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 学工部 吴林桂,沈逸娟
图1来自知网统计数据,从图1可以发现,对高校社团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从2005年起,有关高校社团的论文发文量增加明显,这主要是由于200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明确强调大学生社团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社团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社团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管理不够规范,硬件设施供需失衡、僵尸社团、脱离组织等诸多问题,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图1 1991-2020年高校社团发文量
2013年至2019年,关于高校社团的发文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2016年共青团中央联合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后。该办法把高校社团的教育功能提高到很高的层次,要求高校高度重视社团作为第二课堂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投入发展大学生社团。时隔两年,2018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从顶层设计规划高校社团发展方向,提出高校社团管理的规范性、制度性、全面性、发展性,将大学生社团学习也纳入学生“成绩单”,为高校社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高校社团在大学生“三全育人”中的实践功能越来越凸显,是高校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使得学术界和教育界对其保持长期关注。2020年高校社团发文量虽较2019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说明学术界对高校社团研究的热潮依然没有减退。
本文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粗略估计,从1999年至2021年,在国内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高校社团研究的论文共5958篇,通过使用Citespace.5.8.R4软件,以关键词为节点,得出如图2所示的30个高频关键词。2010年6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校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高校社团高频关键词比较和政策文件引领,我们可以发现,2010年前,对高校社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什么是高校社团”“如何建设高校社团”的问题研讨上,对高校社团的研究是在大的框架下对高校社团的整体概括,没有对高校社团进行细化,提出的问题和分析的对策大多是普遍意义上的总结式探讨,仍处于理论宣传阶段。2010年后,学者对高校社团的探讨从理论宣传逐渐向实践落地转变。在研究内容上,不再拘泥于高校社团的整体研究,而是以不同类型的社团为研究对象,丰富了社团研究视角。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对个案现象进行梳理分析,用现实数据进行总结并提升到普遍意义层面,加强了高校社团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在研究方向上,由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在“大思政”的育人理念下,“思政教育”越来越处于较为突出的位置,高校社团作为思政育人的“第二课堂”,近年来一直是高校社团研究的重点,产出的论文也非常丰富。
图2 30个关于高校社团的高频关键词
《普通高等学生管理规定》指出,学生社团是本校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这个概念界定指出了学生社团的学生自愿组建原则和群众性组织的性质。自主性和非营利性是高校社团最主要的特征。从组织成员上看,社团成员可以破校际边界、跨年级、跨专业。从活动性质上看,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良好形式,是开展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从契约伦理上看,高校社团应在规则范围内活动,不可逾越和改变学校的规章制度。
高校社团是必不可少的第二课堂,是思政教育的具体实践和延伸。吴宝权指出以社团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广泛实现,同时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高校社团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1]。何海兵认为高校社团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满足大学生文化利益需求,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载体[2]。李金发通过研究发现参加社团的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比没有参加社团的学生高,且道德参与及政治情感和态度都更趋积极[3]。
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中来,是目前高校社团研究的重点,是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趋势,但高校社团与思政工作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目前研究只针对高校社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而不是作为大学生“学习绩点”的载体去考量;第二,高校社团在思政教育开展的路径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相对应的方式方法往往重复;第三,社团在大学生中发挥的思政功能没有数据支撑,缺少实证数据,说服力较弱。
随着高校社团的不断发展和扩大,高校社团管理和建设问题也逐渐暴露,这些问题既有高校社团内部建设的原因,楚绪朝从高校社团自身建设角度出发,指出高校社团存在组织结构松散和工作思路含糊这两大问题[4];黄宁从高校社团内部成员角度出发,发现社团干部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并且社团成员素质也参差不齐,使得各社团之间发展不平衡[5];胥长寿从高校社团组织情况角度出发,指出社团活动普遍存在缺乏长效机制和创新能力问题[6]。在高校社团发展问题上学术界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为高校社团的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方法论。但是,目前有关高校社团发展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多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这两类方法,缺乏具体个案实证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大多数学者在归纳高校社团发展问题时都存在相似之处,一方面反映了这类问题确实在各类高校社团中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也凸显出这类问题缺乏创新之处,大多文献提出的对策都浮于理论表面而没有落地。在研究视角上,目前的研究角度大多从学校和社团层面出发,很少有从社团导师和学生实际需求出发的具体研究,同时视角也较为单一,单纯描述现象和总结式的研究仍占主流,重复率较高。
20世纪50年代,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的生命周期理论开始兴起,其基本内涵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个对象“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包括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将生命周期理论纳入高校社团的研究中,具有其合理性,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社团管理的特殊性。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检索和分析发现,学者对高校社团的研究非常丰富,但具体将生命周期与之融合,探索社团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并不多,并且在这些仅有的研究中,大多文献提到的是社团生命力而非生命周期。社团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固然重要,但若能掌握社团发展的周期性规律,理清社团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行之有效的社团治理方案,对社团的长足发展更有现实意义。王艺、祁钰在《新时代繁荣发展高校学生社团的路径探析》中将企业生命周期引入高校社团建设中,系统构建了高校社团繁荣发展的周期性路径,对破解当前高校社团发展瓶颈,提升学生社团建设质量具有战略意义[7]。牙韩高认为通过吸收和借鉴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合理因素,把一般性和变异性融合起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才能有效地管理好学生社团[8]。
将生命周期理论融入高校社团,可以从理性的角度分析高校社团成长规律。对高校社团的探讨,不能仅仅停留在社团现象的简单发现和单纯描述上,而应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分析社团发展的内在逻辑,发现社团发展背后的“所以然”,并提出“所当然”,这样的研究才更具意义和价值。
1.研究方式简单。现有的文献中,大多以知识性介绍或单纯描述现象的总结式研究为主,以具体社团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研究或实证分析的方式较少,研究内容浮于表面,不够深入。同时,高校社团论文内容同质化较多,鲜少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研究观点,缺少新意和实践意义。
2.研究视角单一。绝大多数文献仅从管理视角出发,根据问题、现象、对策的逻辑进行框架架构,对高校或社团管理者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整改措施,很少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高校社团发展的一般性规律,通过不同社团发展的普遍规律,分阶段对社团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和调整,提升社团管理的效益。
3.研究内容学理性不高。高校社团学术研究内容基本上是从问题延伸到对策的表面研究,鲜少从某一理论视角进行逻辑性分析,探索高校社团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学生社团发展的特点和阶段,及时规避问题和研究解决方案,保持学生社团发展的活力。
1.加强对高校社团分类研究。高校社团的类型是社团研究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已日趋固化,通过高校社团分类文献内容梳理,需要提出新的类型区分标准。新视角可以从“德智体美劳”层面对高校社团类型进行划分。高校社团可以划分为德育类、智育类、体育类、美育类、劳育类五类社团,分为对应思想政治、专业技能、体质能力、文化艺术、公益创新的学生素质培养方向。
2.将治理艺术运用于社团发展的全过程。治理的目的是充分发挥高校社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权力与职责的对等的治理文化要求对高校社团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和评价指标,这些“规则”应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可随意预约和改变。另外为高校社团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成长环境,不仅要加大对物质基础的投入,而且还要强调“自下而上”的积极互动,充分发挥社团治理的优越性。
3.重点对不同类型社团进行实证研究。掌握高校社团实证研究的第一手数据,数据主要从社团建设与管理、社团建设成果、社团教育效果三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调查问卷、半结构化面谈两种形式进行数据采集,对实证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一方面分析同一类型社团在不同生命周期的表现,另一方面分析不同类型社团在同一时期的异同,最后分析高校社团生命周期的规律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