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辉映时代

2023-02-06 08:52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吴金李玲
时代邮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工匠技能精神

●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吴金 李玲

■ 策划人语

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专注执着秉匠心,以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勤学苦练,掌握着无人能及的技艺绝活;他们一丝不苟践匠行,视质量为生命、视品质如尊严,始终恪守职业本分,把所有的事业都当作“老字号”品牌经营;他们精益求精出匠品,在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上精耕细作,用追求极致的精神缔造出巧夺天工的神话。他们,被称为大国工匠。

在各行各业深耕的他们,既是中国梦的筑梦师,也是中国梦的圆梦者,正因为有他们在各行各业的默默坚守和付出,我们的圆梦之路才能走得自信从容。

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迈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迫切需要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和工匠人才,迫切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使其闪耀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彩。(吴金)

■ 本刊立场

让工匠精神绽放时代光彩

● 吴金

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也是工匠精神的主要实践者和传承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这表明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因此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匠精神,历久弥新

景德镇千年不熄的窑火、古建筑中“天衣无缝”的榫卯工艺、丝绸之路上华服冠绝的汉唐刺绣……翻开一部中国工艺史,有太多巧夺天工的技艺、太多精妙绝伦的产品,让千百年后的我们仍然为之倾倒,这也深刻表明工匠文化、工匠精神早已深深烙印在我们民族精神的历史脉络之中。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从远古时代制陶开始,我国就有了工匠的行业分类与技艺传承,西周时期即确立了“百工制度”。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先后诞生过鲁班、李冰、李春、沈括这样世界级的工匠大师,留下了瓷器、丝绸这样代表世界顶尖工艺水平的产品。

工匠精神也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我国自古就有“尚巧工”的传统,在我国的文化观念中,常常用“匠心”来形容做事的高妙境界,如“匠心独运”“大匠运斤”等等。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对“技”的见解与推崇与工匠精神在内涵上高度契合,其笔下游刃有余的庖丁、削木为的梓庆、操舟若神的津人更是将高超技艺上升到了审美层面;墨子不仅本人技艺娴熟,而且重视工匠技术的传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工匠理论家和实践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实践,工匠精神作为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历史、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已成为社会共识和时代召唤。

中国共产党人不但是最坚定的革命者、奋斗者,也是民族精神最忠实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辛勤付出、无私奉献甚至不畏牺牲的工匠,促使工匠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大大小小的革命根据地上,涌现出了“兵工专家”吴运铎、“劳动英雄”赵占魁等一大批优秀工匠,他们为赢得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如摸索出“细纱工作法”的郝建秀、创造三尖七刃麻花钻的倪志福等等,都是发扬工匠精神的典范;在改革开放年代,“当代毕昇”王选、“金牌工人”许振超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将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理念和要求融入技术、产品、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创造了无数“中国制造”的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工匠精神,并围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文化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用“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16个字精辟概括了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为我们在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工匠精神被纳入其中。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尊崇工匠精神的时代风尚引领下,涌现出了“最美职工”高凤林、“蓝领专家”孔祥瑞、“工人教授”窦铁成等一批大国工匠,无论是高铁、大飞机的设计与制造,还是航空航天取得的辉煌成就,无论是港珠澳大桥的飞架三地,还是北京大兴机场的凤凰展翅……这些大国重器、科技成就和重大工程,都离不开他们执着求精的匠心和精湛卓越的匠艺。也正是在大国工匠的感召和激励下,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这些技能人才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匠星”荣光,辉耀时代

“大国工匠,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2021年6月29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沉甸甸的“七一勋章”授予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的艾爱国。

登上党和国家的荣誉殿堂,打造“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盛典,拍摄《大国工匠》专题片……近年来,一系列的荣誉表彰和宣传报道,激荡起万千大国工匠心中的信心与豪情,也让人们看到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非凡业绩和宝贵精神,他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作风,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就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

“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执着专注是历代工匠固守的职业本分,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几千年来,许多杰出工匠之所以匠心独运,留下不朽的技艺和作品,关键在于他们将坚定的职业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常常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坚守一个岗位、磨炼一项技艺,把工作做到了极致。如“钢铁缝纫师”艾爱国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50多年如一日手握焊枪苦练技术,至今依然奋战在焊接工艺研究和操作技术开发第一线;“壁画医生”李云鹤从23岁进入洞窟修复壁画至今已有60多年,在两万余天的“面壁”工作中,他做着除尘、灌胶、滚压、回贴等重复甚至有些许枯燥的工作,使4000多平方米岌岌可危的精美壁画再露“花容月貌”,如今近90高龄依然默默坚守在文物修复一线,被誉为我国“文物修复界泰斗”。

“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艺痴者技必良。”精益求精是历代工匠的职业追求,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所有杰出的工匠,无一例外都保持着对职业的热爱,并且用追求极致的态度勤学苦练,在专业的不断精进与突破中练就炉火纯青之技,最终成为行业“绝活”的创始者和传承人,演绎着“能人所不能”的技艺神话。如“爆破王”彭祥华靠着一股钻劲,练就了在软若豆腐的岩层上实施精准爆破的绝活,他能用毫米计量炮孔的间距,并在十几至一百毫秒间控制爆破精度;“数控微雕大师”常晓飞则可以用比头发丝还细0.05毫米的刻刀刀头,在直径0.15毫米的金属丝上刻字,字体内容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看清;“深海工匠”周皓20多年手握锉刀不辍,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钳工本领,仅用手触摸就能感知头发丝1/16粗细深度的痕迹,他的技艺为护航深海科考立下了汗马功劳。

“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老字号企业同仁堂历代恪守的古训,就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代表。一丝不苟是历代工匠的职业信条,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特质。正是凭着这种质量追求,“金牌钳工”管延安在每一件设备、每一颗螺丝安装完后都坚持反复检查三至五遍,他曾在5年内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拧了60多万颗螺丝,和团队建造了世界首条滴水不漏的外海沉管隧道;“飞机医生”时鲁峰常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负责的工作人命关天,必须严谨细致”,同事眼中的他是一位严谨到几乎所有答案都要数据化的工程师。工作近17年,时鲁峰直接保障的各类航班超过一万班,亲手排除的故障成千上万,从未出现过任何人为差错。小到一枚螺丝钉、大到飞机维护,无不展现出优秀工匠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匠心匠品。

“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前几年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章丘铁锅火爆出圈,曾一度“一锅难求”,章丘铁锅之所以能爆红,靠的就是“千万锤成一器”的品质。据说,要做出一口章丘铁锅,需经12道工序,在1000℃左右的高温中经过上万下锻打。追求卓越是历代工匠的职业理想,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旨归。工匠胆魄,大勇无惧。新时代以来许多优秀工匠敢向难题挑战,敢向顶峰攀登,用自己的技能打破了一项项纪录,书写了一段段传奇。“大国焊将”高凤林,为我国9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被称为“金手天焊”,他不仅技术精湛,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攻克难关200多项,连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遇到技术难题都不忘向他求助;“大国工匠”张冬伟潜心钻研船舶建造技术,面对LNG船(液化天然气船)这种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他勇者无惧,努力攻关,打破了国外船企长期的技术垄断,与同事们共同书写了“大洋上的中国荣耀”,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匠心汇聚,百业俱兴

2022年10月,“00后小伙刮腻子刮成世界冠军”的新闻登上热搜,并收获众多网友点赞。这位小伙名叫马宏达,是浙江一所技师学院的学生。当月在法国举行的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马宏达以炉火纯青的“刮腻子”技艺,一举夺魁,这也是我国在该项目首次拿到金牌。

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2022年我国共派出36名代表参赛,他们在赛场上追求卓越、奋勇拼搏,取得21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和5个优胜奖,我国金牌榜和团体总分再次位居第一。尤为可喜的是,这些参赛选手全部来自技工院校等职业院校,平均年龄仅22岁。这群年轻的中国“小匠”,不仅实现了凭技能报国、让人生出彩的梦想,也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匠心聚,百业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是十分迫切而现实的需要。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综合竞争力。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的素质。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国技能劳动者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占就业人员总量比例却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在新兴产业中,技术技能人才缺口仍然较大,而且技能劳动者多以低级工和中级工为主,高技能人才比例整体偏低。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重只有6%左右,而德国、日本等一些制造业强国普遍都高于35%。此外,受“重道轻器”的传统文化观念影响,目前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技能教育特别是职业技能教育面临不少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做到礼敬工匠、礼遇工匠,让工匠人才享有职业荣光,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激励亿万职工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我国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整体而言大而不强,曾经“一支小小的圆珠笔尖难倒中国这个造笔大国”的新闻就刺痛了很多国人的心,因为笔尖钢这个核心部件造不出,长期依赖进口,大头利润都被国外企业拿走了。近年来,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回望日本、德国这些制造强国的转型蜕变历程,虽然路径和模式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共同特征是高度推崇“工匠精神”,并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培养造就了大批高技能人才,成为它们实现工业进阶、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今天,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同样,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进程中,也需要我国技能人才大力践行工匠精神,努力实现从经验型到科技型,从手工型到数字型,从传统工匠到现代工匠的转变。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中国品牌塑造、国际形象提升。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品牌建设正从企业行为上升为国家行动。通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德国产品的严谨、细致,日本产品的精致、个性化相比,我国产品整体上还处于市场的中低端,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多。曾经一段时间国人一窝蜂涌向国外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新闻,就是例证。涵育品牌,品质先行,而品质优劣全存于匠心。工匠精神与品牌形象塑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工匠精神代表着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把细节做到极致。因此要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就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加快建设品牌强国的步伐。

以匠铸魂,成风化俗

身处人工智能时代,各个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许多传统职业在被颠覆、被替代,一些传统技艺也在不断消失。一些人不禁疑惑,在这样一个时代,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在哪?事实上,无论职业版图如何变化,匠心始终是从业者应有的价值追求,工匠精神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

作为一个大国所推崇的时代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也早已超越了工匠这个群体,几乎可以推及到任何一个行业或职业群体,成为人们为学、从业、处事的一种积极态度和实践精神。同时,还要消除一种误解,匠心不是刻板、不是机械重复,也并不意味着“匠气”。事实上,匠心从来不拘一格,每一位追求极致的劳动者,都有自己的匠心之道:择一事,终一生,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工匠精神的本质就是追求卓越、敢于创新,永不满足于现有水平,永不停滞于当前的状态,总是在向着更高、更好、更精的方向努力。

匠心无界,行者无疆。

“人民教育家”于漪,为讲好课,她给自己立下了“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的讲课规矩,坚持把上课的每句话都写下来,先修改,背下来,再口语化,每天到学校的路上,再把上课的内容一遍遍“过电影”,这是一种工匠精神;

中国出版界的“校对王”吴海平,干了40多年图书校对,大半辈子都埋首书桌琢磨各种文字,练就了“一眼知文病”的硬功夫,曾在许多书出版前如传奇门将般“扑救”无数讹误脱漏,这是一种工匠精神;

著名演员李雪健从艺数十年,饰演了许多经典的角色,被尊称为“表演界定海神针”,每一次拍戏,他都习惯一个镜头准备多种方案,反复打磨,一直演到导演和自己都满意。为了让自己的荧屏形象更像焦裕禄,他曾在一个月内减肥20多斤,这是一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实质,是热爱、责任与付出,是默默无闻的坚持、心无旁骛的执着,这种精神是敬业与踏实、坚定与专注、传承与创新的代名词。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但我们人人都可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今天我们表彰大国工匠,呼唤工匠精神,并不仅仅是对传统工匠技艺的传承,而是对一切职业精神的呼唤,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底色,激励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其根本目的是要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中应有之义。培育“工匠精神”重在弘扬精神,这绝不仅限于物质生产,还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祛除浮躁风气、克服短视心态,培育和弘扬专注执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工匠精神代表着一种沉稳踏实的心性,表征着一个时代的气质,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折射,当这种精神蔚然成风,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就会变得气质雍容、活力奔涌。

■ 背景·盘点

致敬大国工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致力“攀登技术高峰”的焊接顾问艾爱国,“用一辈子做好工程的眼睛”的工程测量工陈兆海,秉承“产业报国、传承经典”理念的木匠刘更生,以“我为祖国献石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的采油工刘丽……他们用高度的责任和精湛的技艺,以匠人之心,铸大国重器。

向他们致敬!

艾爱国:当工人就要当一个好工人

● 史卫燕 薛宇舸

一位70多岁的老人,终日奋战在高温火花中,只为给我国焊接事业贡献力量。

说到他的坚持不懈,他的亲人会心疼无奈;谈起他的无私培养,他的徒弟们会红了眼眶;了解他的淡泊名利,人们都被他的平凡而伟大深深折服。

1969年,19岁的艾爱国从湖南边境的罗霄山脉来到湘江边的湘潭钢铁厂,由知青变为焊工。

1983年,原冶金工业部组织全国多家钢铁企业联合研制新型贯流式高炉风口。如何将风口的锻造紫铜与铸造紫铜牢固地焊接在一起,成为项目的最大难题。还是普通焊工的艾爱国,提出采用尚未普及的氩弧焊工艺,当时国内还没有先例。

艾爱国用湿棉被挡住身体,用石棉绳缰包住焊枪,在高于700℃的高温材料旁持续奋战。寒冬腊月,外面鹅毛大雪,而他的工作服却拧出了汗水。整整5个月的奋斗后,他焊的21个风口全部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因在这次攻关中表现突出,艾爱国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艾爱国在技术突破上从不满足。他凭借高超技能为我国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技术难关400多个,获得数不清的奖项。

作为钢铁厂的焊工,艾爱国自称为“钢铁裁缝”。艾爱国最擅长的是焊紫铜,这是让很多焊工都望而却步的领域。为焊接一个地方要把整个铜件加热到七八百摄氏度,人很难接近。

“焊紫铜的时候头发紧贴头皮、皮肤绷紧,手会不自觉地颤抖。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到第几秒,手也会因为高温出现一片片的红色水泡,对人的心理和肉体都是一种煎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艾爱国的徒弟欧勇说,“面对这样的身体极限,人的本能是逃避,而师父是勇于面对。”

“焊工是易学难精。没有热爱,就不会动脑子,就是机械式地干活。”艾爱国说。他利用业余时间编著《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书,随身带着各类专业书籍送给徒弟,指导学习。

50多年来,艾爱国手把手培养的600多个徒弟在祖国各地发光发热。

近年来,艾爱国着力无偿培养下岗工人和农村青年。他常说:“做好传帮带,实现高技能人才的传承,是我的责任。”

“如师如父”是徒弟们对他的评价。

来做学徒的农村青年没有地方住,他就自己想办法腾出办公室让他们住下。他连续多年免费给个体户、民办企业的焊工培训上课,每次都是“满座”。所有工人都有他的微信,有事找他,他总是有问必答。

艾爱国在湘钢工作一辈子,最高职务就是焊接班的班长。领导想从职务的角度提拔他,但被艾爱国婉言谢绝:“我还是安心从事自己的岗位。”

如今他已年逾古稀,仍然战斗在湘钢生产科研第一线。艾爱国几十年不变地骑着他那辆破旧自行车,同事们劝他:“该买辆汽车享受享受。”他总摇摇头说:“骑自行车挺好,省事。”

“一定要保持工人本色,当工人就要当一个好工人。”艾爱国说。50多年来,艾爱国以“拼命三郎”的劲头引领着我国焊接事业不断发展。“我对自己的技术要求是达到极致。只有做到极致,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陈兆海:给大国工程当“眼睛”

● 刘旭

27年前,陈兆海站上了“夏天一身汗、冬天两头寒”的工程测量岗位。27年后,他还在这个岗位上。27年来,陈兆海只干了一件事:“测量点和线”,只是数量需要以“上百万个”来计算。

回顾职业生涯,全国劳模、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工程首席技能专家陈兆海十分感慨:测量就像是工程的“眼睛”,越是投入其中,越会觉得那些点和线已经融进了自己的生命。一个个大国工程的精准落成,让他丈量出的上百万个数据有了特别的意义。

2004年,陈兆海参建的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进入大干阶段,当年还没有使用GPS技术,只能用“打水砣”的方式来检验基床平整度。为了在一个月仅有两次的大潮中安装更多沉箱,他常常一连几天吃住在海上,最长一次在沉箱上待了26个小时。

40多斤的“测深水砣”,每天要扔上百次,而且必须追着海流一路小跑出去。深冬,冰冷的海风打在身上,陈兆海的眉毛和胡子结满冰霜,溅起的海水将衣前襟冻成了“冰甲”。

受水流、水深及尺深形变等因素影响,测深读数时间必须在配重触及海底的两三秒内完成,常人根本来不及反应。不服输的陈兆海把所有空闲时间全部用来练眼力和反应速度,硬是把一整套快速读数方法练成了肌肉记忆,靠人工测量将沉箱水下基床标高精度控制在厘米级。陈兆海为水下基础施工提供的准确数据,保证了沉箱安装的高效推进。该工程最终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18年初,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启动,海况地质十分复杂,多礁石多溶洞。作为我国在严寒海域建设的首条沉管隧道,要求超差精度为5厘米,而首次水下扫测数据与现有基床整平验收数据比对相差10厘米。“当时使用的是二维单波束测深系统,一条小鱼吐出的泡泡都会影响测深结果。”陈兆海多方奔走后,引进了一套可以实现三维扫测的多波束设备。

有了“金刚钻”,陈兆海和工友们信心倍增。此时,新问题出现了。海底隧道施工环境远不如陆地上安稳,极大影响了多波束设备的精准度。

“仪器不能自控水平,我们可以帮它‘长’出‘手脚’。”陈兆海提出为多波束设备的五个分部仪器定做连接架的想法。他拉着测量和机务班组研究,4个月里多次改进,终于研发出一款可拼接、适合任何船型的拆卸式连接器,让仪器“长”出了抓住船舷和站稳海底的“手脚”。

10厘米、7厘米、5厘米……连接器稳定后的测量效果一路精准。“只要你想干,没有干不成的事!”说起技术创新,陈兆海语气坚定。

陈兆海说:“27年前上班第一天,师父跟我说工程测量很辛苦,问我喜欢这个活吗。我说我对测量这活挺感兴趣,我能吃苦。这些年,我更加觉得,做人要像给仪器调水平一样,这是基础,要端端正正;做事要像校准仪器一样,这是准绳,要经得住考验。真诚释放自己对测量的喜爱和执着,以严谨和自律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任务,就是用心呵护师父在我心里埋下的那颗‘匠心’的种子。”

刘更生:静下心来,雕琢时光

● 于丹娜

生在北京原崇文区(后并入东城区)鲁班胡同,听着锛凿斧锯的声音长大,父亲是龙顺成的老师傅,刘更生从小就与红木结下缘分。

1983年,19岁的刘更生和那个年代的很多青年人一样,顶替父亲的工作岗位吃上了“公家饭”,成为有着160年历史的京作宫廷家具老字号——龙顺成的学徒。

“刚开始当学徒,都要先学习开榫、凿眼儿。我在凿一个眼儿的时候,一下把眼儿给凿坏了,师父非常生气,他心疼这块料。”师父后来的一番教导让刘更生懂得,作为木匠应该惜木如金,更让他明白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把手上的活练好。

从那时起,刘更生每天都背着一大包废木材,刮刨子、下锯、凿孔,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他重复练习了成千上万次。年复一年的勤学苦练,让他在方圆之间练就了精湛的木工技艺。榫卯结构是京作家具的精髓,看似最简单不过的打眼儿,却关系到一件家具是否能经年不散。

“一次我在地摊上看到一本关于中国传统家具的书,要150元,当时我一个月就挣300元,但我还是狠狠心买了。我一定要把修复传统家具的手艺学好。”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刘更生沉浸在对木艺制作的潜心钻研中,技艺愈发精湛。

2001年,刘更生开始负责古旧家具修复工作。“修复工作远比制作新家具难得多,要对传统家具的文化、历史、风格谱系均有细致了解及研究,才能分辨出古旧家具的材质、器型与制作工艺,从而将各种木工技艺运用于修复工作中。”

近年来,刘更生多次承担国家重点工程所用家具的制作任务。2018年,他参与设计制作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代表团贺礼。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天安门城楼内部修缮项目(木质家具),10组60个隔扇、活门,180个花窗,采用全榫卯可拆装的结构,家具、暖气罩、风机罩、宫灯一共200多件,刘更生率领团队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北京冬奥会开幕之前,刘更生每天都忙着为冬奥会定制座椅进行平整度检测。“国家对红木家具平整度要求是小于0.2毫米,而我们对冬奥会产品的平整度要求是小于0.1毫米。”刘更生介绍道。

以心琢物,以技传世。2016年,刘更生创新工作室成立,他不遗余力地将手艺传授给生产一线的工人,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培养了大批人才。“我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是发自内心对手艺的敬重。我希望能用我的双手让传统家具焕发新生命。”刘更生坚定地说道。

工作室先后创新了名贵木材曲线拼接技法:大幅度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节约了珍贵木材,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创新了线型刀具制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机械代替手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传承了传统家具表面处理工艺技法:运用水磨烫蜡打磨工艺,使家具表面更加光滑且环保。

刘更生大力弘扬京作文化,坚持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年均参与人数达千余人次。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华传统京作红木文化,刘更生及工作室的匠师们从幕后到台前,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方式,宣传京作硬木家具制造技艺和红木文化,使老字号焕发出新生机。

刘丽:油田里的创新能手

● 肖滋奇

“择一事,终一生”,从一名普通的采油女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从采油小队的巡井路走上“大国工匠”的领奖台,这一路,匠心逐梦,刘丽用了29年。

1993年,刘丽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技校毕业,来到大庆油田老标杆采油48队,成为一名石油工人。刘丽的父亲是大庆油田第一批建设者。当她像父亲一样穿上石油工服时,父亲告诉她:“要当个好工人,干就干到最好。”

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刘丽心里。刚上班时,她总是怀揣一本技术书,白天上井对照实物琢磨,晚上回家整理笔记。工作不到4年,她就把采油队所有岗位干了个遍。摸工具便知规格型号,看电流即判井下状况,听声音可辨机械故障,成为一专多能的“岗岗通”。

领导看到这是棵好苗子,重点培养她。1997年,刘丽代表大庆油田参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技能运动会。比赛中,腰部曾骨折过的她背着35公斤重的抽油机皮带,只用15秒钟就完成皮带更换操作项目,获得全国比赛第三名,被评为首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技术能手。面对别人的赞美,她却心有遗憾:“我做得不够好,没能为油田争得冠军。”

此后,她加倍努力,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日常管理中,从设备到数据,一律要精细、规范、高标准。每次迎检,她所管理的井均达到“零误差”,成为标杆队里的标杆井。

“采油工要想干出水平来,光靠力气不行,提升技能更重要,要把活干得更巧、更快、更好。”刘丽工作之初就有朴素的创新意识。

大庆油田进入聚驱开发阶段后,抽油机井的光杆极易被腐蚀导致盘根盒漏油,严重时一天就得更换一次密封圈。刘丽围绕这一难题日思夜想,直到有一次在转动口红时受到启发:可以通过旋转顶出的原理把密封圈顶出来。她立即着手设计图纸,寻找厂家加工,第一个上下可调式盘根盒于2000年投入使用。

此后经过5次更新迭代式的改进,采油工在户外更换密封圈,时间从40多分钟缩短为10分钟,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从1个月延长到6个月。

匠者,精湛极致也。让油井多产油,为企业多创效,刘丽勇于创新,不断突破。她研制的“螺杆泵井多功能电缆护管”“减速箱可擦洗看窗”等革新成果在大庆油田批量推广使用。29年来,她累计研制技术革新成果200余项。

2011年8月,厂里成立了刘丽工作室。从两名采油工起家,逐渐扩大到涵盖采油、集输等35个工种,拥有11个分会、531名成员的创效“集团军”,刘丽传承的不仅是技术和创新思路,更是一种精气神。工作室成员邹继艳说:“要是没有刘丽,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采油工,管好十多口井就完事了。”现在邹继艳是大庆油田公司采油技能专家。

刘丽在不断接力中传承“工匠风范”,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她身边石油工人的石油梦。刘丽说:“我最开心的是技术革新成果解决了生产上的问题,最期盼的是我们产业工人队伍不断成长,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石油工匠。”

猜你喜欢
工匠技能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工匠赞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