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媛 王 昊 张敬焱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形成与发展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化的现实发展逻辑、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和古今中外优秀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基础之上,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根基。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城市,是开拓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规划和建设道路的基本方向,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城市的核心是人”的重要论述,并强调“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的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作为城市的主体,城市规划和建设深深植根于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为我国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指明了方向。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和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突出强调了人民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从根源上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动力依托和目标前景,深刻解答了为什么要规划和建设符合人民要求期待的现代化城市、如何规划和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的重大命题。城市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已经成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社会治理优势的前沿阵地。而城市发展的动力在于“人”,人民的主体性显然已经成了新时期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做好城市工作的新方向、新路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新时期统筹推进城市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新时期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给全球带来了现实的经济利益,加速了全球产业化的大调整和国际分工的深化②。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强调,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③。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全球化为城市的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加速了城市资本积累和技术革新,不断推动城市规模的壮大和城市各类配套设施的完善,为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动力支持。我国城市已经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资本积累阶段,如何在新的历史阶段谋求城市的高质量规划和建设,寻找一条经济稳步增长与城市合理规划建设相平衡的道路,成为我国城市未来发展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我国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核心城市应深刻思考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现代化城市的新期待。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在不断推动城市更新,“简单堆砌”的物质财富已不能满足人民对现代化城市的追求,现代化城市的“再规划与建设”要积极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需求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的考量中来,这才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城市物质财富的积累会提升城市的独特气质,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早已度过“唯GDP论英雄”的时代,打造各方面均衡发展的“水桶”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倾向。因此,要深刻理解现代文明城市内涵,把提高城市软实力摆在规划和建设未来之城的战略中心位置,特别要重视城市精神面貌的改善和市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这对于城市品牌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扮演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物质载体的重要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讲,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大都市的形成与发展,加速了城市的资本积累,城市更新在吸引流动资本投资、重塑城市形象、振兴旧城经济活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④。大都市的发展促进了各国和各城市之间的商贸往来,使各国和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本支撑要素,推动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类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各方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因此应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做为人民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根本动力。城市规划与建设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从追求高速增长向追求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关键节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一方面要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重视经济发展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价值导向,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注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人文性,把增强城市的人民性作为未来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时就以农业系统为突破口,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海洋污染、气候多变和灾害频繁等方面说明了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强调要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开放式的农业生态,这是对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论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强调不要以局部的破坏来进行另一方面的建设,厦门不能以这种代价来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刹住滥砍、滥伐、乱采风,推进了筼筜湖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开启了厦门城建、环保工作的新局面。在浙江主持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GDP”概念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论断,形成了以绿色为基调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括绿色发展观、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等内涵,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的生态理念和以绿色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纳入“五位一体”建设中。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⑤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突出了绿色生态环境在城市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这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历史告诉我们,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绿色生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各个环节,把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给人民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一座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这座城市最好的名片,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着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公园城市”理念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生态之城的建设就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抛弃以往以牺牲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着眼于城市环境的改善,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绿色、低碳、可持续为主线,从注重经济的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城市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内涵得到了扩展,而且层次和深度也得到了延伸,主要表现在促进居民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并且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等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些基本需要是多样化、多层次的。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层次的提升主要表现为追求更高的社会价值,如改善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民主与法治、保障社会安全秩序等方面。
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城市病”,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资源紧缺等现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严重影响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制度建设、重视居民更加多样的生活需求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⑦人民群众追求城市生活不仅是因为城市具有比农村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更是因为城市具有更加安全、便利的社会环境。2015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强调,严格安全监管,健全城市应急体系,要加强城市安全监管,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救灾救援队伍。⑧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强调要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⑨城市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提高,特别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件和生产事故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不仅要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的城市问题,还应注重提升城市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努力增强城市发展的韧性和弹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于分散。”⑩这种城乡之间的“对立鲜明地反映出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这种屈从现象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不断地产生他们利益之间的对立。”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属性是资本生产方式下现代城市的根本属性,资本逻辑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根本逻辑。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城市病”大多都是源于城市的资本属性压倒了城市的人本属性,导致城市的发展是为了资本,而不是为了城市中的人民,这种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中不断继承和发展,但城市资本属性带来的负面后果始终无法克服,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关于城市规划和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因此,人本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核心观点,自然也是习近平关于城市规划和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来源。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实质是通过对人生存与发展的关怀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本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在本体层面上,实践基础上的人及其活动是本体;在历史观层面上,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在创造着人类历史;在价值论层面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是高度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改造出自己满意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本主义角度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重要论述,强调人民作为城市的主体,人民对城市中的事务有参与的权利,并且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承担一定的主体责任,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继承和超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城市发展规律、人类社会规律等基本内容,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又结合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为习近平关于城市规划和建设重要论述奠定了基础。现代化城市建设要平衡城市的资本属性与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侧重以人本属性为坐标来规划和建设城市,让城市真正成为人民的城市,增强城市的宜居性,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方面的内容,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就十分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我们应该注意吸收传统建筑的智慧语言,让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个性,让中国建筑长一张‘中国脸’”。城市的文化决定城市的性格,我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道路上应该坚定文化自信,认真研究并汲取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彰显城市特色古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现代化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014年11月19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自然环境与人工城市的有机结合、主客观条件相统一。尤其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要以当地自然条件为基础,推动城市融入自然,彰显城市的自然特色,使自然风光与现代居民生活相得益彰。
新时代,城市规划和建设要在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先进城市文化,克服盲目照搬照抄现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时代化创新。习近平关于城市规划和建设重要论述本质上要求我们走文化自信道路,不仅要辩证地看待外来城市文化,更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和精华,进一步加深对传统城市文化本质和内涵的理解,深挖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将来自欧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同本土的传统城市文化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城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关于人民城市的期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加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把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上升到党的执政使命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城市工作,留住了城市中的“血液”,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独到理解,目的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得以延续和传承。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早,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其思想也一直为我国所借鉴。美国城市规划试图通过一系列理性选择的构成,将城市规划的结果效能最大化。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借鉴了这种工具理性“效能最大化”思想,把追求城市经济规模效益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通过一系列功能性政策措施实现单一最优解预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城市物质生活的改善和规模经济的壮大,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一系列城市问题。为了修正工具理性思想的缺点,有学者提出了以交往理性为核心的城市规划思想,并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取向。
西方学者霍华德的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规划的“教科书”,书中提出通过全面规划城市空间,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农村的美好环境相结合的田园城市。这种模式既克服了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服务,享受到乡村的自然环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城市发展道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的核心是通过合理规划,完善城市系统,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在今天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多留点绿地和空间给老百姓。这就要求我国城市在实际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注重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提高“城市病”的防范意识,特别是正确认识城市用地合理布局的重要性。同时,要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系统性与功能性,整体配套,系统推进,不断优化城市基础设施与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是重要的评判标准。城市规划和建设归根到底是要为居住其中的居民服务,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多听听公众的声音,了解居民各方面的需求,从而创建一个更加安全、宜居、优美的高品质生活空间,这与交往理性规划思想不谋而合。一方面,新时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应更加注重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加强社会建设,尤其是在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民生服务、就业医疗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方面,要以交往理性的思维模式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解决公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和建设模式,应考虑社会主体的意见和看法,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论证,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动态需求。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础上,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发展历程,并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为我国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是城市的主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方向。现代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目标是为了给人民群众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以人为本理念的简单复制,而是把以人为本理念融入未来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际道路中去,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指明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以人为本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深度融合。在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聚焦民生,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力度,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创建温暖和谐的宜居环境。
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还体现在对人民权益的尊重和保护方面。现代化城市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原则,注重提升人民群众在城市中的地位,尊重群众的话语权,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城市规划与建设,并在后续城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城市规划与建设,既可以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政府、社会、公众之间的向心力,又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居民的精神文明风貌和素养。总体来看,习近平关于城市规划和建设重要论述阐释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内涵,符合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规律,是未来规划和建设人民城市的工作指南。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指出,“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公共性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核心地位,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前提和基础。城市无序发展、自然环境恶化等公共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规划预案的制定和良好的政策执行,规划科学才能保障城市的合理建设和流畅运行。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中,避免“重复”“返工”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他在地方工作时就多次谈到,“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建设中心城市,首先要编制好规划”。城市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树立全局观,在协调各方主体意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城市建设方案,提高城市的系统性和合理性。科学规划是最大的节约,城市规划方案一旦付诸实施就很难再改变,消耗成本巨大,产生的影响在短期内无法消除。规划不科学会导致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劳民伤财,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因此降低,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具备的特征,不仅仅是用城市规模和经济存量来衡量的,还关系到社会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因此,城市规划必须要克服土地财政和权钱交易等利益驱动,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加强各规划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完善规划体系,广泛吸纳专业人员和社会公民的建议,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规划讨论与规划方案制定,以增加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减少规划实施的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规划科学就是要保护并合理利用该区域的一切资源,解决城市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可预期的将来可能要出现的问题,使其更适宜于人居,使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和谐,让人们更好地体验现代化的美好生活。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要提升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要以信息化带动城市化,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化,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建立城市运行感知网络和智能化管理服务系统,进一步推动数字建城、数字城管、数字服务等平台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自主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智能化、精准化、安全化水平。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要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聚焦于满足公众和社会需求以及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重视信息化对城市综合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优化民生质量和城市发展环境,在科学规划的指引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城市发展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市文化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融入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城市的“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强调老城区改造要把保护历史遗迹和保存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既要改善城市生活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使现代生活同历史文化相统一。
习近平同志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他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期间,大力挖掘正定的历史文化,强调以文化为载体,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修缮、彩绘大佛寺,兴建荣国府,把正定的发展与其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在福建工作时期,习近平同志带领规划小组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摸清了包括鼓浪屿在内的厦门风景名胜区的情况,根据当地文化特色加大了对历史文化的重点保护。经历整修后的八卦楼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因完整保持了当年的历史风貌,八卦楼和另外52栋历史建筑成为鼓浪屿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鼓浪屿申遗成功后,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文化是一座城市留给子孙后代最重要的精神资源,是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血液。新时代,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更应融入地方文化特色,体现城市人文价值与关怀,而不能进行强制性“移植”“嫁接”或“舍弃”,让人民失去传承已久的精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地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民记住乡愁。文化是维系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纽带,是同一城市、地区人民情感上的认同。立足于规划和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决策者不能盲目追求“洋化”或者同质化的风格,而应该坚定文化自信,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大力促进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城市成为“乡愁”和“回忆”的载体。
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关于城市规划和建设重要论述在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和建设推向了新的高峰。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的根本基准点,立足于新时代我国城市发展实践,从实践上回应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明确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新思路,从理论上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丰富并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注 释:
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EB/OL],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5/12/id/1773307.shtml.
②张建明:《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城市规划的转变》[J],《中外建筑》2017年第9期,第83页。
③《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18/c_1120331545.htm.
④王一名:《城市更新与地方经济:全球化危机背景下的争论、反思与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20年第3期,第8页。
⑤《四川天府新区“三年之变”:由“大建设”转向“大发展”》[EB/OL],http://www.sc.chinanews.com.cn/bwbd/2021-02-18/143242.html.
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⑦刘吕红:《70年来城市建设的历史进程、主要特征和基本经验》[J],《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9期,第18页。
⑧《习近平为“城市病”开良方》[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24/c_128564708.htm.
⑨《习近平谈城市建设与发展》[EB/OL],https://politics.gmw.cn/2021-05/08/content_34829976.htm.
⑩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