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模式探索

2023-02-06 05:27:20林燕婷福建平和县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加减法小数评价

◇林燕婷 (福建:平和县教师进修学校)

评价工作最主要的目标是反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帮助教师明确之后的教学方向。因此,进一步明确评价工作的重要价值,采取更加多元的评价方式,拓展评价内容和评价纬度,对于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模式这一课题,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述,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以供参考。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评价原则

(一)注重评价语言的亲切性

数学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都不是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与启发时,注意方式方法。评价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与流程,学生可从中充分了解自我知识水平与能力,明确自己在知识框架建构中的定位,及时查漏补缺,提升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每节课知识内容的性质是存在差异性的,教师在设计评价环节与流程时,需要重视这一点,让评价的过程紧密嵌套在知识学习的每一个层次中,并且保持语言的亲切性,让学生能够在话语的滋润下,产生学习意愿,在正向的促进下,攻克难题。“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亲切的语言可以活跃与感染课堂气氛,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把握评价过程的准确性

课程评价在形式上虽然简单直接,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与规则要多加考究与斟酌。首先,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参与学习、是否有浓厚的兴趣、是否主动探索研究,并且尊重个性差异,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评价的语言不仅仅要注意亲切性,还要提升准确度。教师在选择课堂评价模式与方法时,务必大量搜集与调研学生的反馈意见,仔细地考查学生对相同内容不同方法以及相同方法不同内容的接受程度,从而在评估中找到进步的缺口与契机,并且以准确的语言一以贯之,不断地打磨与精细化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评价语言充满激励性

评价是检验学生知识学习质量的过程,评价的结果是肯定的。教师需要在明确问题根本、找准问题痛点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激励性话语、正确向导,让学生有充足的信心与热情完成阶段性学习,不断攻克难题、建设思维,分析问题要素,获得问题答案,汲取数学思路。例如“今天你又有进步了”“还需努力”“再细心一点”“没关系,你已经尽力了”等等,都是可供教师经常使用的话语,在指正问题时,简单地插入,可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评价过程充满人文关怀

如临春风、如沐春雨,是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所带给学生的情感满足。在评价过程中,除了针对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指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外,也要充满人文主义关怀,营造温暖的学习氛围。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教师需要从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两个方面出发,传输知识的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照顾全班学生的情绪与感受。在构建的过程中,势必有善于交际、性格开朗、语言表达能力突出的学生,教师自然而然地会与这些学生交流得更为频繁一些。出现这种状况时,教师一定要积极地与所有学生开诚布公地交流,固然要给学优生以进步的平台,但是,也要给其他学生进步的空间。对语言表达欲望与能力较低的学生要积极地开导,鼓励其融入班集体,有意识地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与社交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模式的探索

(一)建立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设计与安排数学教学评价环节时,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当下的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学生为主体,从基本的学习状况、课堂表现、作业质量三个方面出发。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综合化,让学生切实地经历课堂评价环节与流程,得到实质性进步与提升,建立有效的数学思维框架。教学评价包括评价教学目标与计划、评价教学内容与形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评价师生关系等等多项内容,但都是以学生为主线逐步展开与铺陈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教授每一个知识点时,都需要以互动形式得到学生反馈,并且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措施与策略,以备不时之需,最大限度地保证课堂秩序与进度。

以《小数的加减法》为例,这一节课的知识点较为琐碎与复杂,且环环紧扣、循序渐进,只有充分地理解上一个知识点后,才能顺利地进入更高阶的学习过程。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重视学生的表现,注意每一环节学生知识理解与消化程度,以询问、互动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嵌套问题。学生在完全掌握整数的加减法与小数的意义之后,才能够理解小数的加减法基本运算原理与过程。

教师:“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从低位加起,哪一位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最后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的对应位置点上小数点。”

这是小数计算的首要步骤,是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基础。教师可让每一位学生演算白板上的题目,检验与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2.采取综合性的方法

教学评价体系的个性化体现在具体模式的设计与安排上,但是其发展与衍生的基础条件是事先对学生的整体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估与预判,再针对学生的表现与学习情况具体化地设置与塑造。让每一位学生作为课堂的个性化主体,都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教师别具一格的照顾,从实际的收获与基本出发,感受与体验来自教师的温暖与关怀。因此综合性的评估价方法是一切个性化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教师务必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水平,精准到数学知识的方方面面,并且建立综合化的评价模式,让学生在经过初步的检验与核查之后,有针对性地发展优势、补足劣势,促进整体学习水平与质量的提升与进步。

还是以《小数加减法》为例,在讲解退位与进位的知识之后,需要对照与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区别与不同,或者直接给予对应的题目,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在此过程中,综合化的评价模式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教师不仅仅要注重语言的表达与归类,还要让学生完成实际的计算过程,最后得出综合性的评价结果。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都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满10向前一位进1,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借来的1在本位上算10;笔算不同位数的小数加减法(进位加、退位减)时,一定要将小数点对齐,还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末尾添0,使小数位数相同后再计算。

(二)注重主体评价的多元化,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1.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方法

教师在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时,务必注意形式的多样性与新颖性,在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与质量稳步上升的基础上,还能够就评价的手段与策略类型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其在外部措施的促进之下,能够直接有效地推动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从而完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塑造。

例如,四年级上下册分别设置了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容,而这些都是小学几何板块的重要内容,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但是在教材内容上的安排却是分散的,学生也是基于图形这一基础,发散不同的思路,认识三角形与四边形。为了进一步整合学生数学知识架构,教师可以在“三角形”这一板块教学之后,将两个图形集中绘制在一个较为复杂的图形中,以问题的形式,检验学生对几何板块的掌握情况。

教师:“左图中,出现了几个三角形和几个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四边形呢?”

学生的答案基本能够反映其知识掌握程度。但是,在这一道题目中,教师需要限制时间,让学生快速反应、仔细观察,并且实时地鼓励与肯定学生回答,不断地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2.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评价可以给学生以正向的督促作用,在教师悉心点评之下,学生会更加有意愿、有信心去深入探究与思考较难的问题,在充满无限鼓励与支持的环节之中,逐渐建构思维、消化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状态设计共享的环节,让学生将自己取得的进步,用言语表达出来,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树立更远大的目标。

还是以三角形与四边形板块学习为例,对于图形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空间思维的建立过程,教师不仅仅需要展示与呈现大量的图片,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与分辨几何图形之间的区别与基本特点,还要促进学生输出、整合与归类自己的理解内容,并且在学生之间进行分享,集思广益,进一步扩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三)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

1.使用问题性导向方法

问题性导向方法的逐步落实与践行,在宏观上是对于学生学习态度与实时状态的一种检验与测评。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抽取学生进行回答,可以清晰地考查其思维的广度、阶段性上课态度以及整体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这种方式相对较为准确与精细。因为学生没有任何准备与预设,完全是基于自身知识体系框架的构建程度与临场反应能力做出回答。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地整合与分析,按照具体安排,与相应的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切实、有针对性地指出其在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

2.落实过程性评价方法

过程性评价方法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需要教师基于自身的设计与安排进行记录,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反馈情况。当然,过程性评价方法不仅仅应用于最终的整体总结环节,也要根据实时的评价反馈信息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与解决,以促进课堂教学运行的流畅性与高效性。在《观察物体》这一节课中,基本的方向分为正面、侧面与上面,但是每一位学生空间的抽象能力有所不同,教师可以在观察中着重记录,哪一部分回答的正确率较低,在后续的练习环节与流程中就侧重该部分的内容,并且要实时地注意对薄弱部分的检验与评价,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三、结语

课堂教学评价实际上是对教师下一步教学工作的指导与建议。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估的机制与契机,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作为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优化与精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建立科学、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重视师生关系的正向优势与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质量、高效率建构与发展。

猜你喜欢
加减法小数评价
小数加减“四不忘”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认识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08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商周刊(2018年17期)2018-08-31 02:20:14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