课程的主阵地,讲好中国故事,重点向学生们讲述那些矢志不渝、追求真理、艰苦奋斗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典型事迹,教育广大青年学子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年轻一代培养奋斗精神,引领新时代青年“美好生活是靠努力奋斗而来的”。
对高职学生来说,专业课程相比基础课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客观上是“职业发展的基石”,主管上学生投入的精力也更多,课堂上听课注意力更集中。有的老师认为专业课就是纯粹传递专业知识,指导专业实践,很难或无法开展思想教育。其实由于学生重视专业课,听课认真注意力集中,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成效往往超越思政课教育的效果,关键取决于于教育方法。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视角教育学生发扬奋斗精神:一是明确表明任何专业都有生存之道,“行行出状元”。但是每个专业只有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学懂弄通基础上熟练应用,技能精湛才能“出人头地”。二是可以直接引用出色专业人才如行业专家和劳动模范的典型事例、故事教育年轻学生孜孜以求,奋力拼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只要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奋力拼搏、执着前行,“条条大路通罗马”。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教育特色,大多专业教育在实践环节与相关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合作或共建。在企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高职学生从理论教育环节转入企业身体力行的实战体验,有的专业如数控机电等设备操作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有的专业如旅游管理导游服务需要体力和耐力支撑,有的专业如形象设计需要创新和精细,每个行业的工作场景都能让高职学生体验到责任感、合作意识和奋力向上的拼搏精神。进入企业实习实践就是使学生“学中做”转为“做中学”的过程。在专业实习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激发创新思维。在企业实习实践过程中,通过具体工作完成细小工作任务中逐步培养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耐力、意志力以及拼搏精神和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6]。
青年需要文化,文化熏陶青年。大学校园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们综合素养培养的大舞台,文体艺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愉悦了学生身心。校园文化是培养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土壤,高职学生的天性相比较本科生和研究生更热爱文化活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职学生奋斗精神培养的又一个有效平台。每一次班级活动需要计划和谋划,每一场演出需要精心策划和细致安排,每一个优美的舞蹈动作和动听的旋律需要无数次练习,每一个成功的节目需要无数次排练,每一个体育竞技奖项的获得更是多日汗水的积累和坚持不懈换来的。高职校园应定期举办文体活动以及运动会、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竞技类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进取意识,拼搏精神,奋斗的意志。“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要想“玩出水平”必然要有长期的坚持和拼搏奋斗精神。
青年先进典型具有鲜明的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开展十佳青年、向上向善好青年、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大学生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事迹巡讲或自媒体宣传;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研讨会等开展交流,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感性体验,引起共鸣,激发高职学生树立奋斗精神,培育高职院校奋斗精神氛围。
新时代是奋斗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高职学生是我国制造业大国的中坚力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培养高职学生奋斗精神责任重大刻不容缓。高职学生奋斗精神的培养是高职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实现的需要。高职学生奋斗精神的培养既要主抓课堂教学主阵地,又要发挥高职办学校企合作的特点,同时挖掘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多方位培养高职学生奋斗意识,提升高职学生奋斗本领,铸就高职学生奋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