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王乃亮,黄慧,姜泳波,陶伟,魏婧,王鹏
“生态安全”的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被提出,但由于其内涵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生态安全研究的欠缺,因而一直未形成统一并普遍接受的定义[1]。广义的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2-3]。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其中“生态安全”被列为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涉及流域的生态安全研究已是各界学者所关注和探讨的热点,既是现实所需又是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研究流域生态安全,有利于全面掌握一定流域内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诊断现存主要问题,研判流域生态短板,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和综合治理意见,为流域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和管理参考[4]。
湟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一个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包呼图山,流域属于祁连山系西北-东南走向的山地丘陵地形,属西北黄土高原过渡带,自上而下呈峡盆相间,西宽东窄。流域上游植被较好,为低草牧区;中游为中低山区,以农业为主;下游植被较差,为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
湟水干流全长374km,河流经青海省民和县川口镇享堂村后,流入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依次流经海石湾、红古镇、花庄镇和平安镇,最后至兰州市西固区达川河咀村小寺沟注入黄河八盘峡。湟水在甘肃省境内长68.8km,其中上段为甘青两省界河,长31km,下段为兰州市红古区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的界河,长37.8km[5]。湟水流域甘肃段境内集水面积2395km2,天然落差155.25m,河床平均比降2.26‰。多年平均流量140m3/s,多年平均含沙量9.56kg/m3[6]。径流以雨水补给为主、雪水补给为辅。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7-9月径流约占全年50%,最小流量出现在1-3月份[7]。该流域段是沿线各乡镇工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其流域生态安全十分重要。
研究区域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区域范围
湟水流域甘肃段水资源的分布与耕地、人口及经济布局不相匹配。区内农业灌溉主要依靠窑街二渠、海石渠、谷丰渠、湟惠渠等四条自流渠道从大通河和湟水引水灌溉,部分农田、企业生产生活和区内城镇乡村居民生活用水通过提水工程进行取水。
根据甘肃省水资源公报,湟水和大通河供水量1.296亿m3,农田灌溉用水0.65亿m3,占总用水量的50.18%;工业用水0.53亿m3,占总用水量的40.92%;城镇生活用水0.044亿m3,占3.4%;乡村生活用水0.017亿m3(人饮工程集中供水),占1.31%;生态环境用水0.0136亿m3,占1.05%。
甘肃省大通河和湟水流域供水量见表1、用水量情况见表2。
表1 甘肃省湟水流域供水量
表2 甘肃省湟水流域用水量
湟水流域甘肃段沿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涉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和食品制造业等,工业污染以煤烟、冶炼污染等为主。由于面源治理基础设施薄弱,沿线村镇的尾菜垃圾、生活污水、分散养殖污染给湟水水质带来较大影响。
湟水流域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区,青海省民和县位于甘肃省红古区上游,水环境涉及两个省多个县区的多个部门。湟水作为青海省70%的工业企业和40%的农业、生活污水排放受纳体,不但会影响辖区湟水水环境,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兰州市三百万人口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给湟水红古段水污染管理带来难度和挑战。如何有效避免和治理跨界水体污染,已经成为甘青两省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湟水流域甘肃段涉及地域处于黄土低山丘陵区,洪水泥石流沟谷发育,沟壑纵横、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恶劣。自然风化剥蚀、降雨、洪水及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水土流失依然严重,该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平均603t/(km2·a),中度和重度侵蚀面积占比近50%[8]。水土流失情况需进一步遏制,避免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流域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也避免形成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系统在能量流、物质流的生态过程中,对外部的重要作用,如改善环境、提供产品等。生态系统不仅给人类社会提供食物和原料等产品,而且维持了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保障系统。湟水流域甘肃段区域内湿地少,植被盖度低,自然生境呈斑块化,无野生保护动物分布,生态系统表现出涵养水源能力较弱、生物多样性较低和水产品供给功能差的生态服务功能。较低的服务功能制约了生态系统供给功能和调节功能的发挥,限制了经济社会从中获得的效益范围。
受地形限制,湟水流域的工业企业普遍分布在河流沿岸,企业类型复杂多样。根据对调查区内涉及生态风险的企业生产工艺、涉及危险化学品物质、储存量等信息进行调查,流域范围内涉及危险化学物质企业15家、危险物质13种,化学品储存量较多。由于湟水属于跨省界、县界河流,环境风险隐患对流域生态安全是潜在的威胁,若一旦发生环境突发事件,容易因跨界污染引发纠纷。
湟水流域甘肃段主要位于红古区,该区是兰州市的远郊区,又与青海省民和县、临夏州永靖县、兰州市永登县等农业县相邻,总体城镇化程度相对较低。虽然目前区内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但随着后续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工业污染源将进一步增加;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加速、人口增加,尾菜垃圾和生活污水也将不断增多。目前,城区仍有许多地方欠缺污水收集系统,同时还存在村镇缺厂少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沟谷;有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缺失的情况,使得该流域水环境负荷愈发加重,将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流域内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的防治,要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和筹措,做到有备无患,才能保证湟水流域的整体生态安全。
近年来,随着煤炭、钢铁、铝业等支柱工业的大面积萎缩和亏损,流域当地财政收入锐减,地方政府财力基础薄弱。湟水流域甘肃段环境保护投入资金有限,造成许多环保措施不能实施,也致使应急能力欠缺;加之专业人员不足和监测设备缺失,制约着环境监察和执法力度的提升。
湟水流域甘肃段地处跨省、跨区的特殊地域,流域周边条件及环境污染情况较为复杂,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较多,造成对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根据前述对该区域梳理发现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多个方面采取对策,在思想认识、管理体制、管理模式上进行优化,以达到湟水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巩固加强、生态安全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流域生态价值进一步提升的目标,使得良好的流域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利用媒体媒介,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理念,提高对湟水流域生态文明思想的普及力度,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意识。合理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严守以水定产原则,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政策,合理控制高耗水、高污染企业规模。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位置,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经济发展,统筹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湟水流域涉及甘、青两省,现存的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新老环境问题交织,需制定相关保障湟水流域生态安全的机制体系。如流域信息互通机制、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排污权交易机制等,以统筹推动该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尤其在湟水跨界水污染及其治理问题上,不能靠单个地方政府演“独角戏”来解决,应该形成一系列湟水跨流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以避免相互指责和推诿,破解湟水治理中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困境。
针对湟水流域城镇污染排放压力大、水源涵养功能低、生物多样性功能低、流域突发风险防范能力差等问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流域治理专项行动。统筹规划,联合水利、农业、林业、环保、国土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开展一系列流域治理专项行动。比如:排污口调查与整治、沿线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河道违章建筑排查与整治、水源地污染源筛查、水电站效益评估和分类整治、生态下泄流量和过鱼设施检查、全域无垃圾排查、地质灾害点排查、违规采砂采矿项目检查、散乱污治理等等。
结合湟水流域现已实施生态工程效果,筛选环境效益好、落地性强的工程,依据保护和治理并举原则靶向施策,分轻重缓急,因地制宜全面谋划筹建湟水流域生态治理和修复项目库,将流域生态保护手段由单一治理向综合防治方向推进。比如,实施污染源源头截流处置、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改厕、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河道综合治理和清淤疏浚、水土流失防治、地质灾害防治、人工湿地建设、土壤修复、涵养林和防护林保护和建设等工程。通过实施一批生态治理和修复项目,全面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功能保护。使湟水流域人类活动压力减缓,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向好,生态服务功能增强、环境风险可控,逐步提高湟水流域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
全面排查湟水流域沿线工业园区、化工企业、采矿点等风险源,形成风险源清单。依托省、市各级环境监测网络资源,积极推进湟水流域生态监测和风险防控网络体系建设。在完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的基础上,逐步拓展水生生物、水生陆生生态监测、流域风险管控评估能力。逐步建设完善甘肃省境内湟水流域排污口、水源地和跨境断面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和下泄流量动态调控系统。构建一张涵盖重点源防控体系、引导企业自主监测和信息发布、可观测流域生态变化趋势、实现预警预报功能的大数据网络。
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对湟水流域生态安全维护的投入力度。优化循环经济或绿色发展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环境。积极鼓励技术、人才方面的科研创新。推动与流域生态安全相关技术成果的应用转化和推广。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流域生态保护的先进适用技术。完善流域沿线生态保护基础设施。改善基层工作人员办公条件。完善环境监察、监测必要的仪器和设备。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习惯。广泛开展节约活动,推广使用生活节水器具,倡导勤俭节约生活习惯。加强中水利用,提高污水再生利用和中水回用比例。在全社会开展节约水、电、纸张、粮食等行动,反对不合理消费和一次性消费。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鼓励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推进绿色包装,提高易降解度和回收利用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倡导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完善废旧物品回收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