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捷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线索是其写新闻的基础,没有众多的新闻线索,记者也就没有新闻可写,因此,记者除应具有老妹啊前的眼光、敏锐的观察意识外,更要有强烈的“发现意识”。
为什第这么说呢?因为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作为报社的新闻记者,其一定要善于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鲜事物,老百姓认为很正常、很普通的事件,记者必须从中发现与众不同的内涵,只有这样记者才能在事件中找到新闻线索。一个经验丰富的记者,其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往往注意有新闻的细节,特别培养自己的新闻“发现力”。而新闻“发现力”应贯穿于新闻采访始终,从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去采访,除了解原有的新闻事实外,还必须不断对新闻事实进行搜索和追踪并在不同的场所获取自己需要的新闻线索。下面就谈谈记者如何获取众多的新闻线索。
一、广交不同行业朋友,通过朋友获取线索。
作为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线索是最起码的采访前的工作。而新闻线索的获得与其个人的社会关系密不可分,这也是记者获取众多新闻线索的源泉。
无论是朋友聚会、参加有关部门的活动或到群众中,作为记者你首先要在这些聚会、活动、群众中寻找新闻线索。特别是采访实践中,记者要广交朋友,上自领导,下至老百姓,包括各行各业的通讯员以及同学、朋友,让这些人给自己提供新闻线索,让他们形成一个“新闻线索源”,记者通过他们获取不同的新闻线索,只有这样,记者的新闻线索才会源源不断,其才能经常发现时效性强、价值高的新闻。
二、与群众打成一片, 处处留心找线索。
“耳勤、眼勤、腿勤、手勤、脑勤”是记者的基本功,所以,记者要经常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交朋友,关注群众想知未知的,议论较多的事件或话题,如果记者是个有心人,那么,你自然而然地就会在与群众的聊天中找到新闻线索。
其次,作为一名记者,你要学会得得留心,无论你是走路、乘车、聊天、买东,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放过每一个新闻线索。当你在采访过程中,看到围了一群人,从新闻角度考虑,应主动跑过去看看,从中就能发现新闻。
三、从110、120、122及市长热线、便民热线寻线索。
110、120、122及市长热线、便民热线等是新闻多发区,如车站、广场等大型公共集散场所功能特殊,人口流动量大,这里的一点变化可能会影响许多人;而公安110、医院急救中心以及城市管理、卫生监督、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工作,涉及到百姓切身利益,这些地方和部门每时每刻都会汇聚大量的信息,有些信息本身就是新闻,有的信息幕后隐含新闻,记者应与这些部门相关人员保持联系。如果记者与这些部门的值班人员交上朋友,那么,记者在这些地方获得的新闻线索将非常丰富,有了新闻线索,记者就可以从中找出自己需要的新闻。
此外,当记者在生活或工作中听到一声不正常的响声,就应该主动寻声而去看个究竟,说不定一声响便是一个大新闻。同时,如果记者在路上听到120急救车或“119”警笛声时,应寻声前往或与相关部门及时联系,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有突发的新闻发生?
四、从本地区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中找线索。
除广交朋友外,记者要学会从本地区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中找线索。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各部门出台的政策,城建、工商、公安等热点部门发布的公告、简报,记者要经常找寻这些内容,因为这些内容都是记者需要的新闻源。
因此,一个好的记者,其会隔三差五地与政府及这些部门的相关人员联系,通过他们从其单位出台的文件、机关简报中发现新闻线索,并对其中有新闻价值的新闻进行有计划的采访和跟踪报道,对相关文件中涉及群众关心的热点内容进行及时报道;而且记者还可以为配合部门的中心工作,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系列策划报道;对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以新闻的形式进行分析和解读。
五、有效利用本地区的政务信息资源。
本地区党委、政府的“两办”,是各类信息源的汇集地,下属的各单位以及各行各业每天发生的重要事件和重大新闻,都会源源不断地汇集到这些中枢神经。而本地区党委、政府的“两办”所出的文件、简报、信息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供新闻报道信息。资深记者很会利用这一资源,他们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经常到本地区党委、政府的“两办”走动走动,与具体的工作人员交朋友,在征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翻阅“两办”的信息和简报,从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新闻线索。
六、通过网络等新媒体获取线索。
眼下的互联网也给记者提供了寻找新闻线索的平台。记者既采访之余要养成去查阅互联网上的论坛、博客等“原发信息”的习惯,也要养成听广播、看电视的习惯,善于从别人报道的“缝隙”中引出线索,进行深度挖掘、链接解读。
眾所周知,名记者都是从发现好新闻开始的。寻找新闻线索,也并不是每个线索都能成为好新闻,但有了新闻线索,记者可以前去深入采访,通过采访获得更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当然,新闻线索也有它的不确定性,有的新闻线索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有的没有新闻价值,这就需要记者正确对待获取的新闻线索,对于获取的新闻线索做到既积极主动、不轻易放过,又要认真细致地进行落实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