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3-02-05 08:50
关键词:金融学案例教学法

王 婧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财会金融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金融学基础是高校金融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现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是其他金融课程的基础。《金融学基础》(2版)共分11章,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能力[1]。然而,由于该课程概念和理论比较多,初学者难以理解,因此有学者结合该课程特点[2]将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开展项目化教学。近年来,混合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混合式教学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是引入典型案例,通过构建真实或虚拟场景开展的一种教学方法[3]。案例式教学主要包括精准设计教学问题、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和启发学生凝炼观点等3个程序,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基于此,探索将混合式案例教学法融入金融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混合式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基础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混合式案例教学的实施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但在课程应用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学案例库中的资源不足

金融学基础课程涉及范围广,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相关案例很多,但是教学案例来源渠道过窄,尤其是与课程内容对应的经典的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案例较少,这导致教学时选择范围较小且实践性不强。同时,没有现成的教学案例可供借鉴,教师需亲自去搜集、组织和加工制作案例,而教学案例的开发程序非常繁琐,参与教学案例开发的人力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另外,学校内部和各高校之间缺乏相应的案例资源共享机制和开发机制,限制了混合式案例教学法的推广应用。

(二)实施过程控制不佳

混合式教学在实施时一般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案例必须与课程内容相对应。但由于教学案例库资源不足,因此教师就用与教学内容有出入的案例替代,这导致教学效果出现偏差。在教学安排上,部分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设计不合理,且对教学进度的把握能力有限,致使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好课后巩固和知识扩展内容,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教学能力可能会出现老化现象,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教学能力。部分老教师存在理论知识老化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教学方法陈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而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案例选择、教学过程实施和评价方面缺乏有效的掌控能力,也限制了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未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

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缺乏有效协调和沟通,无法形成合力,做到取长补短。而学校或院系也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并鼓励专业教师成立教学团队,通过团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此外,教学团队结构松散,缺乏凝聚力,也削弱了教师的团队战斗力,严重影响了混合式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

二、混合式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基础课程应用中的问题成因

在金融学基础课程中应用混合式案例教学法时,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且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资源方面

混合式案例教学需要使用各种网络资源和教学技术,包括教学平台、网络视频、PPT和虚拟实验软件等。高职高专院校本身办学实力有限,师资、实验设施和教学条件都较弱,不能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专业理论知识过硬且网络技术能力强的教师比较缺乏,而学校又无法提供所需的技术设备和网络资源,这导致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另外,目前国内没有相应的教学案例资源,需要教师花较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并筛选案例,加之开发能力不足,这些资源无法转化为教学案例资源。

(二)实施过程方面

混合式案例教学在实施时一般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对教学进度的把握比较好,但由于案例选择和课件制作费力费时,因此他们较少使用混合式案例教学法。年轻教师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强,乐于采用混合式案例教学法,但他们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对课程进度把握能力有限,容易出现在既定教学时间内无法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等问题。

(三)教师个人能力方面

混合式案例教学涉及大量网络技术,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熟悉和掌握这些技能。对于网络技术能力不足的教师而言,即使其理论知识过硬,也无法独立完成相关课件制作,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协助。另外,混合式教学法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比较容易掌握,但对于部分老教师来讲还比较陌生,这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团队的协作和默契程度方面

教师个体不可能独立完成混合式案例教学,需要和教育平台、设计师和技术工程师等肩负多种职能的人员整合成一个教学团队,通过优势互补和相互协作才能完成混合式案例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学团队成员之间有协作精神,能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课程进度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开展有针对性的混合式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三、混合式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基础课程应用中的优化措施

在金融学基础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案例教学法,必须针对种种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才能使课程教学得以顺利实施。

(一)建设案例资源库

案例资源库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辨识及应用能力。在建设案例资源库时,选取案例必须遵循规范性和系统性、启发性和实践性以及时代性和前沿性等原则[5]。建设案例资源库,第一步应构建框架,第二步应建设模块化的子案例库,第三步应根据内外因素实时进行调整完善。各子模块案例库之间的知识点是可关联的,通过将案例进行关联可构建系统化和网络化的知识点传递图谱[6]。案例资源库在建设时必须明确案例的类型和构成要素,按照素材收集、案例选择和案例加工等环节进行构建[7]。金融学基础课程的案例资源库应从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两个方面进行建设,不仅让学生了解各知识点间的关系,而且要适于专题讲授或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金融学基础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8]。

(二)合理设计实施过程

只有根据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案例,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混合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混合式案例教学法的最佳实施效果。在设计并实施混合式案例教学时,首先要对学情、教学思想、课程内容和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具体实施主要分为课前准备、课中任务及课后任务3个阶段[9]。如在讲解“银行业金融机构”章节时,可以将亚投行和金砖国家银行作为案例。在课前导学阶段,学生查找亚投行和金砖国家银行的产生背景、成员、地位和功能,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研讨。在课中理论阐述与问题讨论阶段,教师指出亚投行和金砖国家银行对促进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推动国际金融秩序改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课后知识核查与反馈阶段,教师主要通过核查反馈对学生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强化。合理把控教学进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10]。

(三)强化教师教学能力

为了有效提高混合式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需强化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学校政策的有力支持。针对教师专业知识老化的问题,学校可以有计划和分层次地委派相关教师到其他高校进修学习,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更新。利用教学技术进行课程设计和课堂控制应成为教师培训的重点。为此,教师需要通过参加高水平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教育领域或学科方面的最新发展。同时,可以邀请该领域的专家对相关教师予以指导,使教师尽快提升教学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混合式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协作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混合式案例教学需要将来自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整合成一个教学团队,通过有效协作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成立专业教学团队,并培养团队成员间的协作精神。学校要利用团队力量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对混合式案例教学法进行革新。

在金融学基础课程中,将典型教学案例融入混合式教学不仅可使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为此,学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相关举措作为支撑,助力混合式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取得预期效果,为学校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金融学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